•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三節 研究設計

本節的探討內容將以德懷術與半結構式訪談的設計與實施為重點,分別說明

134

德懷術與半結構式訪談的意義、使用德懷術與半結構式訪談的原因、德懷術的實 施過程及半結構式訪談的實施過程,茲說明如下:

壹、德懷術

以下將分就德懷術的意義、採取理由以及實施過程予以敘述:

一、德懷術的意義

德懷術(Delphi Method)是一種群體決定的方法,它使用問卷調查方式,

但卻與傳統的問卷調查有所不同。傳統的問卷調查只要實施一次問卷,就算完成 調查工作;然而德懷術則需進行一連串密集的問卷,直到調查項目達到一致性之 後,才能完成其調查研究(王文科,1999)。德懷術的本質為一種群體溝通歷程,

因此其應用的領域可說相當地廣泛,包含商業、工業、政治、教育、醫藥、區域 計畫;而運用的情境包括未來預測、目標評量、課程規畫、建立優先預算、生活 品質評估、政策形成、問題確認或是解決方案(孫嘉鴻,2000)。

為使群體能有效溝通,德懷術提供一種結構化的資訊流通的管道。第一次問 卷大多為開放式(open-ended)問卷,由受訪者根據研究問題自由提供意見,其 目的在廣泛搜集資料,做為設計第二次問卷的基礎。當然,第一次問卷亦可以為 結構化問卷,由研究者根據相關文獻設計而成結構化的第一次問卷(林振春,

1991)。而後,第二次之後的問卷,是依據前一次問卷的填答情形來修正。研究 者必須將新的問卷,連同前一次群體的反應(集中量數)和受訪者本人對各題項反 應,一併寄送給受訪者,請受訪者參考回饋資料重新判斷。如此反覆實施,直到 群體建立共識或意見反應達到某種程度的穩定為止。一般而言,德懷術問卷通常 是實施四次左右,然而,若第一次即採結構化問卷,只做三次亦可以被接受的(孫 嘉鴻,2000)。

二、採用德懷術而非焦點團體法的理由

為獲致預期的研究結果,研究方法的選用必須考量其研究目的和適用時機。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民小學校長學校公共關係經營的微觀政治現象以及相關意 見,因此原符合焦點團體訪談的適用時機(王文科、王智弘,1999):1.想瞭解

135

一般人對於某些事情的看法;2.揭開影響個人意見、行為或動機的相關因素。然 而,由於微觀政治現象之研究側重於政治「權力」的運作,因此微觀政治的探討 過程當中不可避免地將觸及人性的黑暗面。如此一來,與會的校長或可能擔心身 分上的曝光而無法暢所欲言。再者,焦點座談的過程當中亦可能因事先的準備不 及或會議主持人的場控能力不佳情況,造成焦點座談的討論陷入冗長而失焦之情 形。此外,亦可能囿於人情或權威的因素,不同的意見無法表達;相反地,亦可 能發生意見表達者為顧全自身的面子而堅持己見,甚至發生衝突之情形。以上皆 為本研究不適合採取焦點團體法之緣由。

相形之下,由於德懷術提供多次的回饋意見,具有上述焦點團體的會議溝通 作用。然而,但卻不必像會議一樣必須全體共聚一堂,而有上述諸多的缺失產生。

同時,以文字敘述方式回應問卷,將讓受訪者有時間認真思考問題的複雜性,並 提出較明確的、高品質的意見(王文科,1999)。換言之,德懷術是擷取問卷調 查和會議二者之優點的一種探究方法,其原理是建立在「結構化的資訊流通」、「匿 名化的群體決定」、及「專家判斷」的三大基礎上。鑒於此,本研究乃決定採取 德懷術作為研究方法之一。

三、德懷術問卷的實施

本研究於 2011 年 1 月上旬前舉行論文計畫發表會,且在依據指導教授及口 試委員相關建議進行若干修訂與微調後。便開始著手進行問卷調查(德懷術)事 宜。茲就聯繫德懷術小組成員與寄發問卷過程予以說明之:

(一)聯繫德懷術小組成員

由於本研究工具的施測次數多達三次,為避免引起參與德懷術研究的專家小 組反感。在調查問卷發出之前,先以信函或電話聯絡的方式說明本研究的主題以 及研究時間、次數與實施情況,並取得各專家學者之同意協助填答。

(二)寄發問卷過程

研究者於 2011 年 4 月 1 日,以郵寄的方式將調查問卷寄予各專家學者。為 提醒各專家學者,於 2011 年 4 月 7 日之後再與此一問卷調查之專家學者聯絡,

136

提醒尚未寄回問卷之專家學者,並於 2011 年 4 月 10 日全數回收完畢。

在問卷回收整理之後,將各專家學者對於各題項同意程度予以統計分析及處 理,並採取 Cronbach α係數藉以了解問卷之內容一致性信度。此外,以次數分 配、標準差及平均數來表現各專家學者的意見差異與集中情形。而開放式的意見 陳述部份則由研究者加以歸納整理並以條列陳述的方式,整理成補充資料。並與 第二回合之問卷一同附予各專家學者。

第二回合之正式問卷編製完畢之後,研究者即於 2011 年 4 月 18 日進行第二 回合之調查工作。以相同的實施方式與填答方式進行各題項同意程度之調查,其 目的在於促進意見的調整以及更新,以達成意見的整合效果。第二回合問卷則提 前於 2011 年 4 月 24 日回收完畢。

針對第二回合回收之問卷作平均數、標準差及次數分配的統計,以了解各專 家學者對於各題項敘述之相關意見及其一致性情形,並在經過統計與開放式的意 見陳述整理之後,將未達到一致性的題項再作一次調查。並於 2011 年 4 月 27 日 寄出第三回合之正式問卷,第三回合問卷則於 2011 年 5 月 7 日回收完畢。

第三回合正式問卷之作答方式、計分方式大致上與第二回合相同,第二回合 以及第三回合之問卷調查結果將整理於研究報告之中。分析結果則作為撰寫論文 研究之依據,德懷術的實施進度如表 4-3-1 所示:

表 4-3-1 德懷術問卷的實施進度

問卷回數

工作項目 第一回合問卷 第二回合問卷 第三回合問卷

問卷寄發 2011 年 4 月 1 日 2011 年 4 月 18 日 2011 年 4 月 27 日 問卷回收 2011 年 4 月 10 日 2011 年 4 月 24 日 2011 年 5 月 7 日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貳、半結構式訪談法

以下將分就半結構式訪談法的意義、採取理由以及實施過程予以敘述:

137

一、半結構式訪談法的意義

訪談屬於調查法的一種。就某種意義而言,訪談調查法便是一種「口頭式」

的問卷。受訪者不需填寫問卷,僅須按照自己所知以及表達方式來回答所被問及 的問題,以提供研究者所需之研究資料(吳明清,1991)。此外,若依據結構來 區分訪談的類型,則可區分為無結構性訪談、結構性訪談與半結構性訪談等三種。

一般而言,教育研究常用的訪談是半結構式訪談(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該種訪談方式雖根據研究目的與問題,設計訪談的大綱,作為訪談指引方針,但 在整個訪談進行過程,留下較大彈性讓受訪者表達更多的想法及意見。而且研究 者進行訪談時,也有較大自由控制訪談的程序與用語,故兼具結構式與無結構式 訪談的優點。(王文科,1999)。

二、採取半結構式訪談法的理由

訪談通常是兩個人之間有目的的對話,由研究者引導,蒐集受訪者的語言和 非語言資料,藉以了解受訪者如何解釋他們的世界(余佳儒,2007)。由於本研 究關注的焦點是國民小學校長經營學校公共關係之「微觀政治現象」。是以,研 究者必須深入理解受訪者實際經營學校公共關係時所面臨之微觀政治現況,藉以 探究受訪者對於學校公共關係經營上之看法。此外,由於半結構式訪談兼具結構 式及無結構式訪談的優點。因此,本研究乃決定採取半結構式訪談作為輔助之研 究方法。

三、半結構式訪談法的實施過程

茲就聯繫訪談對象、寄發訪談大綱、準備錄音設備、進行當面/電話訪談等 四個步驟加以說明之:

(一)聯繫訪談對象

依事先預定訪談對象,透過電話聯繫的方式徵詢對方願意接受訪談的意願,

對於願意接受訪談者,進一步告知受訪者本研究的研究目的,並知會受訪者訪談 大綱會以郵寄或電子郵件的方式寄交,且初步敲定訪談時間與地點。

(二)寄發訪談大綱及邀請書

138

在寄發訪談大綱(見附錄五)的同時,並附上訪談邀請書(見附錄四),邀請書 上有簡短之自我介紹、扼要的訪談目的說明以及訪談時間與地點的註明。訪談大 綱除了事先擬定的訪談問題之外,對於本研究之研究動機與目的並一併陳述,以 供受訪者參考。

(三)準備錄音設備

為避免訪談內容遺漏及真實呈現訪談內容,研究者將事先準備錄音之設備,

並事先預錄與試用以利現場操作。

(四)進行當面/電話訪談

本訪談實施在規劃時擬以當面訪談的方式進行之,然為配合受訪者時間與方 便性,因此,研究者亦有接受受訪者電話訪談之準備。不過,實施方式仍以當面 訪談為佳。進行當面訪談之時,研究者將事先徵詢受訪者之同意,再進行錄音,

若受訪者不願意接受錄音,則以筆記的方式將訪談內容與以摘錄。此外,在電話 訪談的部分,由於電話訪談的過程無法錄音,因此,必須將受訪者的意見予以紀 錄,並於訪談結束之後隨即進行資料的整理。訪談時間與地點如表 4-3-2 所示。

表 4-3-2 訪談進行時間與地點

編號代碼 受訪者性別 訪談時間 地點

B1 男 2011-04-11 彰化市

B2 女 2011-04-07

B3 男 2011-04-13

b1 男 2011-04-13

彰化縣

b2 女 2011-04-20 台中市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