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學校公共關係與學校效能之關係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6

第三節學校公共關係與學校效能之關係

本節主要針對本研究所要探討的變項,學校公共關係及學校效能,

進行相關研究之探討。首探討學校公共關係之相關研究,次探討學校效 能之相關研究,復探討學校公共關係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並於最後 作小結。

壹、 學校公共關係之相關研究

目前學校公共關係相關研究大多為探討覺知學校公共關係現況。近 年來由於大眾對於教育品質之要求愈來愈強烈,教育須不斷革新符應潮流 需求,以提升教育品質,各級學校益發重視學校與外界的接觸,強調學校公 共關係的重要性。茲以國外與國內相關研究敘述如下:

一、國外部分

Marlowe在1997年進行「良好學區與不良學區之研究」獲致以下結 論(引自劉維奪,2001):

(一)客觀、可信賴、樂觀、訪視、傾聽、支持等,與學校公共關 係有高度正相關。

(二)與其他成員溝通、對家長做好聯繫、支持學生及家長,在學 校與社區良好關係上有較高之正相關。

Troxclair及Karnes進行「公共關係:資優教育之倡導」的研究發 現(引自劉維奪,2001):

(一)資優兒童教育較其他一般學校教育,公共關係的影響更大。

(二)一般學校應加強對學生家長公共關係之推展。

Lundblad(1999)以地區教育局長、房地產主管、學校校長為研究 對象,研究美國堪薩斯州高級中學公共關係績效表現發現: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7

(一)當校長面對非贊助者時,其溝通與傾聽意願較低落。

(二)校長行為表現對學校公共關係推展有最高比率的影響關係。

(三)學校教師的團體行為對學校公共關係推展影響層面最小。

(四)校長面對公眾的溝通與傾聽技巧仍需加強。

二、國內部分

楊如晶(1993)針對臺北縣市國民中學78所學校的人員及學生家長,

進行「臺北縣市國民中學公共關係之研究」,發現如下:

(一)國民中學公共關係現況整體表現並不佳。

(二)學校知覺學校公共關係實務上尚屬滿意,然而家長滿意度並 不高。

(三)公私立國中公共關係表現各有特色,無法一概而論。

(四)鄉鎮及偏遠國中學校公共關係的表現比城市學校好。

張明文(1998)以問卷調查法,針對桃園縣國民中學、小學校長、主任、

組長或專任職員、教師、家長會長及委員948人,進行「桃園縣國民中 小學推展公共關係的現況研究」,並以訪談瞭解對學校推展公共關係的 看法。研究結果如下:

(一)男性在公共關係整體得分與各層面平均數皆高於女性。

(二)國民小學在公共關係整體得分各層面平均數皆高於國民中 學。

(三)鄉鎮地區的學校對推展公共關係工作整體滿意的感受程度 高。

(四)服務年資久的教師與家長會成員對推展公共關係的滿意度 高。

(五)校長、家長會長對於推展學校公共關係工作,整體滿意的感受 程度高,主任、家長委員則次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8

王月汝(2002)以文獻分析法、問卷調查法探討「國民小學校長溝 通行為與學校公共關係之研究」,研究乃以高雄縣國民小學主任、組長、

教師等700人為樣本,同時選擇性訪談學校校長,對於學校公共關係的 主要研究發現如下:

(一)教師對於學校公共關係的知覺,因教師之性別、擔任職務、

校長性別的不同而有顯著之差異。性別上男教師高於女教師;所擔任職 務,兼任行政工作者顯著高於一般教師;在校長性別上,則是女校長高 於男校長。

(二)學校經費短絀、人員不足的困境,影響到學校公共關係的推 展。

何麗香(2002)進行「花蓮縣國小女性校長學校公共關係之研究」,

以深度訪談法,分析六位國小女校長對於學校公共關係所抱持的觀點,結 果發現如下:

(一)女性校長秉持認真辦學即是營造良好公共關係最好的方法。

(二)女性校長認為真誠的態度與良好的溝通是增進良好公共關係 的必要元素。

(三)女性校長與內部公眾互動採積極主動,與外部公眾則是趨於 被動與保守。

黃瓊慧(2002)進行「國民小學公共關係之研究-以個案學校為例」,

以服務之國民小學之行政人員、教師、職員、家長委員及家長等十名為 研究對象,採用訪談法,有如下發現:

(一)該校成員及社區公眾,對於「學校公共關係」的認知正確,

與文獻探討中的專家觀點一致。

(二)公眾對該校公關推展表示不滿意;至於學校所實施的具體公關 措施的優缺點如下:

1. 有關「民意調查、溝通參與」部分,該校在「溝通參與」管道上尚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9

可,尊重公眾的意見上則較不滿意;在「民意調查」方面則待 求其真確。

2. 有關「公關活動、行銷策略」方面,學校尚須更積極。

3. 有關「危機處理」部分,該校對於無關法令者不重視;未建立統 一發言人制度;學校校長缺乏危機處理意識。

4. 有關「評估校正」部分:探究「影響該校公共關係實施的因素 有哪些」的面向,歸納如下:

(1)家長方面:社經地位低、教育程度不高、教育觀念較缺乏。

(2)教師方面:教師無教學熱誠、缺乏公共關係觀念、學校氣氛 緊張。

(3)行政方面:校長不重視公共關係、行政配合度亦低、經費不 足、活動不具吸引力、學校行銷薄弱、害怕人情壓力。

邱文貴(2005)採用文獻分析與訪談法,探討「國民中小學校長推 動公共關係之研究」,訪談十所國民中小學校長,分析其推動公共關係 的認知、原則、壓力或困難、過程策略與滿意度等有如下發現:

(一)認知方面

1. 推動公共關係是校長責無旁貸的工作。

2. 學校公共關係分為內部公眾與外部公眾二部分。

3. 推動內部公關主要對象為學校師生與家長。

4. 校長個人人際關係和諧與推動公共關係有密切關聯。

5. 校長公共關係核心概念為愛與真誠。

(二)原則方面

1. 學校公共關係校長扮演催化劑角色。

2. 學校公共關係主任扮演溝通者的角色。

3. 網路科技運用是推動學校公共關係的有效方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0

4. 做好公共關係乃為學校所有成員的共同責任。

(三)壓力和困難方面:校長推動公共關係的壓力和困難來自個人 與組織。

(四)過程與策略方面

1. 運用多元方式蒐集社區情況、家長意見。

2. 充實專業知能,帶領團隊共同實現學校願景。

3. 擬訂資源共享策略以達雙贏。

4. 強化成員危機處理意識及能力。

5. 行銷學校特色有助推展學校公共關係。

(五)滿意度方面

1. 學校整體氣氛和諧有助推動公共關係。

2. 校長以基本互動方式建立公共關係。

3. 校長進行績效評估有助提高公共關係。

王國樑(2005)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臺北市國民小學學校公共關 係與行政決定之相關研究」,以臺北市公立國民小學為研究對象,抽取 43 所學校,共發出問卷 447 份,有關學校公共關係之研究有如下發 現:

(一)臺北市國民小學公共關係推展之現況良好,且內部公共關係 優於外部公共關係;訊息傳播方式以利用各種會議達成為最高。

(二)男性教育工作人員在學校外部公共關係的推動上有較高的滿 意度。

(三)年長者、學歷較高者、職務層級高者等資深教育工作人員在學 校公共關係上有較高的滿意度。

(四)臺北市國民小學大多設有專人負責推展公共關係,主事者為 校長與主任層級人員。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1

(五)國民小學推動學校公共關係對於決策性事務的影響層面較 大。

尤敦正(2008)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我國師範/教育大學公共 關係與學校形象關係之研究」,以我國八所師範/教育大學之教職員為 研究對象,在學校公共關係方面有如下發現:

(一)整體而言,我國師範/教育大學公共關係實際情況不佳,而

「學生關係」層面表現則屬較佳者,「企業關係」、「家長關係」層面 則有待加強。

(二)師範大學、中部及南部教職員對學校公共關係之知覺程度較 高。

(三)曾參與推動學校公共關係者對學校形象之知覺程度較高。

(四)師範/教育大學公共關係與學校形象間具正向關聯。

李玉青(2010) 採問卷調查法,進行「澎湖縣國民小學學校公共關係 之調查研究」。研究是以澎湖縣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包括校長、主任、

組長、教師)為對象,共發出220份問卷,在學校公共關係方面有如下 發現:

(ㄧ)澎湖縣國民小學學校公共關係現況屬於中上程度,各層面中以 溝通傳播層面最佳。

(二)服務5年以下的澎湖縣國小教育人員,在計畫決策、資源參與 層面及整體學校公共關係上有較高的認知程度。

(三)不同學歷、現任職務及學校規模之教育人員,在整體學校公共 關係及各層面均未達到顯著差異。

(四)澎湖縣國小推展學校公共關係主要困難在於校務工作負擔繁 重、公共關係主要推動者是校長、至於最受學生家長的肯定和支持、及 最常使用的傳播媒介則是家庭聯絡簿、而最受社區公眾的肯定和支持的 活動則為社區聯合運動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2

林彥志(2010) 採德懷術與訪談研究等兩種方法,進行「國民小學校 長經營學校公共關係之微觀政治現象研究」,在學校公共關係方面發 現:

(一)國民小學校長認同學校公共關係經營的重要,並以家長、政治 人物與上級教育行政機關為經營之核心對象。

(二)國民小學校長與外在公眾的實然互動主要植基於社會交換理 論、溝通理論及政治理論。

(三)教育品質為國民小學校長學校公共關係經營的基礎,並採取多 元方式與外在公眾互動。

(四)國民小學校長經營學校公共關係的微觀政治互動層面包括「衝 突分歧點」、「互動型態」、「互動場域」與「互動行為」等四向度。

(五)整體而言,國民小學校長經營學校公共關係為學校及個人帶來 的正面微觀政治效應大於負面微觀政治效應。

(五)整體而言,國民小學校長經營學校公共關係為學校及個人帶來 的正面微觀政治效應大於負面微觀政治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