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學校效能的理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9

第二節 學校效能的理論

本節旨在探討學校效能,擬以學校效能的意涵、學校效能的研究發 展、學校效能的理論模式及學校效能的評量指標,進行文獻分析與探討,

期對學校效能相關研究有整體性的認識與暸解,並於最後作小結。

壹、學校效能的意涵

學校是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場域,亦是一個正式的組織,有其教 育目標與學校願景,引領著學校運作,故學校與其他正式組織相同,均 重視組織的效能。關於效能不論在企業界、產業界等各類組織均十分重 視,在學校組織裏亦然。如何建構一所有效能的學校,增進學生更好的 學習表現,使學校持續進步與成長以永續發展,便成為學校經營者與教 育研究者關切的議題。是以,諸多學者專家致力於學校效能的研究,冀 能提高教育效果,達成教育目標(吳清山,1991)。

學者對於學校效能之看法並不完全相同,列舉如下:

Madaus,Airasian 及 Kellaghan(1980)指出學校效能乃是指學校目 標與其實際成效符合程度。

Chapman(1993)認為,學校效能包括辦學目標與成就之獲得、逹到 課程目標與測驗目標,其強調達成測驗目標之觀點與 Brookover 與 Lezotte(1979)、Madaus、Airasian 與 Kellan(1980)等人相似。

Young (1998)認為學校效能是指學校運用現有的教育資源,表現於 學生學業成就和提振教師工作士氣的程度。

Teddlie 與 Reynolds(2000)、Edmonds(1979)指出,學校效能爲:

強勢的校長、對學生高度期望、學校氣氛和諧、師生比率高、閲讀教學 佳且學生閲讀時間多,可見其認爲校長、學生、學校氣氛、教師數、閲 讀教學爲學校效能的重要要素。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0

Hoy 和 Miskel(2005)認為學校效能是在衡量時間層面、學校組織層 次、學校成員及評鑑學校效能的規準(criteria)等因素下,學校組織 發揮適應、目標達成、統整及潛能等功能的程度。

吳清山(2003)認為學校效能是指一所學校在各方面均有良好的績 效,包括學生學業成就、校長領導、學校氣氛、教學技巧與策略、學校 文化和價值,以及教師專業成長及社區家長支持等,能達成學校所預訂 的目標。

吳宗立(1998)認為學校效能為:在靜態方面能達成學校教育目標;

在心態方面能滿足組織成員需求;在動態方面能發揮行政績效;在生態 方面能促進組織永續發展的程度。

蔡進雄(2000b)則主張學校效能為指學校在行政溝通、環境規劃、

教師工作滿意、教師教學品質、學生行為表現、學生學習表現、家長與 學校關係等方面的表現與達成程度。

鄭燕祥(2001)則從三個面向定義學校效能:

(一)學校的生產輸出與接受、審査及利用此輸出的人士,在質、

量水平與適時的期望配合程度。

(二)在工作進行過程中,提高學校成員將來互助合作能力的程度。

(三)指學校經驗對學校的成員及個人健康所產生的貢獻程度。

曽增福(2004)認為學校效能是:學校在學校環境、教學品質、學 校氣氛、學生表現、家長與社區參與等各層面的達成程度。

林顯正(2005)對學校效能之見解為:學校整合資源,並以積極的 運作策略, 增進組織發展及達成學校目標的程度。達成目標程度越高,

學校效能越高。

蔡維庭(2005)認為學校效能是:整合資源為達成教育目標所進行 的方法、過程、手段和結果。

謝家宏(2005)則是主張學校效能為:學校於兼顧校內成員目標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1

學校組織目標的情形下,採取各種行政策略及方法,以增進組織發展與 績效表現的程度。

曽嘉權(2006)對學校效能看法為:學校領導者運用及結合內外部 資源,並利用各種有利於學校發展的策略與方式,成功發揮教育功能且 實現教育目標,以滿足內部成員的需求及外部顧客的期待。

汪詢(2007)對學校效能見解:學校能經由積極運作而在行政服 務上有良好的績效,同時教師有高品質的教學專業表現,學生們有高度 的成就表現,社區及家長們能認同並支持學校且感到滿意,即可稱之為 有效能的學校。

傅美琴(2008)對於學校效能看法:學校能整合內外在資源,並透 過系統的組織運作,於行政服務與教學績效及學生學習等各方面均有良 好表現,並能達成預訂的目標,獲得社區家長的認同與支持。

賴協志(2008)對學校效能見解如下:學校效能乃指學校為因應外 在環境變化及內部成員需求,能有效運用教育資源,積極從事經營與管 理,俾利各方面有最佳表現,包括:學生學習效果、課程與教學品質、

教師專業發展、校長領導、行政管理、學校環境規劃、學校氣氛、學校 文化和價值、公共關係、家長支持等,均有良好的成效達成學校教育目 標。

祁樹華(2009)則定義學校效能為:學校能夠達成教育目標之預期 效果,在各方面均有良好績效,包括行政領導及溝通、教師教學與專業、

教師工作滿意、學生學習及表現、家長及社區的參與、學校的規劃及環 境等,經由親師生共同努力而達成學校預定的願景及目標。

李志輝(2010)認為學校效能是指學校為因應時代潮流的推演、

校內外環境的變化與需求,學校中的成員包括校長及教師及外部環境的 社區家長等,透過有效整合人力及物力資源,無論在行政領導溝通、環 境設備規劃、教師教學輔導、學生學習表現與學校組織氣氛及社區認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2

參與等,均能展現經營成果、達成教育目標。

楊淙富(2012)對學校效能見解為:學校在行政績效表現、課程與 教學發展、教師專業品質、學校文化和氣氛、優質學習環境、家長與社 區認同參與等方面有良好績效,並能達成學校預定的教育目標、滿足學 校成員需求,以增進學校組織發展。

綜上,研究者認為學校效能為學校行政有積極作為領導,並能營 造良好學校組織氣氛,同時規畫妥善環境設施,教師能展現教學與輔導 專業,同時社區亦高度認同參與學校,使學生獲致良好學習成效以達成 教育目標。

貳、學校效能之研究發展

有關學校效能之研究,最早可溯自 1960 年代。以美國而言,當時 所提之「初等與中等教育法案」及 1966 年 Coleman 等人所提出之教育 機會均等報告書,皆可視為研究學校效能之濫觴(王如哲,2005;吳清 山,2003)Murphy,Hallinger & Mesa(1985)將學校效能研究發展,

分為三個階段:因素認定時期、概念架構發展時期和模式發展時期, 如 表 2-2 (引自張慶勳,2000)。

表 2-2 學校效能研究發展時期

發展時期 起迄年代 研究重點

因素認定時期 1966-1979 探討哪些因素是有效能學校的特 徵。

概念架構發展時

期 1979-1989 認定學校效能變項的功能,及把這 些功能轉化為方案和政策的行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3

表 2-2 續

模式發展時期 1989 以後

學校效能的研究逐漸朝向整合的 觀點,從課程與教學、組織結構、

學生成就與行為,或從輸入、背 景、過程、產出等模式進行研究,

學校效能的國際性研究受到重視。

資料來源:張慶勳(2000)。國小校長轉化、互易領導影響學校組織文化 特性與組織效能之研究,頁 91 。高雄:復文

一、 因素認定時期

1970 年代,學校效能研究大致朝三個方向進行:1.學校能影響學生 的學習差異;2.以學生成就作為測量的重要指標;3.分析各變項及學校 教育歷程。此時期對於學校效能之研究皆集中在學校效能特徵的認定:

強勢的課程領導、對學生高度的期望、良好的氣氛、重視閱讀、拼音的 利用、個別化的教學、仔細地評量學生的進步等(Weber,1971)。而就 研究取向而言,此時期為輸入-歷程-產出的研究取向,重視結果與產出,

輸入變項為學校資源與社經背景,產出指標則是以學生標準化學業成就 測驗為主,歷程變項則有校長領導、高度期望、學校氣氛、學生評量及 教師專業發展等面向。(如圖 2-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4

圖2-5 學校效能因素確定期之研究取向

資料來源:Reynolds,D.,Teddie,C.,Creemers,B.,Scheerens,J.,&

Townsend,T.(2000)

二、概念架構發展時期

1980 年代,此時期主要研究在確定學校效能變項因素的功能,並透 過分類、組織與整理,建立組織層次體系,以做為政策與方案發展之行 動指標。就研究取向而言,此時期重視均等與學校改進之興起,強調如 何建立有效能學校,針對缺乏效能的學校,經由前一時期所整理出的有 效能學校特徵,轉化為學校改進方案加以實施進而提高學校效能(如圖 2-6 所示)。在此階段,提出學校效能架構的兩層面十三個因素:結構 層面(學校管理、領導、教職員的穩定性、課程組織、教職員發展、家 長參與和支持、學校認可和學校成功,最大學習機會和社區支持);過 程層面(合作性計畫和同事關係,共同一致感,明確的目標和高度期望、

秩序和紀律)(Purkey & Smith,1983)。

另外,並將學校效能分為兩個層面:技術層面(課程的緊密性、學 習機會、直接式教學、明確的學術任務和目標、教學領導、經常的督視、

輸入 1. 學校資源

2. 社經背景

歷程 1.校長領導 2.高度期望 3.學校氣氛 4.學生評量 5.教師專業發 展

結果產出 學生標準化 學業成就測 驗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5

結構性的成員發展),學校環境及氣氛層面(學生參與機會、普遍的酬賞 與認可、合作性的組織過程、高度的期望、家庭-學校間的合作和支持、

安全和諧的環境、教職員的同心協力與支持(Murphy et al.,1985)。

圖2-6 學校效能概念架構發展期之研究取向

資料來源:Reynolds,D.,Teddie,C.,Creemers,B.,Scheerens,J.,&

Townsend,T.(2000)

三、模式發展時期:

1990 年代,此時期的學校效能研究以早期所認定的學校效能因素與 槪念架構發展爲基礎,建構「輪入與產出」的歷程發展模式,解釋先前 的硏究發現,同時對未來的研究發展方向,提出改進建議。就硏究取向 而言,此時期強調增加背景因素與方法論的改進,認爲學校效能硏究應

1990 年代,此時期的學校效能研究以早期所認定的學校效能因素與 槪念架構發展爲基礎,建構「輪入與產出」的歷程發展模式,解釋先前 的硏究發現,同時對未來的研究發展方向,提出改進建議。就硏究取向 而言,此時期強調增加背景因素與方法論的改進,認爲學校效能硏究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