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學校效能理論與相關研究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9

第三節 學校效能理論與相關研究

本節首先以學校效能之源起與發展及其意涵進行論述;其次,就學校 效能的評量指標予以探討;最後,探究學校效能的相關研究。茲分述如下:

壹、學校效能之源起與發展及其意涵

學校效能最初的主要概念是學校能夠造成差異(school can make a difference),即使是貧窮或文化不利的孩子,透過適當的教育,在學校仍 會有良好的表現;後來,很多研究者均認為學校效能具有普遍而共同的特 徵,且由很多因素構成,如:校長領導、學校組織氣氛、學校文化與價值、

課程與教學、學習策略與技巧等(吳清山,1989)。張新仁(1997)認為,

早期探討學校效能,大多以學生的學習成果做為判斷學校辦學績效優劣的 標準,後經實證研究發現,高效能的學校除了學生的學習表現優異外,還 包括:校長的領導能力、學校氣氛、課程與教學的安排、家長的配合、教 職員在職進修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即著重在學校效能特徵或因素的認 定;近年來,許多學者歸納學校效能的眾多特徵,彙整不同層次的變項

(如:教育背景層次、學校層次、班級層次等),進而發展出學校效能的 概念性架構或研究模式,做為評定或評鑑學校效能的指標。簡言之,一所 有效能的學校應包括:行政效能、教師效能與學生效能三方面,亦即學校 的行政行為、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等方面的績效皆屬優良。

故將學校效能之源起與發展及其意涵分述如下:

一、學校效能之起源與發展

學校效能的研究,可追溯於 1965 年美國的《初等及中等教育法案》

(1965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以及 Coleman 這位教育社會 學家於 1966 年所提出的《教育機會均等報告書》(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該報告書提出對學校的成效質疑,認為學校的功能實在有 限,故而在美國展開 30 餘年的學校效能運動及相關研究。英國、澳洲、

荷蘭等國於 1980 年代起相繼投入。我國學者則自 1980 年代中期後,開始 投入學校效能領域的研究,使得該領域的學術著作及研究報告越來越豐富

(吳清山,1998;吳清山、高家斌,2009;潘慧玲,1999;鄭燕祥,2001;

黃哲彬,2011)。一般認為,學校效能是個多維的概念,事實上,每個階 段、過程或成果的變項均可作為效能的指標,因此,許多研究試圖透過情 感上或認知上的成果,來確認學校本位管理與學校效能之間的連結,情感

果,主要指學生的成就(Ho, Lin, Kuo, Kuo,& Kuo, 2008)。學校是一個「組 織」(organization),是由校長、行政人員、教師及學生交互影響組織而成,

教師與學生表現的優劣將決定學校效能的良窳,因此研究學校效能,可從 組織及行政理論著手,為發掘提高學校效能的可能途徑,可將學校分為兩 個基本層面來考慮:一是「人」的層面,另一是「物」的層面,進而建立 學校效能的結構(structure of school effectiveness)(蔡宗興、曾瑞譙,2008)。

學校效能研究的發展,依政策分析的目的而言,可分為三個階段:第 一階段是因素認定時期(factor specification period):於1966-1979年間發 展,致力於認定與歸納學校效能的特徵,亦即探討哪些因素是有效學校的 特徵;第二階段是概念架構發展時期(conceptual framework development period):在1979-1989年間發展,此階段的研究視學校為一整體,將焦點置 於學校過程變項與成果變項間的關聯,非單純的檢視輸入與產出是否相 關,擴大學校效能研究領域,歷程變項包括:校長領導、高度期望、學校 氣候、學生評量技巧、教師專業發展等;結果變項則包括態度與行為等指 標;第三階段是模式發展時期(model development period):於1989年代以 後的發展,仍以前兩期之研究為基礎,主要發展相關模式來解釋研究發 現,並提供改進學校效能的指南,從整合的觀點著手,研究課程與教學、

組織結構、學生成就與行為等,或增加背景變項等產出模式,已獲得更完 整的資料,使學校效能的國際性研究逐漸受到重視,其研究理論更趨成熟

(吳清山,1992,2005;張慶勳,1996;黃哲彬,楊念湘,2011)。

表 2 -7

學校效能研究發展階段歷程表

年 代 發展階段 研 究 重 點

1966-1979

因素認定時期

( factor specification period)

致力於學校效能特徵的研究,獲得代表學校 效能的重要指標,對學校效能後續研究提供 了良好的基礎。

1979-1989

概念架構發展時期

( conceptual framework

development period)

視學校為一整體,確認學校效能變項的功 能,並將之轉化為方案和政策的行動。最重 要的貢獻為有效的建立指標層次體系。

1989 年後

模式發展時期

(model development period)

學校效能的研究朝向整合的觀點,增加背景 變項,重視所有學校效能的提升,並發展相 關模式來解釋研究發現,並提供改進學校效 能的指南,使研究更趨成熟。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1

張明輝(1999)表示,關於學校效能的實證研究,主要以強調課程與 教材的革新開始,到重視學校變革過程的掌握,以及強調科技、政治與文 化的研究觀點,逐漸形成學校教育革新的研究。故從學校效能研究分期 中,可發現該研究從單一學生成就的層面發展到整合多元層面。其研究焦 點從校內延伸到校外,並包含各種背景因素,甚至受到品質提升等要求,

對於學校效能更是強調績效展現,俾使學校效能研究不斷延續發展(黃哲 彬,2011)。

二、學校效能之意涵

學校效能之意義,指發揮卓越優質的教育品質,建立一個有效能的學 校,使任何階層的兒童均能得到天賦與性向之最大開展,以彰顯學校影響 力及功效(吳清山,1998、2001;吳清山、高家斌,2009)。而,早期學 校效能的研究較重視學生的學習成就,忽略了其他重要的教育目標,諸 如:學生健全人格的發展、人際關係的互動、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創造思考 能力的培養等等。質言之,學校效能的研究,不能只從單一層面進行研究,

必須從多層面方向進行研究,如此,不但能提升學校效能,更容易達成學 校的目標(黃哲彬,2011)。

近年來國內外專家學者致力於學校效能之研究,希望能達到追求卓 越、提升教育品質的最高目標。故分別列舉如后:

(一)國外專家學者對「學校效能」之意涵說明如下:

Madaus、 Airasian & Kellaghan(1980)提出,學校效能是指學校目標 與實際成效符合的程度,亦即衡量學校效能的途徑為比較學校的目標與績 效是否一致,並以此衡量學校之間的差異程度。

Purkey & Smith(1983)認為,有效能的學校不應只有學生具備較高 智育的單一表現,同時亦應具有普遍而共同的多元特性,包括:校長領導、

課程與教學、學校組織氣氛、學校文化和價值等層面。

Rowan(1985)指出,學校效能具有普遍而共同的特徵,如:透過強 勢的行政領導、和諧的學校氣氛、高度的期望水準、專業的教育發展、不 斷的評估改進等,使學校成員及學生皆有良好的成就表現。

Barberio(1990)表示,學校效能為校內外環境經統整協調並有效運 用物質及人力資源,以便達成學校組織的目標和全體成員的滿意度,及學 校培養學生態度積極、適應環境及處理問題能力的程度。

Levine & Lezotte(1990)認為,學校效能是指學校營造學校氣氛和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2

化、學生可學習重要的技巧、適切地督導使學生進步、教職員的發展務實、

領導的傑出表現、家長的積極參與、有效教學的安排與實施、對學生高度 的期望與要求等各方面都能達成目標。

Chapman(1993)提出,學校效能應包含:辦學目標與成就的取得、

客觀目的的達成及測量目標等所使用的標準。

Stoll 與 Fink(1993)指出,學校效能是指平常性任務(教育領導、

明確的目標、分享價值和信念)、助長學習氣氛(學生投入和責任感、物 質環境、家長與社區投入及支援)、強調學習面(課程教學的重視、教師 成長與發展)等三個層面,都能達到預期的目標。

Glickman(1995)提出,有效能的學校能提供支持、信任、專業互動 及必要的挑戰;同時能滿足成員高低層次的需求;並能激發個人內在成就 與超越自我的動力。

Cheng(1996)分析,學校效能是指學校在固定的情況下,其可發展 學校功能到最大極限的程度。

Young(1998)認為,學校效能是指學校運用現有的教育資源,在提 振教師工作士氣及學生學業成就表現的程度。

Morley & Rassool(1999)提出,學校效能包含管理學和組織學,將之 視為有效的自我實現去改變現狀。此乃評估成長機制的一部分,教育改革 的理念,藉由新的力量在教育結構中重新運作。

Sweetland & Hoy(2000)提出,學校效能需考慮到其他的因素,諸如:

學校行政運作功能、領導行為、教職員間的信賴度及士氣、校園組織文化 及氣氛、家長參與程度、社區資源、教師教學效能及組織承諾等。

Wolfendale & Bastiani (2000)表示,學校效能係指學校運用現有的教育 資源,表現於提振學生學業成就與教師工作士氣的程度上。

Peterson(2005)指出,學校效能為學校組織透過更完善的課程、豐富 的資料及創新的教學技巧等,促使學校得以改善,同時,藉由長期的發展、

孕育與深化學校的價值,使成員皆具使命感,透過一系列的儀式與慶典,

及學校內部文化的期望等,成為學校效能不可或缺的要素。

Robert(2005)提出,學校效能應與組織目標的達成有關,但學校的 目標是多元的,選擇適當的目標作為組織效能達成的指標,是值得深思熟 慮的問題;故,學校效能是指學校達成其所預定目標的程度。

Grift & Houtveen(2006)表示,學校效能係指學校在目標達成、整體 表現及潛在功能所展現的程度,是學校領導階層為達成教育目標,維持學 校面對外在社會變遷的適應力,集結學校所有成員的智慧與心力,全心投 入推動學校的各項事務,使學校在各方面均有良好的表現。

Omolade(2007)提出,學校效能係指學校在各方面的表現,所能達 成學校教育目標的程度,它包括:校園環境規劃、教師教學投入及工作滿 意度、學生學業表現與學校氣氛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3

Lovell(2009)認為,學校效能為提供成員足夠的資源,建立學校組 織與成員互信的基礎,形塑良好的組織氣氛,使行政人員與師生都能達到 預期的目標,維持學校的進步與發展。

Herrera(2010)認為,學校效能指學校的行政人員與教師能夠盡忠職 守,共同為完成教育目標及達到學校所預定的計劃而努力,使學校在行政 與教學表現上,獲致和諧良好的成效。

(二)國內專家學者對「學校效能」之意涵說明如下:

吳清山(1991)提出,學校效能是指一所學校在各方面均有良好的績

吳清山(1991)提出,學校效能是指一所學校在各方面均有良好的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