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校本位課程涵義與相關理論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學校本位課程涵義與相關理論

本節就學校本位課程的涵義與相關理論等加以說明:

壹、 學校本位課程的涵義

一、 學校本位課程的起源

1960年代末期,於澳英美等國盛極一時的全國課程發展方案,因以縮短學 術新知及學校課程的差距為日標,由校外學者專家統籌主導,不但未能兼顧學 生興趣、社會實際,而且忽略了學校成員的課程主體,終而引發困境,遭致訾 議(張嘉育,1999)。在1970年代之前,課程發展的模式多以中央為中心發展,

採「中央一邊陲模式」(center-peripherymodel)或「由上而下模式」(top-down model) 的處理方式,教師不但未能有機會參與課程發展的過程,同時對於中央決定的 課程亦顯得較無能為力(白雲霞,2003)。

因此,在體認學校、教師的課程關鍵地位之餘,開始萌生「學校本位課程

發展」的論述,試圖藉此鼓勵學校成員對課程的批判反省,強化學校變革的機 制,落實課程改革的理想。此一觀點提出後,不但帶動了許多相闕的著述與研 究,也在澳英美等國蔚為風潮,成為境內主要的課程發展途徑之一(張嘉育,

1999)。源於對國家控制課程的不滿,為了滿足學生及學校的需要,提供教師專 業表現的機會,以及增加學校的專業自主,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成了新的課程發 展趨勢。學校本位課程乃是相對於傳統由上而下的課程模式,它的基本精神主 張課程理論與課程實踐不能二分,課程發展應建立在學生和學校的需求、反應 社會的變遷、滿足學校自主的要求、和展現教師專業能力等基礎上(林佩璇,

2004)。近三十年來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在許多國家實施,在部分國家更是蓬勃發 展,成為課程改革的一部分(白雲霞,2003)。

受到政經因素的影響,到了80年代末期,這些國家的課程發展權限逐漸有 回歸中央之勢,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呈現衰退的跡象(張嘉育,1999)。但至90年 代,民主社會的要求,民眾開始要求對學校事務的參與,為因應社會的變遷,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於90年代再次復燃希望,成為教育改革的風尚(白雲霞,

2003)。

二、 我國本位課程的發展

林佩璇(2004)的研究指出,在台灣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主要源於三因素:

對傳統課程的不滿,地方教育改革的啟發,以及教師專業自主的要求。依此進 而促使國家課程政策變革,期望課程革新更能配合學校及地區的特色,反應社 會變遷,表現課程活潑及彈性的特質,以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張嘉育(1999)

的研究中指出,為使學校能立即有效回應社會變遷、與時代同步,學校本位課

程發展再度受到重視,並成為許多國家標舉的教育改革口號之一。

陳美如、郭昭佑(2003)研究發現,臺灣過去的課程政策也是中央教育行 政導向,在思維課程本質及課程如何發展的過程時即以專家(尤其是學科專家)

為中心,在處理知識的詮釋時,並未考慮學生的主體性,主要考慮國家意識的 養成及全國一致的發展,雖在幾次中央的課程標準修訂中,為因應時代變遷而 增加修訂頻率,然而仍無法符應社會需求與各地差異。2000年後,如同各先進 國家一般,台灣的課程改革腳步在九年一貫課程政策下急劇加速,透過學校本 位課程的理念,中央僅訂定課程綱要與基本原則,將課程的決定權下放至學校,

以期尊重各校多元差異,落實學校本位課程發展(陳美如、郭昭佑,2003)。

事實上,所謂「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係指為達成教育目的、解決學校的 教育問題,以學校為主體,由學校成員統籌主導課程方案的規劃、設計、實施 與評鑑等課程發展工作(張嘉育,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是以學校為基 地的課程發展(黃光雄、蔡清田,2002),透過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強調學校的

「團隊合作」的精神與「循序漸進」的策略(蔡清田,2002),合力發展學校課 程特色,追求卓越的教育(蔡清田等,2004)。

依據「教育部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針對本位課程所提出的實施要點中可 歸類出幾個重點:

一、 透過主題學習活動,發展學校本位課程。

二、 教師群共同合作,相互支援,增進教師專業能力。

三、 結合學生需求、校園及社區資源,共同設計及編寫教材。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如果只依賴校長課程領導的行政推動,往往產生應付上 級政策曇花一現的學校本位「課程或教材」,缺乏學校課程的發展,因此必須進 一步結合校長課程領導與課程發展委員的組織發展與校外資源,提供學校本位

課程發展專業知能(蔡清田,2005)。所以,總括來說,學校本位課程是善用教 師專長與社會資源及家長的期望,發展學校特色,提升學生學習多元智能的一 種課程設計。黃恕懿(2009)指出,本位課程的是考量學校條件、社區特性、

家長期望和學生需要,整合社區資源,結合校長、行政人員、親師生及社區人 士成團隊,共同來發展具有學校特色的課程。這些課程又非屬一般學科課程,

課程設計和教材完全自編,只需經校內課程發展委員會的審核,大抵可以直接 上線教學,是一種十分可以符合教學現場需求來設計的課程。因此,我們可以 說,學校本位課程,係指學校為達成教育目的或解決學校教育問題,以學校為 主體,由學校成員(校長、行政人員、教師、學生、家長、社區人士)主導所 進行的課程發展過程與結果(張添洲,2005)。

三、 學校本位課程特點

鄭富仁(2010)的研究中指出,在本位課程的實施上,教科書非唯一教材 來源,教師可以自編教材、講義等。採課程實施前報備制,實施主題式統整教 學,社會關注的重大議題必需融入教學。

而白雲霞(2003)的研究中綜合其他學者說法與理論基礎的探討,指出:

學校本位課程應尊重教師專業自主,重視多元文化並對學生學習需求做出回 應。並在課程發展中以學校為中心,考量個別學校的文化、背景因素,量身訂 作適合該校學生、教師、社區需求的課程。推動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應設法改變 學校成員的觀點,使其體認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必要,了解學校位課程發展理 論優缺與可行的作法,以學習團隊自期,同時提供學校充分的行政配套措施,

做好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實施的準備(張嘉育,1999)。

張嘉育(1999)指出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特點如下:

而蔡清田(2005)研究中指出,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是以學校自發的活動 或課程需求為基礎,課程需要因應各校的不同需求,加以修正與調適。且學校 本位課程發展人員對課程的定義較廣,包括學校為達成教育目的所採取的方 案,與學校指導下學生所具有的一切經驗,因此,課程發展範圍包括課程內容、

教學方法、師生關係、教學情境等要素。

林佩璇(2004)也在研究中指出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基本假設有四:

一、 課程發展必需配合學生在特定學校及社區環境下的需要。

二、 學校是課程發展中心而非外機構的課程實驗場所。

三、 教師的行動研究是課程發展的基礎。

四、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仰賴溝通合作的教育環境。

另外,綜合各家學者說法與對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理論基礎的探討,白霞雲

(2003)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功能歸納為促發、適應、整合與反思,分述如下:

一、 促發:以激勵成為士氣為主,讓教師、社區、家長皆能提高參與意願,

並且激發教師專業成長。

二、 適應:以調整現有內容,創造新課程為目標。

三、 整合:將學校內與外的資源整合,並進行跨學科統整,縮短理論和實 踐的差距。

四、 反思:針對課程結構和意義思考,重視課程發展的各殊性。

在教育改革趨勢下,課程發展已經成為當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議題、學校課 程革新的核心、建構學校發展特色的關鍵。學校需要積極推動課程革新,教師 需要主動參與學校課程發展的規劃,使學校都能邁向成功的學校本位課程發 展,以提升學校的教學效能(張添洲,2005)。

總括來說,學校本位課程的發展會兼顧學生的需求、家長的期望、社會與

文化的變遷、教育的改革等等,教師有更大的彈性可以因應學生的身心發展、

興趣、能力及需求來設計課程,也因為教師本身的知識、能力、態度、價值觀 與經驗的不同,配合上學校的氛圍與社區的資源,可帶給學生更多不同的課程 內容。

貳、 學校本位課程的相關理論

分析基礎理論可以讓我們對本位課程有更多的了解。以下,分別就學校不 同學者對學校本位課程之立論基礎做比較,了解各理論與學校本位課程之發展 關聯性。相關立論基礎與重要觀點整理如下:

一、 張家育在 1999 年分別從「課程的歷史批判角度」、「社會變遷的立場」、

「教師專業發展的觀點」及「回歸課程與教育本質」的立論基礎提出了幾 個重要觀點,分述如下:

(一) 課程的歷史批判角度

全國課程發展方案無法落實課程改革的理想,因為其著眼與學生的共同需 要,無暇顧及地方、學校、學生的差異,由校外專家學者主導課程發展的過程 因不了解實際教學現況,常造成理論與實踐的落差。因此必須找回課程發展的 真正主體,以現場使用者的需求做出發,讓學校成員分享課程發展的權限,才 能真正的達成課程改革。

(二)社會變遷的立場

課程應不斷回應社會變遷與學生需求,課程發展是持續的動態歷程。

(三) 教師專業發展的觀點

課程發展即教師發展,教師有參與課程、決定課程的權責。

(四)回歸課程與教育本質

課程發展即學校發展,學校是最佳的課程發展處所。學校是課程改革的基 本單位。教育改革或課程改革應以學校作為基本單位。

課程發展即學校發展,學校是最佳的課程發展處所。學校是課程改革的基 本單位。教育改革或課程改革應以學校作為基本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