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二節 研究架構

壹、 研究場域

一、 學校概況:

研究者任教之學校是一所完全中學,國中部已經邁入第 49 屆,目前國中每個 年級 9 班,高中部每個年級 10-11 班,全校共 58 班,教職員共 171 人。校區位 於基隆河畔,臨近多所大學,實屬地靈人傑。

目前因為校舍老舊之因,室內的活動空間有限,下雨天如何找到室外課的 雨備場是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一大困境。

本校學生的家庭社經背景大致尚佳,唯有鑒於雙薪家庭、單生子女日益增 多,部分孩子稍嫌驕縱,部分家庭教育稍嫌偏頗,需要適時導正,讓孩子具備 責任感、家庭觀,並能與他人和諧相處,培育團隊合作精神。本校以培育學生 人際溝通、創造思考、團隊合作、問題解決、規劃組織等能力為目標,運用班 週會、重要慶典、各項競賽及不同的課程等,讓學生透過多樣化的活動及學習 以發展各項能力。

二、 活動場域:

本質性研究利用學校每週三下午之本位課程時間進行教學,每次進行的學生 人數為 34 人,配合教學活動不同之需求選用室內外不同的教室進行課程,預計

使用地點有操場、韻律教室及活動中心。主要以學生可以進行探索教育活動的 空間為考量。

貳、 研究參與者

一、 研究者:

研究者即為教學者,擔任中等學校教師已邁入第六年,其間擔任專任老師、

班導師及組長的工作,共任教過兩所學校。熱愛學生也喜愛教學,希望可以帶 給學生充實又快樂的學習及感動,也期待將在研究所進修過程中的學習與體會 應用在教學上,更充實並提升教學專業能力。

研究者因為在求學過程中接觸了探索教育後產生極大的興趣,因此除了參 與坊間培訓(都市人基金會)外,也參加了亞洲體驗教育學會所舉辦的助理引 導員研習,並完成實習拿到助理引導員資格。在學習及服務的過程中,可以感 受到體驗教育給學習者帶來的成長與衝擊,因此,本次選定了探索教育為工具,

期盼能在學校本位課程中,帶給學生更多的體驗與成長。

二、 協同觀察老師:

為使研究過程和結果更趨客觀公正且完整, 本研究之小組除了研究者外另 還有兩位協同觀察教師。

協同觀察教師之一廖老師目前為國小巡迴輔導老師,從事教師工作資歷有 兩年,且與研究者同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戶外組之研究所 畢業生,因此特別邀請他擔任本研究之觀察教師,並在進行研究設計和方法時 與廖老師討論,期盼能有更切合主題的探討、對話和討論,將在每次行動教學 方案進行前,針對該次方案和研究者進行討論和釐清,教學時入班進行教學現 場觀察記錄,給予研究者建議和協助。課程完成後就研究者的過程和對話提出 建議與問題,透過對談幫助研究者發現問題、釐清觀念,並共同思索解決的方 法。因此協同研究教師之意見是增加效度重要因素。

另一協同觀察教師為原訂課程排課之授課教師,主要負責現場攝影之協助 工作,進行全程攝影紀錄,並填寫課程觀察記錄給予研究者建議,這些授課老 師皆為本校專任教師,涵括各不同領域,從不同角度來觀察課程進行可以給研 究者另一個層面的建議,且其攝影工作之協助對於現場實況的紀錄是十分重要 的角色。

參、 質性研究方案

二、 研究工具

(一) 探索教育活動方案:

本次課程預計進行 6 週,每次進行 100 分鐘,每週預定進行 2-3 個活動。

共分為三個單元,分別為「人際溝通」、「團隊合作」和「問題解決」。參考相關 文獻後,依照 APPLE 模式中的 A(預估分析)、P(計劃)、P(準備)來設計及 準備探索教育活動方案,預擬方案為「實施前之方案」;課程進行過程中,依據 APPLE 模式中的 L(帶領)、E(評定)及 GRABBSS 模式來評估團隊狀況,配 合學生表現情形及反應,在課程中進行單元活動之微調,並於課程實施後,和 觀課老師進行討論,調整下一週之方案為「實施中修改之方案」;全部課程結束 之後,綜觀六週課程之實施,研擬出「檢討後之方案」,以利日後探索教育融入 學校本位課程之實施。

並在活動進行後,進行評量活動,檢視學生學習狀況,主要是使用紙本工 具及問答方式進行反思,大致上可分為口語評量及學習單評量,配合活動過程 中的實作評量,評估學生的學習情形。探索教育活動方案整理如附錄 1-1 至 1-6。

(二) 觀察者觀察記錄表:

參考相關表格後設計適合課程中紀錄使用的觀察紀錄表,觀察紀錄表之格 式如附錄 3。

(三) 研究者省思札記:

為了能夠忠實的完成本研究,教學者將於每次課程結束後進行研究者省思 札記的填寫,省思札記之格式如附錄 4。

(四) 學習單:

為了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每兩週會發下一份該單元之學習單讓學生填 寫,於課程隔日之早自習收回後進行分析,學習單如附錄 5-1 至 5-3。

(五) 攝影機及照相機:

配合每次課程實施,教學時使用攝影機及照相機進行活動觀察紀錄,作為 資料蒐集之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