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校社區化之理論及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學校社區化之理論及相關研究

政府自民國初年來,陸續推行類似學校社區化的措施,例如民國初年的鄉村 教育或平民教育運動,1943 年教育部頒布「各級學校辦理社會教育辦法」,1953 年開始實施的社會中心教育實驗,此外,行政院 1965 年公佈明定「社區發展」

為社會福利措施七大方針之一。此為我國推展社區發展之起源,又於 1968 年制 定「社區發展工作綱要」,當年謝東閔先生更推動以學校作為社會教育的中心,

又稱「社會中心學校」。之後全國中小學相繼實施媽媽教室、母姐會、四健會,

這些都是來自於「社區服務」的理念,希望經由學校教師的專業知識,對社區進 行教化、社區再教育的功能,1970 年修正的「各級學校辦理社會教育辦法」。教 育部於 1992 年再修定「各級學校辦理社會教育辦法」,文建會 1994 年開始推動 社區總體營造,成為接替「社區發展工作」的主要政府社區政策。1995 年更訂定

「各級學校辦理社會教育中長程發展計畫」,明定學校辦理社會教育之工作目標、

任務、實施策略、經費來源及績效評估之依據。之後,行政院 1998 年核定教育 改革行動方案,提出教育改革之目標,制定「連結正規教育、非正規教育與非正 式教育,形成全民終身學習的社會」,推動學習型社區。1999 年 6 月 23 日頒布 之教育基本法第八條第四項:「學校應在各級政府依法監督下,配合社區發展需 要,提供良好學習環境。」(邱明輝,2002;秦秀蘭,1999)。

李登輝(1995)更在經營大台灣一書中指出,二十一世紀臺灣人的共同願景 是經營一個有家園生活之樂的臺灣,人人都能生活在兼具市鎮的便利與精緻,及 田園的青翠與生氣的生活圈之中。希望臺灣的小孩都可以在社區共同生活圈中就 學,不必越區就讀所謂明星學校,以此塑造出學校社區化的願景。

黃世孟(1996)提出「學校與社區資源共享」的觀點,主張學校建築是教育改 革中最大的教具,「國民小學」則是全國總樓地板面積最大的一種公共建築。因 此,善用「學校建築」,妥善進行學校空間安排,以分擔學校的社教功能;提供 最適合社區民眾的對應空間,以發揮學校建築的經濟效率;在校舍以外的校園設 置教材園,以配合各種教學方式;即成為許多學校建築規劃和社區參與經營的重 點。1995 年教育部所提中華民國教育報告,其中社會教育篇即明示「學校社區 化、社區學校化」(湯梅英,1997);後從政策面再次強調學校社區化的重要,於 2000 年頒訂高中高職社區化實施方案(教育部公報,2000 )。

貳、學校社區化之意涵

依蔡祈賢(1997)、李麗日(1999)之看法,認為學校社區化乃指學校能夠充分 利用社區內人 力、物力、財力,以及組織、機構等資源,以改善學校教育、提

昇教育品質,並推展成人教育,實現終生教育的理想。提出學校社區化包含下列 涵義:一、在不影響正常教學下,學校提供場地、設備及相關設施供社區民眾使 用;二、允許社區民眾參與學校的目標、教學實施及相關活動;三、學校教育的 對象除原有學生,逐漸擴及社區成人及婦幼;四、學校應計畫性的運用社區的人 力、物力、財力及組織等資源,以促進教育之活潑化與多樣化;五、學校藉由推 廣家庭教育、成人教育與社會教育,以協助實現終身教育的理想。現在把教育對 象擴及社區的成人,兼顧非正規教育,取代過去以學齡學生為主體,只重視正規 教育。並指出學校社區化係學校向社區開放,其一切教育目標、課程內容以及教 學行為等,都允許社區人士參與,在「培養健全公民、教育優良下一代」的共同 理念下,教育當局與社區應有一致的目標,一致的作法(張德永,1995)。陳其南 (1996)研究提出學校社區化的目標在於調整學校經營觀念,使學校成為文化和社 會學習的中心,除可提昇地方的形象與實質的建設,亦可為學校本身帶來活力與 生機。

林振春(1998)則認為學校社區化必須與終身學習理念相結合,才能發揮其功 效。認為現今教育單位所提的學校社區化,只強調開放校園空間供社會人士使用,

將侷限學校社區化之功能。

參、學校社區化的實施策略

為落實學校社區化的實施策略,專家學者紛紛提出促成學校社區化與社區學 校化之策略,茲摘述部分重點如后:(吳清山、蔡菁芝,2002;張德永,1995):

1.共同策略 (1)法規方面

社會教育法規應結合社區發展工作綱要,並訂定社區發展協會的任務、成立 社區教育諮詢委員會,使社區發展和教育活動結合。

(2)組織方面

社區發展協會必須訂立明確的目標,瞭解社區居民的需求與影響社區正常功

(3)整合資源方面

應協調、整合與運用社區之人力、財力資源。人力泛指各行業的專業人士;

財源則可經由政府資助、勸募以及自營產業等方式取得。

2.學校社區化的策略

(1)學校傳統教育鬆綁:積極調整學校課程內容、建立彈性學制、尊重教育專業、

建立校園民主、推動教育自由化等工作,使學校教育能順應社會變遷,並滿足 民眾之真正需求。

(2)家長會參與:經由家長會的組織運作,家長會可直接參與學校教育,提昇教 學品質、協助青少年問題輔導,及運用社區資源。

(3)學校成立公關部門:學校成立公關部門可提高學校的知名度,並使學校的課 程或活動公開化、透明化。

(4)進用專業人員:引進學校社會工作員或社會教育教師,透過他們推展學校社 區化運動的專業能力,可以使學校和社區溝通管道更暢通,不僅可以提昇學校 的形象,並對社區青少年犯罪的防制,具有預防與矯治的功能。

(5)成立社區學院、社區大學與社教站:建立社區學院與社區大學與社教站,可 提升社區中等各年齡層及各種行業居民之受教機會,有落實終身學習。

學校社區化的具體建議(江銘書,2003):

一、學校行政應結合社教組織、共同運作,以提升社區化效果。

二、應強化組織分工、責任分擔、激勵成員積極參與。

三、應妥善整合運用社區人力、物力、財力、組織及文獻等資源。

四、建立使用者付費制度,使社區教育永續經營。

五、應籌辦具有地方特色之社教活動,以保存鄉土史蹟。

六、創新活動行銷方式,鼓勵民眾大力參與。

七、建立並強化義工召募、遴選、訓練、考核制度。

八、民主參與,加強溝通、協調,可化阻力為助力。

九、募集家長會、各界財力支援,並將經費透明公開,取得公信。

十、積極培養社區領導人才,厚植社區教育人力。

十一、避免黨派與地方勢力之介入,使社教內涵單純化。

十二、社區組織成員應多元化,並促進民間團體支援合作。

十三、建立學校、社區、家庭,建立學習型組織願景。

十四、擴大社區參與層面,落實學校社區化的理想。

十五、學校數量多、設備齊全、師資充足、分佈均勻,成為實施終身教育的 最佳場所。

綜上所述,當今教育,學校、教師、社區已是密不可分的夥伴關係,學校 是一個開放系統,也是社區的生活中心。學校優質的學習環境、優良的師資、軟 硬體設施設備等,都有利於辦理社區教育的條件。學校位於社區之中,社區是學 校的所在地,也是學校的外在環境,學校的外在環境不斷輸入各種資訊與需求,

而學校也適度回饋社區的需求,讓社區支持學校的理念,確保學校與外在環境的 平衡與一致性。

「學校社區化」巳成為當前教改的主要目標之一,學校應扮演更積極的角 色,在不影響正常教學下,學校提供場地、設備及相關設施供社區民眾使用;學 校教育的對象除原有學生,逐漸擴及社區成人及婦幼。臺北市社區教保資源中心 的設立符應學校社區化的意涵,基於資源分享的理念,利用現有的空間、設施設 備及專業的師資等資源,並結合社區資源,打造以幼兒為中心、社區為支撐的支 援網絡,提供家庭支持性活動,開放社區民眾參與及利用,提供家長及社區民眾 享受育兒資源,強化社區服務功能。

學校與社區間良好關係的建立,有賴兩者共同努力,由於學校教育跨入了社 區,走入了家庭,並以社區人士的參與為課程改革的重要參考,使得教育更為切 合社會的變遷,也更符合社區的需求。學校唯有積極提升社區民眾的參與意願,

才能落實學校社區一體的理想,讓社區有效的運用學校資源,社區的精神文化層 面才能更加提昇。

肆、 學校社區化之相關研究 一、學校社區化相關研究

張德永(2002)認為學校社區化是指學校向社區開放,其一切教育目標、課 程內容以及教學行為等,都允許社區人士的參與,在「培育健全公民、教育優 良下一代」的共同理念下,教育當局和社區人士應有一致的目標,以及一致性 作法。林振春(1998)認為學校社區化必須與終身學習理念相結合,才能發揮其 功效。」所以讓學校成為社區民眾最重要的終生學習資源,讓學校能滿足社區 民眾的學習需求是我們應努力的作為。如推動開放教育、實施鄉土教學、辦理 社區教育、開放學校決策參與、充分利用學校教學資源皆是學校為社區所用、

所享、所治的正確方向。學校社區化之相關研究,研究方法或採量化研究、或 採質性研究或行動研究,其研究發現均值得吾人在進行學校社區化研究之參 考。其相關研究如下:

蔡明錡(2006)「台南市國民小學學校社區化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陳水 冰(2004) 「三重市國民中學推動社區藝文活動之策略規劃」;邱明輝(2002) 「高 屏區高中職學校社區化之研究」;張經昆(2002)「學校社區化之理論與實務-以

蔡明錡(2006)「台南市國民小學學校社區化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陳水 冰(2004) 「三重市國民中學推動社區藝文活動之策略規劃」;邱明輝(2002) 「高 屏區高中職學校社區化之研究」;張經昆(2002)「學校社區化之理論與實務-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