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親職教育之理論及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親職教育之理論及相關研究

有關親職教育的意義,學者看法不一。

依 Zenpeda 和 Morales(2001)之看法,親職教育是以增進兒童的身心發展 為目標,可作為人父母或照顧者特定的知識或教養技巧。

親職教育是教導父母或照護者學習如何扮演好教養子女角色的教育,協助父 母了解並滿足子女的身心發展與需求。父母並可透過自我成長,學習符合時代的 教養知能,讓子女獲得適性的發展,進而促進家庭成員間保持良好互動與美好關 係,亦即親職教育是協助家長善盡其職所作ㄧ連串教育措施,藉由教育,以團體 互動的方式進行(王芳如,2007;徐佩琳,2009;殷夢轅,2006;郭靜晃,2005;

黃德祥,2006;鄭淑玲,2005;薛永年,2006)。

上述眾多學者對親職教育的論述,可以說親職教育是透過有系統、有目的 專業教育,提供一套關於「如何為人父母」之知識與技巧的過程,藉以培養他 們教養孩子的專業知能,並因此有助於他們扮演稱職的父母角色。希望藉由提 供家長接受教育的機會,強化其教養知能,使其善盡職分,進而使子女能得到 完善的親職照料。

貳、 親職教育理論概述

推廣親職教育的主要目的乃是協助父母完成下列目標:

1. 促使學校、社會及家庭合作,聚焦於如何教養子女。

2. 提供父母符合時代需求的教養知能、學習如何有效的進行親子溝通。

3. 協助父母營造優質的成長環境,讓孩子得以適性發展。

父母終身學習,可即時修正不適當的教養方式與克服教養困境(鄭淑玲,2005;

張鐸嚴、何慧敏、陳富美、連心瑀,2004;郭靜晃,2005; Fine,1980)。茲介 紹親職教育理論如後:

一、心理社會理論(Psychosocial Theory)

心理社會理論早由 Erik H. Erikson(1968)提出,研究主張個體一生的發 展是經由與社會環境互動所造成,成長是經由一連串的階段進化而成。Erikson 將人的一生分為八個不同時期的發展任務,而針對每一階段的發展任務及發展,

Erikson 均有不同之看法與建議,因此親職教育工作者,若能協助父母了解孩子 與父母本身的生命階段發展任務,則可有效地協助父母和孩子達成這些任務,及 在生活中得到良好的適應。

二、行為理論(Behaviorism Theory)

行為理論是 20 世紀初源於美國的心理學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 Wolpe、

Skinner、Watson、Thorndike 及 Pavlov 等人。此派理論人士主張人的行為是制 約或條件化的結果,所有的行為都是由於學習而來,無論是好的行為亦或壞的行 為其學習歷程基本上是相同的(黃德祥,2006)。因此,林家興(2007)依古典 制約(classical conditioning)的學習理論,引申經由一個中性刺激與制約刺 激,經過反覆的配對聯結的結果,中性刺激也同樣會引起刺激反應,可激發兒童 的情緒反應與感情學習。

三、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

社會學習理論乃 1977 年由美國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

作用對人類行為之影響。又依 Bandura and Walters(1963)之研究,發現兒童 偏好模仿的對象包括父母、教師、好朋友等,同性別、同年齡或相同社會階層的 人其次,除此之外,才能出眾、獲得榮譽的人,以及高社經地位的人也是兒童崇 拜與模仿之對象(Bandura,1986)。因此在親職教育上,若能在孩子接觸最密切 的環境中有良好的楷模和身教,孩子亦會表現良好。

四、生態理論(Biological Theory)

Bronfenbrenner(1979,1989)提出「生態系統理論」,認為個人的成長與發 展和生活環境密不可分,個體終其一生與環境做連續的、相依的互動,並藉由不 斷的調適,維持一個平衡狀態,依個人發展的生態取向角度,可界定出與個人關 係由小而大的微視系統(microsystem)、中介系統(mesosystem)、外在系統

(exosystem)、鉅視系統(macrosystem)四種不同層次的環境影響系統。是以 生態系統理論認為父母是孩子直接接觸的微視系統組成份子,對孩子的影響最深。

故在親職教育的應用上,應透過親職教育的實施,使父母能學習到如何與孩子其 他微視系統保持良好的聯繫與互動,使孩子得以在和諧、不衝突的環境下適應與 成長。

參、 親職教育的內容及實施方式

本研究所指之親職教育乃指由社區教保資源中心所設計規劃之親職教育,其 所實施之動態或靜態親職教育活動,包含親職教育講座、家長讀書會、家長成長 營、親子共學、親子活動、教保問題諮詢⋯等一切以家長為對象,以促進家長親 職教育知能為目標之親職教育。

親職教育的內容是推行親職教育的關鍵(曾端真,1991)。因此,在規劃親 職教育活動之前,應先掌握家長在扮演親職角色上的需求(陳貞妃,2002)。親 職教育的內容學者相關主張如下表:

表 2-5 親職教育的內容

研究者 年代 主張內涵

王淑如 1994 親職教育的內容包括:正確的婚姻觀、父母的職責與角色、

父母對子女的影響、維繫良好的家庭關係、兒童身體人格發 展與道德發展的知識、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家庭性教育、

營養健康資訊、時間與金錢的運用與管理、社會資源。

井敏珠 1995 1.親職的基本任務。

2.教養子女的專業知識與方法。

3.父母對學校教育應有的適當態度。

4.子女的家庭適應。

5.提供為人父母的準備。

黃德祥 1997 親職教育為幸福美滿家庭之孕育、親職角色、兒童發展、行 為問題類型與輔導策略、父母教養態度、人際與家人關係、

家庭解組的預防與調適、社會資源的運用。

王連生 1988 1.做好父母親的基本認識。

2.現代父母教養子女的專門知能。

3.今日父母教養子女的適當態度與方法。

鍾思嘉 1998 親職教育的內容是推行親職教育成敗的關鍵,它應該包涵三 個層面:

1.配合學校教育,以增強教育的功效。

2.針對當前父母所需,助其解決疑難。

3.引導父母加強親職教育功能,以促進家庭和諧。

教育部 1999 「子女處於學齡前的家庭」之親職教育需求包含:適應父母 角色、學習為人父母的各種知能、調適配偶與雙親的角色、

學習與照顧者(如保母、祖父母)溝通等需求。

陳富美 2004 親職教育的內容主要是協助父母瞭解幼兒發展的原則,提供 父母教養子女的知識,使父母能免於擔心子女,並且降低對 子女不適當的期望。

鄭淑玲 2004 親職教育的內容有:

1.建立良好家庭環境技能與技術。

2.教導良好親子溝通技巧。

3.提供子女學校教育相關資訊。

4.提供子女養育的知能與技能。

5.幸福婚姻與建立家庭等議題。

林敏宜 2005 親職教育的內容應包含:父母角色的認同、兒童發展與適應 問題、管教態度與方法、人際關係與家人關係、家庭教育與 學校教育、幸福家庭之孕育、社會資源之運用以及其他等八 個項目。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由以上各學者對親職教育內容的看法發現,大部分學者都把親職教育的內 容放在對父母角色扮演的建議、指引,以及兒童發展的知識等方面,也有學者 認為親職教育的內容應包括瞭解學校教育資訊。

隨著社會急遽變遷,現在學校除了教導學童外,也積極推展親職教育,協 助父母扮演稱職的親職角色,而對於特殊情形的家長,如子女行為偏差、家長 管教方式不當價值觀念偏差等,可利用個案方式多加溝通( 施欣欣等,

1998 )。而在親職教育實施的相關研究發現:陳秋蘭(2006)「新莊市幼托機構 教保人員實施親職教育之研究」中提出教保人員實施親職教育傾向大部份都會 預先規畫, 林晏瑢(2008)更指出幼稚園規劃親職教育活動多基於過去經驗。

親職教育的實施方式,係以透過不同的方式來傳達親職教育的理念與方法給家 長,使家長瞭解並學習親職教育中適當的教育方式。各專家學者對親職教育實

施方式之相關論述整理如下表:

表 2-6 親職教育之實施方式

研究者 年代 主張方式

王連生 1991

親職教育的實施方式分為兩部分:

1.以「人」來推廣親職教育:演講、研習、座談、訪問。

2.以「物」來推廣親職教育:廣播、視聽、刊物、函授。

陳錫銘 1993

我國親職教育最常見的實施方式有:講座、研討會、父母成 長團體、親職諮詢專線、發行或編印親職教育刊物。

王淑如 1994

將學校實施親職教育區分為兩大類,包括團體方式及個別方 式。(一)團體方式:舉辦演講與講座、舉行座談與會議、安 排參觀與參與、成立父母團體、開設教育課程、舉辦示範與 表揚活動、運用電影與戲劇、辦理家庭聯誼

(二)個別方式:提供個人諮詢、進行家庭訪問、透過電話 訪問、使用家庭聯絡簿、運用大眾媒體、採用通訊問答與函 授、透過學生長影響學生。

黃德祥 1997

將親職教育實施方式大致分為文字通訊與電子通訊、講座、

家庭訪問、個別諮詢、參與教學、親子活動及其他活動等。

邱書璇 1998

親職教育的實施方式分為:文字通訊、講座、座談會、家庭 訪問、家庭諮商、父母成長團體。

魏惠娟 1999

台北、台南及台東社教館曾辦理親職活動的項目多為:家長 座談會、專題演講、出版專刊、父母成長團體、讀書會等。

蘇愛秋 2001

舉辦新生家長座談會、定期舉辦親職教育講座、成立父母成 長團體、設置電話叩應專線時間、安排諮商時間、舉辦親師 懇談、製作家長手冊、製作幼稚園托兒所專刊、善用家長的

專業知識、擬定社區服務發展計畫、親子戶外活動、定期舉

綜合以上學者的看法,親職教育的實施方式,區分為團體方式與個別方式兩 種。團體方式分為:1.親師座談會。2.親職教育講座(演講)3.新生家長說明 會。4.親職成長團體。5. 讀書會。6.聯誼性活動(如親子運動會、園遊會、烤 肉等)。7.家長參觀教學日。個別方式分為:1.家庭聯絡簿。2.家庭訪視。3.電 話訪問。4.設置親職諮詢電話專線。5.提供親職教育刊物。6.利用電子網路提

綜合以上學者的看法,親職教育的實施方式,區分為團體方式與個別方式兩 種。團體方式分為:1.親師座談會。2.親職教育講座(演講)3.新生家長說明 會。4.親職成長團體。5. 讀書會。6.聯誼性活動(如親子運動會、園遊會、烤 肉等)。7.家長參觀教學日。個別方式分為:1.家庭聯絡簿。2.家庭訪視。3.電 話訪問。4.設置親職諮詢電話專線。5.提供親職教育刊物。6.利用電子網路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