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學校經營策略之探討

本節將探討苗栗縣國中小學校長的學校經營策略相關研究與內涵,因此本節分為第一部 份社會變遷與學校經營的探討、第二部分「學校經營策略」相關論述與研究,以及第三部分

「學校經營策略」內涵的分析來探究。第三部分「學校經營策略」內涵的分析又分為學校行 政領導層面、課程與教學發展層面、教師專業知能發展層面、資源設備整合層面、校園環境 規劃層面及公共關係建立層面等六個部分,來探討苗栗縣國中小學校長的學校經營策略內 涵。第四部分少子化對學校經營之重要議題。

壹、社會變遷與學校經營 一、學校經營之意涵

「學校經營」意指學校經營者採用管理學的知識與技術,結合學校成員的人力,透過行 政程序運用各項資源與策略,達成學校教育目標,增進學校組織效能,促成學校組織的變革 與發展,以因應社會變遷及學校的需求(張慶勳,1999)。學校經營為達成「精緻教育」的 關鍵特性及追求優質教育的目標,必須使學校具有精緻化的經營策略與執行能力,並提升整 體服務品質,精緻學校經營的品質策略與執行措施,並需依賴「全面品質管理」以提升服務 品質,「全面品質管理」更有賴教職員工的專業知能培養;精緻學校經營的績效策略更有賴 創新經營與「學校行銷」(張明輝,2003)。因此,學校經營必需促進組織效能與運作,提 升「服務品質」、「專業知能」、「學校行銷」,達成「精緻教育」與優質教育的目標。

林天祐(1997)亦具體指出現代學校經營內涵,是由五個運作層面組織而成,此運作層 面亦可作為多元文化的學校,在經營經營上之參考:

(一)運作的目標:運作目標是學校經營的指針與方向,運作目標是以學校教育願景 為依據,而學校教育願景是指由學校依據政府政策、學校條件以及社會的期望,塑造而成的 學校教育目標。

(二)運作主體:運作主體是指推動及執行學校整體運作的人員,包括校長、教職 員、學生、以及家長代表,皆是學校經營的主要動力。

(三)運作內容:運作內容包括行政與教學兩大領域。行政的領域包括學校、教師、

學生及家長事務;教學的領域包括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成果等項目。

(四)運作過程:運作過程包括書面運作、行政會議、以及行政活動。這些運作過 程,均包括正式的以及非正式的活動。

(五)運作評估:運作評估是指學校本身,對學校整體運作的情形不斷進行有系統的 績效評鑑,包括目標、主體、內容、過程以及結果的評估五個部分。

綜合以上所述,學校經營必須顧及:(一)在運作的目標上:建立學校教育願景與結合 所在區位屬性,發展「共同遠景」與建立「學校特色」;(二)在運作主體上包括學校與其 所屬社區人員;(三)在運作內容上:包括「行政管理」與「課程教學」與相關的「學校活 動」;(四)在運作過程上包括「組織文化」的建立與「經營策略」運用;(五)在運作評 估上必須進行效益評估以達成精緻教育與優質教育的目標。

綜合本段所述,學校經營可以考慮到以下幾個層面,促進學校的管理與發展:(1)精緻 教育、(2)學校特色、(3)學校行銷、(4)服務品質、(5)共同遠景、(6)專業知能、

(7)課程教學(8)組織文化、(9)行政管理、(10)學校活動。

二、社會變遷對於學校經營的影響

Moore(1974)指出現代的「社會變遷」具有如下的特性:1.在任何社會文化內,變遷的發 生都是經常不斷的。2.變遷在時間和空間上並非孤立的,變遷的發生並非是暫時性的危機,

不是依賴穩定的重建期便可;變遷乃是一連串連鎖式的變動發展下去,其影響足以震盪至全 區域或全世界。3.現代的變遷可能無所不在,其影響於各處均具有意義。4.現代變遷在計畫 變遷和蓄意發明這兩項,比過去任何時代都要較蓬勃發展。5.社會變遷在物質技術和社會策 略的傳播上,甚為迅捷。並且,儘管有些相當快的廢棄現象,但其淨效果仍是累積的及增加 的。6.變遷的發生,對現代社會之功能及現代人的各種經驗之影響,均甚廣泛,使得人類生 活一絲一毫無法逃離變遷(陳木金,2004)。

就社會與企業組織的關係而言,任何一個企業或組織都不能離開社會而存在,它除了追

求經濟性的利潤外,也要回饋社會,服務人群。因此廣義而言,企業係指所有為實現或滿足 社會某種特定目的、需求而存在的組織,其目的除了在追求利潤,提高生產力外,也在實現 服務人群的社會性責任 (蔡伸章等,1991) 。

就社會變革與學校經營的關係而言,未來學家 Ian Morrison 提出 「第二曲線」理論,認 為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快速而激烈的變遷,而社會一旦變遷,將造成新需求、新消費型態及 新產業結構等。在此狀況下,在舊消費型態及固有產業結構中佔有「優勢」及「利基」的企 業及組織,若不尋求變革以在新的消費型態中繼續取得「優勢」及「利基」,那可能將被新 社會淘汰。「第二曲線」則是指在新科技及新消費型態下,組織調整或修正傳統核心業務,

所進行經營的新型業務(林新發,2008)。學校組織為了因應快速的社會變遷,及企業管理 時代的來臨,學校組織必須採行有效的策鉻(陳炳男,2004)。

學校經營模式的轉變,代表著社會變遷的重要指標。從社會層面看,教育的目的即是在 培養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因此,當社會急遽變遷時,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內容、教育的方法 都必須隨著轉變。「學校」則是在遂行教育目的、內容、方法上最具成效與最富理想的場所;

當社會變遷,學校的辦學型態、組織結構、行政管理、教學方法、班級經營、甚至升學管道 等,不論在觀念與作法上,皆與傳統的學校經營有著大幅改變(林建棕,2008)。

學校本身就是一組織化的社會,學校也隨著社會變遷面臨了變革與發展的挑戰。學校經 營管理發展要能豐富本地社會文化的發展,嘗試帶起新的活動和新的經驗來豐富本地的社會 和文化(陳木金,2004)。

學校教育的優劣影響社會進步與國家發展的重要因素,學校校長更是攸關未來學校教育 之成效(楊振昇,2000)。在學校行政經營的場域之中,「變革學」與「未來學」是當前學 校行政經營研究的重要議題(陳木金,2004),當代研究學校教育變遷的著名學者(Hall &

Hord, 1987)曾強調,教育變遷是一個過程,而非單一事件,而學校校長則是變遷過程中的重 要影響因素(楊振昇,2000)。

一九七○年代哈佛大學商學院提出 SWOT 分析技術,亦得知學校組織與其所在之客觀環

境密不可分。SWOT 是由英文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threats 四個字的第一個字 母組成的,分別代表本身的優點、弱點以及外在的機會、威脅。透過 SWOT 分析,一個組織 得以發展出符合組織本身能力以及外在客觀環境需求的策略。SWOT 分析包括內在環境與外 在環境兩部分,SW 屬於內在環境部分,OT 屬於外在環境部分,SW 是學校可以掌握的因 素,OT 是學校可以預估但無法掌控的因素,但細查學校校務發展計畫,在作 SWOT 分析時 通常內、外條件不分,每一項都逐一分析其利、弊、機會、威脅,不但不合邏輯,而且耗時 費力又不得其法,宜分別詳細分析學校內部的有利、不利條件,以及外部環境的發展脈動,

以發展適切可行的策略。

何福田(2004)也提到「速度革命加快的趨勢」、「創造便利措施的趨勢」、「選擇豐富多樣 的趨勢」、「生活型態改變的趨勢」、「提高附加價值的趨勢」、「顧客服務至上的趨勢」、

「技術不斷創新的趨勢」與「品質需求提升的趨勢」的觀點,陳木金(2004)認為應運用此 八項觀點來從事學校經營改進的層面以因應社會變遷的趨勢。也就是說學校要因應外在系統 的變遷,做出適當的回應與生存之道,運用建立學校特色、優質學校教育、加強學校行銷、

改進服務品質以提升組織內的共同認同與遠景、專業知能與課程教學、行政管理與組織文 化,提供多元化且精緻的學校活動,提升教師的教學效能與學生的學習效果。

貳、「學校經營策略」相關論述與研究

「學校經營策略」的有效發展是「校長領導品質」的重要因素,學校事物龐雜瑣碎,如 何經營、如何規畫是學校領導者技術層面的智慧,策略的發展要以知識為基礎,相關學校經 營的知識建構出有效學校經營的策略,如何鼓勵學校成員進行行動研究,如何形塑學校為學 習型組織,又如何進行組織知識管理與創新管理,學校特色的展現,學校問題的處理策略,

都是校長需思考的重要課題,稍不注意則產生蝴蝶效應影響學校發展(張玉台,2007)。

「學校管理策略」的內涵是分歧且複雜的,根據 Mataboge, T.P.(1994)的「中學團隊管 理的學校行政策略」的研究提出,運用「團隊管理」的方式,作為一種管理策略以提高管理 技能,指出團隊管理之學校行政管理的成功策略包括:提升動機,加強通訊,委託與授權之 代表團制度和管理監督,其中便包括了「學校行政領導」、「教師專業發展」兩大層面,加強

通訊,委託與授權之代表團制度和管理監督可以歸納在「學校行政領導」;提升動機可以歸納 在「教師專業發展」的學校管理內涵層面。

我們也可以從「學校本位管理策略」中來探究學校管理策略的內涵。在 Briggs, K.L.&

Wohlstetter, P.(2003)的「成功的學校本位管理的八個要素」(Key Elements of a Successful School-Based Management Strategy)的研究中也指出,「學校本位管理」(School-based

Wohlstetter, P.(2003)的「成功的學校本位管理的八個要素」(Key Elements of a Successful School-Based Management Strategy)的研究中也指出,「學校本位管理」(School-ba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