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校自我評鑑的實施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學校自我評鑑的實施

品質管制成熟度、評鑑結果運用、執行方式及實例等項目,將大學自我評鑑運作類型區分為自 辦評鑑、自主性自我評鑑、因應性自我評鑑與配合性自我評鑑四類,詳如表 2.3。

從二位學者對於學校自我評鑑的分類結果來看,其對自我評鑑採取較為寬鬆的定義。從 Scheerens、van Amelsvoort 和 Donoughue 的五項分類與表 2.1 可以看出,現階段在國民小學所實 施的自我評鑑只能歸類為「外部評鑑的副產品」和配合性自我評鑑。因為所有規畫都來自於外 部評鑑機構,學校只是配合辦理,自主性甚低。雖然池俊吉認為其所區分之四種自我評鑑類型 並無優劣之分,而應關注在其運用的目的為何。唯根據先前多位學者對於自我評鑑意義與特性 的描述可知,只有量身打造的自辦評鑑,或是自主性自我評鑑才能算是真正的學校自我評鑑。

第二節 學校自我評鑑的實施

經由前述對學校自我評鑑的探討,了解學校自我評鑑的基本概念後,對於學校自我評鑑實 施實務的探究亦不可或缺。本節將先說明實施流程,接著探討實施學校自我評鑑的幾項原則與 構成實施困境的因素,最後提出具體實施方案以供參考。

壹、 學校自我評鑑的實施流程

一些學者認為良好的學校自我評鑑奠基於有系統的學校評鑑流程(許繼籘,1995;Kells, 1988)。本段先介紹 Kells 的有校自我評鑑過程、愛爾蘭學校自我評鑑流程與脈絡特定的學校自 我評鑑流程,再分析三種流程的異同。

一、Kells 的有效自我評鑑流程

Kells, H.R.(王保進譯,2002, pp.59-60)在其著作《Self-study process:A guild for

postsecondary and similar service-oriented institutions and programs》指出有效的自我評鑑過程之流 程如下:

(一)準備與設計過程:

準備與設計過程是自我評鑑的前置活動,影響後續步驟地進行甚鉅。此階段重要的工作包 括建立必要的條件(領導、技術性專業知識、必要資源、內在動機、機構的需求)與設計評鑑 過程(選擇目標與特定焦點、決定評鑑範圍與深度、選擇適當的評鑑活動、安排活動順序與執 行時間表、決定組織成員參與評鑑的程度)。

(二)組織評鑑過程:

此階段的重點在於組織自我評鑑的工作小組,並確定評鑑工作相關事宜。主要工作包括組

23

成工作小組、界定任務與角色、建立指引評鑑的方法、遴選、安置及訓練人員、確保所需資 源、建立協調與溝通機制。

(三)執行評鑑過程:

此階段的主要工作包括蒐集事實和意見並進行調查、依據外部機構所訂目標或專業規範,

對意圖、輸入、環境、學程、過程與結果進行評鑑。

(四)討論評鑑結果並準備自我評鑑報告:

撰寫自我評鑑報告是一個重要的自省過程。撰寫之前,可先就前三階段自我評鑑的結果進 行討論。為使評鑑報告更為完整,可邀請專家參與討論。

(五)辦理外部同儕訪視:

辦理外部評鑑的目的是在彌補自我評鑑本質上可能的缺失,希望能達成相輔相成的效果。

實施方式可依實際需求,透過內部協商決定。

(六)做決定:

此階段工作小組必須對實施結果做出改進的具體決定,並規畫後續追蹤的活動。另外,也 必須改善自我管制相關的資訊與基礎結構,讓自我評鑑成為一個具有回饋機制,不斷循環的動 態歷程。

二、愛爾蘭學校自我評鑑流程

在愛爾蘭教育與技能部(2016)所公布的《學校自我評鑑指導方針 2016–2020》。針對其所 推行的學校自我評鑑的實施流程做了說明。該方針認為自我評鑑的歷程是反覆的(iterative)。

這種反覆的歷程促成了分析的重複循環,或是回到整個循環過程的前一個階段。該方針所主張 的循環架構(如圖 2.1),強調六個步驟的學校自我評鑑歷程。此架構支持教師檢核、分析、解 釋學生學習證據所需專業知能的建構,並採取行動改善結果。

架構的前三個步驟描述歷程的調查階段。這個調查階段可以發生在四年循環的第一年期 間,也可以用來界定範圍和發展改善計畫,以及為實施作準備。學校自我評鑑的歷程是從確認 焦點領域和探索學校脈絡開始,接著蒐集被挑選領域的證據,之後,分析證據並判斷學校的優 點與須改善的領域。下一步的目的是要讓學校能夠保存評鑑紀錄與描述改善行動。這一部發生 在調查階段期間或末了,所產生的自我評鑑報告與改善計畫與學校社群分享。最後,改善計畫 在為期三年的期限內付之實施,並加以監測與評鑑,直到實踐獲得崁入,學校又展開另一個循 環,不是聚焦於一個新的領域,就是回到同一個領域做更進一步、更深入的改善。茲將流程的 六個步驟說明如後。

24

(一)確認焦點:

學校社群成員需要找出他們希望進行調查的課程領域或有關教與學的事務。這項工作奠基 在成員對其所處脈絡的理解,以及他們認為學校可以探索改善的可能性。

(二)蒐集證據:

一旦確認了自我評鑑的焦點,學校就可以開始蒐集相關資料。資料的蒐集應該兼顧各個來 源。需要蒐集什麼類型的資料或證據,全視學校評鑑的焦點而定。蒐集的資料或證據應該是可 以處理的、有用的,而且聚焦,蒐集太多資訊反而可能會破會這些重要的考慮因素。教師的專 業反思與對話有助於

(三)分析與判斷:

學校應對其所發現的優點感到慶賀,也應接受列入優先改善的領域。為求客觀,學校應該 利用實踐描述來判斷品質。這些描述可協助學校實踐的品質。

(四)撰寫、分享自我評鑑報告與改善計畫:

學校應該保存其自我評鑑的紀錄與改善計畫,並與學校社群分享評鑑的結果與改善計畫。

學校自我評鑑報告與改善計畫應該是一個單一的文件,長度不超過三頁,而且應該每年一次完 成。

(五)實施改善計畫:

這個步驟是整個歷程中最具關鍵性的。只有改善計畫付之實施,學校的缺失才能獲得改 善。所有學校相關人員應該共享行動所有權,這些行動應該成為正常教與學過程的一部分。

(六)監測行動與評鑑影響:

為了了解行動所產生的影響,必須對行動加以監測。全體教師在監測行動上所扮演的角色 是重要的。

25

圖 2.1 學校自我評鑑流程

資料來源:The Inspectorate of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Science(2016).

三、脈絡特定的學校自我評鑑流程(Towards context-specific school self-evaluation for school improvement)

Chapman 和 Sammons(2013)主張在自我評鑑架構、結構與過程的發展過程中,脈絡扮 演一個重要的角色,因此發展自我評鑑時必須仔細了解整個學校系統與個別教室的脈絡。建構 一個架構,可能比設計單一計劃或介入,更能適應學校自我評鑑的高度差異性。如同協作網絡 的架構一樣,自我評鑑架構不僅需要對脈絡與文化具有敏感度,也需要聚焦於能力發展,促成 參與自我評鑑過程相關人員之間的有意義對話,生成與驗證新知識和鼓勵參與,以建立參與者 間的信賴關係。這個架構包括四個連接的要素,每個要素都有其自己的一套思考議題(如圖 2.2),茲簡述如下(Chapman, 2008, pp415-417):

(一)脈絡分析:

本架構受行動調查法(action inquiry approach)的支持,包括網絡活動家(network

activist)分析其所處的脈絡,以確認學校層級與網絡層級的不同特徵與重要議題、判斷需要什 麼進一步的證據,以獲得更深的理解。

(二)同意目的:

蒐集了最佳的可用資料,活動家就可以逐漸了解脈絡並開始同意目的。包括對重要脈絡特

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