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二節 研究對象

質性資料分析

量化資料分析

量化資料分析

圖3.2 研究架構圖 資料來源:作者自擬

第二節 研究對象

由於混合方法的探究設計(exploratory design)先蒐集質性資料,接著分析這些資料,再利 用所得結果編制問卷,進行量化資料的蒐集。因此,樣本選取發生在二個時點:質性階段與量 化階段。為了對混合研究的樣本選取有較清晰的了解,本節先簡要介紹混合方法設計的取樣原 理,再分別說明質性階段(個別訪談)與量化階段(問卷調查)的樣本選取。

壹、混合方法設計的取樣原理

為了能夠同時提升結論的內在效度與信實度,混合方法經常有必要採用兩種樣本:隨機樣 本(為了增加可推論性(generalizability)/可移動性(transferability))與立意樣本(為了增加 結論的品質)(Kemper, Stringfield & Teddlie, 2003)。在連續的探究性混合方法設計中,質性樣 本通常是透過立意抽樣程序而產生,量化樣本的抽取則以隨機抽樣,抽取較大的樣本。

國民小學學校自我評鑑的探 究

自我評鑑的實施

。自我評鑑的實

。自我評鑑的實施現況

。自我評鑑的實施困境 施期望

自我評鑑的評價

。自我評鑑的功

。自我評鑑的缺能

。自我評鑑的必失 要性

自我評鑑的利用

。自我評鑑的過

。自我彭健的結程利用

。影響自我評鑑果利用 利用的因素

結論

66

貳、個別訪談對象與樣本選取 一、個別訪談對象

本研究質性部分以紮根理論作為分析取徑,故在對象選取上,乃採行理論抽樣(theoretical sampling)。所謂理論抽樣並非在研究之前就決定好抽樣的方法,而是在研究過程中逐步形成 的,不過真正抽樣的對象不是參與者本人,而是其所述說的事件(吳芝儀、廖梅花譯,2001)。

抽樣與分析是連續進行的,且以資料分析結果引導後續的抽樣,符合立意抽樣的特性。在此抽 樣的過程中,研究者將爭取最大可能的機會來比較不同的事件,來發展類別,進而提高其密 度,最後讓每個類別都達到飽和的境界。

二、抽樣的程序

本研究依循 Strauss 和 Corbin(吳芝儀、廖梅花譯,2001)所主張紮根理論的三種抽樣方法 進行抽樣:

(一)開放編碼中的抽樣【開放性抽樣(open sampling)】:

在此階段,研究者將以可以找到的人來蒐集資料,同時進行概念比較。經由比較各個事件 後而提出的問題,將成為進一步抽樣的指引。

(二)主軸編碼中的的抽樣【關係性與變異性抽樣(relational & variation sampling)】:

此階段的抽樣將以選出最大變異情形的事例與事件為原則。只是在見到受訪者之前,研究 者無法確定這些人是否可以提供最大的變異事件、事例,因而將以可接觸的受訪者為對象,進 行資料蒐集,並拉長資料蒐集時間,把握任何可以獲得事件、事例的機會,找出差異,並根據 這些差異點進行比較,以發現所存在的變異情形。

(三)選擇編碼中的抽樣【區辨性抽樣(discriminate sampling)】:

此階段高度選擇性的抽樣(刻意選擇可以增加或減少差異性)變得非常重要(吳芝儀、廖 梅花譯,2001)。因此,研究者再訪原來的對象、翻閱原有的訪談文件,也找尋新的目標,以選 取可以提供最大機會進行比較分析的人物與文件。

(四)抽樣工作的中止:

本研究的抽樣將持續到每項類別都達到「飽和」才終止。換言之,當各類別再也沒有新資 料出現時,以及類別之間的關係已經過驗證,則抽樣的工作將告一段落

根據上述抽樣程序,本研究最終訪談 25 位受訪者,其背景資料如表 3.2:

67

表 3.2 訪談對象背景資料(校長 7 位,主任 9 位,組長 6 位,教師 3 位)

編碼 性別 現職年資 教育程度 學校規模 訪問時間

校長A-2017/01/16 女 2 碩士 小型 1:28:34

校長B-2017/01/17 男 5 碩士 小型 52:18

校長C-2017/01/17 男 11 碩士 大型 47:18

校長D-2017/01/20 男 13 大學 大型 1:37:45

校長E-2017/01/20 男 12 碩士 大型 43:01

校長F-2017/01/24 女 10 碩士 大型 1:34:35

校長G-2017/02/03 女 5 碩士 小型 1:38:27

主任A-2017/01/13 男 3 碩士 中型 45:24

主任B-2017/01/17 男 17 碩士 超大型 1:20:42

主任C-2017/01/19 男 8 大學 小型 46:51

主任D-2017/01/23 男 8 碩士 大型 1:19:13

主任E-2017/02/02 男 18 碩士 超大型 1:29:23

主任F-2017/01/07 男 10 碩士 大型 1:30:28

主任G-2017/02/07 女 7 碩士 中型 1:07:29

主任H-2017/02/08 女 1 碩士 大型 1:17:47

主任I -2017/02/10 女 6 博士 中型 1:22:56

組長A-2017/01/13 女 1 碩士 小型 43:37

組長B-2017/01/25 女 12 碩士 大型 52:18

組長C-2017/02/02 女 5 碩士 小型 1:05:49

組長D-2017/02/08 女 18 大學 超大型 1:07:35

組長E-2017/02/10 女 2 大學 超大型 1:23:44

組長F -2017/02/21 男 8 大學 大型 1:45:31

教師A-2017/01/13 女 30 大學 大型 1:32:23

教師B-2017/01/18 男 15 碩士 中型 1:10:10

教師C-2017/02/09 女 20 碩士 大型 1:01:07

貳、問卷調查對象與樣本選取 一、問卷調查對象

本研究係以國民小學教育人員為問卷調查對象。所謂教育人員係指服務於台北市、新北 市、桃園市、基隆市、新竹市、新竹縣與宜蘭縣之公立國民小學之校長、主任、組長與教師。

二、樣本選取

本研究為求樣本代表性,乃採取分層隨機抽樣。分層的依據是行政區域與學校規模:首 先,根據教育部105 年 3 月公佈之「104 學年度臺閩地區國民小學學校概況統計」資料,依據

68

學校規模將班級數在12 班以下者設定為小型學校,班級數在 13〜23 之間者設定為中型學校,

班級數為24〜60 班者設定為大型學校,班級數為 61 班以上者為超大型學校,並予以編號。其 次,以學校為單位,藉亂數表實施比率取樣以抽取樣樣本,每一縣市抽取1/10 校數為原則,未 滿10 校者,採四捨五入法計算,抽樣學校分布情形如表 3.3 所示。問卷發放依據學校規模分配 填答人數:超大型學校抽樣10 人,其中校長 1 人、主任 2 人、組長 3 人、教師 4 人;大型學校 抽樣9 人,其中校長 1 人、主任 2 人、組長 3 人、教師 3 人;中型學校抽樣 6 人,其中校長 1 人,主任1 人、組長 2 人、教師 2 人;小型學校抽樣 4 人,其中校長 1 人、主任 1 人、組長 1 人、教師1 人,總共抽取樣本 503 人。

表3.3 公立學校抽樣分布表

地區 超大型學校 大型學校 中型學校 小型學校

母群校數 抽樣校數 母群校數 抽樣校數 母群校數 抽樣校數 母群校數 抽樣校數

台北市 11 1 59 6 44 4 25 3 新北市 49 5 71 7 24 2 69 7 桃園市 15 2 74 7 32 3 69 7 基隆市 0 0 10 1 9 1 24 2 新竹市 0 0 10 1 4 0 6 1 新竹縣 3 0 21 2 8 1 53 5 宜蘭縣 1 0 11 1 19 2 45 5 小 計 79 8 260 25 140 13 291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