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學校適應的相關探討

學校適應又可稱之為「學校生活適應」,為生活適應的一部分(楊俊媛,1995),是 指學生在學校環境中,與之產生交互作用後,一連串適應的過程。因此,任何學校中的 人、事、時、物、地,都會影響幼兒在學校的生活與適應情形,而本研究期望藉由探究 個案在學校生活中的社會互動與活動參與,以瞭解個案在學校中的適應情形。

一、 適應的意涵

「適應」的原始涵意,係來自於生物學中 adaptation 的概念。適應(adaptation)是 達爾文(C. R. Darwin)於 1859 年所提出的生物學進化理論(theory of evolution)時,

最先使用的名詞。達爾文認為「優勝劣敗、適者生存與不適者淘汰」是生物演化的法則

(引自楊錦登,1999)。換言之,個體為了求生存,會適度的調整與改變自己,以求增 加生存的機會,這就是所謂的「適應」。

關於適應的定義,根據不同的內涵,可分為下列幾種(洪子琪,2011):

(一)適應是一種互動過程

Arkoff 認為適應是個人與環境之間的交互作用。Arkoff 進一步指出,個體不斷地 尋求滿足自身的需求,以達成目的;同時也承受來自環境中的壓力(引自楊錦登,1999)。 適應是一種雙向、動態的過程,個體與環境都必須不斷的改變與調整,才能達到最和諧 的狀態。

(二)適應是一種需求滿足的狀態

張春興、林清山(1981)認為適應是指個體對自己、他人及環境所產生的反應。當 個體需求無法獲得滿足時,伴隨而來的是個體呈現緊張和焦慮狀態,適應即是個體為了 消除或減低此種狀態的歷程。簡茂發(1986)認為適應包含動態和靜態二層面。從動態

19

觀點而言,適應係個體為了滿足其生理、心理和社會的基本需求,適當的解決困難並尋 求和環境的和諧狀態;從靜態觀點而言,適應是指個人的需求在環境中得到滿足的狀態。

(三)適應是一種因應行為

Kaplan和Stein指出適應是個人藉由各樣技巧與策略,來掌握因應生活中不同挑戰的 一種過程(引自洪子琪,2011)。李坤崇(1995)認為適應應界定為個體與內在和外在 環境持續互動中,為滿足內在需求和外在壓力而採取適切因應行為,以達到美滿和諧的 過程。

(四)適應是一種和諧狀態

Maslow(1970)提出,適應是個人經由與環境之間互動所建立的美滿關係。他強調 個體透過學習,可以適時修正其行為,維持與環境的平衡和諧關係。因此適應是在個人 與環境兩方面,取得協調、和諧的狀態。

各學者因其研究的著眼點不同,而對「適應」有不同的闡述,歸納各學者所言,適 應包含了「人」、「環境」與「和諧」三大要素。綜合上述定義,適應乃是個人與環境互 動的一種歷程,個體為達到自我滿足,能以彈性的方式來因應問題並維持與環境和諧的 關係,進而能讓個體達到心靈健康的狀態。

二、 適應的理論基礎

對幼兒而言,學校的環境和所熟悉的家庭環境截然不同,當他踏入學校的那一刻,

就要開始運用適應的本能來面對全新的挑戰。幼兒在學校除了學習學業上的知識、技 能,與同儕、師長的人際相處更是重要的學習課程(楊俊媛,1995)。幼兒是否能良好 適應學校生活,攸關著日後的學習及發展是否能順利進行。

許多心理學家,如佛洛伊德(Freud)、馬斯洛(Maslow)、皮亞傑(Piaget)、歐 爾波特(Allport)等,從人格形成的歷程去探討人類適應的問題,而對適應的本質有不 同的詮釋。以下從不同學者的觀點,來看兒童適應的問題:

20

(一)精神分析論

精神分析論重視個體處理日常生活之能力,強調早期特定事件的發生對晚期適應之 影響,而且越早期的事件對個體的影響越大(黃素惠、徐培偉,2008;蘇儷惠,2008;

吳新華,1986)。精神分析學家佛洛伊德(Freud)提出本我、自我與超我的概念,「本 我」(id)代表慾望,受意識遏抑;「自我」(ego)負責處理現實世界的事情;「超我」

(super-ego)是良知或內在的道德判斷。精神分析學派認為適應即是三我間的和諧圓融 關係(黃素惠、徐培偉,2008;蘇儷惠,2008;吳新華,1986)。此派代表人物為佛洛 伊德(吳新華,1986)。

(二)人本論

人本論強調自我意識與自我實現,重視個體的成長過程與行事的動機(黃素惠、徐 偉培,2008;蘇儷惠,2008;吳新華,1986)。馬斯洛(Maslow)的「需求層次理論」

將生理、安全、隸屬與愛、自尊、知、美與自我實現這七層需求歸納為基本需求與成長 需求,當基本需求被滿足後,較高層次的成長需求才會出現,而自我實現的需求是最重 要的(蘇儷惠,2008)。人本論認為自我實現的人也是適應較良好的人(黃素惠、徐偉 培,2008;蘇儷惠,2008;吳新華,1986)。

(三)社會學習論

社會學習論的研究重點在於「行為如何習得」,強調個體學習的歷程及個體與環境 之間的交互作用,個體的學習是經由注意(attention)、保留(retention)、再生(reproduction)

和動機(motivation)的四個觀察學習階段所獲得。從社會學習論的觀點而言,個體是 主動的有機體,具有廣泛的認知能力與學習潛能,許多不良的適應行為皆能透過適當的 瞭解與輔導而獲得改善(黃素惠、徐偉培,2008;蘇儷惠,2008)。

(四)認知論

認知論者著重個體的認知系統在面對情境時所採取因應策略而改變的歷程。個體因 為環境限制而不斷改變其認知結構,透過同化和調適作用使內在認知與外在環境達到平

21

衡的狀態,即為適應。皮亞傑(Piaget)是最為眾人熟知的認知論學者之一(黃素惠、

徐偉培,2008;蘇儷惠,2008;楊錦登,1999)。

(五)特質論

特質論者強調個體的人格特質對於其本身行為的影響力(黃素惠、徐偉培,2008;

吳新華,1986)。歐爾波特(Allport)認為具有成熟人格的人,較能靈活運用其認知功 能,因應環境的改變調整自己的行為方式,找到適應環境的最好方式(引自吳新華,

1986)。特質論者認為適應良好的人,必然是情緒較穩定的人,而個體的知覺是否符合 外界的現實,是適應與否重要的關鍵(黃素惠、徐偉培,2008;楊錦登,1999;吳新華,

1986)。

三、 學校適應的意涵

「學校適應」簡單來說,是學生進入學校後的適應情況。對幼兒園的學生來說,每 天要面對的生活情境除了家庭便是學校,因為家庭與學校生活幾乎可以說是學生日常生 活的全部,因此如何在學校生活環境中,和所接觸的人、事、物維持和諧的狀態是幼兒 園學童生活適應的重要環節。

早期的學者對於學校適應較偏重在學業技能上的適應,而持有這種觀點的學者認 為,學校最主要的工作在教導學生課業上的知識和技巧,所以當學生得到較多的知識、

獲得較高的學業成就,就是學校適應的最佳表現(吳新華,1986)。

近年來,學者(羅雅莉,2008;陳金蓮,2005;李曉晶,2002;張春興,2002;余 思靜,1999;林進材,1996;曾肇文,1996;吳新華,1986;Ladd, 1990;Ladd, 1989)

對於學校適應的詮釋不再侷限於課業上的學習表現,而是關注在學生全面性的發展。關 於學校適應的意涵,許多學者提出不同的見解,研究者將其彙整如下:

羅雅莉(2008)將學校適應的意涵分為三個面向探討:(一)學習適應層面:包含 學業成就、學習動機;(二)心理適應層面:包含自我概念、情緒調節;(三)社會關

22

係層面:包含師生互動、同儕互動。

陳金蓮(2005)指出學校是個體在生活中長期接觸的環境,因此學校適應可以說是 學生與學校環境交互作用的過程。其中包括:(一)心理適應:指個體在學校生活中,

獲得心理的動機與需求滿足、自我概念澄清、情緒表達控制的情形;(二)人際關係適 應:指個體在學校生活中的同儕關係以及師生關係的互動情形;(三)課業學習適應:

指個體對課程內容的理解以及在課業學習上獲得有效學習的情形。

李曉晶(2002)認為學生在進入學校環境後,對於隨著學校環境所衍生而來的一切 事物,在與自己的需求不相衝突的情況下,使用各種適當的方式,且個體能感到愉快和 滿足的歷程即為學校適應。

張春興(2002)認為學校適應良好與否,主要可依據三個標準來評定:(一)學業 方面的成就是否能達到適於自己能力的水準;(二)行為方面是否能遵守學校的規範;

(三)社會關係與情緒人格方面是否能友愛合群,與同儕相處良好。

余思靜(1999)指出學習適應主要表現在孩子對學校是否持有正面且肯定價值、進 入一個新的教室是否產生焦慮感、是否能夠參與學校的活動、是否能跟得上學習且課業 表現良好。

林進材(1996)認為學校適應是學生與學校環境交互作用的過程,良好的學校適應 分為三方面來探討:(一)個人心理適應層面:個體動機和需求經由大家所認可的方式 獲得滿足、學生在學習過程獲致明確的自我概念、學生的自身情緒表達和情緒控制適 當;(二)社會關係層面:與學校重要他人的互動關係,包括:融洽的師生與同儕關係;

(三)學習適應層面:學生能在學習過程中得到自我滿足、透過課業學習獲得各種知識 並有效學習、滿意學校課程內容與安排並對學習抱持積極態度。

曾肇文(1996)指出學校適應係指學生以適應性之因應行為處理學校中所發生之事 物後的一種適應狀況,包括學習動機、學業成就、社交適應、健康、師生關係、同儕關 係、及服從常規等適應情形。

23

吳新華(1986)定義學校適應乃指兒童處在學校環境中,能安適地生活、有效地學 習,並與老師及同學間建立和諧友善的關係。

Ladd(1989)認為學校適應主要是強調孩子心中對於學校的想法和感覺,例如:喜 歡和參與的程度,以及孩子在學校的行為表現,例如:學業成就和同儕關係。另外,Ladd

(1990)也提到幼兒在學校中是否結交好朋友或在教室中受同儕喜愛的程度,能夠預測

(1990)也提到幼兒在學校中是否結交好朋友或在教室中受同儕喜愛的程度,能夠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