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跨國婚姻家庭幼兒相關人員的因應策略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三節 跨國婚姻家庭幼兒相關人員的因應策略

「學校適應」指的是個人與學校環境中人、事、物彼此互動的歷程。前面兩節已分 析個案的文化衝擊及學校適應,並討論影響個案學校適應之相關因素,本節將著重在個 案自己面對學校情境時的因應策略及身邊周遭人員包括教師、同儕與父母與之互動的因 應策略探討,分別說明如下。

一、 個案本身的因應策略

每位幼兒進入幼兒園就讀都需歷經一番適應的過程,適應時間長短則因人而異。小 安本身因使用語言與蜜蜂班其他幼兒不同,因此除了心理調適外,還需歷經語言調適的 過程。學校適應的過程中除了周遭人員的協助外,個案本身也需運用策略幫助自己盡快 適應這個環境,研究者將個案本身面對學校情境的因應策略,分為個案本身、個案對教 師及個案對同儕三個部分,分別說明如下:

(一)個案本身 1. 觀察

對小安來說,學校就是一個有很多玩具及同齡孩子的地方。小安雖然和同儕使用的 語言不同,但這點對他而言一點都不足以構成影響,小安的媽媽表示小安從小在公園和 一群不認識、語言不通的幼兒玩時,「他都不用說話,就可以和大家一起玩」(正訪 P2-20140627)。

初入學時,小安對蜜蜂班的一切感到新鮮有趣,雖然在語言問題遇到挫折,但或許 因其樂觀開朗的個性,研究者與班級老師並沒有觀察到他有任何分離焦慮或哭鬧不上學 的狀況。開學前三個月,小安在角落活動時間「大部分都自己玩」(正訪 T1-20140522);

主題課程時,小安對老師的要求可能不是很清楚,但「他在旁邊會先觀察」(正訪

101

T3-20140620),在他聽到能夠理解的關鍵詞或知道其他同儕行為的意義時,就比較能遵 守班級常規,小芬老師認為小安不遵守常規背後的原因來自於不理解,而非故意不遵守

(正訪 T3-20140620)。即使到了下學期初,小安仍會先觀察小朋友進行的遊戲,再去從 事自己想做的事情(錄影 C-20140310)。研究者也觀察到小安在盛點心時,會觀察前面 一位小朋友盛了什麼點心,確定是不是自己喜歡吃的食物,再決定自己要說「 I am 多」

或是要少一點(錄影 C-20140310)。

2. 主動出擊

小安的母親表示小安「非常喜歡和人家一起玩」(正訪 P2-20140627)。因此,他對 於所認定的好朋友會展現善意,開學初期積極運用肢體語言與他人建立關係,例如「微 笑以對」(正訪 T3-20140620)或「牽著小朋友的手說好朋友」(正訪 T2-20140313),中 文能力進步後,小安也「會主動用中文和人家溝通」(正訪 T3-20140620),積極拓展他 的人際關係。

3. 尋求幫助

剛開始遇到困難時,小安會先尋求老師的協助與幫忙,因為老師是唯一能和他用英 文交談的人(正訪 T1-20140522)。漸漸地,小安發現蜜蜂班有很多願意幫助他的小朋友,

因此,除了老師能幫他解決疑難雜症,同儕也成了他求助的另一個管道,小安對同儕求 助的方是就是大聲疾呼說「幫我」,同儕幾乎都能伸出援手並滿足他的需求(正訪 T2-20140313)。

4. 自我調整

每個人從家庭進入學校環境,因為習慣和行為的標準不同,個體必須慢慢進行調 整,直至行為符合學校規範才能有良好的學校適應。在語言部分,小安從剛開始的不熟 悉、不願意說,在老師、家長及同儕的協助下,能從簡單的基本對話慢慢進展到較長語 句的陳述;生活習慣也略微調整,例如在學校用完點心後必須自己洗碗並漱口,但小安 開學後每次用完點心就會拿著漱口杯準備刷牙,老師需要經常提醒,但第二個學期開

102

始,小安也認知到在學校用完點心是要漱口而非刷牙,自己會用中、英文夾雜地方式告 訴老師說:「I didn’t 刷牙,I 漱口」(正訪 T2-20140313);在生活常規部分,小安剛開 學時對於遵守常規這件事,因為不懂所以無法遵循班級訂定的常規,例如不想收拾玩具 時用丟玩具表達不滿、不想遵從規範時直接撲倒在教室地板上(軼事 C-20131004),在 聽得懂中文語意及在意老師的獎懲後,漸漸收起強烈反抗的行為,若有不滿會以口語表 達,自己理虧時則會默默承受責罰。

(二)個案對教師

1. 依賴教師的翻譯及協助

小安在剛入學時期,對於環境尚處在摸索的階段,無法將心中所想的話用中文表達 的無助感,讓他產生沮喪及無助感,僅能依賴會用英文與他溝通的班級導師。因此,小 安有很長一段時間經常圍繞在老師身旁,有時只是觀察老師在做什麼事情,有時則是和 老師分享生活瑣事(正訪 T1-20140522,正訪 T2-20140313),與其他幼兒發生衝突時,

第一時間會向幼兒說「告訴老師」(軼事 C-20140305),請求老師為他主持公道。

2. 調整情緒:從關係對立進而接受現狀

剛開學時小安因在語言使用上遇到極大的挫折,且家長明確表明希望小安在學校

「早點開始習慣中文、學習與人相處、學習禮儀」,在課業上的表現則在其次(親師 P2-T1-20130911)。因此,老師開學時對小安的態度是比較包容的,希望讓他及早適應 中文的學習環境。當老師較嚴格要求小安的常規時,小安與老師的關係是對立的,小安 會大聲的說 No、丟玩具、撲倒在地上或在教室地板打滾的方式表達不滿(正訪

T1-20140522,正訪 T2-20140313,軼事 C-20131004)。慢慢熟悉學校作息後,小安知道 遵守常規可以得到更多表現的機會及滿足自己的需求時,就比較願意遵守規範,偶爾遇 到需求不能被滿足或感覺受委屈時,會默默在旁邊噙著眼淚望著老師,待自己調適好心 情再進行活動(錄影 C-20140311,錄影 C-2014033)。

103 繼續說下去,並告訴他:「Later; raise your hand.」小安馬上舉手。……等小雯說完,

老師才請小安發表。燕老師對小安說:「你要跟大家分享,你要說的很清楚。」燕 老師眼睛看著小安說:「Speak very clear. In Chinese, here !」……小安說:「Go to Seven-Eleven.」燕老師複述一次:「喔,我去 Seven-Eleven 買東西。」小安跟著複 述一次:「買東西。」……小安:「Go home, and eat eat eat.」雙手在嘴邊開合開合, 媽媽不要吃的餅乾?Why?不好吃?」小安:「好吃,but too soft.」(錄影 C-20140512)

4. 認同班級

燕老師表示小安剛入學時只聽從班級老師的話,對於幼兒園其他老師都不太搭理

(正訪 T1-20140522),以致於當時只要蜜蜂班有突發狀況,班級老師就會分身乏術,無 法顧及需要個別指導的小安。直至第三週,有特教助理員入班協助才讓班級老師有喘息 的機會(教學日誌 T1-20130913)。當小安習慣班級常規後,比較能認同自己是蜜蜂班的 一員,當他有調皮行為時,幼兒園中其他老師會故意跟他說「那你到瓢蟲班上課好了」,

104

小安會立即說不要,他知道自己是蜜蜂班而非瓢蟲班的小朋友(軼事 C-20141217)。

(三)個案對同儕 1. 微笑以對

小安是家中的獨生子,對於能和同齡的孩子一起玩是非常興奮的,小安的媽媽在訪 談中提及,小安只要和同齡的孩子一起玩就會忘記父母的存在(正訪 P2-20140627)。小 安和蜜蜂班的孩子接觸時,因為彼此語言不通,小安「會用微笑跟別人一起玩」,老師 請小朋友互相分享假日生活時,他「會一直用英文講他星期天做了什麼,別人可能聽不 懂,但是他會認真的講」(正訪 T3-20140620)。微笑是世界通用的語言,即使語言不通,

仍能用微笑搭起友誼的橋樑。

2. 破壞

微笑是小安最初步的溝通方式,當小安想再跨出下一步時,受限於語言的因素,小 安選擇用手推倒他人的作品或打人的方式展現他想和同儕一起玩的訊息,殊不知這樣的 方式可能被誤解為破壞性的行為,雯老師說:「多數小朋友認為小安的介入是一種搗蛋 的行為,並不樂意他加入遊戲,所以拒絕他」(正訪 T2-20140313)。

3. 遵守遊戲規則

老師和家長透過溝通的過程,讓小安清楚地意識到同儕不和他玩是因為他的破壞性 行為。小安為了和同儕建立友好關係及有更多一起遊戲的同伴,他選擇積極地給予同儕 口頭上的承諾,並且遵守遊戲規則,雖然不一定能馬上獲得同儕的接受,但他已能使用 大家較願意接受的方法。例如在角落活動時間,

小睿用海綿積木蓋了一座約 120 公分高的房屋,小安走過來看了看小睿的作品並拉 住小睿的手,說:「I promise I don’t push the toys.」小睿回答說:「No.」此時,旁邊 的小媛對著小睿搭建的房屋最上面輕輕吹了一口氣,房屋倒了……,小安手指著娃 娃角上面的角落卡,對著小睿說:「Twenty-four」〔表示自己有貼角落卡〕,……小 睿沒理會他,小安扁扁嘴走到旁邊自己玩。(觀察 C-20140219)

105

4. 樂於分享

除了承諾不破壞同儕的作品,小安也會在玩具分享日帶來家中好玩的玩具和大家一 起分享(錄影 C-20140606)、邀請好朋友到家中玩(正訪 T1-20140522)或是帶好吃的 糖果與餅乾跟同儕分享(非訪 T1-20140319),以求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二、 教師的因應策略

班級經營成功與否足以影響教師的教學成效(林進材,1998),而班級經營不僅是 幼兒的行為管理,舉凡幼兒的行為、學習、心理和人格發展都屬於班級經營的範疇(谷 瑞勉,2006)。研究者整理出以下幾項蜜蜂班老師在班級經營方面經常使用的策略,包 括包容、教師及同儕的鷹架、教室常規的堅持、物理環境的調整、交付責任、實施多元 文化教育及服務特定幼兒,分別說明如下:

(一)包容

小安入學時中文理解及口說能力不好,燕老師認為到學校就讀「對小安來說各方面 都要做很大的改變」(正訪 T1-20140522)。小安的媽媽表示小安在入學的前兩週對於中 文「是很排斥的,他不要我跟他說中文,一定要我跟他講英文」(正訪 P2-20140627)。

因此,家長希望中班這一年不要給小安太大的壓力,只要在不妨礙自身及他人安全下,

希望老師可以多包容小安,讓他早點習慣中文的學習環境。

燕老師認為小安「不是學習的問題,是適應語文的問題」,也擔心「過多的壓力會

燕老師認為小安「不是學習的問題,是適應語文的問題」,也擔心「過多的壓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