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一位跨國婚姻家庭的幼兒在公立國小附設幼兒園(以下簡稱公立幼 兒園)之學校適應情形。本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闡述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說明研 究目的與問題;第三節是名詞釋義;第四節則針對研究範圍與限制加以說明。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隨著國際化、全球化的發展趨勢,1990 年後臺灣跨國婚姻比例日益增加,根據內政 部的統計,我國 2013 年 1 月至 12 月結婚總對數為 147,636 對,新郎、新娘皆為本國籍 的結婚對數為 128,144 對,其中一方為大陸、港澳、東南亞籍或其他國籍的結婚對數為 19,492 對(內政部戶政司,2013)。相當於平均每八對新婚夫妻中,就有一對本國籍與 外國籍結婚的夫妻。跨國婚姻背後的成因,除了包含相對弱勢的臺灣男性為了傳宗接 代、續弦伴老……等因素,因而經由婚姻仲介媒合花錢娶外籍配偶外,當然也包含在自 由經濟、全球一家觀念下,透過自由戀愛而形成的外籍婚配關係。與外籍人士結婚的現 象不只對社會文化產生影響,跨國婚姻家庭子女也改變了我國就學人口結構的比例(王 貞云、黃欣蕙、何淑菁,2012)。在臺灣這塊自由的土地上,跨國婚姻家庭子女已成為 一群人數頗多的族群。王貞云、黃欣蕙及何淑菁(2012)指出,這些跨國婚姻家庭子女 常因本身語言、文化與生活習慣的差異,產出許多生活適應上的問題,尤以教育方面所 衍生的問題更成為現代社會與學術界所關注的議題。

依據幼兒教育及照顧法第七條規定:幼兒園教保服務應以幼兒為主體,遵行幼兒本 位精神,秉持性別、族群、文化平等、教保並重及尊重家長之原則辦理,並應優先 招收不利條件之幼兒。(幼兒教育及照顧法,2013)

2

因此,公立幼兒園秉持著幼兒教育及照顧法的精神招收新生,但因學校所處位置不 同也會影響招收學生的組成,研究者任教的學校位處傳統市場旁,多數幼兒家長從事勞 動工作,班級中幼兒包含單親家庭、跨國婚姻家庭、原住民家庭、隔代教養家庭、一般 家庭……等之幼兒,家庭組成頗為多元化。研究者是公立幼兒園現場教師,從踏進碩士 班就讀開始,就慢慢在教學現場找尋自己有興趣的議題,因為研究者申請調動至目前服 務學校的緣故,發現跨國婚姻家庭子女人數幾乎佔了全園的三分之一,讓研究者開始注 意到這群孩子,透過現場實務經驗及教育相關研習,研究者對於跨國婚姻家庭幼兒在幼 兒園學校適應的議題慢慢產生了興趣。

每每到了氣候炎熱的五月天,公立幼兒園一如往常在臺中市政府教育局規定的日子 辦理新生報名,早上報名時間尚未開始即有家長在幼兒園外等候,深怕自己的孩子、孫 子無法進入公立幼兒園就讀,報名時間一到,老師們開始引導大家填寫報名表、繳交證 明文件。時近中午,戶外遊戲場中一對母子的對話深深吸引了老師們的目光,這對母子 說著一口流利的英文,對話聲音越來越清晰,當媽媽拿著報名表來報名時,我們確認這 位說著英文的孩子正是當年度要入學的中班新生。因優先入學方案的實施,讓公立幼兒 園更能接觸不同家庭背景的幼兒,因此,公立幼兒園中跨國婚姻家庭幼兒並不稀奇,但 其家庭背景多為中華民國籍父親與大陸或東南亞籍母親的組合,而中華民國籍母親與美 國籍父親的組合在公幼環境中實屬少見,因此成為研究者想要深究的動機之一,在此研 究者慢慢將研究焦點聚焦在此跨國婚姻家庭幼兒~小安(化名)的學校適應上,研究者 透過口頭徵詢,獲得此臺美跨國婚姻家庭父母的同意,以小安為研究個案。

家庭是每個人接觸的第一個環境,父母也是寶貝的第一個老師,因此,父母的教養 方式深深地影響孩子的思考模式、行為表現及價值觀(王貞云、黃欣蕙、何淑菁,2012)。 個案的父母都曾在美語學習機構上班,當他們有了小寶貝後,即認真思考到底怎麼樣的 學習環境對他們的寶貝是最有利的,參考朋友的經驗及幾番思索、討論後,他們有了共 識,從寶貝出生後,在家中父母都與他用英文交談,讓英文成為孩子的第一個語言。他

3

們認為到了幼兒園階段,讓他進入一個中文的學習環境,學習中文應該不是一件困難的 事。語言的表達與溝通在人類社會中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能力,人類藉由語言可以將彼此 心中的想法傳達給對方、交流情感,透過語言也能獲得知識、開展視野(邱晧青,2013)。 當一個孩子從家庭進到學校場域中,便要開始學習適應團體生活,嘗試和家庭以外的人 相處,此時語言便成了與同儕相處很重要的媒介,對於一個從小說英文,雖能聽懂七、

八成中文卻鮮少使用中文溝通的孩子,進入一個僅有中文及臺語的學習環境中,如何發 展他的人際關係也成為研究者研究的動機之二。

根據 Buhs 與 Ladd(2001)的研究發現,與同儕互動關係的發展對幼兒在社會能力、

學校適應及學業成就的展現產生莫大的影響。人是一種群居性的動物,因此,友誼對每 個人都極為重要,透過和別人良好的互動歷程中,我們可以從中更認識自己,進而接納、

肯定自己。幼兒園是孩子踏進團體生活的第一步,對每個家庭而言,孩子就讀幼兒園都 是一件大事,從開學的第一天,教室外面站滿家長的盛況便可窺見一二。

幼兒園的學校生活適應包含哪些範疇呢?研究者認為幼兒園的學校生活適應不僅 僅包含學習適應,更重要的心理適應及社會關係的發展。根據 Ladd(1989)對學校適 應的定義如下:學校適應主要是強調孩子心中對學校的想法和感覺以及孩子在學校裡的 行為表現。當孩子陳述對學校的感覺是開心、喜歡的,每當早晨起床便迫不及待準備好 上學物品,且一直催促著父母親趕快送他到學校,樂於參加學校舉辦的活動、教學參 觀……等,表示這個孩子對學校的適應狀況不錯。換另一個角度思考,當孩子在入學前,

就已經學會自己如廁、自己吃飯、使用過的東西會物歸原位的生活自理能力,必然能成 為幫助他學校適應良好的條件之一。

在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的今天,每個家庭的子女數已不像以往動輒四、五名子女,

每個孩子都是家中的寶貝,因此,在孩子遇到問題時,父母多會主動為子女解決問題,

孩子少了很多自己動手做及動頭腦解決問題的機會,使得孩子生活自理及解決問題的能 力下降,孩子初入學的學校適應時間因此拉長。一般本國籍家庭的幼兒身處在熟悉的語

4

言、文化背景環境中,在進入幼兒園學習時或多或少都會遇到各種適應上的問題,而個 案父母分屬於美國籍與中華民國籍,個案因家中所使用的語言與學校不同,又在父母雙 方不同的文化教育背景交互影響下,個案的學校適應歷程以及個案在適應的過程中與周 遭人、事、物的互動情形都是研究者所亟欲探究的範疇。

由於國內社會型態的轉變、女性自主意識的提高、男性成家條件上的弱勢以及面對 傳宗接代的壓力等因素,迎娶東南亞、大陸籍女性便成為臺灣社會的現象,並且已經對 臺灣的人口和社會結構造成了相當程度的衝擊(蔣姿儀、林季宜,2009;夏曉鵑,1997)。 雖然外籍配偶不僅包含東南亞及大陸籍女性,也包含了其他國籍之配偶,但相對於這些 外籍配偶,其他國籍配偶所佔比例顯得微乎其微。

隨著跨國婚姻的增加,跨國婚姻家庭子女雖減緩了國內少子化的現象,但也因外籍 配偶本身對語言、文化……等不適應,而對這些跨國婚姻家庭子女的教育使不上力,因 此造成部分跨國婚姻家庭子女在學習上產生了落後的情況。

在研究者決定將這位美國籍父親與中華民國籍母親所生育之子女當成研究的個案 後,研究者搜尋了「外籍配偶子女」、「新住民子女」、「跨國婚姻家庭子女」的相關研究,

由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鍵入「外籍配偶子女」,出現的議題可說是不勝枚舉;

而針對「外籍配偶子女學校適應」進行搜尋,出現五篇相關議題(王怡萱,2008;許詩 屏,2008;許瑞芳,2007;許殷誠,2004;陳金蓮,2004),「新住民子女學校適應」之 研究則有三篇相關研究(馬菊雲,2010;曾憶芳,2010;陳佳莉,2006),但對象都是 針對東南亞外籍配偶子女在國小的學校適應;搜尋「幼兒園外籍配偶子女」的關鍵字,

則出現四篇相關研究(詹玉琴,2007;薛百靈,2007;許佩玉,2006;林雅婷,2004),

研究對象也是東南亞籍外籍配偶子女;「跨國婚姻家庭子女」之研究有兩篇相關研究(林 婉如,2012;曾薇愷,2007),其研究對象亦是東南亞籍配偶子女,且研究重點為其語 言能力之研究。

雖然國內對於跨國婚姻家庭的相關研究不少,但多是針對東南亞籍外配子女的研

5

究,研究者遍尋不著對於臺美跨國婚姻家庭子女的相關研究,再則個案在家庭中所使用 的語言為英文,僅有在與母親家人及朋友聚會時會接觸到少許中文,個案的入學資料上 顯示個案對中文熟悉程度約能聽懂七至八成,但說中文的機會微乎其微。因此,更讓研 究者想透過觀察、訪談、相關資料蒐集分析等,暸解這位臺美跨國婚姻家庭幼兒在公立

究,研究者遍尋不著對於臺美跨國婚姻家庭子女的相關研究,再則個案在家庭中所使用 的語言為英文,僅有在與母親家人及朋友聚會時會接觸到少許中文,個案的入學資料上 顯示個案對中文熟悉程度約能聽懂七至八成,但說中文的機會微乎其微。因此,更讓研 究者想透過觀察、訪談、相關資料蒐集分析等,暸解這位臺美跨國婚姻家庭幼兒在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