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研究者彙整研究資料之主要發現,依本研究所擬訂的目的與問題,歸納研究結論,

依序說明如下。

一、 跨國婚姻家庭幼兒的學校適應歷程

跨國婚姻家庭幼兒的學校適應分為個人心理、社會及學習適應三方面,而語言是影 響個案學校適應最重要的因素。

(一) 語言是影響跨國婚姻家庭幼兒學校適應的重要因素

受訪教師、家長及研究者一致認為語言是影響個案學校適應最重要的因素。個案初 入學時,因為語言理解及表達能力不佳,對課程進行內容、常規要求不理解,導致無法 專注而產生不適應行為。幸而個案之個性活潑,雖然語言讓他產生挫折,但其對自我概 念的認知並無受太大影響,在教師、同儕及家長三方面的配合協助下,讓個案慢慢適應 學校生活。

118

(二) 班級教師在跨國婚姻家庭幼兒的學校適應上扮演核心角色

受訪教師認為剛開學時個案因語言問題,大部分都獨自進行遊戲或時常圍繞在教師 身旁。班級教師在課堂上明確向同儕說明個案雖然中文不好,但他非常努力學習中文,

希望同儕給予適當協助。大部分同儕因為教師對於個案的包容與支持,會盡力給予協助 及鼓勵。班級教師的鼓勵與讚美是個案進步的一大動力,教師運用了當小老師、發貼紙、

口頭讚美的策略,讓個案努力在各方面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有助於其學校適應。

(三) 公立幼兒園教學正常化有助於跨國婚姻家庭幼兒之學習適應

個案家長認為個案進入幼兒園最重要的目的是學習中文及人際互動,而非課業上的 表現。因此,公立幼兒園正常化的教學讓個案免於在語言不適應的狀態下面對過多學習 課程的壓力。個案入學的第一年,班級教師積極運用各種策略協助個案與同儕建立良好 互動關係,並快樂的學習中文,課業方面則給予較寬鬆的標準對待。家長、教師及同儕 給予個案正向支持的力量,讓個案在快樂的環境習得中文,並能對課程學習產生興趣,

自發性的學習。

二、 影響跨國婚姻家庭幼兒學校適應的相關因素

影響跨國婚姻家庭幼兒學校適應的因素相當廣泛,研究者針對研究發現提出以下幾 點結論:良好的社會互動是跨國婚姻家庭幼兒學校適應的助力;家長學經歷背景影響家 長教養觀念的實現;善用社區資源豐富跨國婚姻家庭幼兒的學習;優先入學政策有助於 跨國婚姻家庭幼兒之學習適應。

(一) 良好的社會互動是跨國婚姻家庭幼兒學校適應的助力

幼兒園中接觸最頻繁的人不外乎是班級教師及同儕。個案非常重視班級教師的鼓勵 與讚美,往往教師一句讚美的話就足以讓他使盡全力去完成教師交代的任務,而班級中 有一群年齡相近的孩子可以一起上課、一起遊戲更是個案樂於上學的主因。良好的師生

119

及同儕的互動是跨國婚姻家庭幼兒喜歡上學、樂於學習的最大動力。

(二) 家長學經歷背景影響家長教養觀念的實現

個案家長都是大學畢業且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以家長原生家庭教育為基礎,並且 透過廣泛閱讀各國教育的書籍及從事教育工作的體會,認為孩子就是孩子而非小成人,

孩子必須透過不斷的摸索找尋興趣,以其興趣為核心,進而加深加廣的學習。因此,他 們認為給予孩子豐富的學習環境有利於孩子的學習,給的多好過給的不足,而這些教育 理念的實現必須有足夠的家長學經歷背景才得以實現。

(三) 善用社區資源豐富跨國婚姻家庭幼兒的學習

社區是學校教學場地的延伸。個案就讀的幼兒園結合豐富的社區資源,將小朋友的 學習觸角延伸到自己居住的社區當中,而社區居民給予幼兒友善態度的對待,讓幼兒得 以對自己身處的環境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也讓幼兒學習的場地不再侷限於學校當中,豐 富了跨國婚姻家庭幼兒的學習內涵。

(四) 優先入學政策有助於跨國婚姻家庭幼兒之學習適應

個案符合「父或母一方為大陸或外國籍、華裔之幼兒」的條件,因此適用 102 學年 度「臺中市公立幼兒園辦理新生入園作業注意事項」之優先入學身份。受訪教師及家長 一致認為優先入學身份讓個案得以在中班就進入幼兒園就讀,有助於個案的學習適應。

個案有兩年的幼兒園生活,第一年可以好好學習中文及人際互動,待中文能力提升並建 立良好人際互動模式,第二年再透過基本中文能力多元的探索學習。如此,個案對於中 文學習沒有時間壓力,透過教師及同儕的協助,能從容習得中文能力且更有效率地學習。

120

三、 跨國婚姻家庭幼兒相關人員的因應策略

與跨國婚姻家庭幼兒最直接相關的人員不外乎個案本身、教師、同儕及個案家長,

個案與他人互動時的因應策略如下:個案透過觀察並主動調整與他人相處策略;教師鼓 勵與正向支持的態度縮短跨國婚姻家庭幼兒學校適應時間;同儕的包容與協助有助於跨 國婚姻家庭幼兒之學校適應;家長積極參與班級活動及良好親師溝通成為跨國婚姻家庭 幼兒學校適應的助力。

(一) 個案透過觀察並主動調整與他人相處策略

初入學時期,個案無法隨心所欲地使用中文和同儕溝通,因此透過觀察的行為,建 構自己在教室情境中的快樂生存之道。首先,個案透過微笑與肢體語言與特定幼兒建立 友善關係;個案對學校環境及常規漸熟悉後,以活潑的個性及遵守常規的行為與同儕搭 起友誼的橋樑;隨著入學時間的增加,個案語言的進步及良好行為的頻繁出現,逐漸拓 展其人際關係,不再侷限只與某些特定幼兒互動。

(二) 教師鼓勵與正向支持的態度縮短跨國婚姻家庭幼兒學校適應時間

班級教師認為個案非常喜愛展現自己的作品及表達意見,對於成人的讚美極有榮譽 感,研究者也觀察到個案為了爭取擔任小老師的機會,會盡力表現最好的行為。即使在 初入學時期,個案因語言問題對常規產生誤解,老師以包容的態度支持,讓個案得以在 溫馨支持的環境中持續進步並能縮短其學校適應時間。

(三) 同儕的包容與協助有助於跨國婚姻家庭幼兒之學校適應

教師是班級中有權力的重要成人,當教師以鼓勵、包容的態度對待個案,同儕相對 地會以較友善的態度對待個案。在混齡班級中,年齡大的孩子可以給個案較大的協助,

在個案不適應行為出現時,包容他也是一種支持性的行為,讓個案在學校環境中能夠大 膽的嘗試並有機會改善不適應行為。

121

(四) 家長積極參與班級活動及良好親師溝通成為跨國婚姻家庭幼兒學校適應的助力 研究者在訪談家長的過程中,可以明顯感受到個案家長非常積極配合老師的教學節 奏、策略,並且願意溝通。班級教師也認為個案家長對於班級事務非常熱心參與,溝通 管道暢通,透過面談、親師交流道、網路及小紙條的溝通方式,隨時對個案不適應行為 進行溝通輔導。個案家長入班教學所建立的高人氣,也讓幼兒園其他幼兒更友善對待個 案,成為跨國婚姻家庭幼兒學校適應的助力。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