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影響學校適應的相關因素

人類是群居性的動物,很難離群索居,終其一生都必須和生活周遭的人、事、物互 動,在互動過程中個體能不能適度調整自己以獲得最有利的生存機會是衡量其適應良窳 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希望透過生態系統理論觀點,分析影響跨國婚姻家庭幼兒學校適應 之相關因素。

一、 生態系統理論

生態學是研究生物與所處環境之間相互關係的科學,最早提出生態系統概念的是 英國學者坦斯利(A. G. Tansley),他認為生物和其所處的環境是相互影響的有機整體,

並且是處於動態變化的過程(引自周美慧,2007)。

由 Urie Bronfenbrenner 在 1970 年代末期所提出的生態系統理論是解釋個體與環境 互動最完整的學說。他強調個體的發展受到個體與自然環境系統互動的影響,兩者在互 動過程中不斷調適以達到平衡狀態。Bronfenbrenner 認為生態環境就像一個層層相疊的 網狀系統(如圖 2-3-1),以個體為核心,一層包覆一層,各個系統會彼此互動,而系 統中的各種因素都會對個體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引自張麗芬,1997)。本文參考國 內學者對此理論的闡述,分別說明如下(魏美惠,2007;戴文青,2004;張麗芬,1997;

廖鳳瑞,1994):

(一)微觀系統(microsystems):微觀系統是生態系統理論最核心的一層,與個體直 接密切互動的人、事、物,隨著幼兒進入學校體系就讀,微觀系統所包含的就不 再只是幼兒本身的特質和家庭中的成員,學校及社區等幼兒常出現的場所都包含 在內。

(二)中間系統(mesosystems):中間系統是指與個體直接、積極參與的兩個或兩個以

25

上微觀系統的互動關係,如學校所舉辦的親職講座(家人與學校)、戶外教學(學 校與社區)都屬於中間系統的範疇。

(三)外部系統(exosystems):外部系統是指會影響與個體直接接觸的微觀系統,但 個體沒有直接參與的系統,例如父母的工作環境雖不會直接影響到幼兒本身,但 父母在職場上可能承受過多的壓力或父母工作職場給予優渥的育嬰假,這些因素 都會影響到父母而間接也使幼兒受到影響。

(四)鉅觀系統(macrosystems):鉅觀系統是生態系統理論的最外層,指的是社會文 化、次文化、價值觀等較高層次的大系統,生態系統理論中的微觀系統、中間系 統及外部系統都受其影響,包含政府政策、社會期望、生活型態等。

(五)時間系統(chronosystems):時間系統是指生活環境中特殊事件的發生及生活方 式改變的程度及時機對個體之各個系統可能造成的影響,例如個體本身作息的改 變(微系統);或者父母的婚姻狀況(中間系統、外部系統與鉅觀系統)在不同 時代背景,不同社會價值觀對個體產生的影響等皆屬之。

圖 2-3-1 Bronfenbrenner 的生態學模式

資料來源:修改自張麗芬(1997)。研究兒童發展的新觀點-生態學觀點。國教天地,

123,23。

時間

26

二、 以生態系統觀點分析影響學校適應相關因素

影響個體學校適應的因素非常廣泛,研究者參考相關文獻,輔以生態系統理論觀 點將影響幼兒學校適應的相關因素分成四個部分進行分析探討,以期找出一個完整、清 晰的情境脈絡,讓我們對影響跨國婚姻家庭幼兒學校適應之相關因素有較深入的瞭解。

(一)微觀系統(microsystems)層面影響學校適應之因素

微觀系統是與幼兒接觸最直接、最頻繁的系統,對幼兒的影響也最為深遠。在影響 學校適應的微觀系統中,研究者將之分為幼兒本身的特質、家庭與學校三個部分:

1. 幼兒本身特質的影響

幼兒本身特質對學校適應影響的層面頗廣泛,以下針對性別、利社會行為及語言能 力分別探討:

(1) 性別

以新移民子女在幼兒園適應的研究中,詹玉琴(2007)以自編問卷再輔以半結構式 訪談六位幼兒園教師觀點,研究發現,幼兒園女生在「人際關係」、「常規適應」及「學 習適應」的表現比幼兒園男生佳。許佩玉(2006)發現,不同性別及就讀不同縣市園所 之學齡前外籍配偶子女學校生活適應具有顯著差異,且女生優於男生。

以國小學童為對象的研究中,王德榮(2009)發現,嘉義縣國民小學不同性別之新 移民子女,在整體學校適應之常規適應的表現上有顯著性差異,女生明顯優於男生。賴 品秀(2009)的研究顯示,不同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童在自評同儕關係量表得分及學校 適應有顯著的差異,且女生優於男生。但石樹培(1991)針對國小二年級之提前入學與 足齡入學兒童的研究卻發現,學童的性別在學業及生活適應上並沒有顯著性的差異。

在性別與兒童學校適應的相關研究上,不論研究對象是否為新移民子女、就學階段 為幼兒園或國小學童,結果大致都是女生的學校適應狀況優於男生。徐玉梅(2006)認 為,性別雖受先天基因遺傳,但學童可能受到家庭、學校及社會的不同期許而有不同的

27

表現。吳新華(1991)則指出,成人對男、女生的表現期待及對待方式也會影響其學校 適應的表現。

(2) 利社會行為

互助或助人這種有利於他人或社會的行為,就是所謂的「利社會行為」(劉雅純,

2009)。

丁秋仰(2012)採用問卷調查法探討新莊區國小高年級新移民學生的利社會行為表 現情況。研究發現,新北市新莊區國小高年級新移民學生的利社會行為的表現都達中上 程度。

劉雅純(2009)以填答自我概念量表及利社會行為量表方式,研究彰化縣新移民子 女在自我概念與利社會行為之現況,並比較新移民與非新移民子女在自我概念與利社會 行為是否相同,研究發現,新移民子女在整體利社會行為與各層面表現大致良好,不因 性別、年級及新移民身份而有所差異。

由以上研究結果發現,兒童出現較多利社會行為,則在學習適應上表現較良好,並 不因其是否為新移民子女而有所影響。

(3) 語言能力

林婉如(2012)以嘉義縣幼兒園大班學童為研究對象,研究跨國婚姻家庭子女與本 國籍婚配子女,在國語的語言理解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及造成本國通婚幼兒與跨國婚姻 幼兒之間語言能力差異之因素,結果顯示,跨國婚姻家庭子女與本國籍子女,在語言理 解及口語表達能力並無顯著差異,但其母親的教育程度越高則幼兒的語言能力越好,母 親的教育程度與幼兒的語言能力呈現正相關的關係。

魏建宗(2009)以桃園縣三位在臺藏胞子女為研究對象,藉由質性研究中的參與觀 察、深度訪談與文件分析等方式,就在臺藏胞子女個人心理適應、人際關係適應及課業 學習適應等相關因素瞭解在臺藏胞子女學校適應情形,研究發現,在臺藏胞子女因中文 理解能力不佳,在上課或考試時無法精準掌握中文所要表達的意思,導致常有不明瞭的

28

問題產生,這也是造成在臺藏胞子女學業成績低落的主因。而 Bhattacharya(2000)在

「南亞移民子女在美國的學校適應」的研究中提出,南亞移民子女對英文的熟練度不 夠,無法把握課業學習的要點,是導致低成就及學校適應狀況不良的關鍵因素,必須透 過父母的鼓勵及與老師的配合,才能促進兒童的學校適應。

蘇儷惠(2005)採質性研究法,以半結構式訪談方式訪談外籍幼兒的教師和行政主 管,藉以瞭解外籍幼兒文化適應過渡階段的行為表現、影響因素和教師協助文化適應的 策略,研究結果發現,外籍幼兒入園初期因語言不同而產生課程學習上的困難。王美惠

(2005)以一位公立幼兒園大班的外籍配偶男童為對象,探討東南亞外籍配偶家庭及其 幼兒的學校生活適應情況,研究發現,此男童因對語言理解能力不足,造成上課無法專 注而干擾同儕學習,且口語表達能力不足,影響其學校適應狀況。

語言理解及口語表達能力不僅僅是影響學習適應的重要因素,也是人際互動上一個 很重要的技巧,幼兒可能會對語言不理解而產生干擾他人的行為,教師必須透過各種教 學技巧,協助這些跨國婚姻家庭子女在學習上更快地適應。

2. 家庭的影響

除了上述兒童的個人特質會影響學校適應外,在微觀系統中,家庭是幼兒的第一個 學習環境,家庭對幼兒的影響也是極為重要的一環,以下從家庭社經地位、父母管教態 度及親子間的依附關係分別論述:

(1) 家庭社經地位

許瑞芳(2007)為瞭解外籍配偶子女的學校適應情形,採取質性的個案研究方法,

訪談九位導師及四位輔導人員,研究結果顯示,較高社經地位的家庭能夠提供較好的學 習環境,家庭社經地位較高之外籍配偶子女在學校生活適應情形普遍優於低社經地位 者。賴品秀(2009)的研究發現,高社經地位之國小學童在父母教養方式、學校適應及 自我覺察方面皆優於低社經地位者。王怡萱(2008)採個案研究的方式,透過訪談瞭解 外籍配偶子女在學校適應的情形,結果亦顯示,家庭社經地位低落仍是影響外籍配偶子

29

女學校適應的重要因素。

然而,也有不同於以上之研究結果。賴婉如(2012)的研究發現,家長社經地位不 同的國小一年級學童在學校適應及學業成就上無顯著差異。馬菊雲(2010)的研究也發 現,不同家庭社經地位之嘉義縣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子女在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習 慣、學習環境、師生關係與同儕關係無顯著差異。詹玉琴(2007)的研究亦顯示,家庭 經濟狀況並不會影響外籍配偶子女幼兒園生活適應表現。在許殷誠(2004)以訪談國小

然而,也有不同於以上之研究結果。賴婉如(2012)的研究發現,家長社經地位不 同的國小一年級學童在學校適應及學業成就上無顯著差異。馬菊雲(2010)的研究也發 現,不同家庭社經地位之嘉義縣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子女在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習 慣、學習環境、師生關係與同儕關係無顯著差異。詹玉琴(2007)的研究亦顯示,家庭 經濟狀況並不會影響外籍配偶子女幼兒園生活適應表現。在許殷誠(2004)以訪談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