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生學習動機相關理論之探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學生學習動機相關理論之探究

學生學習動機是心理學研究的重要課題,因為沒有動機就沒有學習。具有強烈求知 慾的學習者,若能夠引起其內在或外在的學習動機,便能在自己感興趣的範疇表現得更 為突出。因此本節將從學生學習動機的意義、學派及相關理論與層面來進行探討。

壹、學生學習動機的意義

研究者分別從動機、學生學習動機的意義討論如下:

一、動機的意義

「動機」的英文Motivation 源自於拉丁文的動詞 movere,具有推動的意涵,動機始 於個人的需求,個體努力地朝向目標邁進並維持該行為的一種內在力量,而這股力量支 持著個體達成目標(潘建蓉,2014)。英國教育學者 Peters 提出教育的三大規準,分別 是合價值性、合認知性與合自願性,其中合自願性即指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而非以強 迫或填鴨的方式讓學生學習(引自歐陽教,1998)。而動機是指個人內在的一種驅策力,

它能促使個人朝向某一目標前進,以滿足生理上或心理上的需求,且直到滿足為止才可 以解除此需求。動機亦是激勵、持續和指導某一行為朝向特定目標的力量(Schunk, 1990)。

學者張春興(2007)提出動機是指引起個體活動,促使個體進行各種行為的內在動 力,持續維持已引起的興趣,並引導該活動朝向某一目標的內在歷程。郭采玉(2008)

認為動機是一種內在的需求或驅力,它引發、導引和維持個體的行為活動,以達成或是 滿足特定目標之行為歷程。王財印(2009)將動機視為個體行為的原動力,以引起個體 活動,維持引起之活動,並引導該活動朝向某一目標的內在心理歷程。李淑真(2013)

指出動機和學習是密不可分的,有效的學習需喚起學生學習動機,且動機與學習是相輔 相成的,絕非單向之關係。

綜合以上所述,動機是指能引起學習者朝向某一目標努力,並且能維持長時間,進

而滿足其需求的內在心理歷程。

二、學生學習動機的意義

韓若萍(2002)指出人類的行為表現大都與動機直接相關,如果一個人缺乏動機,

其行為或活動就不會發生,也因為有動機驅使人類的行為,而讓動機變得有意義。朱敬 先(1997)認為學生學習動機是驅使自己追求成長之內在動力。黃富順(1996)認為學 生學習動機是引起、維持個體學習活動,並促使個體朝向目標努力的歷程。

林寶山(2003)認為學生學習動機是受到環境與增強物等後天因素所影響,並非與 生俱來,其中影響學生學習動機的因素很多,包括學校、教師、同儕與課程教材等因素。

張春興(2007)認為學生學習動機是指能引起、維持學童學習活動,並使學童在該學習 活動中朝向老師所設定目標之內在心理歷程。施良方(1996)認為學生學習動機是學生 維持某種學習行為,以達到一定的目標。

林怡慧(2009)認為學生學習動機是學生追求成功的一種學習動力,可使學生往自 身學習目標前進,亦為學生學習過程中影響其學習成效之因素。葉炳煙(2013)將學生 學習動機定義為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為達成特定生理或心理目標的內在思考歷程,並 且促使個體自發地投入心力與維持學習的原動力。

吳金記(2013)認為學生學習動機是在教學活動中,引起並維持學生持續學習的一 種內在驅使動力,且可使學生在其學習活動中積極自主投注心力,最終達成學習目標。

謝政達(2013)認為學生學習動機是一種動力傾向,可以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堅持 學習活動,並努力逐漸達到所設立的學習目標。

國內研究者對學生學習動機的定義各有不同見解,經研究者閱讀相關期刊與學位論

文後,整理國內研究者對學生學習動機的定義如下表2-1:

2- 1 學生學習動機定義彙整

研究者 定義

林崇德(1995) 學生學習動機為促發個體進行學習活動的內部原因或內在動力。

施良方(1996) 學生學習動機是學生維持某種學習行為,以達到一定的目標,涉 及了興趣、需要等因素。

黃富順(1996) 引起、維持個體學習活動,並使行為持續朝向設定目標進行的心 路歷程,即為學生學習動機。

朱敬先(1997) 學生學習動機是驅使自己追求成長之內在動力。

李咏吟(1998) 維持已引起的活動,並引導該活動朝向某一目標的內在歷程即是 學生學習動機。包括:需求、行為與朝向目標等。

溫存儒(2002) 指引起或維持學生的學習活動,並使學生往其本身學習目標的內 在歷程,最終使學生獲得學習滿足。

林寶山(2003) 學生學習動機為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追求目標與增加學習效 率的內在動力。

張春興(2007) 引起學生參與、維持學習活動,且使學習活動朝向教師設定的學 習目標之內在心理歷程。

(續下頁)

研究者 定義

葉炳煙(2013) 引發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為達成特定生理或心理目標的內在思 考歷程,並且促使個體自發地投入心力與維持學習的原動力,即 為學生學習動機。

吳金記(2013) 學生學習動機是在教學活動中,引起並維持學生持續學習的一 種內在驅使動力,且可使學生在其學習活動中積極自主投注心 力,最終達成學習目標。

謝政達(2013) 學生學習動機是一種動力傾向,可以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堅 持學習活動,並努力逐漸達到所設立的學習目標。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合以上所述,學生學習動機是一種內在動力,能夠引發學習者學習興趣,使學習 者在學習的過程中願意主動學習。並促使學習者主動地朝向目標努力,堅持其學習活動,

直到學習任務完成,最終達到自己或教師所設立學習目標的心理歷程。

貳、學生學習動機的學派與相關理論

人類行為背後都有主導其發生的動機,個體行為從產生意念到終止,動機都扮演了 重要角色(李鴻儀,1998)。學習動機是學習成功的條件之一,教師需了解學生學習動機 的來源,依學生學習狀況或不同情境妥善運用學習動機,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

Woolfolk(1998)認為學習動機的理論,主要分為行為學派、認知學派、人本主義學派 與社會學派等四大學派,每一學派的論述與著重的層面皆不盡相同,茲分述如下:

一、行為學派觀點的學習動機理論

行為學派心理學家認為人們有基本的生理需求在促動著個體的行為。故個體行為的

動機主要在於想獲得基本的與次級的增強,此觀點強調「外在動機」是個體行為的趨力 所在(黃政傑,1996)。行為學派善用增強作用來提升學習者的學習,當學生表現好的時 候,用獎勵來讚賞其行為,反之則施行處罰。由此種外在誘因來督促學生持續學習,以 維持其學習動機(張春興,2007)。

行為學派認為人類的動機是經由學習而來,其模式為「需求-驅力-行為」,並運用 增強物,促進「刺激」與「反應」的連結(黃素玉,2011)。而人的動機是透過學習而來 的,學習是一種條件作用後的刺激反應過程(田于軒,2015)。

施良方(1996)認為學習者學到什麼不是個體決定,而是受環境控制,因此教師教 學時要營造可強化學生合宜行為的學習環境。蔣恩芬(2000)則認為有效增強物的運用 為每當學生表現正確行為時,立即給予增強,然而當好的行為建立至穩定時,改採間歇 性增強或延宕增強,以利達成目標行為。

因此,行為學派所強調的動機理論,是透過增強作用或外在行為改變來促使學生持 續學習,使學生在學習上有良好的學習動機。

二、認知學派觀點的學習動機理論

學習動機是學習者個人對學習事物的看法,其會因看法不同而生求知的需求,且是 一內在動機,是介於環境與個人行為之間的中介歷程,是學習者對學習事物的看法,進 而產生的求知需求(張春興,2007)。認知理論者認為個體行為的動機並非只受制於外在 刺激與誘因,也非受制於生理條件,故其強調「內在動機」的作用,且個體本身具有主 動與好奇的需求(黃政傑,1996)。而認知學派觀點的學習動機理論可分為:

(一)Weiner 的歸因理論

1985 年 Weiner 提出成敗歸因論(attribution theory),是解釋學習動機最有系統的理

論(張春興,2007)。個人完成任務之後,會對其自身成敗理由與行為結果進行分析,分 析層面主要有以下六個因素,分別為能力、努力、工作難度、運氣、身心狀況與其他。

而這六個因素又分為三個向度,分別為內外在向度、穩定性向度與可控制向度。

Weiner 的成敗歸因論的六項因素中,其中能力是內在、穩定但不可控制的因素;努 力是內在、不穩定但可以自己控制的因素;而工作難度則是外在、穩定但不可控制的因 素(林生傳,2009)。

(二)McClelland 與 Atkinson 的成就動機理論

二十世紀40 至 50 年代美國心理學家 John Atkinson 與 David McClelland 是以 Murray 成就需求理論為基礎發展為成就動機理論。成就動機所追求成就的行為,是由兩種相反 方向的心理需求相互作用之後產生的結果。一種是求成需求(need to achieve),另一種 是避敗需求(need to avoid failure);前者是個體不計後果的成功或失敗,全力以赴去做 一件事情,沒有完成目標決不放棄。後者為個體設法從工作情境中逃脫,以避免失敗的 傾向 (張春興,2007)。

而成就動機理論指個體為了得到成就感,可能會逃避艱難的任務或學習的事物,反 而選擇自己能勝任的去做。當個體追求成功的動機超過避免失敗的動機,就會出現較正 向與積極的表現,反之則表現出焦慮與退縮(蘇郁涵,2017)。

Atkinson 對成就動機理論歸納重點為以下四點:

1.個體的成就動機為個體對人、事、物一種追求成功的傾向;而個人成就動機的強弱 是從經驗中學習而獲得。

1.個體的成就動機為個體對人、事、物一種追求成功的傾向;而個人成就動機的強弱 是從經驗中學習而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