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師領導風格相關理論之探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教師領導風格相關理論之探究

本節將從教師領導風格的意義加以探討,接著說明教師領導風格之相關理論與層面 來進行分析,茲分述如下。

壹、教師領導風格的意義

研究者分別就領導、領導風格與教師領導風格的意義探討如下:

一、領導的意義

領導(Leadership)一直是組織現象中備受重視的焦點,學者基於領導與組織間的密 切關係,致力於探究有效的領導模式。吳清基(2001)認為領導乃是指在組織中,運用 本身的影響力,在兼顧組織發展目標與成員個人需求的原則下,領導者有效激發成員潛 能,以達成組織共同目標。李國勝(2005)覺得領導是一種複雜的社會活動,乃領導者 運用智慧及影響力,引導組織成員努力邁向共同目標之交互作用歷程。Hoy 與 Miskel

(2008)認為領導是一種交互作用結構的行為,是解決共同問題的過程。領導者會給予 團體成員工作指導,並協調團體活動,目的是為了完成組織目標。

陳福成(2008)認為領導是以自身的智慧感情能力影響部屬,進而完成目標的一種 活動,是一種互動歷程,領袖與成員互相影響,作用在達成領導人或團體的目的。陳志 勇(2010)認為領導是在團體組織的情境之下,領導者散發其個人的魅力或特質,並在 團體的交互作用之下產生影響力,用糾合群眾、激勵士氣以指引組織的發展,進而達成 組織的工作目標。謝文全(2012)覺得領導是領導者在團體情境裡,透過與成員的互動

來發揮影響力,以導引團體方向,並糾合群力,使其同心協力齊赴團體目標的歷程。

綜合以上所述,領導是指在團體情境中,領導者發揮其影響力與人格特質,將組織 願景內化於成員中,使其在團體情境與成員期望的交互影響下,共同達成組織目標的歷 程。

二、領導風格的意義

領導風格(Leadership Style)指領導者的領導方式或型態,Bryman(1992)將領導 風格理論研究的發展趨勢區分為特質取向(Trait Approach)、風格取向(Style Approach)、 權變取向(Contingency Approach)與新型領導取向(New Leadership Theories)。

林郁宙(2004)認為領導者的領導風格型態對於組織工作績效與部屬工作滿意度有 其影響力,領導者需了解與找出不同領導風格型態對於組織與部屬間影響為何,才能有 效幫助主管修正與掌握其領導風格,進而提升部屬工作滿意度與工作績效。而張慶勳

(2004)將領導風格定義為:領導者的思想、行為,與組織環境的綜合表徵,它具有領 導者個人的領導行為特色,意指學校領導者受其學校文化、學校組織文化、個人人格特 質影響後,將其思想、教育理念融入學校組織文化情境,所表現出來的個人領導行事作 為。

許多研究者致力於研究領導的型態,例如:Hartley(2004)將其分為權威型、民主 型、教練型;許清田(2003)則將其分為支持型、協商型、放任型;吳宜瑾(2004)又 將領導型態分為剝削權威型、仁慈權威型、諮商民主型、參與民主型,可見不同的研究 者對領導風格的型態分類並沒有一致的看法。

三、教師領導風格的意義

教師是一個班級裡的重要角色,是班級進行活動的核心人物。教師須結合教育專業 與自身的經驗等,發展出屬於自己的領導風格。藉由領導風格凝聚學生與家長間的凝聚 力、向心力,共同努力達成班級所塑造之願景或學習目標,因此一個班級要有良好的學 習成效與氣氛,教師的領導風格佔了關鍵的地位。

York-Barr 與 Duke(2004)主張教師領導是教師以個別或集體的方式,影響其同僚、

校長與學校成員,致力改善教與學,以提升學生學習成就之歷程。李清榮(2004)主張 教師領導是指教師對於該班學生領導管教方式,引導學生達到其教學目標、教學效果,

所採用的教學引導方式。謝雯惠(2006)在其班級經營的研究裡,認為教師領導風格係 指教師為了達成學校目標與班級經營效能,發揮其影響力,以激勵學生學習,藉以達成 班級經營的內容,進而提升班級經營效能。黃金和(2008)認為教師領導風格為教師在 班級經營過程中,本其人格特質及權力基礎,運用影響力,激勵班級學生提升能力與智 慧,凝聚班級向心力,以共同達成學習目標的行為歷程。

劉坤桐(2009)將教師領導風格定義為:教師在班級經營過程中,本其人格特質及 權力基礎,運用影響力,激勵班級學生提升能力與智慧,凝聚班級向心力,共同達成學 習目標的行為歷程。Katzenmeyer 與 Moller(2009)將教師領導定義為教師在班級教室 內外的引導,其致力於改善教育常規及對於學習者的學習環境產生正向影響。張德銳

(2010)認為教師領導即教師依其正式職位或以非正式的方式,在教室內,特別是超越 教室之外,貢獻於既是學習者也是領導者的社群,影響他人一同改進教育實敄,進而提 升學生學習的歷程。

謝幸娟(2011)則將教師領導風格定義為:教師在班級經營中,為達班級經營之效 能與學習目標,依教師人格特質與權力基礎發揮影響力,凝聚班級向心力,並提升班級

學生能力與智慧,進而共同達成班級學習目標之行為歷程。陳玉玫(2013)認為教師領 導係指教師以正式職權或非正式方法,對學生、同僚、學校、家長及社區等產生積極正 面影響力以朝向教育改善與發展之歷程,包含精進教學、專業發展、參與決定、夥伴關 係等內涵。倪靜宜(2016)認為教師領導,係指教師不論是否具有正式行政職位都是領 導者,透過學習社群分享同儕專業,參與各項行政決定,並活絡親師溝通,以提升領導 能量共同改進教育實務,進而促進學生學習成效的歷程。

綜合以上所述,教師領導風格是指在班級經營的過程中,教師透過自身人格特質、

權力與經驗,塑造獨特的班級氣氛,並凝聚班級成員的向心力,以提升學生學習成就之 歷程。

貳、教師領導風格的相關理論

二十世紀初以來,領導的研究大致可分為:領導者特質研究、領導行為研究與權變 領導研究等三種取向,而近年來領導研究的新取向,更透過組織文化經營的途徑,藉以 發覺更有效能的領導,也就是新領導取向。本研究將從特質論、行為論、權變論與新型 領導等四個取向,來分析領導理論的發展。

一、特質論

特質論為最早盛行之領導理論,1940 至 1950 年代之間,從事領導特質研究的學者 認為領導者為擁有某些特質的實體,領導才能實際是個人人格特質的結合,其大多將研 究重點集中於領導者個人的特質與技能上,因其認為領導者個人特質是決定領導成敗的 主因,主張從成功領導者身上找出成功的特質(黃芷羚,2017)。而佛羅里達大學的研究 發現,領導者特質可分為與生俱來及後天習得兩種,此一研究結果主張大部分特質係來 自後天的學習,其中以洞察力、進取、合作、堅忍、情緒穩定、判斷力及溝通技巧最具 有意義(黃昆輝,1988)。

張華葆(1984)歸納多項有關領導特質的研究,結果發現領導者人格特質共同具有 下列六項特點:1.語言流暢度:包括說服能力;2.機智與智力:包括能洞悉事態情況;3.

體諒部屬:維持和善的關係;4.組織能力:使組織有效運作;5.重視工作成效:依計畫達 成任務;6.瞭解部屬的心態。

秦夢群(1997)則認為特質論者致使未能提出一組變數來描述成功的領導者,他主 張原因如下:

1.在不同情境中,會出現不相同的新特徵。

2.特質論者常產生許多自相矛盾的結論。

3.人格測驗測出的人格特徵,常不能對領導者之行為做正確有效的預測。

4.成功的領導者具有某些特徵,但特質論者未能對失敗的領導者加以研究。

綜合以上所述,成功領導者的特質是存在的。但領導者如何在不同情境中,選擇最 適合的領導方式,使得組織創造出最大的效益,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二、行為論

1940 年代起,心理學行為主義學派發展蓬勃,將專注力由內顯的特質轉向外顯的行 為人際互動等模式,此一時期認為領導最重要的部分是領導者在各種情境中的作為,並 且主張成功的領導者是可經由學習培養而非先天的。

而 Andrew Halpin(1966)所提出的「領導者行為描述問卷」(Leader Behavior Description Questionnaire,簡稱 LBDQ),其主要目的在於確認領導行為的決定因素與分 為倡導與關懷兩種行為層面。倡導行為指教師明確限定自身與學生關係、溝通管道、教 學工作程序的方式;關懷行為則指教師與學生間的友誼、互信、互敬與溫暖等行為。倡 導與關懷分屬於兩個不同的領導層面,前者類似於工作取向,後者則類似於關係取向,

兩層面可劃分成高低兩類型交織成四種教師領導方式,分別為「高倡導高關懷」、「高倡 導低關懷」、「低倡導高關懷」、「低倡導低關懷」,而其中以「高倡導高關懷」為最佳的領 導方式。

而愛荷華州立大學學者 Kurt Lewin 將教師領導行為依據權威的使用程度分為權威 型、民主型、放任型三種(朱敬先,1995):

(一)權威型(authoritarian):

又稱「專權式領導」或「獨裁領導」,由領導者獨斷決定工作目標、方法,對部屬的 指導以命令為主。此種管理方式在早期極為常見,教師強調權力、賞罰分明、重視上課 秩序與禮儀,嚴格要求學生須遵守教師命令與規定,教學注重由教師灌輸知識給學生,

學生通常表現冷漠並會有較多挫折與反感,此外教室的氣氛較為嚴肅。

(二)民主型(democratic):

為參與領導的方式,領導者允許部屬參加意見再裁決事務,一切決策皆由部屬決定,

屬於授權與分權式的結合。教師在班級經營上採取支持性策略,此種方式較為大眾所接

屬於授權與分權式的結合。教師在班級經營上採取支持性策略,此種方式較為大眾所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