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學用落差之理論基礎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學用落差」之理論基礎

國內外的相關研究均發現,「學用落差」對個人、企業和國家的經濟 都會造成負面的影響。就個人而言,會影響其對工作的滿意度,亦會影響 薪資、工作表現及提高工作的流動性,並可能影響心理健康;就企業而言,

因「學用落差」之員工工作表現不佳、流動率高,會導致生產力下降,故 企業須負擔反覆篩選、招聘和培訓新員工的額外費用;就國家而言,「學 用落差」比率很高可被解釋為正規教育的過度投資,或教育系統無法有效 提供勞動力市場所需的技能,代表著教育和職業系統的政策有問題,無法 促進國家經濟繁榮。為了限制這些負面後果,探討「學用落差」的理論及 原因,並設計有效的因應策略是必要的(Rašovec & Vavř inová,2014)。

Rašovec 和 Vavř inová(2014)指出,「學用落差」的原因存在於個體 層面以及個體層面外的鉅觀層面中。有許多的理論可以幫助理解勞動力 市場的不完善之處。在個體層面,教育資格不相稱可以用工作上的事實來 解釋,例如個人選擇接受低於其教育資格的工作,是因為這樣的工作壓力 小、通勤時間少、工作時間靈活等。另一種可能性是雇主更喜歡「過度教 育」的員工,因為他們可以學得更快,在變化快速的市場中,僱用「過度 教育」者可能是避免未來支出的策略,是一種比較保險的方法。

另 Desjardins 與 Rubenson(2011)、Kupets(2015)指出,勞動力 市場及經濟的不完善之處可能導致「學用落差」,故藉由探討「勞動力市 場理論」及「經濟理論」,例如:「人力資本理論」、「信號理論」、「篩選理 論」、「職業流動理論」、「適配理論」、「求職理論」、「工作競爭理論」、「技 術變革理論」、「勞動力市場區隔理論」、「分配理論」、「歧視理論」、「個人 偏好之差異」等,有助於理解「學用落差」的潛在原因。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Kupets(2015)更進一步從社會階層(Social stratification)和 跨代流動(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的角度,提出「相對風險規避 理論」、「理性行為理論」、「再製假設」等,以解釋「學用落差」;此外,

行政院主計處(2004)於「人力低度運用衡量方法之研究」中提出「職業 結構變遷理論」,用以解釋「學用落差」;又國外學者 Desjardins 與 Rubenson(2011)、Senarath 與 Patabendig(2014)則均提出「異質技 能理論」,亦是解釋「學用落差」的理論之一。

以下茲就前述之「勞動力市場理論」及「經濟理論」,以及「社會階 層和跨代流動理論」、「職業結構變遷理論」、「異質技能理論」等予以簡要 探討,俾瞭解「學用落差」的可能潛在因素。

一、勞動力市場理論及經濟理論

(一)人力資本理論(Human capital theory)

「人力資本理論」以 Schultz(1960)、Becker(1962)、Mincer(1974)

等人為代表,其主要論點是認為教育能培養技能,從而提高個人的生產率,

進而提高個人的工資和國家的總產能。此種論點係屬預測性質,並假設勞 動力市場會公平地根據工人的資格(知識和技能),予以適當分配工作和 薪酬,即薪資水準是由勞動者本身的能力來決定,特別是教育的程度和工 作經歷。「人力資本理論」的觀點認為,「過度教育」在畢業生的發生率很 高,係因為畢業生缺乏工作經驗(行政院主計處,2004;高曼,2017)。 基本的人力資本模型不允許存在「過度教育」的勞動力。「過度教育」

被視為一種暫時現象,可以在短期內出現,只要企業能調整其生產過程以 充分利用個人的人力資本,則可以改善「過度教育」的現象。人力資本模 型的適應版本補充指出,「過度教育」可以彌補人力資本存量的不足,例 如經驗和先天能力等(Kupets,201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綜上,「人力資本理論」係假設個人總是被分配到最佳位置,並且沒 有技能不相稱的問題,可能出現的技能不相稱是一種臨時現象,從長遠來 看來會自行解決。因為「人力資本理論」認為技能不相稱會引發雇主對生 產過程的調整,以便充分利用員工的現有技能,從而提高與現有技能供應 相稱的生產力;或者,員工將尋求更合適的工作以實現自己的生產潛力,

從而最大化薪資收益,這將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員工僅在短期內出現「學用 落差」(Kupets,2015;Quintini,2010)。

(二)信號理論(Signalling theory)

「信號理論」由 Spence (1973)提出,認為個人之所以會過度投資教 育,係因為教育可以作為個人的生產力信號(Kupets,2015)。故「信號理 論」強調畢業證書的生產力識別,認為個人與雇主之間存在著不對稱的信 息,雇主對於求職者能力的高低並沒有完整的信息,故招聘時只能藉由畢 業證書、證照等資格來推斷求職者的能力,也因此求職者為了爭取更多的 就業機會,會進行更多的教育投資,以取得較高的文憑或證照,作為求職 時的信號,因而產生所謂的文憑主義(洪欣潔,2010)。

雖然「國際教育成績評估協會」(IEA)先後開展了「國際成人識讀能 力調查」(International Adult Literacy Survey,簡稱 IALS,1994-1998 年)和「國際成人識讀與生活技能調查」(Adult Literacy and Life Skills Survey,簡稱 ALLS,2003-2007 年);另 OECD 亦自 2008 年起迄今,

辦 理 「 國 際 成 人 能 力 評 量 」( Programme for the International Assessment of Adult Competencies,簡稱 PIAAC),以調查世界 16-65 歲成人在計算、識字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等技能之水準 (McGowan &

Andrews,2015; Pellizzari & Fichen,2017),但雇主通常不會使用這些 調查結果,而是使用教育證書、證照上之資格來擇選員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因此,越來越多的人追求更高的教育文憑,致使勞動力市場供需失衡,

造成了過度教育的現象,而隨著此種高等教育「量」大幅擴增的現象,也 使得高等教育之招生標準及畢業生程度開始下降,產生「年級漂移」和「證 書通膨」的問題,進而衍生高教低就之「過度教育」現象(Kupets,2015)。

「等級漂移」是指教育標準下降,致使教育證書產生貶值。「證書通 膨」則是指資格或文憑(qualification/diploma)的通貨膨脹。「等級漂 移」類似於「證書通膨」,兩者不同之處在於,「等級漂移」會導致特定資 格的教育和技能內容產生真正的變化,而「證書通膨」係指教育信號傳遞 力的改變。在「等級漂移」和「證書通膨」的情況下,員工需要獲得更多 的證書和文憑(Quintini,2011)

綜上,「信號理論」認為,文憑雖然可以提供求職者一種先期訊號,

但文憑無關於求職者工作能力的高低,意即擁有較高、較好的學歷並不等 於擁有較佳的工作能力,所以不斷地擴張高等教育並不必然就能讓國家 的經濟持續成長(洪欣潔,2010)。

(三)篩選理論(Screening hypothesis)

「篩選理論」最先由 Spence (1973)提出,接續有許多學者予以補充 及調整相關論點。產生於 20 世紀 70 年代的「篩選理論」,基於 20 世紀 50 年代和 60 年代開發中國家的教育擴展,並未加速這些國家的經濟發 展,反而使受教育者大量失業,「篩選理論」指出,這說明「人力資本理 論」關於教育能提高人的認知能力,從而提高勞動生產率,促進經濟成長 的論點是不正確的。「篩選理論」認為教育的作用主要不在於提高人的認 知水平,而是對具有不同能力的人進行篩選(Kupets,201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篩選理論」質疑「人力資本理論」所謂教育可以提升生產力的說法,

並強調教育程度只是雇主用來決定聘用員工的一項便捷工具,雇主會把 教育程度當成一種篩選機制,是因為雇主缺乏應徵工作者能力的相關資 訊,故係假設有較佳能力的員工在教育上能更順利的向上攻讀更高學位。

綜上,「篩選理論」認為,能力相同的人,為了想要提高教育程度,

以利雇主篩選,俾在未來的職場生涯中獲得較佳的工作、賺取較高的薪資,

會在學校教育中越待越久,形成一種過度投資在教育的現象(行政院主計 處,2004)。臺灣亦有此現象,青少年之求學年限延長,15~24 歲之勞動 力參與率只有 34.3%,在亞洲僅高於韓國之 29.3%(勞動部,2019)。

(四)求職理論(Job search theory)

「求職理論」認為就業市場訊息不足對求職的影響是雙方面的,求職 者尋找工作時,不一定能獲得關於工作的準確信息,如不知道哪裡有較佳 的工作機會,致使屈就於與其教育資格或技能不相稱的工作,導致了高教 低就,特別是教育程度不斷提高的年輕人。此外,求職者也可能因對待遇 有過高的期望,而導致了失業。

就雇主而言,無適當管道尋找所需條件的求職者,可能形成職位空缺 或所用非人的情形。例如,年輕人在尋求工作時,企業希望任用有經驗者 致使年輕人缺乏機會,或是企業只將職缺公告於公司網路,但年輕人尋職 時未善加運用網絡(Desjardins & Rubenson,2011)。

綜上,「求職理論」認為,即使供需數量相等,但供需雙方在勞動力 市場上會因訊息的不完全,而不知道合適的對方在哪裡,於是會產生有些 求職者找不到工作,以及有些工作找不到人或是乏人問津的情形。(行政 院主計總處,200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五)職業流動理論(Career mobility theory)

「職業流動理論」由 Sicherman and Galor (1990)提出,此理論預 測勞工會暫時從事某種工作,以累積日後轉換到更高階工作所需的技能 及經驗,故認為「過度教育」是生命週期中的一種暫時現象,會在年輕人 找到適合自己技能的工作時改善,即「過度教育」比率會隨著年齡的增長 而下降,故年輕且受過高等教育的勞動參與者,其職業之流動率往往最高。

但「職業流動理論」特別指出,就業信息的不足、市場條件不佳或某些職 業領域的結構性缺陷,均可能限制了職業的流動性( Desjardins &

Rubenson,2011;Kupets,2015)。

(六)適配理論(Matching theory)

「適配理論」由 Pissarides (2000)提出,認為教育和職業的不適配 是短暫出現的現象,因為教育和職業的不適配對員工跟雇主而言,都需要 付出昂貴的代價。就個人而言,會影響其對工作的滿意度,亦會影響薪資、

工作表現及提高工作的流動性,並可能影響心理健康;就雇主而言,因「學 用落差」之員工表現不佳、流動率高,會導致生產力下降,故雇主須負擔

工作表現及提高工作的流動性,並可能影響心理健康;就雇主而言,因「學 用落差」之員工表現不佳、流動率高,會導致生產力下降,故雇主須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