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共分四節,就研究動機與目的、待答問題與研究假設、名詞釋 義、研究範圍與限制等分述說明。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20 世紀 60 年代美國經濟學家 Schultz 與 Becker 提出「人力資本理 論」(human capital theory),認為教育可以提高人的知識程度,知識程 度越高的人,其技能及生產力越高,也會獲得較高的就業率與薪資報酬,

所以教育是提高人力資本的主要手段。教育因此開始被視為一種投資,各 國莫不致力於教育投資,高等教育於是開始普及化,尤其是在經濟合作暨 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簡稱 OECD)會員國中,高等教育之發展最為迅速(黃毅志、林俊瑩,2010)。 1985 年 OECD 會員國高等教育之在學率平均為 40%,至 2004 年增加 至 71%,20 年間成長迅速,並逐漸普及化(張芳全,2008)。然而 20 世 紀 70 年代起,許多學者開始陸續發現,受過高等教育的學生,其在校所 學得的技能(acquired skill),與工作所需的技能(required skill)

間開始有不相符的現象,致使高等教育所培育出來的人才不一定會受到 企 業 的 青 睞 , 且 其 就 業 率 、 薪 資 與 工 作 滿 意 度 也 不 一 定 較 高 (Bracke1,Pattyn1,& Knesebeck,2013)。這種現象,自 20 世紀末起,開 始成為 OECD 各會員國關注與研究的議題(張雯玲,2011),OECD 調查發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現,該會員國不滿意畢業生能力的企業平均約占 21%(駐巴拉圭共和國 大使館教育參事處,2016)。

美國俄亥俄州董事會(2014)在「學前到就業: 學生職業生涯中高等 教 育 的 角 色 」( Pre-K to Jobs: Higher Educations Role in Developing Students for careers)報告亦指出,學生所擁有的技能與 工作所需的技能間有落差,已是全球性的問題,且相關證據顯示,要找到 足夠數量且適格之人員,以滿足當前和未來的勞動力需求是相當困難的。

臺灣高等教育量的擴增趨勢與世界各國相同,亦是自 20 世紀末開始 大量擴張,查教育部統計處資料(教育部,2019),1991 年臺灣大學校院 計 50 校,2001 年增至 135 校,2011 年達到 148 校,20 年來大學校院數 量成長近 2 倍,2018 年因受到少子女化的影響,稍降至 141 校(如圖 1-1)。

圖 1-1

1991-2018 年臺灣公私立大學校院總數圖

資料來源:整理自教育部(2019)。教育統計 2019。2019 年 6 月 30 日取自

https://stats.moe.gov.tw/bookcase/Education_Statistics/108/index.html

#p=28。

50

135

148 141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991 2001 2011 2018

西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另查臺灣高等教育大專生淨在學率,93 學年度(西元 2004 年)即達 53.20%,依據 Trow(1973)教授對高等教育擴張的論述,臺灣高等教育 於 2004 年即屬於普及型之高等教育,迄 2018 年,臺灣高等教育之淨在 學率更已高達 71%(教育部,2018),故臺灣 2018 年 15 至 24 歲之勞動力 參與率只有 34.3%,低於美國(55.2%)、日本(47.6%)、新加坡(38.1%), 僅高於韓國之 29.3%(如表 1-1)。顯示,臺灣因高等教育普及,無論是男 性或女性青年,求學之年限均較其他國家長(勞動部,2019)。

表 1-1

2018 年我國與主要國家青年勞動力參與率比較表 單位:%

項目別 中華民國 韓國 新加坡 日本 美國

總計

15~24 歲 34.3 29.3 38.1 47.6 55.2 25~29 歲 93.4 76.9 90.0 89.2 82.3

男 性

15~24 歲 34.8 24.4 39.2 47.1 55.9 25~29 歲 95.0 77.3 90.7 94.4 87.8

女 性

15~24 歲 33.9 33.7 36.9 48.3 54.5 25~29 歲 91.8 76.5 89.4 83.9 76.9 資料來源:修改自勞動部(2019)。勞動統計通報–107 年青年(15-29 歲)就業狀況。2019 年

6 月 20 日,取自 https://www.mol.gov.tw/media/5760594/107 年青年族群分析,

1080528 通報.pdf,p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內政部統計處(2019)調查更發現,2018 年底臺灣戶籍登記年滿 15 歲以上人口計 2,054.1 萬人,教育程度以大專以上學歷者 935 萬人最多

(占 45.5%),且逐年增加,10 年間增近 4 成,並以大學學歷者增加 206.4 萬人最多,至於高中(職)、國(初)中及國小學歷者,則均較 10 年前減 少。與國際比較,2017 年底,臺灣 25 至 64 歲人口,具高等教育學歷之 比率已達 49%,較 OECD 各國之平均值 37%為高;如與主要國家比較,

除加拿大 57%、日本 51%,高於臺灣外,其餘均較臺灣為低(如圖 1-2)。

圖 1-2

主要國家 25-64 歲人口高等教育比率圖

資料來源:修改自內政部統計處(2019)。內政統計通報 108 年第 11 週。2019 年 6 月 21 日取自 https://www.moi.gov.tw/files/site_node_file/7977/108%E5%B9%B4%E7%AC%AC11%E9%8 0%B1%E5%85%A7%E6%94%BF%E7%B5%B1%E8%A8%88%E9%80%9A%E5%A0%B1_%E6%95%99%E8%82%B2

%E7%A8%8B%E5%BA%A6.pdf。

49 51

47 47

57

46

29

35

45 43

37

0 10 20 30 40 50 60 (%)

主要國家

具高等教育學歷占25-64歲人口比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因此,臺灣在勞動力市場需求有限,但具高等教育學歷者眾多的人力 供需失衡狀況下,近年來經常出現「博士賣雞排、碩士考清潔隊員、大學 生做水泥工…」等社會新聞(洪雪珍,2016)。且由行政院主計總處(2019)

近 10 年所做之失業率調查(如表 1-2 及圖 1-3)可知,國中及以下、高 中(職)、專科及以上 3 種教育程度者之失業率,2009 年時專科及以上教 育程度者之失業率最低,2010 年起專科及以上教育程度者之失業率,開 始超越國中及以下教育程度者,並自 2012 年起,專科及以上教育程度者 之失業率已為最高,且持續迄今。顯見臺灣社會受過高等教育者雖然眾多

,但能順利就業之比率,卻遠低於其他教育程度者,形成了「高學歷,高 失業率」現象。

表 1-2

臺灣各級教育程度失業率一覽表 單位:%

失業率 年平均

國中及以下 高中(職) 專科及以上

合計 國小 及以下

國中 合計 高中 高職 合計 專科 大學 以上 2009 年 5.84 4.35 6.83 6.19 6.07 6.23 5.57 4.96 5.98 2010 年 4.83 3.27 5.84 5.58 5.43 5.63 5.12 4.33 5.62 2011 年 3.69 2.52 4.44 4.66 4.75 4.63 4.51 3.40 5.18 2012 年 3.52 2.32 4.27 4.22 4.45 4.15 4.58 3.18 5.37 2013 年 3.53 2.29 4.29 4.11 4.25 4.06 4.50 3.11 5.26 2014 年 3.20 2.04 3.87 3.83 3.79 3.85 4.35 3.09 4.99 2015 年 2.77 1.84 3.29 3.83 3.80 3.84 4.13 2.75 4.79 2016 年 3.09 2.31 3.52 3.90 3.99 3.87 4.23 2.91 4.84 2017 年 2.90 2.20 3.27 3.74 3.86 3.69 4.06 2.77 4.65 2018 年 2.96 2.39 3.25 3.60 3.80 3.53 4.02 2.70 4.61

資料來源:修改自行政院主計總處(2019)。就業、失業統計-時間數列統計表。2019 年 3 月 26 日取 自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https://www.stat.gov.tw/ct.asp?xItem=37135&ctNode=517&mp=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1-3

2009-2018 年臺灣各級教育程度失業率圖

資料來源:修改自行政院主計總處(2019)。就業、失業統計-時間數列統計表。2019 年 3 月 26 日取 自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https://www.stat.gov.tw/ct.asp?xItem=37135&ctNode=517&mp=4

然而,臺灣雖然受過高等教育者之失業比率高於其他教育程度者,但 是社會上依然充滿著人才短缺、企業找不到適合人才等輿論,例如:中央 研究院 2011 年 8 月發布《人才宣言》,呼籲政府對人才供需失衡問題提 出對策(教育部,2013);牛津經濟研究機構(Oxford Economics)2012 年出版之《全球人才 2021》報告指出,在 46 個受評比的國家中,臺灣在 2021 年將是全球人才短缺最嚴峻的國家(教育部,2013;黃嘉倫,2014)。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國中及以下 5.84 4.83 3.69 3.52 3.53 3.2 2.77 3.09 2.9 2.96 高中(職) 6.19 5.58 4.66 4.22 4.11 3.83 3.83 3.9 3.74 3.6 專科及以上 5.57 5.12 4.51 4.58 4.5 4.35 4.13 4.23 4.06 4.02

0 1 2 3 4 5 6

失業率 7

年度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又 1111 人力銀行 2017 年發布「企業徵才困境」調查結果,指出高 達 6 成 6 的受訪企業感受到「人才荒」的壓力(李佩璇,2017)。瑞士洛 桑國際管理學院(IMD,2018)公布之「2018 年世界人才報告」(World Talent Report 2018)亦指出,臺灣人才競爭力排名全球第 27,較前 2 年(2016 及 2017 年名次相同)下降 4 名,在亞洲排第 4。臺灣此種受過 高等教育者眾多,但其失業率卻高過於其他教育程度者,且社會上充斥著 人才不足輿論之矛盾現象,為進行本研究之研究動機一。

再查「教育部大專校院畢業生流向調查」相關統計資料(臺灣大學學 生職涯發展中心,2019),2018 年調查 105 學年度畢業滿 1 年之畢業生流 向,統計顯示學士學歷者畢業滿 1 年但仍未就業之比率高達 59.8%(如圖 1-4),而其仍未就業的原因包含:進修中(83.6%)、準備考試(9.3%)、 服役中或等待服役中(3.6%)、尋找工作中(3%)、其他(0.5%:如等待簽 定工作合約中、面試中、剛役畢、學士後中醫、學士後西醫等),可知擁 有高等教育學歷之未就業學士約有一半希望能繼續取得更高之學歷。

圖 1-4

105 學年度畢業滿 1 年之學士生畢業生流向圖

資料來源:引自臺灣大學學生職涯發展中心(2019)。畢業生流向調查結果。2019 年 6 月 8 日 取自 http://career.ntu.edu.tw/CDS/107cdsinfo.php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勞動力市場理論之「信號理論」(Signalling theory)指出,教育程 度可以作為個人的生產力信號,雇主因為對於求職者能力的高低並沒有 完整的信息,故招聘時只能藉由畢業證書資格來推斷求職者的技能,也因 此求職者為爭取更多的就業機會,會進行更多的教育投資,以取得較高的 文憑,作為求職時的信號(洪欣潔,2010)。另「篩選理論」(Screening hypothesis)也指出,教育程度是雇主用來決定聘用員工的一項便捷工具,

因此人們都想要提高教育程度,期在求職時能獲得雇主的青睞,導致過度 投資在教育的「過度教育」現象(Desjardins & Rubenson,2011)。

上述理論或許可以解釋為何前述「教育部大專校院畢業生流向調查」

發現,臺灣擁有學士學位者仍有半數選擇持續進修之原因,意即「信號理 論」、「篩選理論」或可用來解釋「過度教育」之現象;但也有可能是高等 教育的數量和質量間之相關正朝著「反比」的方向發展,意即也有可能是

「等級漂移」(grade drift)和「證書通膨」(credential inflation)

現象(Kupets,2015),造成了臺灣「過度教育」的問題。

「等級漂移」是指教育標準下降,致使教育證書產生貶值。「證書通 膨」則是指資格或文憑(qualification/diploma)的通貨膨脹。「等級漂 移」類似於「證書通膨」,兩者不同之處在於,「等級漂移」會導致特定資 格的教育和技能內容產生真正的變化,而「證書通膨」係指教育信號傳遞 力的改變。在「等級漂移」和「證書通膨」的情況下,員工需要獲得更多 的證書和文憑(Quintini,2011),臺灣高等教育「學用落差」是否有「等 級漂移」和「證書通膨」的狀況,值得進一步探討。

另根據 1111 人力銀行 2018 年進行之「上班族學用落差調查」顯示,

臺灣高達 5 成 7 的上班族自評步入職場的第一份工作是「用非所學」,只 有 4 成 3 的人認為步入職場的第一份工作與學校所學相關(李佩璇,2018)。 凡此種種均顯示,臺灣跟世界各國的趨勢一樣,在高等教育的擴張下,受 過高等教育的學生在「學」與「用」間,存在著落差。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臺灣社會一般將這種「學」與「用」間落差的現象稱為「學用落差」, 亦有研究稱為「教育與職業不相稱」 ;國外學者或研究多稱為「education-job mismatch」,亦有稱之為「education mismatch」或「job-education mismatch」、「education and job mismatch」、「education mismatch and skill mismatch」、「the gap between learning and applying」、

「irrelevance between major and job」、「skill mismatch」等。

歐洲職業培訓發展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Training,簡稱 Cedefop)在 2010 年出版之「學用相稱的挑 戰:學用落差的分析和政策的應用」報告中指出,「學用落差」可成「垂 直」(Vertical)和「水平」(horizontal)二種面向。「垂直」面向的不 相稱指個人所具備的教育程度與工作要求的教育程度間不相稱,又可分 成「過度教育(低就)」(overeducation)及「教育資格不足(高就)」

(undereducation)。「水平」面向的「學用落差」指個人的「學習領域」

與「工作內容」間無關,「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稱為「用非所學」,

(教育部,2018)。

Paolo 與 Mañé(2014)指出,過去許多文獻係使用畢業證書作為「教 育與職業不相稱」之衡量指標,近年開始以技能或能力方面的赤字或盈餘

Paolo 與 Mañé(2014)指出,過去許多文獻係使用畢業證書作為「教 育與職業不相稱」之衡量指標,近年開始以技能或能力方面的赤字或盈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