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童霸凌行為改善策略的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學童霸凌行為改善策略的相關研究

目前國內碩士論文中,大多以量化研究論述霸凌現象發生的原因、現況、影 響,以及教師班級經營、管教方式或家長教養態度與學生霸凌行為之關係,也有 採實驗研究,設計一套課程以觀察其改變與實驗其成效,另外,還有運用質性研 究探討或回溯霸凌事件中的個案,或是發展教學課程以改善霸凌狀況,不過仍屬 少數,研究者身為國小教師,有感於霸凌現象日益蔓延,荼毒校園的寧靜與學童 的身心,期望透過探究改善霸凌行為的相關研究,提出有效改進的策略,設計適 合的課程融入教學中,增進學童在霸凌議題方面的認知與態度,形塑正向價值觀,

消弭霸凌現象,還給學童乾淨良善的學習空間。研究者將改善霸凌行為的相關研 究所運用之研究方法與結果,整理如附錄二。

茲將運用策略改善霸凌行為之相關研究,分為研究主題、研究對象、研究方 法、研究結果等面向,分析如下:

壹、研究主題方面

有鑑於霸凌事件頻傳,有不少研究者投入相關研究,以改善霸凌行為為主題 來從事研究,期望透過各種策略以改善當前的霸凌現象,有:

一、實施課程方案

透過設計課程來達到改善欺凌行為的目標,而實施的課程的種類眾多,有生 命教育課程、人權教育課程、霸凌防治課程、正向思考教學活動課程、正向管教 課程、表演藝術課程、數位影片案例教學等。其中以生命教育課程的相關研究最 多,顯示加強生命教育有助於霸凌行為的改善。

二、運用輔導技巧

無論霸凌加害者或受凌者在事件發生後,都需要透過輔導的方式,助其覺察 自己的問題,進而改善行為,甚至將正向表現時間延長,相關研究中有設計團體

65

輔導方案、焦點解決短期諮商、受凌學生輔導歷程、讀書治療、書目療法、歷程 性繪畫藝術治療等,藉由專業的諮商,協助學生破壞後重建,讓自己的學習生活 步入正軌。

三、強化班級經營策略

根據研究顯示,教師班級經營與校園霸凌行為有顯著相關,因此,蒐集到的 文獻中,有提出教師可以善用班級經營策略、訂定校園欺凌行為防治計畫等策略 來降低霸凌行為發生,並探討其實施成效等主題的研究。

貳、研究對象方面

霸凌事件侵襲各校園,小至國小,大至高中,其實都需要適合其年齡與認知 發展的方法,以解決棘手的欺凌問題,歸納相關文獻,研究對象涵蓋國小至高中 學生,因相關研究數量不多,為提供本研究實施策略的方向參考,因此將其全都 納入,經過整理與分析後發現,為國小學童擬定的策略以實施生命教育、人權教 育、數位影片案例教學與正向思考教學等課程為主,若是針對霸凌加害者或受凌 者此類特定的研究對象則採取輔導諮商、讀書治療等方法,而為國中生規劃的策 略,除了進行雷同的生命教育課程以外,還有難度較高的戲劇表演藝術課程,對 受凌者也選擇以輔導關懷方式為行為改變的策略,至於高中的受凌者則以藝術治 療團體疏導其情緒,改善當前處境,由此可知,不同的研究對象,採取的策略不 盡相同,整體而言,國小學童以霸凌防治的計畫與課程為主,預防重於治療,在 年幼時期即建立學童正確的價值觀與人際相處之道,倘若真有霸凌事件,則以輔 導技巧來協助當事人重建正規的學習生活,而國高中生以增強認知與後續關懷為 主,這是由於國高中生認知成熟,可選擇進行教學課程融入反霸凌觀點,或是以 輔導治療方式來幫助受凌者走出幽谷。

66

參、研究方法方面

相關的研究方法主要分為四類:以行動研究最多,其次為準實驗研究、質性 研究,以及內容分析、調查研究等少部分其他研究方法,由於是有關霸凌行為改 善策略之研究,研究者會預先規劃課程或方案,在實施後,對照研究對象言行之 前後差異,以評估實施成效,因此,直接進入教學現場,採取行動研究方法、質 性研究,藉由觀察、訪談等方式來評估學生在活動介入後的改變,並適時調整策 略實施內容與方向,以提高成效,另外,也有以準實驗研究法來比較未參與方案 及參與方案學生之不同,以瞭解實施成果。

肆、研究結果方面

研究結果與發現,針對改善學童霸凌行為所採取的方法,可分二方面來說明:

一、教學目標達成程度

相關研究主要以改變學生偏差的行為或建立正向的觀念為目標,並評鑑設計 方案的實施成效,依據研究結果顯示,無論是行動研究、質性研究或準實驗研究 均達成預定的研究目的,學生在參與方案後在觀念的建立和行為的表現上均有明 顯改善,且獲益良多。

二、其他之發現與結果

1.提升對生命與人權的態度能有效遏止霸凌行為:接受生命教育課程、人權教 育、正向思考教學活動課程、正向管教課程方案、戲劇表演藝術課程、數位影片 案例教學、防治國小學童校園欺凌行為教學計畫等課程後,學生對人權、反霸凌、

勇氣、關懷、尊重、正義、守法、負責等觀念與表現有正向的提升,且提高了對 被欺凌及欺凌行為之認知,從中學會自我覺察與省思,同儕間相處更和諧,願意 去尊重、關懷和感謝他人,引發其同理心,增強社交技巧後,進而幫助弱勢學生,

也能減低攻擊行為的發生,使言語、肢體、關係霸凌等行為有顯著改善,人際互

67

動更為活絡與融洽(王榮駿,2010;李惠怡,2005;沈邑蓎,2009;卓英芬,2009;

陳淨怡,2008;黃梅嬌,2005)。

2.輔導諮商策略非立即見效:讀書治療、書目療法、「歷程性繪畫」藝術治療、

希望感之團體輔導、焦點解決短期諮商之輔導歷程、班級與個別輔導並行等方式 能提升同理心、自尊等整體正向情緒特質與改善自卑感、無助感等負向情緒特質,

學習對同儕衝突因應策略,部份具顯著效果,可藉由提升兒童社交技巧、社交地 位及正向經驗,改善學生霸凌行為,但需經歷調適期,非立即見效,期間若能持 續提供導師諮詢,將能更有效達成改善偏差行為之目標(李秀媚,2008;杜怡蓁,

2009;曾亞竹,2012;羅丰苓,2011;蘇盈綺,2011; 蘇桂慧,2012)。

3.合宜的策略不但能改善霸凌問題,且能預防衝突:學生在接觸課程及接受輔 導後,不但能幫助霸凌加害者與受凌者在校園裡突破困境,在自省後改變自己的 觀念與行為,也能將其應用在生活中,發展解決同儕衝突與面對霸凌因應策略,

在降低霸凌能力的同時,更能避免衝突再次發生(朱昀庭,2011;沈邑蓎,2009;

鄭雅尹,2009)。

4.教師擔任關鍵角色:霸凌策略成功與否效,關鍵在於師生對於反霸凌的共 識,學校與師長對霸凌議題的重視與積極介入處理,能有效降低霸凌行為產生,

而在校時導師與學生的接觸時間最長,對學生的影響也最大,導師若能以班級經 營、正向管教與輔導策略等方式進行反霸凌方案,增進學生在霸凌議題的認知,

及人際互動的技巧,將能讓暴力無所遁形,校園霸凌行為也將走入歷史(陳如瑾,

2011;鮑宜岑,2011)。

從上述研究來看,霸凌行為是可以透過細心規畫的課程教學、輔導方法,配 合教師積極正向的班級經營來獲得改善,關鍵在於師與生的共識及決心,尤其國 小學童年紀尚小,對於霸凌的認識可能半知半解,無法確切瞭解其嚴重性,也無 法想像其對學習生活,甚至未來的不良影響,如果未深受其害,想必不能同理,

傳統式教條說理恐流於形式且成效不彰,若能透過量身打造具體明確的課程,特

68

別是於教學中融入少年小說、影片、戲劇、繪畫等媒材,不但能引起學童學習動 機,也能達潛移默化、事半功倍之效,因此,研究者採用行動研究法,進行以繪 本教學改善霸凌現象之研究,期望能借重繪本的趣味性、教育性、藝術性等特性 與價值,發揮其最大效用,配合生動多元的教學活動,協助學童建立正確人際相 處觀念、培養正向品格及學習尊重不同個體,從根本讓班級霸凌現象消弭無形。

此外,有鑑於校園霸凌行為對學生人格發展影響甚鉅,並妨礙學生學習權,

甚至影響校園師生對基本人權的意識及反思能力,行政院院會於100 年 5 月 19 日 通過「教育基本法」第8 條修正草案,來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人格發展權及 學習權等,明定禁止學生霸凌行為,並授權中央主管教育行政機關訂定學生霸凌 防制機制等事項之準則,就學生霸凌行為的預防、發現、處理及輔導等予以規範,

以保障學生基本人權及受教權。

分析改善學童霸凌行為之相關文獻可知,無論霸凌行為的構成條件、發生原 因、傷害程度為何,只要家長和教師及時察覺,適時介入並採取策略,再設計相 關課程予以導正,持續進行一段時間後,便能觀察到學童在個性、態度與行為上 的改變,長期追蹤後發現其效果更為顯著,可見,教師身為第一線教育工作者,

若能將用心班級經營、充實反霸凌知能與實施品格課程列為首要工作,將能有效 降低及預防霸凌現象的發生。

然依據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11)調查顯示:詢問孩子對於「反霸凌政策」

的想法,六成(60.4%)認為最有效的方法是「加強老師處理霸凌的能力」,其次為「對 霸凌者的輔導」(54.2%),以及「加強同學對霸凌的認識」(48.2%)、「增加學校的 輔導人力」(48.2%)等都有獲得半數左右的孩子認同。

從孩子心中可以得知,學校的反霸凌沒有積極的行動,很多項目都需要再改 善,光在教室內張貼標語以及演講,雖然讓人感覺學校有處理問題的意願;但事

從孩子心中可以得知,學校的反霸凌沒有積極的行動,很多項目都需要再改 善,光在教室內張貼標語以及演講,雖然讓人感覺學校有處理問題的意願;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