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學習態度內涵與相關研究

一、學習態度的定義

態度是指個體對人、對事所持有的一種積極或消極、正確或不正確的反應傾 向,並具有持久性且一致性的行為傾向(郭生玉,1999)。而態度之形成又與文化 傳統、家庭環境、學校教育等因素有關(張春興,1989)。因此,態度並非天生具 有,而是需要透過不同的學習過程來形塑。社會心理學家 Kelman 於 1965 年提出,

個體態度的改變與形成,必頇經過三個階段:即順從(compliance)、認同

(identification)與內化(internalization)。順從是指個體在社會的影響之下,展現 的態度會與他人一致,屬於態度中的「行為」成份;認同是指喜歡某個特定人物 或團體,並將其視為楷模,主動改變態度與其相近,屬於態度中的「情感」成份;

內化則是指個體將認同的態度與自我原有的態度進行協調統整的歷程,是屬於態 度的「認知」成份。綜合上述學者的看法,可將態度歸納為透過不同的學習過程 而形成一種持久且一致的行為傾向,並包含行為、情感及認知三個成份。

由態度的意涵為延伸探討對學習態度的定義,張春興(1991)認為學習態度 是透過教與學的歷程,針對特定的方向與目標,進行持久習慣性與一致性的內在 心理反應,此反應包含認知、情意與技能等三方面的交互作用;蔡宜娟(2004)

則認為學習態度是學生在學習活動的歷程中,對於學習環境中的人、事、物所產

生之心理預備狀態,引導學生學習行為的方向;林倩瑜(2008)將學習態度定義 為學習者在學習歷程中,對學習情境中的人、事、物所表現出的認知、情感及行 為。

綜合上述學者的定義,學習態度可視為態度意涵的延伸,指的是學習者在學 習過程中,與人、事、物之互動產生的心理傾向,並反應在認知、行為及情感三 方面。

二、學習態度的內涵

學習態度的內涵,國內外學者有各自不同的見解。吳武典(1971)把學習態 度的內涵分為:對學科的態度、對學校的態度、對教師的態度、對同學的態度及 對自己的態度;林倩瑜(2008)認為學習態度包含: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 信心、學習習慣及學習方法;陳沛瑄(2010)則認為學習態度內涵包括:學習興 趣、學習焦慮、學習動機、學習信心、學習習慣及學習方法。

國外學者如 Raygor and Wark(1970)認為學習態度涵蓋解決問題、劃重點、

圖書館使用知識、學習方法評量、學習習慣與態度、聽課與做筆記、一般學習習 慣、學習動機、對教師與課業的態度、學習努力、上課專心及學習情緒等;Weinstein

(1982)則將學習態度的內涵分為十項,包含態度、動機、時間管理、焦慮、專 心、訊息處理、選擇要點、學習輔助技術、自我測驗及考詴技巧。

其他國內學者對於學習態度內涵的看法,可由其衡量學習態度的向度得知,

相關的研究整理詳如表 2-1-1。

表 2-1-1

三、學習態度的測量工具

(一)學習態度測驗

由賴保禎編製,該量表適用於一般國中至高中職階段的青少年,目的為讓學 生對自己的學習態度有所認識,進而發現學習困難的原因。量表共 80 題,包含「學 習方法」、「學習計畫」、「學習習慣」、「學習環境」、「學習欲望」、「學習過程」、「準 備考詴」及「考詴技巧」八個分量表。受詴者在該量表的得分越高,代表其學習 態度越佳。

(二)青少年學習態度量表

由陳李綢編製,認為學習態度具有一致性及持久性的傾向,且同時擁有正向 或負向的反應傾向;正向的學習態度會促進學生積極樂觀的學習和面對生活,勇 於接受挫折與挑戰困難,對未來有目標與希望感;負向的學習態度,則會使學生 的學習動機低落:缺乏學習目標和動力,對課業出現消極、厭倦、退縮的行為。

因此,為了解學生的學習態度表現,在量表設計上,同時考慮正向及負向的 學習態度向度,並如入正向心理學復原力的概念,將學習態度的測量分成兩大層 面:1、學習動力:包含學習動機及學習情緒;2、學習復原力:包含責任感、樂 觀積極及支持力。

量表共 36 題,皆為正向計分題,受詴者在該量表的得分越高,代表其心理健 康狀態越佳。

四、學習態度與背景變項之相關研究

(一)性別

國內關於國中生學習態度的研究,多數皆指出男女生在學習態度的表現上具 有顯著差異存在,且女生的表現優於男生(劉毓婷,2012;蔡宛蓉,2013;蘇榮

彬,2013;劉雅菁,2014),進一步探討造成此差異的原因,林清財(1986)的研 究發現,國中女生學習態度比男生積極的原因在於女生較容易服從及遵孚校規,

較願意接受學校安排的活動與課程,男生則比較敢公開表達不滿或消極的感受。

但國內也有少數研究指出男生的表現優於女生,如:黃佳雯(2014)針對大台北 地區國中生學習態度研究中發現,男生在學習態度上比女生更具有「正向積極態 度」。

(二)年級

國內關於國中生學習態度的研究,多數皆指出不同年級在學習態度的表現上 具有顯著差異存在(蘇揚志,2009;劉毓婷,2012;蔡宛蓉,2013;蘇榮彬,2013)。

進一步探討年級之間的差異情形,國內研究卻有不同的研究結果,有研究指 出低年級的表現優於高年級(劉毓婷,2012;劉雅菁,2014);相反的,有研究則 指出高年級的表現優於低年級(方武昌,2002;張文淵,2002),甚至也有研究指 出年級之間並無顯著差異(余鴻穎,2005;黃佳雯;2014)。究竟年級在學習態度 的差異情形為何,似乎需要更多的研究探討,才能有所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