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阿爾伯特‧哈伯德所撰寫的一本著作「態度決定一切」提到,一個人的成功不在於 能力,而是決定於個人持有的態度,簡單說明態度的重要性。因此,學習態度的養成對 學生在學習上有相當大的影響,而該如何提升學生的學習態度,是所有教學者必須努力 的方向。本研究中為瞭解態度的重要性,首先瞭解態度之定意與內涵,進一步探討態度 之形成與改變以及層面的內容,最後再聚焦於學習態度,並根據相關研究加以探討。

一、 態度之定義與內涵

態度就字義而言,意指對事情的觀點或感覺。根據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線上辭典,

態度一詞的意涵是解釋為,人的容貌舉止或是對事情採取的主張或立場;也是一種行動 偏好的反應傾向,它能影響人們對人、事、物的判斷與選擇 (李美枝,1989)。時至今日,

態度在學術研究中一直是很重要的概念,尤其是在行為或是社會的科學研究領域。「態 度」最先 (attitude) 是由 Spence 於 1862 年首創,而後 Allport (1935) 給予態度最基 本的定義,其將之歸納並認為態度是一種由過往的經驗組成的心理和神經的準備狀態,

進而影響個人對某一現象有關的事物情境的反應,這種影響是直接且動態的,也就是態 度對環境或是情境會有直接的反應,主要強調過去的經驗如何形成態度。Katz (1960) 認 為,態度是個人對特定的事物或某種現象的評價,評價有可能是喜好或厭惡、贊同或不 贊同的傾向;是針對一項社會事體或一組特定的刺激而產生的具有一致性的反應 (Campbell, 1963)。

Kiesler, Collins, 與 Miller (1969) 三位作者指出「態度-行為」之間一致與不一致性 的關係,認為不同的個體,即使在相同的情境,其行為也會不同;即便是在不同的情境,

也會表現相似的行為。Smith (1972) 說明態度的形成會經歷認知、情意、評鑑、行為四 種過程,首先態度的養成是先對週遭有了想法形成認知並產生情意,經由情意的知覺給 予好或壞的評價,再將評價的結果轉化為行為傾向表現出來。Eagly (1992) 將態度定義 為個人內在的一種心理狀態或傾向,這種狀態或傾向會驅使個人對特定的人事物產生喜 好或不喜歡的反應。從社會心理學家的立場來看,態度主要受到人與人、人與事物或是

置身於某種情境產生的社會互動所影響,進而形成個人反應與行為,因此,我們常能透 過一個人對某些事物所保持的態度如何,便能事先預測其行為如何發生 (許定邦,2002;

Hewstone, Stroebe, & Stephenson, 1996)。由此可見,態度是在後天環境中逐漸形成,並 影響個人在特殊環境中的行為 (戴振堯,2008)。

張春興 (1989) 的《張氏心理學辭典》一書中,將態度意涵定義如下:(一) 指個體 對人、事、周圍環境所持有的一種具有持久性且一致性的傾向,而傾向可由個體外顯行 為、情感以及認知來推測。(二) 態度的對象可以是具體的人、事、物或是抽象的觀念。

(三) 態度有類化的傾向,對某一單獨的對象持正面態度者,其對同類對象也傾向持正面 態度。(四) 態度的形成主要與文化傳統、家庭環境、學校教育等因素相關。林生傳 (1994) 認為,態度是指個體在與環境產生交互作用時,對人、事、物或狀況所表現出的內在反 應傾向。

國內學者也針對態度給予以下定義。郭生玉 (1999) 認為,態度是個體對人、對事 所持有的一種積極或消極的反應傾向,正確或不正確的瞭解和反應,並具有持久而有一 致性的行為傾向。官淑如 (1997) 指出,態度是一種逐步形成且持久性的心理反應,它 會驅使個人對於人、事、物的評價及個人的思想行為的變化。林本源 (2002) 也認為,

態度是指對於個人所接觸到的特定事物、觀念或是人,在認知、情感和行動傾向上抱持 一種持久性評價 (正面或負面) 的傾向。本研究將國內相關學者對態度之定義彙整如下 表 9 所示:

表 9

國內態度定義彙整表

研究者 (年代) 定義

劉于菱 (2006) 一種抽象的概念,是個體在面對人、事、物的心理傾向,具有持久性、一 致性,且態度非與生俱來是靠學習得來。

蕭湘薇 (2008) 個體對某一人事物的觀念、看法,以及情感上的喜好、厭惡反應,進而影 響了個體的行動取向,是個體於成長經驗中,逐漸學習的歷程發展而來。

詹燕凱 (2009) 個人對人事物的一種相當持久的信念、感情與行為傾向,並且對人對事所 持有的積極或消極反應傾向,正確或偏差而不正確的瞭解和反應 。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接下頁)

表 9

國內態度定義彙整表 (續)

研究者 (年代) 定義

宋宗憲 (2012) 個體在接受到外在人、事、物或情境等刺激後,產生具有持久性及一致性 的內在心理傾向,以認知、情感或行為之方式,做出評價性反應。

林哲群 (2012) 個人所接觸到的特定事物、觀念或是人,在認知、情感和行動傾向上抱持 一種持久性評價 (正面或負面) 的傾向。

吳學偉 (2013) 過去經驗與身處環境兩者交錯而形成,是個體對於外在一切人事物所持有 正面或負面之感受、反應及行為,可從外在表現行為推測其複雜心理歷程。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由上述國內外學者對於態度之定義,綜合歸納出態度是一個人的心理歷程;是由後 天經驗的累積產生;是個人與自身周遭環境的人、事、物的接觸後,經由直接或間接的 學習經驗與社會化的歷程,逐漸形成一種具有持久性的心理反應,主要表現在對一件事 或人的接納或拒斥,贊成或反對的感受與評價,因此態度有對象性。其中,態度的內涵 包括認知、情感與行動三種,含有個人的價值與道德判斷在內,是人格的一部分,而態 度的是決定個人在社會中外顯行為的潛在因素。

二、 態度之形成與改變

態度是指個體外在的行為表現以及內在的認知觀念,這些都是必須經過學習與成長 過程發展而成 (時蓉華,1996)。溫世頌 (1992) 針對態度的形成的因素認為,除了個體 的先天身心條件影響態度的性質外,主要的形成因素來自家庭—父母的影響、同儕群—

從眾傾向或成敗經驗,以及鄰居、社會、國家等環境勢力。張春興 (1989) 則是提出,

態度的形成與文化傳統、家庭環境、學校教育等因素有關。從這些態度形成的因素中,

個體經由聯結、增強和模仿三種學習歷程,習得了一些反應,而形成了態度 (趙居蓮,

1995)。因此,一個人的態度並不是與生俱來就有的,它是必須靠不同環境的學習過程,

經過經驗的累積而獲得。而態度能反映一個人對某種特定行為的重視度,也是影響行為 發生的重要因素之ㄧ (Ajzen,1985),所以學習也是行為改變的歷程。

林志展 (2005) 指出,態度的變化情形可分為兩種:(1) 態度的形成,是個人對態 度對象沒有任何好惡的想法,透過直接或間接的學習經驗,才對其產生正向或負向的態

度;(2) 態度的改變,指個人對態度對象已有好惡的想法,經由直接或間接的學習經驗,

使原來已有的態度產生變化。時蓉華 (1996) 則是將態度的形成與轉變視為一個過程,

其認為態度在形成與轉變之間是難以分離的,當形成對於某種事物的態度時,實質上是 從原有的態度轉變為新的態度。

另外,社會心理學家 Kelman (1965) 以系統性的方式針對態度形成與改變提出解釋,

認為每一種態度的形成或改變,都必須經過三個階段的社會化過程,即順從 (compliance)、

認同 (identification) 與內化 (internalization)。「順從」,個體的態度改變,是依靠外在的 誘因來控制行為,且是表面的、暫時的,一旦外因消失,順從也即將停止,是屬於態度 內涵中的行為成份;「認同」,此階段的態度表現並非被迫,而是自願接受他人的影響並 主動的改變自己的態度,並使己身態度與他人態度相互接近,是屬於態度內涵中的情感 成份;「內化」,個體真正從內心深處相信、接受他人的觀點,並且徹底的改變自己的態 度,是屬於態度內涵中的認知成份 (邱佳椿,2003;林哲群,2012)。

綜合以上學者的觀點,態度是行為的心理因素之展現,個人會受到身邊週遭各種人、

事、物等環境條件的影響,從直接或間接的學習歷程中得到經驗,分別透過學習論、認 知論,或誘因論的變化歷程使態度形逐漸轉變,而經由順從、認同與內化的階段,形成 不同的態度類型。

三、 態度之測量

從上述國內外相關專家學者對於態度定義、態度形成與改變可知,態度是屬於一種 心理上形成與改變的歷程,屬於潛在變項,因此從外觀上並無法直接對它觀察,只能透 過外顯的行為加以給予評價及預測 (施信華,2001)。根據不同領域的學者對於態度的測 量方式提下四種 (王文科,1995、官淑如,1997、許定邦,2002):

(一) 透過訪談,實施開放式或封閉式之問卷、或由直接口頭表示意見,要求受試者敘 述出對某一特定主題的感受。

(二) 給予一系列事項之陳述句,要求受試者表示同意或不同意程度。

(三) 利用投射測驗的結果反應,推論受試者對特定人事物的態度傾向。

(四) 運用自陳式態度量表,其內容主要是由若干題目所組成,每題項皆是對某一主題 內容的陳述,依照個人對不同形式題項所做的反應給予分數,以表示對該主圖內 容所抱持態度的強弱程度。

目前常用的態度量表技術主要分為下列四種類型,以下研究者參考並整理自官淑如 (1997)、許定邦 (2002) 與吳秋帆 (2006) 之文獻,將態度的測量分別敘述如下:

(一) 賽斯通式等距量表

等距量表是由 Thurstone 與 Chave 於 1929 年設計而成,當時主要的態度對象是 針對於戰爭、教會、愛國心等態度上的測量。其編製與實施的程序為:首先,確定研究 變項與彙整與態度變項相關的題項;依題項分類結果,給予題項 11 分至 0 分的同意數 值;經過項目分析,淘汰沒有區別性的題目,成為正式的態度量表;最後統計分析每一 題及整體態度量表之平均數,並以此平均數代表態度分數。

等距量表是由 Thurstone 與 Chave 於 1929 年設計而成,當時主要的態度對象是 針對於戰爭、教會、愛國心等態度上的測量。其編製與實施的程序為:首先,確定研究 變項與彙整與態度變項相關的題項;依題項分類結果,給予題項 11 分至 0 分的同意數 值;經過項目分析,淘汰沒有區別性的題目,成為正式的態度量表;最後統計分析每一 題及整體態度量表之平均數,並以此平均數代表態度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