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學習滿意度之相關理論探討

一、學習滿意度定義

「學習」(learning)的意義,三民書局新辭典(2000)解釋為:個體經由練 習或經驗,使行為產生較為持久之變的歷程。滿意度(satisfaction)一詞根據 大辭典的解釋為:意願滿足(大辭典,1985)。牛津英文字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中指出”satisfaction”的意義為「希望或感覺」(with reference to desires or feeling)。滿意度其意義往往因為對象、目的而有所差異。綜合 來說,滿意度係指一種感覺或態度(張春興,1996;Wolman,1973; Webster`s unabridged dictionary,1997);是願望和需求的達成(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ty,1989)。Tough (1982) 指出滿意是學生對學習活動的感覺或態度,高 興的感覺或積極的態度是「滿意」,不高興的感覺或消極的態度是「不滿意」。Fujita Stank and Thompson(1994)曾指出學習滿意度的研究,可以瞭解課程的缺失而 加以改善,增進我們所服務的學習者之利益,引導我們發展的方向。Domer等人

(1983)認為,學生學習的滿意度取決於個人的「期望水準」與「實際所得的結 果」相較後的差異程度。換句話說,「期望水準」與「實際所得的結果」之間的差 距越小,則學生感到學習越滿意;差距越大,則感到學習越不滿意。下表2-4-1是 國內外學者專家對滿意度所下之定義。

35

表2-4-1 國內外各專家學者對「學習滿意度」定義彙整表

學者及年代 定義

Price(1972) 認為「滿意」係指一個社會之成員對組織團體所 產生的正面情意導向,當其團體之成員對組織有 高度的正面情意導向時稱為「滿意」,負面的情 意導向時為「不滿意」。因此,「滿意度」是一 種正面情意導向的程度。

Knowles(1975)、

Tough(1979)

學生對學習活動產生高興的感覺或積極的態度 即是滿意,反之則為不滿意。

Long(1983) 認為在成人的教育方式中,成人學生的滿意度大 多來自團體討論的學習方式,此種教學方式不但 能建立同學與同學間的積極態度,更可以使學生 在學習過程中,根據其能力、需求、喜好等,有 個人貢獻與決策的機會。

陳昆仁(1990) 指在學習活動過程中的感覺與態度,這種感覺與 態度若對學生學習是喜歡或願望的學習活動,他 會積極參與獲得滿足或追求達成需要之程度。

張春興(1996) 滿意度係指:1.個體的動機(生理的或心理的)

促動下的行為表現,在達到所追求的目標時,所 產生的一種內在狀態。2.個體慾望或需求實現時 的一種心理感受。

林美智(2000) 認為學習滿意度是學生參與學習活動後,高興的 感覺或積極的態度、願望或需求的達成、知覺學 習能力的提升等。

張夢凡(2004) 因為學習者目的之不同,所產生的感受程度也會 有不同的差異性。它是個人與組織互動過程中一 個認知上、感受上十分主觀的重要指標。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而成。

36

綜觀上述國內外學者對於學習滿意度的界定,可以瞭解到是對其學習的感受 的態度,而本研究對象為國小棒球隊學生,針對國小棒球隊學生之學習滿意度定 義為:國小棒球隊學生對於學習活動感覺之程度;該感覺或態度的形成是因為其 喜歡該學習活動,或在其學習過程中,達成其願望、需求;亦即學習者對於參與 學習活動的感覺,這種感覺表示學習者對學習活動的喜歡程度、願望、需求獲得 滿足的程度。如果學習者感到愉快、滿足,表示學習滿意度高;反之,如果學習 活動中感到枯燥、無聊、不愉快,則表示學習者滿意度低。

二、學習滿意度的相關理論

(一)需求滿足理論(need-satisfaction theory),

Maslow(1972)認為人類的行為均由需求所引起,需求有高低層次之分,把 人類的需求由低而高分成︰生理需求(phys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愛與隸屬需求(love and belongingness needs)、尊重需求(esteem needs)及自我實現需求(self-actualization needs)等五個層次。其認為 較低層次的需求獲得滿足之後,人會專注於更高層次的需求,故成人學習的動 機會依其需求的滿足而有所不同。Maslow 之後又修正其需求層次論,提出第 六層的「最高需求」,即「超越性-靈性需求」,超越個人需求並協助他人達 到自我實現的機會,追求的是利他和自我超越的生活目標。之後,MacGregor 更 修正 aslow 的需求層次論,指出此理論可以應用在協助一般人更理性的規劃自 己的學習生涯。

Maslow的需求理論有其一定的需求順序, 但個人可能在同一時間有一種 以上之需求,因此無法正確預測與安排其學習的情境,以促進學生的學習滿意 度。但是學生的需求會因個別差異及情境之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我們需探討 了解學生的背景不同,妥適安排學習情境,這將有助於提高學生學習滿意度。

37

(二)ERG理論(Existence,Relatedness,and Growth Theory)

Alderfer(1972)提出ERG 理論,係將Maslow 的五個需求層次理論分為:

生存(existence)、關係(relatedness)、成長(growth)三種需求,這三 種需求的名稱,各取其英文字首,故名ERG理論。

1、生存的需求

指各種形式的物質及生理的需求,例如:薪資、福利、飢餓、口渴、

工作環境等等需求。

2、關係的需求

指與其他人之間的關係,例如:與親人、師長、部屬、朋友間的關 係。一般人對於這方面的需求滿足,係指與別人共同分享思想感情、相互 關懷的人際過程而滿足。

3、成長的需求

指個體努力在工作上表現其能力,不斷克服挑戰,充分發展各種潛 能,追求成長的一切需求。在工作情境中個體若能將自我能力與自我的人 格不斷地統合、發展和表現,以實現個人的理想和抱負,便能達成自我完 全實現的滿足需求。

(三)投入-產出(input-output)理論

蓋浙生(1979)提出「教育投入與產出群因互動圖」。這是以教育經濟學 為基礎的角度來談,是投入-產出(Input-Output)的理論。根據Samuel Bowles 歸納影響學生生產過程的投入因素為學校、家庭、學生三個因素,他以教育經 濟學為基礎的角度來談,提出「教育投入與產出群因互動圖」。教育投入後而有 了教育產出,就是學習成就;學生學習滿意度取決於學生學習成就的結果差異程 度。投入-產出理論,其將教育或學校生產過程的投入因素,與產出之間的關係 設定為教育生產函數,此生產函數主要在探討各種影響學生學習成就的因素。他 認為影響學校生產過程的投入因素可以歸納為下列三類:

38

1.學校環境:包括學校教學的環境、設備、師資素質等。

2.家庭的環境與背景:包括父母親的教育程度、職業及所得收入等因素。

3.學生因素:包括學生自己的學習動機、學習能力等。

(四)差異理論(Discrepany Theory)

差異理論(亦稱期望差異理論) 是Locke於1969年所倡導,Domer等人(1983) 將心理學的差異理論應用在學習者學習滿意度方面,其基本假設在於個人對於 工作滿意的程度乃是由實際所得與預期所得間的差距來判斷,若差距越小,則 感到滿意程度越高;反之則滿意程度越低(周虹君,2002)。Domer等人認為學習 者學習的滿意度取決於個人的「期望水準」與「實際所得的結果」相較後的差 異程度,是相對的而非絕對的結果。「期望水準」與「實際所得的結果」之間 的差距愈小,則學生感到愈滿意;差距愈大,則感到愈不滿意(陳昆仁,2001;

鍾一先,1998)。

(四)學校氣氛論

Walberg(1968)分析學生不同的心理特質,在不同的教室或學習環境會形成 不同的行為模式。自此,學校氣氛(School Climate)、學校生活素質(Quality of School Life)即廣泛的重視與研究。derson(1982)更將學校環境分為四種構面:

生態構面、心理構面、社會系統構面、文化構面。Anderson將學生學習的滿意度 視為心理構面的一項特質,因此在研究中有關學校氣氛的量表中,大都包括有學 習滿意度的項目(引自杜詩婷,2010)。

從以上之理論可以瞭解學習的過程是會受到學校環境、家庭環境背景、學生 因素等去影響學習滿意度。本研究將學習滿意度解釋為學生在參與棒球動中的活 動參與過程中,對參與課程的需求能夠達到滿意的程度,並獲得愉悅、舒服的感 受和積極的學習態度。即指學生對整參加棒球隊的學習過程中,需求與期望達到 程度愈高,則學習滿意度愈高;需求與期望達到程度愈低,則學習滿意度會愈低。

三、學習滿意度的相關研究

39

(一)學習滿意度之測量工具

根據上一節學習滿意度的定義及理論可得知,在不同的生命經驗中,不停 體驗、不同背景每個人對學習上的滿意就會不同。以下就各學者之相關研究所發 展出的學習滿意度量表彙整如表2-4-2。

表 2-4-2 學習滿意度相關量表彙整表

研究者 年代 參與者 學習滿意度構面量表

張滄彬 2003 國中田徑代表隊選手 個人運動項目的成就表現、團隊的成績表 現、團隊的整體、教練的整體領導行為 李旭旻 2004 國小運動代表隊選手 健康與成長、隊友關係、教練素質、自我表

現、重要他人的支持、場地設備 胡文聰 2004 宜蘭縣國小五年級學

場地設備、教學行政、教師教學、學習成效 及同儕關係

劉再清 2004 澎湖縣國小五年級學 生

學習成效、同儕關係、教師教學、學習環境、

課程教材、學校行政 黃曉晴 2004 台南市國小五、六年

級學生

教師教學、班级氣氛、學校行政、場地器材 及安全衛生

張秋沐 2005 金門縣國小五年級學 生

學習成效、班級氣氛、學習環境、教師教學、

教學行政 張惠玲 2005 桃 園 縣 復 興 鄉 國 小

四、五、六年級學童

教師教學、學習環境、課程的安排設計、人 際關係

楊紋貞 2005 臺中縣國小跆拳道校 隊選手

教練領導、場地設備、團隊關係、個人表現、

訓練計畫

徐慧佳 2005 國小六年級美術才能 課程內容、師資教學、人際關係、設備環境、

40

班學生 學習成果

張泰榮 2006 雲林縣國小五、六年 級學生

班級氣氛、學校行政、場地器材與安全衛生

廖松圳 2006 國小高年級學童 個人認知、學習成效、同儕關係、教師教學、

廖松圳 2006 國小高年級學童 個人認知、學習成效、同儕關係、教師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