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棒球運動之發展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討論與本研究之相關文獻,其目的在於探討國小棒球隊選手參與動 動機、社會支持與學習滿意度。本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為棒球運動的發展;第 二節參與動機之相關理論與研究;第三節社會支持之相關理論與研究;第四節為 學習滿意度之相關理論與研究;第五節為本章總結;第六節為研究假設。以下分 別將其相關理論與文獻進行回顧與探討。

第一節 棒球運動之發展

一、臺灣棒球運動的發展

棒球運動的起源眾說紛紜,有源於美國或英國的兩種說法,根據大英百科全 書(Britannica)及大美百科全書(America)記載:「棒球源起於英國,而在美國發 揚光大」(功力靖雄,1991)。臺灣的棒球運動則起源於日據時期,而日本棒球 運動則又受美國影響甚深(陳德順,2009)。在1906年日據時期,由於日本政府 在臺灣實施移民政策,興辦中、小學校供其移民子弟就讀,而這些學校課程中有 棒球的遊戲,可以說是臺灣棒球運動的播種時期(何森榮,2002)。

1945年日本投降,臺灣光復後,國民黨政權取代日本殖民政府對於臺灣的 統治,原先因視棒球為日本帝國所發展的殖民運動,於是在初期致力掃除前殖民 政府所留下來的「餘毒」,並不重視臺灣棒球運動已發展的規模而將其禁止。當 然也有人認為來自中國的國民黨政府因為並不瞭解棒球運動,所以將體育發展重 點放在籃球,對於棒球運動只是任其自身自滅,棄之於不顧而非禁止(林琪雯,

1994)。總之,在戰後初期臺灣棒球的發展完全是來自於民間與社會的自主力量,

政府對於此一運動並不熱衷,政府戰後初期不論在經費的補助或者場地的興建等 等,皆以籃球運動為主(謝柏宇,2011)。1968年第20屆「全省學童棒球賽」紅 葉少棒奪冠,並以簡單的設備與資源擊敗應邀來臺的世界少棒錦標賽冠軍日本和 歌山隊,引起國內對於少棒的重視,政府對棒球運動的態度也由冷漠轉變成直接

9

介入主導。1966年,將棒球列入《中小學體育教育指引》,由此來看棒球運動在 戰後終於正式成為體育教育內容的一部份(林琪雯,1994)。

1971年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之後,中華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受到動搖,只要 在國際舞上有所發揮,每一位選手,都被媒體大幅報導並以民族英雄視之。1969 年至1996年止,台灣少棒隊於威廉波特得到世界少棒賽冠軍總計拿到17次冠軍頭 銜;青少棒方面則從1972年首次參加在美國蓋瑞舉行的世界青少棒賽即奪得冠軍,

到1996年止共獲得16次第一;而青棒方面,則是從1974年開始參加世界少棒聯盟 於羅德岱堡所舉行的青棒賽,一直到1996 年總共得到17次冠軍(陳德順,2009)。

1974年,中華青棒代表隊、屏東美和青少棒隊、高雄立德少棒隊共同為我國取得 世界三級棒球冠軍,為我國棒球史寫下輝煌的一頁,並在1977、1978年連續兩年 締造三冠王的佳績(何森榮,2002)。就這一時期,是臺灣棒球運動的巔峰,不 過此一時期臺灣棒球不單單只是單純的運動而已,而是被扭曲變成一種畸形的社 會現象,一種民族情感的壓力宣洩。

我國成棒因政治因素在諸多國際賽事缺席多年後,終於在嚴孝章理事長的努 力下,突破政治上的會籍問題,1982年開始以中華台北名義參與重要國際賽事。

中華成棒隊重回國際棒球舞台後,旋即在漢城舉行第27屆世界盃錦標賽獲得第四 名;1983年的亞錦賽,與韓、日並列冠軍,更在加賽擊敗日本隊取得奧運參賽資 格;1983 年的洲際盃中華隊榮獲第三名;在1984年第二十三屆洛杉磯奧運會棒球 表演賽中,中華成棒代表隊更一舉奪得銅牌;1986年在荷蘭舉行的世錦賽,中華 隊雖僅獲銅牌,但卻擊敗封王的超級強隊古巴,獲得肯定;1991年中華成棒隊獲 得在中國舉行的亞錦賽銀牌;於1992年的巴塞隆納奧運會中,棒球第一次被列為 正式項目,中華成棒代表隊又更上一層樓獲得奧運銀牌(陳德順,2009)。

1989年,台灣棒球跨進另一領域,由當時棒協理事長唐盼盼與兄弟飯店洪騰 勝先生共同推動成立中華職業棒球聯盟,由棒協理事長兼任職棒聯盟會長,至此 中華職業棒球聯盟正式成立,味全、統一、三商、兄弟等四個企業本著熱愛棒球

10

的心,成為第一批投身職棒的球團。至1997年,中華職棒聯盟也由創始的四隊陸 續增加成為七隊。同年又成立了「台灣大聯盟」第二個職棒聯盟,當時是為我國 職棒的全盛時期兩個聯盟之總隊數共有11支,但因職棒陸續的發生簽賭案,使得 職棒運動蒙上陰影,至今台灣大聯盟已不復存在,僅剩下中華職棒聯盟4支隊伍。

二、國小棒球運動的發展

(一)國民小學棒球運動之發展

各縣市政府與體育會為提倡少年棒球運動,於1948至1968年間陸續舉辦學童 棒球賽。1948年,台北市和台南市分別舉行第一屆學童棒球賽,隔年台中市、台 東縣也跟進,其他如新竹縣、桃園縣、彰化縣、台中縣、宜蘭縣亦尾隨而至(曾 文誠、盂峻瑋,2004)。各縣市少棒賽紛紛舉行,帶動各國小組織棒球隊,在校 方及各方家長熱心的組訓下,使得各地少棒運動呈現蓬勃發展的盛況。1949年2月,

「第一屆全省學童棒球賽」於新竹舉行,受到國內棒球風氣隆盛的影響,棒球比 賽在熱烈的氣氛下進行,全省主要縣市都組織代表隊參賽,使得此時期台灣的少 棒呈現欣欣向榮的盛況;1954-1962年間,第6-14屆「全省學童棒球賽」每年在各 地舉行,各縣市參與狀況非常熱烈,但是受到國內整體棒球環境不佳的影響,加 上國小學童升的學問題,使得國小學生運動機會大減,棒球運動在各地逐漸乏人 問津,成為少數球隊在玩的遊戲(張廷榮,2007)。

直至1968年紅葉少棒於第20屆的「全省學童棒球賽」奪得冠軍,並擊敗當年 奪得世界少棒冠軍應邀來台的日本和歌山少棒隊,這才引起國內對於少棒的重視。

翌年,金龍少棒隊更拿下當年世界少棒賽的世界冠軍。隨後幾年,包括嘉義市七 虎、台南巨人、立德等少棒隊陸續進軍威廉波特,把國內少棒運動的熱潮帶至高 峰,全國各地棒球隊紛紛成立,盛況可謂空前(溫勝智,2004)。此種熱潮到了 1970年達到最高峰,舉國上下對棒球的熱烈與瘋狂,也促使政府重視棒球的推展,

棒球運動成為國家推展運動的主要項目。

11

(二)學生棒球聯盟之發展

教育部為配合國家體育建設中程計畫,提昇運動水準與廣植運動人口,自民 國七十六年起,逐年舉辦各類校際運動聯賽,希望透過深具教育意義的聯賽制度,

在廣植運動人口之餘,能發掘優秀運動人才並長期加以培訓,使體育教育能真正 在學校生根萌芽,生長茁壯。而強化我國基層棒球運動,普及棒球運動人口,教 育部於七十八學年度開辦國小棒球聯賽,並委請台北市士林國小承辦我國首度規 劃興辦之國小學生棒球聯賽。為使推展國小、國中、高中三級學生棒球運動政策 之宗旨、精神一致,持續發展,教育部從八十三學年度開始,成立『中小學棒球 運動聯賽指導委員會』,負責聯賽之規劃與指導,並責成「中華少棒聯盟」成立 任務編組型態『中小學棒球運動聯賽籌備委員會』,執行我國學校三級棒球運動 聯賽相關工作事宜,以期三級學生棒球聯賽之承辦單位之組織精簡、事權統一、

經費節省、考核完整,並達學生棒運發展銜續,事半功倍之效。

由於我國基礎棒球運動之推展工作,由國小、國中、高中、進而大專,教育 部為再促進學生基礎棒球運動之發展,推動「改善學生棒球運動方案」,以期配 合國內社會業餘與職業棒球運動之銜續發展,積極輔導『中小學棒球運動聯賽籌 備委員會』成立專責學生棒球運動的社團法人團體,規劃並轉型為法人化的學生 棒球運動組織。由『中小學棒球運動聯賽籌備委員會』規劃向內政部申請設立「中 華民國學生棒球運動聯盟」,賡續推動我國學生棒球運動,為校園學生棒球運動 提供最佳的服務。民國九十二年三月中旬,由『中小學棒球聯賽籌委會』工作同 仁,以及各縣市聯賽之工作小組、教練、裁判等熱心棒球人士,共同擔任學生棒 球聯盟發起人,響應發起籌組聯盟。發起人遍布全省二十一縣市各地。並以中小 學棒球聯賽籌委會廖主任委員敏雄名義,代表發起人正式行文內政部申請籌設。

同年5月22日於舉行發起人代表會議,會中決議,推薦廖敏雄先生擔任『學生棒球 聯盟籌備會』主任委員,並請蕭光遠、官文炎、李一晃、李峰銘、廖財能、李仁 德擔任籌備會委員,推薦李仁德擔任籌備會執行長,執行籌備工作。8月28日,學

12

生棒球運動聯盟於空軍官兵活動中心舉行成立大會,廖敏雄榮選為第一任會長、

副會長蕭光遠、監事會召集人王錦明、秘書長由李仁德擔任等職務人選。

同年10月1日,內政部發給聯盟會長當選證明書、聯盟立案證書及圖記。有 關學生棒球運動民間法人社團組織,學生棒球聯盟正式開始誕生營運。成立之初,

由於學生棒球聯賽之委辦工作,係屬政府經費補助之年度計畫,計畫未執行結束 之前,有關三級棒球聯賽工作仍『中小學棒球聯賽籌委會』執行,『學生棒球聯 盟』與『中小學棒球聯賽籌委會』之間關係,雖是同時存在,但此過渡階段,聯 盟均以規劃典章制度及銜接工作為主要工作。12月31日,92年度學生棒球聯賽計

由於學生棒球聯賽之委辦工作,係屬政府經費補助之年度計畫,計畫未執行結束 之前,有關三級棒球聯賽工作仍『中小學棒球聯賽籌委會』執行,『學生棒球聯 盟』與『中小學棒球聯賽籌委會』之間關係,雖是同時存在,但此過渡階段,聯 盟均以規劃典章制度及銜接工作為主要工作。12月31日,92年度學生棒球聯賽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