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學習經驗理論與相關研究

本章希望藉著文獻回顧的過程,檢視目前對學習經驗議題的了解情形,以整 理出一個認識學生學習經驗的理論視角。首先將呈現學習經驗的定義與蘊涵,當 中核心重點在於釐清本研究中對於學習經驗的定義,以及與其他相關概念只間的 異同。接著,整理目前與學習經驗相關的研究,了解現有的研究發現,以尋求可 供本研究參考之相關線索。

壹、學習經驗的定義與蘊涵 一、何謂學習經驗?

在日常生活中,「學習」這一詞的使用頻率雖然相當高,但卻很難有清楚的 定義。歸納目前眾多學習理論家對於「學習」所下的定義大致可分成三類:(一)

對於行為主義來說,學習是指刺激-反應之間聯結的加強;(二)對於認知學派

12 這發現讓研究者聯想起 Ivinson 和 Murphy(2006)在《Boys don’t write romance》的研究中發 現在單一性別男孩的背景中,沒有一個男孩子是寫有關羅曼蒂克式的小說內容。老師也沒有和男 孩討論到羅曼蒂克其實也是一種寫作的形式。在這樣的教學過程當中,她似乎合法化一般男生慣 用的寫作模式(如:動作、推理以及驚悚等),也沒有期待男孩子在英語學習中重建羅曼蒂克的 形式。如今在男性校園設置人文社會資優班,其實是有助於導正世俗認為男生就應選擇理工類科 的刻板印象概念。然而,在中國五千多年來傳統思維中的男女性別區隔真的能在所謂「讓男生選

來說,學習是指認知結構的改變;(三)對於人本主義來說,學習是自我概念的 變化(施良方,1996)。雖然各派別對於「學習」一詞的定義有別,但其共同之 處在於學習為新行為型態的產生。這裡的行為是廣義的包括人類所有可能的反 應,如獲得新的技能、習慣、興趣、態度、思考方式、認知複雜現象的方法等都 是屬於人類的學習(黃光雄、蔡清田,1999)。學習的發生不能獨立於情境之外,

而是和情境產生交互作用(張美玉、吳玉明,1999)。所以當學習者與其所能反 應的外在環境條件之間產生互動與交互作用,個人的體驗與感受會自然的形成,

進而稱之為「學習經驗」(learning experience)(黃光雄、蔡清田,1999)。

若我們將經驗獨立劃分出來,何謂經驗?經驗又有何本質?單純字面上的解 讀,經驗就是指人們親身經歷或經過的一些事,或是人們與外界互動而有的一些 感受與覺知。在哲學的觀點上,經驗的範圍是從外在回溯到內在。所謂外在的經 驗即一般人所稱的經歷過一些事,對當事人而言形成了某種經驗,這種經驗亦可 視為是人們對外界感知所形成者。但是我們又發現,人們可以對自己,尤其是自 己的心靈意念與內在思維有所察覺,這種對自我內在意念的察覺就形成了內在經 驗。因此經驗之存在主要有三個要素:主體是經驗產生之主因、被經驗物以及主 體與被經驗物的互動。當中被經驗物可泛指任何具體或抽象者,具體之人與物以 及抽象之氣氛與精神皆可以經驗。另外,主體雖然是形成經驗之主因,但因為有 內在經驗之存在,因此主體不僅是經驗之因也是經驗之果。主體可以有經驗是因 為有感官能感覺、知覺、意識、記憶和內省所使然。所謂親身經歷,除了指主體 親自接觸,還要能覺知,最好還可以記得並且可以回憶。若非能回憶,至少也要 因覺知並造成主體一些變化,否則雖有經歷甚至也形成一時之經驗,但因為時間 久而遺忘或恢復原狀到經驗之前,一切形同未經驗(引自楊龍立、潘麗珠,2005;

101)。

就上述針對經驗本質所下的定義,「學習經驗」一詞將不同於一個科目所處 理的「內容」,也不同於教師所做的種種活動。「學習經驗」蘊意著學生是學習的 主體,是主動的參與者,會針對環境中任何有趣的特質產生反應,並利用現有的 知識、技能、活動和興趣,以幫助自己解釋及內化新知識以使個體的行為產生較 持久的改變(黃光雄、蔡清田,1999)。簡單而言,「學習經驗」是屬於個人的、

具體的和真實的,這種取向是強調學生心理上的體驗,只有學生自己才了解這種 經驗的真正結果(施良方,1997)。所以即使教學者所提供給學生的學習條件是 一致的,但學生所經歷的經驗也會有所不同。因此,若要對學習經驗作進一步的

探討就必須從學習者的角度去切入,究竟學生的學習經驗中有什麼樣的特徵吸引 他們想要學習或是不想要學習的。

學習經驗是來自行動個體與環境不斷互動所得的結果,在互動過程中個體會 漸漸形成一套學習態度與模式。因此,學習經驗之良窳對於學生學習成果有著一 定的影響力。正向的學習經驗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有效地獲致知識、理 解和技能。依據蓋聶的說法,正向或有效的學習經驗就須具備一些主要的特徵:

(一)學習經驗要能發展學生的思考技巧;(二)學習經驗要能有助於獲取資訊;

(三)學習經驗要有助於社會態度的發展,以及(四)學習經驗要有助於興趣的 發展(盧雪梅譯,1991)。另外,視聽教育學Dale(1969)也列舉了六項有效學 習經驗的特徵,其中包括:(一)能包含強烈的感受:如急切的投入;(二)要 具有新奇之特質:如新鮮感或發現的喜悅;(三)會呈現顯著的情緒反應:如引 起深刻的情緒反應;(四)是會包含其他經驗:如當下的經驗結合過去經驗;(五)

可視為個人的成就:如成功的發現經驗;(六)可以在產生新的經驗:如頓悟或 舉一反三(引自楊龍立、潘麗珠,2005;104)。以上兩位學者共同認為有效的 學習經驗其重要特性是能把習得的能力類化到新的例子或情境中。有鑑於此,學 習過程中的學習經驗或否產生遷移效果或所習得的能力和態度是如何有效地協 助學生在後續學習,是非常值得我們關注的。

二、學習經驗與其他概念之比較

從個人或經驗出發來進行探討課程或教學的理論與研究,著重於個人是一個 具有選擇力與反省性,能組織與建構意義的個體(Klein & Goodlad, 1978)。Erikson 與Shultz(1992)指出在過往的研究,學習經驗往往被視為教室生態的一個小部 份,只是藉由測驗來得知學生的學習情況,指導學生是否學到該學的或學的不 好,然後再重教一遍。很少研究會將學生的經驗置於核心價值,去探討學生興趣、

恐懼和師生交互的影響。多數研究都以成人的觀點去剖析學生的失敗、成就、動 機、反應,而鮮少探討學生本身的觀點。這種從教師的觀點來看學校生活的研究 持續到潛在課程(hidden curriculum)的概念被提出並獲得普遍重視後才開始出 現轉變。自1960年代開始,國外學者如Jackson(1968)在「教室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一書即從學生的觀點來看學校生活。另外,Willis在1977年的Learning to Labour 和1978年的Angela McRobbie對勞工階級男孩和女孩進行的研究,也開 始從學生的角度探討認同、文化和主體性議題(引自蔡碧峰,2008)。只從學生

的主體來探討潛在課程的影響仍顯不足,學生的課業學習是主要的教育目標,因 此學生對學校正式課程(formal curriculum)的觀點更會直接影響教育的成敗。

有鑑於此,基於關心「學生學到了什麼?」或「學校正式課程或非正式課程對學 生產生了什麼意義?」,相關概念如「課程即經驗」、「經驗課程」或「學生課 程詮釋」就逐漸常被學者們引用作為主要的研究焦點。以下將先說明以上三種概 念各自的內涵以及研究焦點,之後再進一步釐清其對於本研究的啟示與意義。

Caswell和Campell在其著作《課程發展》一書中,首次提出「課程即經驗」

這概念。他們主張學校課程是兒童在教師指導下的所有經驗(引自黃政傑,

1998)。黃光雄、蔡清田(1999)認為「課程」被視為一種「學習經驗」,其基 本假設是以學生為學習中心,主張學校課程應該適應個別學生,而非學生適應學 校課程,強調學生個人的學習經驗之意義理解,以學生興趣、需要等,作為學校 教育課程設計之依據。此種課程觀點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特別強調學生在學習 過程中的認知、技能、情意等方面之發展,重視學習活動對個人的教育意義。因 此,「課程即經驗」所探究的重心為學生在課程中的經驗,從學生的觀點去瞭解 他們所學到的內容與想法及這些對他們所產生的意義(引自許智英,2001)。

有關「經驗課程」一詞,其包涵了至少三種不同的含義。第一種含義為課程 設計中課程組織型態的「經驗課程」,意指在課程內容的選擇上的安排上採取以 兒童為主體的觀點,學習內容上依兒童興趣與需求作為學習的主要資源。「經驗 課程」的第二種含義是課程定義上的「課程即經驗」,就如上述Caswell和Campbell 所主張的「學生在學習環境內與各種事物的互動歷程與結果」就是課程(李昭瑩,

2003)。而第三種含義則是課程決定論的「經驗課程」。此定義由Klein和Goodlad 提出的。Klein和Goodlad從課程的不同層級將課程分為理想課程、正式課程、知 覺課程、運作課程與經驗課程(experiential curriculum),當中所提出的「經驗 課程」所指的是「學習者在學習環境中的期望、知覺與成就」。他們認為決定學 習的質和量的是學生而不是教材,同一班的學生會因個別的專心程度、對內容的 興趣等等而產生不同的學習經驗。此類研究焦點在於透過請學生描述對相關課程 的主觀經驗與看法,以探討教師所認為的課程重點與學生所認為的課程重點之間

2003)。而第三種含義則是課程決定論的「經驗課程」。此定義由Klein和Goodlad 提出的。Klein和Goodlad從課程的不同層級將課程分為理想課程、正式課程、知 覺課程、運作課程與經驗課程(experiential curriculum),當中所提出的「經驗 課程」所指的是「學習者在學習環境中的期望、知覺與成就」。他們認為決定學 習的質和量的是學生而不是教材,同一班的學生會因個別的專心程度、對內容的 興趣等等而產生不同的學習經驗。此類研究焦點在於透過請學生描述對相關課程 的主觀經驗與看法,以探討教師所認為的課程重點與學生所認為的課程重點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