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對象的選取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對象的選取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取向,追蹤台北市建國中學以及中山女高人文社會資優班

17畢業生在大學生活的後續發展。在資料蒐集的方式上,研究者主要以半結構式 的焦點團體訪談方式,訪談十六位18來自這兩所學校人文社會資優班第一屆與第 二屆的畢業生。以下將分別說明研究方法的決定之考量以及研究對象的選取。

壹、採用追蹤調查研究

依據廖永堃(2005)的看法,追蹤調查研究其中一項重要的價值在於可以提 供教育方案的制定或執行成效的反省機會。透過追蹤研究的結果,可協助我們回 答三大問題:(一)經過某項教育實驗的學生,其後續發展是否與一般人不同?;

(二)怎樣的教育內容與型態能增進學生的成長?(三)所實施的教育方案是否 能保持長期的成效?追蹤調查研究不像一般調查研究,其在研究上有特定的對 象,研究者無法隨機或是任意的決定;它旨在探討不同研究對象在發展上的改變 和差異,從而找出研究對象間發展的異同(郭靜姿,1996)。有鑒於此,透過追 蹤調查方式除了能提供屬於人文社會資優班畢業生的個人發展資料,更重要地 是,協助本研究瞭解此課程對於學生的長期影響;而當中所提供的資料也可作為

17雖然人文社會資優班在學校內屬於集中式資優班,並且課程與普通班別完全不同,由特定的教 學團隊另行設計課程架構。但,受訪者並不將其本身視為「資優生」,因為他們認為在人文社會 領域並無所謂的「資優」。對他們而言,唯一與其他第一類組的差別是在於,班上的同儕們共同 有著對人文社會領域濃厚的興趣,而且可以透過較特別的課程增進自己對這領域的認識以及培養 自己對社會的關懷。

18 當中包括前導受訪者。

日後鑑定高中人文社會資優班課程成效的重要依據。

追蹤調查研究可分為縱貫式的追蹤與回溯性的追蹤。兩者之間的差異在於,

前者注重對研究對象成長與發展的掌握,而後者則重點在於關懷研究對象的過去 種種成長經驗。在追蹤調查研究中,我們一般可透過問卷調查以及訪問晤談法找 出描述性及解釋性的結果(郭玉生,2002;廖永堃,2005)。結合追蹤研究的兩 大關懷面向以及一般常使用的研究工具,本研究在原訂的計畫中本來要在初階段 透過問卷普查前兩屆高中人文社會資優班畢業生最新動態,掌握畢業生目前就讀 的科系、基本的大學學習概況、社團活動經驗以及未來的生涯規劃等,以讓我們 對於這群體的普遍特性有更充分的認識與了解。然而,在研究過程中因為在一百 零七份問卷中回收了五十七份問卷,只占整體的 53.27%,沒辦法真實反映學生 完全的看法;再加上,教育部也於同一時期發出針對人文社會資優班的追蹤研究 問卷,基於兩份問卷針對普查前兩屆高中人文社會資優班畢業生後續動態的題項 重疊性甚高,本研究最終決定將焦點著重在描述十ㄧ位19受訪者的高中學習經 驗,以及該經驗如何影響他們在大學學習的內容上。所以,為了能深入地去了解 受訪者更細緻的感受與想法,而不是用預設的想法去限制受訪者陳述其經驗及目 前所經歷的學習概況,但又為了避免訪談過程偏離問題意識;本研究因而選擇採 取半結構式的焦點團體訪談來觸碰受訪者的觀點與意見。

貳、研究對象的選取

台北市三所學校:建國中學、北一女中以及中山女高,在分別都在 93 學年 度時成立高中人文社會資優班。本研究主要以建國中學以及中山女高人文社會資 優班第ㄧ屆與第二屆的畢業生為研究對象。建國中學以及中山女高分別都為單一 性別的學校,相較於女性就讀人文社會科學似乎是一個「很正常」、「很正當」

的選擇與決定,知名男校推行人文社會資優班則勢必受到外界眼光與價值觀的干 擾,並引發更多的討論空間。之前就有研究主要以建國中學為研究場域,探討校 內人文社會資優課程的實施歷程(張瑜真,2006)以及在籍學生對於人文社會資 優課程的詮釋(白瑩潔,2007)。然而,建國中學以及中山女高個別為高中人文 社會資優班學生所提供的課程內容、資源,以及為學生所創造的學習氛圍其實並 不相同,且各具特色。而,對於本研究而言,學生學習經驗會從教師的課程活動

19 從問卷中整理處理出院願意接受訪談的名單人數共十六人,但到最後扣除在後續訪談中流失掉

或從事教室內的活動中的各個面向型塑而成。因此,研究對象若來自於異質性較 大的群體,也就較能提供本研究更多的線索與啟示,故將兩所學校的畢業生均列 入本研究之對象,並分之為以下二大群體:

一、 96年度畢業於上述兩所學校高中人文社會資優班,目前就讀大學三年級的 學生

二、 97年度畢業於上述兩所學校高中人文社會資優班,目前就讀大學二年級的 學生

表 3-1 兩校畢業生人數一覽表

建國中學 中山女高 96年度畢業生人數 23人 28人 97年度畢業生人數 29人 27人

總人數 52人 55人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表 3-2 兩校問卷回收份數一覽表

建國中學 中山女高 96年度畢業生人數 10人 10人 97年度畢業生人數 16人 21人

總人數 26人 31人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在訪談樣本選取的方式主要是從所回收到的五十七份問卷中,整理出在問卷 中填寫願意接受訪談的名單,當中約有二十四位。過後,經過逐一電郵連絡,正 式給予回覆願意配合接受訪談的只剩十六位。20由於是開放性徵求訪談者,因 此,研究對象在一些基本資料上,無法完全平均分佈,研究對象之簡介列於下表。

20 可能因為研究者在進行聯絡的時候正值暑假時期,其餘原本因為願意接受訪談者到最後都聯絡 不上了。研究者也曾想運用滾雪球的方式,請訪談者介紹其他的朋友讓我認識,但他們當中有些 往往會顧慮未先詢問朋友本人而先把名字給我,是ㄧ件不太妥當的事情,因此以滾雪球的尋找受 訪者的方式在本研究也無法順利開展。

表 3-3 研究對象基本資料整理一覽表

研究對象 高中畢業年度 畢業學校 目前就讀的大學與科系 康時(化名) 96 建國中學 台大政治系 浩瀚(化名) 96 建國中學 東吳法律系 子安(化名) 96 建國中學 輔大企管系 小波(化名) 96 建國中學 台大財金系 盈(化名) 96 中山女高 台大政治系 小芬(化名) 96 中山女高 台大中文系 小星(化名) 97 中山女高 台大圖資系 小琴(化名) 97 中山女高 政大法律學系 曉婭(化名) 97 中山女高 師大心輔系 小慧(化名) 97 中山女高 台北會計系

小梵(化名) 97 中山女高 早稻田大學/國際教養學部 憶履(化名) 97 建國中學 台大政治國關系 小宇(化名) 97 建國中學 台大政治公行系 小洋(化名) 97 建國中學 台大地理系 鶴群(化名) 97 建國中學 台大國企系 彰顯(化名) 97 建國中學 師大教育系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