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高中學習經驗與大學生學習生活之相關性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高中學習經驗與大學生學習生活之相關性

本章節首先介紹目前學者們所提出的二十ㄧ世紀的大學教育目標,從中釐清 學生應當在大學期間發展出何種能力方能因應目前的社會需求。隨之再歸納有關 大學學習發展理論與相關研究,希望透過文獻回顧論證高中學習經驗對於大學生 學習發展是具有影響性。其次,由於重點探討高中教育內容與大學學習發展之間 銜接性文獻極少,幾乎沒有全然契合的相關資料或研究,因此本節的第三部份將 透過早期美國「八年研究」之探討,希望能有助於了解追蹤研究的實施歷程,作 為本研究方法的設計與後續分析之參考。

壹、二十ㄧ世紀的大學教育目標

邁入二十ㄧ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各行各業需要的是有創意、有視野、能 與國際接軌的人才。世界各地的高等教育雖然在量方面有大幅的增加,然而,也 往往因為量的擴充太快而使品質下降。因此,各單位或學者們陸續提出對於高等 教育內容與品質的看法及改進之道。其中,ACPA(College Student Educators International)與NASPA(Student Affairs Administrators in Higher Education)就 於2004年發表「重新思考學習﹕從整體校園了解學生經驗」的文章中強調,「學 習」應該是結合了學生課內學習(課業上的學習)與課外的學習(如,社團活動、

打工等)。整體的大學應培養達到以下這七類學習成果,分述如下(引自Allen, 2004)﹕

一、認知的複雜度:

包括批判性思考、反思式思考、有效的解釋、智力的適應、情感/認知的統 整、自我認同/認知的統整。

二、知識的獲得、統整與應用:

包括瞭解某個領域的知識、連結不同領域的知識與日常生活有關的知識、追 求終身學習、職業的選擇、科技技術的能力。

三、人性化/人文主義:

包括瞭解及欣賞人的差異、文化能力、社會責任。

四、公民責任:

包括公民責任感、對公共生活的承諾與有效的領導等。

五、人際關係與自我瞭解的能力:

包括真實的自我評估與自我瞭解、個人的特質、有意義的人際關係、互相依 賴、合作、與不同於自己的他人一起工作的能力。

六、實踐的能力:

包括有效的溝通、管理個人事務的能力、經濟上的自我充足及職業能力、管 理個人健康、時間優先順序的實行、過有目標且滿意的生活。

七、持續與學業成就:

規劃大學生活以達到學術及個人的成功、引導學術目標的成功(含學位的取 得)。

另外,前哈佛大學校長德瑞克.伯克(Derek Bok)的其近著:《大學教了 沒?》(Our Underachieving Colleges),提出大學教育目標若只侷限在知識 發展的範疇,是在窄化了大學教育。因此,大學教育應該追求多樣的目標,培養 學生幾項重要的能力,其中包括:

一、良好的溝通能力:

所有的大學生都需要發展和不同對象溝通的能力。準確而優雅的書寫能力是 最基本的能力;其次是清楚記有說服力的口語表達。這些技巧在就學期間或畢業 都應用廣泛,也是在公民生活和各行各業都不可缺的基本能力。

二、清晰的思辯能力:

人們的心智特質與思考習慣是有助於解決許多問題的。這些特質,如:認清 問題和定義問題的能力;找出爭議中各方論點和利益的能力;蒐集相關事實及這 些事實和議題關聯程度的能力;構思多種可行解決方案的能力;運用推斷、類比 和一般推理方式來檢定各種論點的說服力之後,運用良好判斷選出最適合方案的 能力。學生若能習得以上能力,就能澄清問題並解決問題。

三、獨立的道德思考能力:

目前許多年輕人抱持簡易的相對論,多少阻礙他們推理並思考須靠許多複雜 的問題,不論是道德問題還是其他問題。而,分析論理議題,也是ㄧ種批判思考 形式;因此,大學有義務要協助學生學習辨識到的問題,並嚴肅的思考這些問題。

四、積極參與的公民責任感:

另一個常被忽略的人文教育目標,就是培養學生在民主的運作過程中,成為 一個通情達理的積極參與者。目前的選民必須對許多複雜的議題具有相當的知 識;因此,學校只傳授學生知識和技能,使他們合理判斷政治和公共事務是不足 夠的。大學應做下述努力:一方面開設公民知識的核心課程,包括:民主政治概 述、政治哲學、經濟學概論、國際事務等,增進學生參與公民社會的基本知能;

另一方面應擴充與改善社區服務課程,不再將其視為公民教育的「替代」,而是

「互補」

五、迎接多元化的生活:

大學應改變過去將人際關係能力視為課外社團、學生服務事務的領域,而應 正視在人際關係日益複雜多元的現代社會中,人際能力應為大學教育重要目標,

應綜合課內課程、課外活動,有意識、有系統的培養包括:傾聽同理、對他人敏 感度、合作、協商、說服等人際 EQ 能力。

六、迎接全球化社會:

當全球互動關聯日益緊密,大學如何增進學生全球化理解的能力,成為全球 化浪潮下的新興教育目標。在這個目標下的三項重要工作:增進學生國際知識、

外語學習能力以及海外學習經驗。

七、拓展廣泛的興趣:

擁有廣泛的興趣有諸多益處,可以讓學生以更寬廣的角度做較明智的判斷,

以避免過度專業的危險;可以避免生活被職業占據;可以啟發心靈去思考善與 惡、正義與不公、戰爭與和平等長久困擾人類的問題;可以讓人多方浸淫滋潤,

避免人生枯燥。

八、適當的就業準備:

在學生、市場的要求下,愈來愈多大學提供職業科系與專業訓練,但研究發 現各領域學生雖有其專精強項,但也多有弱勢不足之處,例如:工程科系學生分 析能力頗強,但因為修課範圍狹窄、課業繁重,因此無暇吸收廣博知識,因此影 響了寫作能力、文化知覺、人際敏感、外語能力等未來從事專業工作所需的重要 能力。研究顯示,在知識經濟發展的趨勢下,雇主所需人才為具有廣博一般性知 能的專業人才。因此,未來大學教育在預備學生未來面對職業世界時,應兼顧博 雅人文教育與職業專業課程,人文學院與專業科系間的合作將更形緊密。

綜觀目前世界一流大學對學生基本素質的培訓要求,絕大多數都相當強調基 礎知識的探究能力,例如基礎語文與計算能力、創造思考能力等。美國柏克萊大 學除了認為每一位大學生要基本擁有讀寫、口語表達、基本量化分析以及基礎資 訊科技知識能力等。此外,柏克萊大學也認為應該將探索為本的學習納入大學教 育。大學第一年進行批判教育、基礎研究技巧的介紹,等到學生選擇主修後,則 透過方法論課程、研究計畫、服務學習或田野調查等,將學生融入大學的研究生

活。有鑒於全球化的衝擊,現存知識專業化、科技分明的狹隘訓練已無法處理多 元複雜的問題,因此有不少世界一流大學也提出了通識教育的辦理,以開展學生 其他學術興趣,並培養宏觀的思考能力。此外,有研究顯示若學生在課外活動具 領導地位,透過提升人際與領導技巧的自信,對未來的職業有相當的幫助。因此,

許多一流大學相當強調團隊經驗,鼓舞並支持學生參與社團活動。如柏克萊大學 特別強調學生團體合作經驗,也積極提供學生相關學習經驗(引自許添明等,

2008:第二章)。

從國外的例子我們回看國內大學,為培育學生成為二十ㄧ世紀的現代公民,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在其「教學卓越計畫」中提及借鏡歐盟之教育理念,學校致力 於培養學生具備母語溝通及外語交流能力、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科學基礎與數位 學習能力、人際關係能力、主動學習能力、文化表達與跨文化學習能力、社會適 應能力及企業精神等八大基礎能力。其他大學,如:國立台灣大學以及國立政治 大學在各校的「邁向頂尖大學計劃」中,特別提及學校透過改善通識教育的品質 增加學生的知識廣度並拓展其視野,期能兼備人文與科學多重素養,進而培養宏 觀的知識基礎與獨立思辨的能力,為社會培育有使命感、能批判、長於思考的知 識份子,並啟發學生自我學習及終身成長的動機及觀念。總結國內外學者和大學 所提出的學生學習目標,可以歸納出三大面向:認知發展、心理社會發展與學業 成就。在二十ㄧ世紀當中,大家同樣關心並主張學校教育不僅應重視學生學業成 就,更要促進其認知、心理、社會各方面的發展,才能培養出未來進入社會工作,

成為好公民,並且終身學習的能力。

貳、影響大學生學習發展之相關因素研究

中學的學習經驗與大學生學習發展之相關性在許多研究中都有被提及,其中 又為學者Watson的學生學習概念以及Terenzini的大學衝擊模式理論廣為被討 論。首先,學者Watson(1994,1996)基於Astin(1984)的投入理論13所關心的 學生最後的學習成果,延伸出學生學習的概念架構。在此架構中,Watson加入了 可能影響學生在大學生涯中投入程度的背後因素。Watson認為在探討學生在大學

13 Astin 的學生投入理論(Student Involvment Theory)在近年來探討學生參與的部份,是最常被 引用的。Astin(1984)指出,學生投入是指學生在與學業有關的活動上付出生理與心理兩方面 的總能量。所謂高度投入的學生,意指在讀書上投入高度能量、留在校園較多的時間、主動參與 學生組織並常與教師及其他同學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