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守門理論的轉變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0

第二節 守門理論的轉變

壹、 從傳統守門理論到網路守門理論

由於 Web2.0 以使用者為中心的概念,以往被動的受眾開始取得新 聞的定義與收發的權力,加上社群媒體的蓬勃發展成為現今大眾重要的 新聞來源,傳統新聞的組成要素、形式、內容和新聞價值在網路世界中 都產生質變與量變,連帶的也影響到對於守門人角色和守門行為的認知。

新媒體和新科技的普及化,人人都有可能是新聞報導者,以傳統媒體作 為新聞定義的時代,已不再符合當今的脈動(林照真,2011)。即便新 媒體形式的出現影響了新聞的本質,改變以往媒體與受眾的關係,但在 這個變動的時刻,正好能讓我們重新檢視新時代下的媒體理論(蘇鑰機、

李月蓮,2007)。

尤以新聞消費習慣的改變,社群新聞使用者轉而向家人、朋友或所 信任的人獲取一些他們感興趣的資訊,傳統的守門人功能已逐漸式微

(Hermida et al., 2012)。雖然新聞價值隨著時間不斷改變,也因新聞組 織的規範而異,然而指出那些不同的與不變的新聞價值準則,仍然是重 要的任務(Allan, 2004, p58)。以下將回顧傳統守門理論到到社群媒體 的轉變,藉以了解守門人角色和守門形式的蛻變。

一、傳統守門理論

守門理論是指守門人對於資訊是否通過「閘門」(gate)的控制

(Shoemaker & Vos, 2009),最早提出這個概念的是李溫(Kurt Lewin),

他發現資訊通常藉由一小群「守門人」的個人判斷和依據一些機制或規 則來決定訊息的流通與否(Lewin, 1947)。Lewin 本來研究的是關於民 眾飲食習慣的轉變,但其真正的目的是為了解心理學家如何廣泛的影響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1

社會變革。在 Lewin 的飲食分析當中,他假定並不是每個成員對於吃甚 麼的決定都同等重要,因此實行社會的變遷,只要鎖定在那些掌握家中 飲食決定的人就可以完成。食物須經由通道(channel),須通過層層關 卡才能抵達家中餐桌,而作用力(force)影響著通道內的篩選。李溫指 出守門人在每一道關卡前實行了他們的偏好或先前建立的策略,決定了 那些項目要進入通道、在不同階段中流通。

White(1950)是第一個將守門概念應用在傳播領域的學者,他將 掌握資訊流通的守門人稱為「Mr. Gates」,它的責任是從每天接收到的 大量訊息中挑選出少數要呈現給觀眾的新聞。守門人們藉由特定的標準 和新聞價值來篩選眾多的資訊,Shoemaker(1991)將其功能定義為「將 世界上數十億的訊息刪減並轉換成數百則給閱聽人的訊息」。White

(1950)認為在新聞編輯室處理資訊上,編輯的功能就是把關訊息流通

「閘門」(gate),決定哪些新聞可以被傳播,媒體守門人不僅決定甚麼 新聞要被大眾所知,更會因守門人先前的經驗、態度、期待而影響民眾 如何看待事件,每一個篩選的決定都是高度主觀,可能因個人對於新聞 內容的考量、空間不足或是已有相似的題材而捨棄某些資訊,守門人個 人的價值觀是選擇的決定性因素。因而閱聽人所接收的資訊都是守門人 認為適當的資訊,其是經由專業記者根據某些特定的新聞價值判斷,挑 選要報導給閱聽人知道的資訊(Bruns, 2003)。

Gieber(1956)則認為在守門過程中,結構性因素比起個人的主觀 意識產生的影響更大,包含新聞題材的可得性、佔用的版面、時間壓力、

機械式生產等等,他認為編輯被動的挑選訊息的過程就是一種機械式生 產,因此新聞組織和其工作常規比起個別工作者的價值觀影響性更大。

Westley 與 MacLean(1957)將守門行為視為一個組織的活動,新聞組 織才是守門人。White 的研究聚焦在個人的決定,Gieber 的研究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2

Westley 與 MacLean 的模式則將媒體機構視為一個整體,將按照一套 固定規則運作的編輯們,集體視為一個守門人。

由上述可知,傳統的「守門人」是由一小群記者、編輯組成,將新 聞價值、個人經驗、組織規範做為篩選眾多訊息的標準,從世界上每天 發生的訊息,選擇出一部分他們認為閱聽人應該要知道的訊息來報導,

守門人藉由決定訊息的流通與否,為閱聽人把關訊息的品質。傳統守門 理論中有特定的資訊把關者,雖然可以選擇的消息來源有限,但守門人 仍然基於新聞價值或個人喜好等考量「選擇」符合標準的報導,

Shoemaker(1991)認為守門的過程不僅決定了我們如何定義生活和身 處的世界,同時也建立了每個人所看待的社會真實(social reality)。

二、網路守門理論

網際網路和 Web2.0 的應用,挑戰了「守門」的概念,也扭轉了守 門人的角色和功能。閱聽人從以往被動接收訊息的角色,轉變為一個

「主動」(active)使用者,能夠藉由科技和網路參與訊息的製造和傳播,

記者作為一個「守門人」的權威也因此遭受威脅(Bowman & Willis, 2003),但這是否意味著線上使用者不再需要守門人來把關資訊嗎?

Williams 與 Carpini(2000)認為,網路世界若沒有一些判別資訊 品質和真偽的機制,使用者就不會向它靠攏。資訊的不確定性代表著潛 在的危險,大眾因而主動的搜尋資訊(information seeking)(Brashers, Haas, Dobbs, Cardillo, & Russell, 2000),但排山倒海的大量內容,卻讓 搜尋變得更加困難。更明確的說,資訊的快速生成和散播,讓社群媒體 的使用者不用主動去搜尋資訊,巨量的資訊就會自動找上門(Rosengard, McLaughlin, & Brown, 2014)。使用者需要有人將眾多的消息來源篩選、

過濾,組織成有用的資訊,或是他們所感興趣的資訊,讓他們不致在茫 茫的資訊海中耗費太多時間篩選有用的訊息。這種因巨量資料而產生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3

「需求」,使得各式各樣的新聞資訊彙整平台和電腦演算機制如雨後春 筍誕生,如 Google News、Filpboard、《哈芬頓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

和台灣的《關鍵評論網》、粉絲頁《懶人時報》、《漂浪島嶼》、《新聞 e 論壇》等。

Barzilai-Nahon(2005)提出網路守門理論(Network gatekeeping theory)關注守門過程中守門人、被守門的實體、守門機制、和守門人 的數量與類型。認為網路使用者不必再經由傳統守門人的限制而可自行 散播和接收資訊,但大多數的使用者仍然依賴著「守門人」的機制,他 們關注那一小群資訊的提供者。Barzilai-Nahon(2008)認為雖然網路 守門可能發生在形式、結構或社群上的層次,但它的過程仍與傳統媒體 有些類似,在訊息的獲取上仍有某些人在控制。網路訊息雖然可以方便 快速的流通,使用者也有更多的機會接收訊息,然而在大量的資訊中其 品質卻是參差不齊的,因而這就強化了使用者想要有人來替他將這些資 訊加以分類、過濾,篩選出實用且可信的訊息(Sundar & Nass 2001;

Singer, 2006)。

由此看來,無論是傳統守門或是網路守門理論,都意味著使用者對 於過濾無用、凸顯實用的新聞資訊的需求並無改變,但在網路時代,新 聞守門行為不再受限於新聞組織和新聞專業從業人員,人人都可能在某 些時刻、議題上扮演守門人,並以多元的形式進行網路新聞守門。

(一)多元的守門形式

網際網路的出現和社群媒體使用者間的高度互動性,都一再地節制 傳統守門人對於資訊的控制。新興的新聞傳播模式中,傳統的新聞編輯 只是第一層守門人,臉書演算法是第二層,分享連結的網友是第三層(黃 哲斌,2015.5.26),透過這三層的資訊濾網不僅讓新聞能觸及更多使用 者,更意味著新聞資訊從被新聞媒體產製、傳送至社群,到被臉書使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4

者接收的過程中是經過了多重的守門。根據 Schwalbe 等人(2015)引 用廣播歷史學者 Dale Cressman 的說法,指出集體守門(crowd

gatekeeping)已經取代了傳統守門,新聞資訊的把關不再掌握於編輯手 中,而是取決於觀眾之間的分享行為。

傳統的守門過程主要聚焦在新聞組織對於資訊的選擇(Gladney, 1996),網路守門理論認為除了「選擇」之外,網路守門的機制還包括 通道的流通(channeling)、審查(censorship)、塑形(shaping)、整合

(integration)、本土化(localization)、操控(manipulation)和刪除等 等,使用者可以透過不同的方式把關資訊。如協力式新聞網站 Digg.com 以「讓使用者免於編輯的影響」作為號召,使用者可以藉由挖掘(digging)、

埋葬(burying)、分享和評論文章等方式來實踐他們對於資訊的守門,

而良好的守門人會因為其意見陳述而被其他使用者推廣(promote),而 網站會讓他的意見出現在首頁,做為一種報酬(Deluliis, 2011)。

傳統守門理論僅將守門人定位為由新聞組織內的編輯、記者擔任的 單一型態(White, 1950);Barzilai-Nahon(2005)則將網路守門人定義 為一實體(entity),可能是一群人、組織或政府,他們有決定訊息流通 的自由,透過網路的守門機制,控制資訊在網路的進入或離開。Hu 與 Sundar(2010)進一步將網路守門行為分成集體、個人和未知等三種形 式,試圖說明傳統守門行為在網站上並不適用。如維基百科就是集結了 多元、匿名使用者的集體創作而產生,任何人都可以隨意的近用,對內 容進行編輯,因此被歸類到集體守門的類別。社群網站如臉書或推特,

使用者被認為是消息來源本身,便歸類於個人守門;但如果使用者被概 念化為「其他使用者」,並與社群中其他的使用者互動,則歸為集體守 門的類別(Hu & Sundar, 2010),守門形式取決於守門人與內容的關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5

(二)從守門(gatekeeping)到看門(gatewatching)的改變

因應資訊超載和使用者角色的擴張,Bruns(2008)進一步提出「看 門」(gatewatching)的概念,與傳統守門人和守門行為的概念均有殊異。

其是新興的協力線上編輯的形式,將網路使用者視為報導者和共同產製 者,鼓勵他們提出自己的新聞報導和觀點,有時甚至將整個編輯權交給

其是新興的協力線上編輯的形式,將網路使用者視為報導者和共同產製 者,鼓勵他們提出自己的新聞報導和觀點,有時甚至將整個編輯權交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