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線上政治參與:政治新聞的再製與分享行為

第四章 研究資料分析

第三節 線上政治參與:政治新聞的再製與分享行為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6

第三節 線上政治參與:政治新聞的再製與分享行為

線上新聞的接收和分享的形式十分多元,具有產製能力的使用者可 以互相搭配文字、圖片、影音、超連結等形式,且不僅限於個人的產製,

更可能以協作的方式產出新的內容。實際觀察和訪談結果發現,臉書中 的分享形式十分豐富,包含單純分享、附加文字(摘錄內文或評論)、 策展和共同協作,藉由訊息的再製與分享,臉書使用者展現其蓬勃的創 造力,並以此實踐線上的守門行為。

壹、政治新聞的再製與拼貼

受訪者不約而同指出,分享新聞報導或評論時,很少只單純轉發而 不加額外的文字。

「我不太會單純轉一則新聞完全不加任何文字,除非是評論,但評論我 還是會摘一個東西出來,除非是我覺得這個評論真的寫得太好,不應該 摘出來,大家應該要看完他,不然如果是新聞事件的話,通常是會轉別 人的評論或是自己加短評」(受訪者,E)

(一)附加內容

附加的文字內容,又可以分為使用者自身的意見評論和摘要內文等 兩種態樣。而無論附加的文字是來自何處,受訪者認為這是一種幫忙「劃 重點」、吸引他人目光,引發更多後續討論的方式。受訪者 C 說:

「一般都會加評論,比較少直接分享,因為一般你直接分享大部分的人 都不會看阿,因為你沒有加上自己的想法阿,只是單純分享一個連結,

看到的人會覺得不關我的事,我覺得加評論比較可以吸引人多看一下、

誘發一些討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7

1. 添加評論

受訪者 B 認為分享新聞不應限縮在同個社群裡的討論,而是資訊能 夠流淌至不同社群,讓議題能夠廣泛擴散,而附加評論是吸引不同背景、

立場的使用者注意、進行對話的必要方式。

「因為我覺得如果我分享了一個跟我立場不同,我覺得很荒謬的新聞,

可是我沒有附評論的話,那就是懂得人就懂我為甚麼要分享,但是不懂 的人他還是不懂,那我分享這個東西就是神父跟牧師傳教,大家自己在 圈內互相傳,這樣就沒任何擴散性了」

現職國會助理也曾有過經營候選人臉書經驗的受訪者 B 進一步表示,

新聞分享是一種政治工作,為了吸引其他人了解議題、還是參與討論,

就先必須先製造「亮點」,可能是一段摘要、幾句個人的見解,或是一個 大大的問號。

「我覺得作政治工作蠻吃重的一點就是作文宣,你不要以為大家都很有耐 心或是很有時間會點進去每個東西看,你一定要有一個看起來超吸引人的 東西,或是挑戰大家平常既有的思維,大家才會去看」

2. 摘錄重點

同樣也是出於吸引使用者注意的方式還有摘錄內文,是以一種「我 先閱讀以節省你閱讀的時間」的心態。時常摘錄重點的受訪者C說:

「我一般都會引一段,我覺得比較好的、有內容的,因為我想說看我臉 書的朋友,一般人沒時間去點那篇新聞來看,那至少看到那段引的話就 好了」

「我會把一些報導當中的覺得重要的、可以思考的點摘出來,那看的人 在看文章的時候也可以特別注意一下」(受訪者,F)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8

(二)策展與拼貼

策展指的是針對同一主題的相關資料,加入標題、賦予脈絡化的說 明、提供解釋和意見的資訊整理行為,而在新聞訊息四散並持續產生的 臉書中,策展是一個能一次集結資訊、網羅各家之言的分享形式。然而 根據過往的閱讀經驗,受訪者大多對於這種分享形式持負面看法。受訪 者慈說:

「有時候這樣的形式反而會變成一種資訊爆炸,多到你根本看不完,但 是她這樣的形式是有助於可能針對這個議題的哪個部分有甚麼質疑,可 能每個人寫的角度都不一樣,那我看一下標題,我可能就會稍微點個幾 份來看,我覺得對我比較有用的是,因為她會有各種觀點,我可以選擇 我沒有看過的觀點來看,有這個好處,可以看一下大家的立場」

而進行策展所需的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也讓受訪者表示少有相關的 製作經驗。受訪者 H 說:

「我不太作策展,因為我覺得這個東西是他想要造福其他人,但我前面 講過, 我分享是非常自利的,我不想要作那麼麻煩的事情,成本比較 高」(受訪者,H)

「不太有策展的經驗,可能有時候在整理某個新聞的資料,那我可能會 把相關的東西丟在留言,可是那不是幫別人整理,是幫我自己整理, 」

(受訪者,D)

將新聞分享行為作為一種與其他使用者對話方式的受訪者 B 則是 認為,一次集結眾多資訊的策展形式並較不利於溝通。她說: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9

「我覺得每個戰鬥位置都要有人吧,我不反對有人針對是件整理各方的 評論,但我不會作這樣的事情,因為我覺得這樣作的溝通對象是同溫層 內的,就同溫層內的在乎這個議題的人才會願意把這個東西全部都看完,

考量到我自己的能力也無法跟太了不起的人對話,所以我溝通的對象是 比較屬於平均值的,那我覺得平均值的話就不適合用這種方式對話。」

(三)協作:接力合作

協作的形式最為人知的例子當屬維基百科,其開放任何線上使用者 都能參與條目內容的編寫、修訂和增補,以協作的形式讓眾人合力貢獻 資訊,快速整理出事件的相關資訊,目前維基百科上的資訊以文字呈現 為多。而從訪談內容中,可以發現在臉書上的資訊協作形式,形式不限 於單一類型,而是在多媒體、平台間轉換,以接力合作的形式,呈現完 整的資訊。

受訪者 B 表示在 318 學運期間,網路流傳一份名為「服貿黑箱『之 前』發生的事,我們真的被煽動了嗎」的 pdf.檔,內容對於立法院的審 議流程和服貿條例內容提出說明,並對於參與活動的學生有諸多質疑。

而受訪者 B 針對此份檔案的問題,在臉書上一一提出反駁和釋疑,之 後有網友私訊她,表示已經自發性的將她的意見結合原檔案,以供更多 的使用者相互參照,並委由受訪者 B 代為上傳。再製過後的檔案上傳 後,獲得更多的注目和意見回饋,受訪者 B 也將來自網友的意見增添 上檔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0

圖 4-5:受訪者 B 與其他使用者協作過程

另一個協作的經驗,並非網友自主的參與,而是由受訪者 I 在任職 於記者時,因報導反課綱群眾衝入教育部事件,而遭到警察限制人身自 由,而在臉書上提供影片請求網友協助打逐字稿的案例。他說:

「當時我手機有錄下一段警察拉我相機的畫面,那影片是很黑暗,只有 聲音,可是那聲音是有意義的,因為我會講說警察拉我相機,但那時候 人被拘留,所以我就請網友幫我打逐字稿,我也把他編輯在我的貼文內,

後來就很多同業把我那篇拿去發新聞。所以那篇貼文對我來說,就是我 衝鋒陷陣在戰場,提供一個內容,你幫我進行加工,然後我在拿回來用,

算是一種共生的狀況,可以說是協作。」(受訪者,I)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1

圖 4-6:受訪者 I 與其他使用者協作實例

貳、政治新聞的分享動機

過往探討使用者網路分享行為的動機,多建立在形象塑造、獲取資 訊和創造與他人連結的動機上;然而訪談結果發現,政治新聞分享者具 有一些異於一般資訊分享的動機。在政治新聞的分享與討論逐漸被視為 是線上政治參與的具體實踐之際,政治新聞分享行為背後的動機,需要 被更審慎的看待,以下整理受訪者提出的政治新聞分享動機。

一、 宣傳(冷門)議題

「宣傳公共議題」是多數受訪者都有提出的分享動機,特別的是,

即便在關注度和回饋較少的情況下,受訪者還是會分享一些較冷門的議 題。追蹤人數最多的受訪者 I 說:

「最大的發文動機就是希望透過我臉書 4000 多個追蹤者的影響力讓多 一點人看到這件事情,發現我分享這麼久讚數最多的大概就是大家很關 注的公共議題;有些我很關注的議題,但按讚的人很少,我還是會分享,

因為就是希望可以讓大家看到這些比較少被關注的公共議題,所以還是 不吝惜去長篇大論闡述我想要分享的看法」(受訪者,I)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2

受訪者 G 也以他長期關注美國總統大選候選人 Bernie Sanders 的經 驗為例,認為透過自己的分享,可以讓其他使用者得知一些被臉書或主 流媒體忽視的議題,而這時候想要提升議題的能見度的動機就大於獲得 回饋的期待。

「我會想宣傳Sanders的原因是因為我旁邊的人不熟悉他,他們只知道 希拉蕊,不知道民主黨初選其實還有另外一個,也有機會獲得提名的候 選人,那這時候就會想宣傳他多好或者是他的政見之類的。我確實會想 宣傳一些冷門的議題,冷門但我覺得他不應該這麼冷門,而且我覺得重 要的議題」(受訪者,G)

「大部分都是讓身邊的朋友看這些訊息, 簡單來說我們這種從事社運的 人,平時身邊的夥伴立場都跟我們相近,可是我們還有另外一部分正常 的生活,一些以前國高中同學,基本上他們不會去接觸這個東西,那如 果能夠透過我們這種人讓他們能夠接觸這些議題,認同這些價值、這些 立場,那其實是有幫助的。」(受訪者,C)

受訪者 F 認為自己如同一個社群編輯般,為其他使用者挑選出一些 覺得重要或是必須知道的新聞資訊。她說:

「對於比較被動接收資訊的人來講,就覺得自己也是一個懶人包,就是 自己幫他們挑選了一些資訊,就像自己也是一個編輯的角色,幫他們挑 了一些新聞出來」

而有長期關注和分享某些特定議題的受訪者,也在無形中逐漸形塑

而有長期關注和分享某些特定議題的受訪者,也在無形中逐漸形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