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臉書使用者的網路新聞創用- 守門或分享?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臉書使用者的網路新聞創用- 守門或分享?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5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蘇蘅 博士. 臉書使用者的網路新聞創用政 治 守門或分享?. 大. 立. ‧. ‧ 國. 學. The Facebook users reproduction and dissemination behavior of online news gatekeeping or sharing?.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生:吳堂靖 中華民國一 O 五年十一月.

(2) 謝 辭 終於也來到這個時刻了,好多個靜靜數算日子的夜晚、好多個慌張焦慮的情 緒、好多個不斷放棄又下定決心的循環,在這個時刻更顯得特別清晰,這些苦澀 的、美好的,以為到不了頭的過程,竟比成果來的更讓人珍視。 寫論文的過程像是一場馬拉松,考驗著跑者耐力與意志力,而在這過程中若 沿路沒有旁人的鼓舞支持,想必這賽程一定更加艱辛與孤單。首先,要感謝指導 老師蘇蘅教授,像是配速員般,沿途不斷指引方向、鞭策著我的腳程,更不時提 供建議與我一同討論。在碩二擔任蘇老師的研究助理時,老師對學術上的嚴謹執 著和樂於吸收新知的態度,都在在成為我學習的對象,在寫論文的過程中,於學 術討論和心理調適上,老師都十分關心,謝謝她陪我完成這漫長的賽程。. 政 治 大 再者,感謝口試委員楊意菁老師和陳百齡老師在論文內容上提出諸多改善意 立 見,讓論文能更臻完備。在口試過程中,藉由問答的形式與我一同討論論文疏漏. ‧ 國. 學. 之處,讓我能以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謝謝兩位口試委員的指導與建議。. ‧. 另外,謝謝我的受訪者願意分享他們的使用經驗,甚或生命經歷,也讓我透 過他們的分享,認識更多的議題。訪談期間雖然奔波,但也是作研究最享受與快 樂的時刻。事前除了充分準備減少焦慮感、訪談當下更需專心聆聽,而事後整理. y. Nat. sit. n. al. er. io. 逐字和分析更是大工程。這實際的訪談經驗,讓我學習到聆聽也是一門學問,何 時該舉例說明、何時該沉默、何時該追問,都成為了受訪者能否全然信任你、將 認知完整述說的關鍵。謝謝他們為我上了寶貴一課。. Ch. engchi. i n U. v. 不可或缺的是這段漫長的過程中給予我幫助與鼓勵的同學朋友們,謝謝怡君 一路以來的不離不棄,與我分享論文寫作的經驗,接收我的喜怒哀樂,在生活和 學術路上擔任亦師亦友的重要角色;謝謝時常關心我論文進度,時常與我分享論 文相關資料的芛薇;常常一起在研究室念書,一起回家且在途中相互聊著生活上 困難的瑞娟;常常相互分憂解愁,在線上一起熬夜快到天亮乃欣,還有于萱、閔 文、灝文、政穎、品君、韋葳、宜筠、怡蓁、郁雯、茜妮等朋友在不同時期的鼓 勵與幫助。以及在花蓮認識的一群好朋友,讓我了解一個人的認知有限,但走出 去與不同的人和土地的對話,他人的生命經歷終將成為成長的養分,謝謝他們帶 我走入部落,認識台灣,讓我的研究所生活更加多采多姿。 最後感謝一路支持我的家人,謝謝他們總是當我最堅實的後盾。揮一揮手, 期待人生旅途的下一站。. i.

(3) 摘 要 本研究以政治新聞為例,了解社群媒體時代,臉書使用者的新聞選擇與分享 行為,是否改變了傳統新聞守門的理論與實踐,創造出不同於傳統的網路新聞創 用行為。 本研究以深度訪談法進行,並結合受訪者臉書的貼文進行研究,採立意和滾 雪球兩種抽樣方式,最後訪談對象共 12 人,男生 8 人,女生 4 人。 研究發現可分為四點:一、網路新聞定義和價值產生質變:對於使用者來說,. 政 治 大 二、 分享行為再定義,臉書使用者的多元社群角色:研究發現使用者身處多個 立. 傳統價值所強調的「正確性」仍重要,但期許接收更多富含觀點、解釋性的內容。. 社群,角色並非固定,而是隨著不同的社群展示不同的形象,提供不同的功能。. ‧ 國. 學. 本研究彙整臉書使用者可能呈現的五種角色:(1)宣傳資訊的里長伯 (2)引領思考. ‧. 的領航員 (3)試圖說服的傳教士 (4)自說自話的說書人 (5)尋求對話的監視者。三、. y. Nat. 先分享再過濾,接力合作的社群守門:網路時代,新聞守門仍以多元的形式在實. er. io. sit. 踐,其中包含臉書演算法、個人守門、朋友守門人,和結合群眾與科技的協力守 門。守門行為不再專屬媒體組織,而是開放使用者共同合作,不斷協力參與的資. al. n. v i n 訊增值過程。四、臉書社群的緊密與疏離: 「社群」對於臉書使用者的新聞接收 Ch engchi U. 和意見形塑,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社交網絡的互動出現小眾化、同質化的現象, 密切的人際互動多為立場雷同的對象。 從政治新聞分享者的使用行為中,可發現其動機除了資訊尋求、人際互動以 外,臉書使用者更希望在後續的討論過程中影響他人意見、說服他人以不同角度 看待政治新聞,新聞分享行為不只是純粹的資訊傳播的過程,而可能是使用者用 來觀測輿情、開啟對話、攏絡異己的政治工具。 關鍵詞:社群媒體、臉書、新聞分享、網路守門. ii.

(4)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2 第一節 社群媒體發展及功能............................................................................ 12 第二節 守門理論的轉變.................................................................................... 20. 治 政 第三節 政治新聞分享行為................................................................................ 37 大 立 第四節 研究問題................................................................................................ 51 ‧ 國. 學. 第三章 質性研究方法................................................................................................ 52. ‧.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2 第二節 研究方法................................................................................................ 52. y. Nat. io. sit.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研究設計............................................................................ 54. n. al. er. 第四章 研究資料分析................................................................................................ 59. Ch. i n U. v. 第一節 千禧世代:新聞來源的接收與價值再定義........................................ 59. engchi. 第二節 守甚麼門?臉書新聞守門的方式........................................................ 83 第三節 線上政治參與:政治新聞的再製與分享行為.................................... 96 第四節 臉書新聞分享與政治參與的特色...................................................... 110 第五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123 第一節 重要研究發現...................................................................................... 123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建議.................................................................. 129 參考文獻.................................................................................................................... 132 附錄............................................................................................................................ 144. i.

(5) 表目錄 表 2-1:社群媒體分類 ........................................................................................... 14 表 2-2:台灣社群網站發展時間軸 ....................................................................... 15 表 2-3 臉書近期演算法調整內容 ......................................................................... 19 表 2-4:網路使用者角色與特質 ........................................................................... 29 表 2-5:專業新聞媒體策略定位的變遷 ............................................................... 48 表 3-1:訪談對象基本資料 ................................................................................... 57 表 3-2:訪談主題與研究問題對照表 ................................................................... 58. 立. 政 治 大 圖目錄. ‧ 國. 學. 圖 1-1:2014 年美國使用者由社群網站獲知新聞統計 ........................................ 2. ‧. 圖 1-2:2014 年社群媒體使用者的新聞使用經驗比例 ........................................ 6. y. Nat. 圖 2-1:臉書使用者針對一主題策展實例 ........................................................... 48. sit. 圖 2-2:使用者針對資訊協同合作的實例 ........................................................... 50. er. io. 圖 4-1:「水源阿伯」粉絲團發文內容 ................................................................. 71. al. v i n Ch 圖 4-3:受訪者 E 發文告知朋友大帳和小帳的屬性差異 .................................. 86 U i e h n gc 圖 4-4:新聞小幫手的回報功能 ........................................................................... 90 n. 圖 4-2:圖文創作者 nagee 作品 ........................................................................... 72. 圖 4-5:受訪者 B 與其他使用者協作過程 ........................................................ 100 圖 4-6:受訪者 I 與其他使用者協作實例 ......................................................... 101 圖 4-7:受訪者 J 時常會提出與報導不同的觀點 ............................................. 106 圖 4-8:新聞分享行為是促發後續討論的起點 ................................................. 107 圖 4-9:重度政治新聞使用者分享行為轉變過程 ............................................. 116 圖 4-10:受訪者與其他使用者的互動方式 ....................................................... 119 圖 4-11:受訪者分享行為與分享對象的關係 ................................................... 121. ii.

(6)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 社群媒體成為主要的新聞來源 美國新聞協會(American Press Institute, 2015)針對千禧世代的媒 體閱聽習慣調查指出,18 到 34 歲的年輕世代使用者比起老一輩,花費 更多的時間在行動裝置和社群媒體上。值得注意的是,年輕世代會使用. 政 治 大 體與策展等三類,其中社群媒體是千禧世代得知新聞資訊最主要管道 立. 多種不同的管道獲取新聞資訊,並將獲得內容的通路分成社交、新聞媒. ‧ 國. 學. (彭采薇,2015 年 5 月 3 日) ,高達 86%的使用者經由社群媒體來獲取 新聞,目的是獲取多樣的意見、得知對自己重要的資訊。社群媒體不僅. ‧. 能讓大眾進行社交活動,更逐漸取代了傳統媒體提供資訊的功能,讓新. sit. y. Nat. 聞成為使用者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在新聞消費習慣大幅改. n. al. er. io. 變的今日,使用者的角色與行為,將會產生甚麼變化?. v. 新興的傳播科技,為使用者帶來一個多元且新穎的機會參與新聞內. Ch. engchi. i n U. 容,社群媒體(如:Facebook、Twitter、Youtube)就是一個快速興起的 新聞媒體管道,根據社群分享平台 Shareholic 於 2014 年的社群媒體流 量報告指出,八個主要社群媒體佔所有網站的導入流量 31.24%,1對於 多數新聞網站來說,比例更高達三分之一,顯示使用者已較少透過搜尋 引擎或首頁獲得資訊,而將社群媒體視為得知新聞資訊的重要來源。網 路新聞和傳統媒體最大不同的地方,就在於它加入大量多媒體,聲音、 影像和超連結,讓使用者可以主動選擇新聞,並釋放出新聞呈現的主導 權,讓個人化新聞變為可能,也讓新聞報導和廣大閱聽人之間有了更近 1. Shareaholic 2014 年底所發布的第三季社交媒體流量報告,是對 Facebook、Pinterest、Twitter、 StumbleUpon、Reddit、Google+、YouTube 以及 LinkedIn 等 8 個社交媒體網站進行分析。 1.

(7) 距離互動的機會(Chung, 2008)。 眾多社群媒體當中,又以 2004 年創辦的 Facebook (以下統稱臉書) , 對於新聞瀏覽與分享尤其重要,Pew Research Center(2014)調查顯示 臉書使用者中有半數會從臉書獲取新聞;根據台灣臉書(2014)委託模 範市場研究顧問對台灣使用者的線上行為調查,顯示使用者每天使用臉 書的時間和頻率,居所有網路媒體之冠,2甚至比通訊軟體 LINE 還高, 是目前使用率最高的平台。 圖 1-1:2014 年美國使用者由社群網站獲知新聞統計.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sit. y. Nat. io. er. 資料來源:“How social media is reshaping news,” by M. Anderson and A. Caumont, 2014. Retrieved from Pew Research Center Website:. n. al. i n U. v. http://www.pewresearch.org/fact-tank/2014/09/24/how-social-media-is-reshaping-news/. Ch. engchi. 貳、 社群新聞分享與守門行為. Pew Research Center( 2011)對於社群媒體使用者的新聞消費活動 研究,指出「如果搜尋新聞是過去十年最重要的發展,那麼分享新聞也 許就是下一個最顯著的現象」。對於個人、政治、經濟,整個社會均產 生影響,社群網站中的新聞分享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現象( Lee & Ma, 2012)。其中臉書使用者獲取資訊的來源大多來自他們追蹤的人所分享 /轉貼的訊息,其比例大於取自網路上的專業新聞網站,而其中僅是分 2. 其餘受調查網路媒體,包括 Yahoo、WeChat、Youtube、Google+、Whatsapp、Twitter、Plurk。 詳見:http://www.slideshare.net/yuanping/facebook-36279879 2.

(8) 享訊息的參與者比例又多於能提供自行產製訊息內容的人。網路的傳播 功能,讓使用者可以更容易的進行資訊交換,不需要個別的造訪新聞網 站,透過與消息靈通的朋友、家人和同事的傳播,使用者便能從中接觸 到新聞報導。 網路拓展了新聞消息來源,除了傳統媒體的新聞網站,入口網站、 地方媒體、獨立媒體、部落格、個人新聞台,和社群媒體等,都成為了 使用者接收新聞的消息來源,可以自行選擇,創造個人化的新聞消費經 驗。不同接收新聞的管道和分享功能,讓使用者分享行為更為豐富:(1). 政 治 大 者可以將所接收到的資訊分享轉發至不同網路空間;(2)多媒體新聞分 立. 跨平台的新聞分享:透過網站或社群平台提供的「分享功能」,讓使用. 享:文字、圖片、影音等複合式的內容呈現,且利用超連結擴增資訊量;. ‧ 國. 學. (3)進行再製的新聞分享:可以針對新聞內容進行摘要、補充資訊、指. ‧. 摘錯誤,添加評論與觀點。以往一對一的單向傳播模式,轉變為多對多. y. Nat. 的分享行為,對於使用者的角色和與新聞的關係也產生更多可能性。. er. io. sit. 從過去針對部落格資訊分享的研究,便指出新聞分享尤其不同於一 般資訊的分享(Ma, Lee, & Goh, 2014),因其代表著公眾意見,具有議. al. n. v i n 題設定和影響社會的功能(McCombs & Reynolds, 2009),為使用者提 Ch engchi U. 供訊息和方向,減少不確定性,並幫助大眾形塑對世界的印象等重要特 質(Rudat, 2014)。而社群媒體具有的互動、參與等特質更使得新聞分 享,有別於一般二手資訊的轉載,還涉及到自我形象揭露、人際互動 、公民參與等因素(王哲彥,2012)。 社群分享意味著使用者可以忽視專業編輯人員,轉而將所信任的人 推薦的資訊視為新聞來源( Hermida, Fletcher, Korell, & Logan, 2012)。 這代表著當閱聽人從以往被動接收訊息的角色,轉變為一個「主動」使 用者,能夠藉由科技和網路參與訊息的選擇、製造與傳播,記者作為一. 3.

(9) 個「守門人」的權威因此遭受威脅(Bowman & Willis, 2003;Bruns, 2011)。 尚且,網路上持續產生的巨量資料,也侵蝕了主流媒體扮演的守門人角 色,因為網路資訊已經透過不同的「門」 (gate)進入(Williams & Carpini, 2000)。 因此,社群媒體使用者的新聞資訊分享行為可能包含對訊息類型與 來源的評估、對內容的評價,以及對於觀眾的想像等複雜的決策過程, 在社群媒體成為大眾新興的新聞來源之際,使用者的新聞選擇和分享行 為,殊值得關切。. 參、使用者「參與」新聞. 立. 政 治 大. 網際網路的發展,賦予使用者輕易近用資訊和主動參與的能力,科. ‧ 國. 學. 技讓新聞和使用者的關係產生改變。Pryor(2002)回顧了自 1982 年起, 網路新聞發展所經歷的三次轉變,第三次浪潮(2001-)在技術應用上,. ‧. 使用圖表、影音、資料庫,音樂和軟體下載,地方和社區新聞,聊天和. y. Nat. sit. 論壇,即時訊息;控制權方面,網路經營者與終端用戶走向合作關係,. n. al. er. io. 控制權被分享,內容更容易被取得,也讓更多人能夠一同參與。在新聞. i n U. v. 報導上,發展更多形式呈現新聞,提供與報導的互動功能,許多新聞網. Ch. engchi. 站利用論壇形式,讓報導者和使用者,及使用者間可以相互對話;硬體 設備的更新和更強的頻寬與傳送能力,讓新聞網站得以迅速運作。 「科技」也是驅使社群網站改變最關鍵的因素(Balasubramaniam, 2009, p.30)。在 Web2.0 分享與參與的概念和科技基礎上,社群媒體允 許使用者進行自製內容的創造和交換,與其他人進行互動;硬體設備的 進步,更讓使用者可以透過數位相機、智慧型手機等簡便設備,紀錄與 分享生活大小事。社群媒體的設計,進入門檻低,使用者無需太多的知 識,就能貼文、評論、分享、混搭(mash up)內容,並且能整合影像、 圖片和文字等多媒體的形式呈現(Walther, Gay, & Hancock, 2005),最 4.

(10) 重要的是能依照共同的興趣去成立社群(Power & Phillips-Wren, 2011) 。 新媒體意謂著使用者可以進行創造、搜尋、選擇性的分享內容,與其他 團體互動(Lievrouw & Livingston, 2002),科技使得新聞分享變成一件 簡單且普遍的活動,間接改變了使用者以往被動接收的單一角色。. 一、生產性消費者 「當使用者可以主動的參與、討論、創造、溝通和分享,他們就不 會想再坐以待斃。」 (Rosen, 2006) 。以往傳統受眾的新聞消費掌握在新 聞組織,媒體決定要提供什麼內容給閱聽人,傳播形式是單向、由上到. 政 治 大. 下、以發送者為導向,閱聽人只能被動接收新聞;而社群媒體時代的新. 立. 聞消費,則是多對多、雙向的互動概念,使用者擁有多元選擇,可以透. ‧ 國. 學. 過部落格、入口網站新聞、推特和臉書上朋友或意見領袖所推薦、分享 的連結來獲得新聞( 呂琦瑋,2012)。由 此,網路傳播中不再存在固定. ‧. 和純粹的「傳播者」和「閱聽人」概念,使用者間也不再有傳統新聞的. y. Nat. sit. 「傳與受」的關係(周慶祥,2005)。. n. al. er. io. 尚且,網際網路允許使用者自行產製內容,將個人從過去被動的內. i n U. v. 容消費者轉變為主動產製者( Nov, Naaman, & Ye, 2010),成為一個能. Ch. engchi. 進行製造(production)和消費(consumption)的「生產性消費者」 (prosumer;Toffler, 1980)。網路不僅賦予使用者能夠自主選擇消息來 源,也讓使用者得以分享所有具有創造性的言論表達內容,大幅減低對 大眾媒體的依賴( 胡泳,2013)。社群媒體中的使用者如同一個小型的 新聞播報台,是新聞產製者,也都可以是他人的消息來源。 使用者的主動參與,在社群媒體中的新聞經驗扮演關鍵的角色, 加上行動裝置的普及,讓分享新聞報導、影像,討論新聞議題等行為成 為使用者普遍的經驗(Pew Research Center, 2014)。英國牛津大學路透 新聞研究學院(Reuters Institute) ,針對社群網站上的新聞近用研究亦顯 5.

(11) 示(2015),臉書和推特的使用者會以瀏覽新聞動態、與其他使用者討 論時事和分享連結等方式來參與新聞。分享行為的簡易和普遍性,讓透 過「轉發」來進行新聞參與的使用者,遠多於自行產製的人(Pew Research Center, 2010)。 圖 1-2:2014 年社群媒體使用者的新聞使用經驗比例. 立. 政 治 大. 資料來源:“8 key takeaways about social media and news,” by K.Matsa and A.Mitchell,. ‧ 國. 學. 2014. Retrieved from Pew Research Center Website:. http://www.journalism.org/2014/03/26/8-key-takeaways-about-social-media-an. ‧. d-news/. sit. y. Nat. 二十一世紀裡,使用者擁有前所未有使用科技的權力,可以自行選. al. er. io. 擇互動對象、所接收的資訊( Shapiro, 2000/劉靜怡譯,2001),背後. v. n. 揭示著根本性概念是個人的自主性。使用者不必再倚靠單一來源來認知. Ch. engchi. i n U. 新聞事件的面貌,弱化了傳統媒體掌握議題設定的權力;從另一個觀點 來看,對於一個民主社會而言,使用者的主動參與,揭示公民監督的價 值和機制(鄭貞銘、廖俊傑、周慶祥,2010),透過更多資訊的流動和 使用者間的對話,促進更多對於公共事務的討論和政治事務的參與。 使用者具有主動參與和新聞產製能力,引發網路上是否還存在守門 人和守門行為,及其如何實踐的討論。可以確定的是,社群媒體提供使 用者一個替代性的新聞播送平台,成為大眾仰賴的消息來源,已經削弱 了傳統記者所提供的守門人功能(Hermida et al., 2012) 。傳統守門人影 響力式微的時刻,良莠不齊的資訊卻仍無時無刻在產生,這就引發了一 6.

(12) 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在新聞選擇和分享的過程中,新聞價值的評估是否 改變?又是甚麼因素在影響使用者的決策?和傳統媒體有無不同?. 二、不同的網路守門人 傳統「守門人」是由一群組織內的記者、編輯組成,將個人經驗、 媒介常規、跨媒介、意識形態等做為篩選眾多訊息的標準(Shoemaker & Reese, 1996),守門人掌握著訊息的流通與否;然而,在 1990 年代 網路平台出現以後,網路上持續產生的巨量資料,侵蝕了主流媒體扮演 的守門人角色,因為網路資訊已經透過不同的「門」 (gate)進入(Williams. 政 治 大. & Carpini, 2000) 。尚且,新聞的互動性,讓使用者可以透過 e-mail 發送. 立. 新聞報導給家人、朋友,在新聞報導下發表評論,還可以在社群網站上. ‧ 國. 學. 附上文章連結。使用者可以自行評估新聞報導的價值,成為自己的守門 人(Shoemaker, Johnson, Seo, & Wang, 2010)。. ‧. 不同於 White(1950)將傳統守門人視為由新聞組織內的編輯、記. y. Nat. sit. 者擔任的單一型態,Barzilai-Nahon(2005)認為守門人的型態走向多. n. al. er. io. 元,不限於單一新聞組織,他們有決定訊息流通的自由,透過網路守門. i n U. v. 機制,控制資訊在網路的進出。Hu 與 Sundar(2010)便將網路守門分. Ch. engchi. 成集體(collective)、個人(individual)和未知(unknown)等三種形 式,揭示著傳統守門人的角色和守門行為,已不足以因應網路中多元的 資訊把關型態。新聞資訊的守門不再完全受制於新聞組織,而是透過演 算法、個人或群體的協力,以多元且動態的形式持續在網路中實行。 資訊超載的時代,使用者的注意力和時間有限,若沒有任何的過濾 和評選機制,如何讓這些來自新興來源的資訊,轉變為可信、值得信任 的內容(Rosenbaum, 2011/黃貝玲譯,2012) ,使用者需要透過一些方 式將資訊過濾和選擇至可以處理的程度,正如騰訊網在〈中國網絡媒體 的未來〉報告中(2013),指出現今在網路中的資訊消費是一個「訊息 7.

(13) 減法」的過程。透過社群媒體提供的篩選、追蹤等功能,可以讓我們某 種程度迴避或擁抱特定的資訊和觀點,但也喪失了和其他人集體互動交 流的機會。如何在茫茫資訊中篩選出實用且兼顧訊息品質,已成為網路 時代的一門課題。 Holiday(2012)認為,人們需要的是受信任的中間人幫大家過濾 可信賴的報導和謠言,告知一些對大眾重要卻被忽略的訊息。呂琦瑋 (2012)認為中間人除了協助篩選資訊,更要賦予其更有價值的意義; Stanoevska-Slabeva、Sacco 與 Giardina(2009)則認為其任務在於從事. 政 治 大 過濾的動作,以及提供連結至原始新聞來源的管道,目的在凸顯社群媒 立. 社群策展(curation) ,從相關的線上和社群媒體的資訊來源進行挑選和. 體上有價值的新聞,讓資訊得以被聚集和擴散。這種以社交網絡為前提. ‧ 國. 學. 的分享方式,相對於陌生人的資訊,使用者傾向分享認識的、可信度較. ‧. 高的人的轉推薦(Rosenbaum, 2011/黃貝玲譯,2012) ,而社群媒體提. y. Nat. 供了這種策展內容分享一個良好的管道和資料來源。. er. io. sit. 這些活躍的「再傳播者」 (redistributor) ,不只決定了甚麼資訊是對 自己有價值的,還分享他們認為是重要、有趣、具娛樂性或是有用的資. al. n. v i n 訊給其他人(Singer, 2014) C h ,此角色已成為了資訊激增時代下的必需品。 engchi U 相較於資訊的選擇,資訊分享涉及更多社交行為,因此可能含有更多複. 雜的考量(Berger, 2014) 。因而,當越來越多人將某一位社群中的資訊 分享者視為新聞消息的主要來源,其如何進行守門、篩選新聞、使用哪 些標準作為評估,以及分享的形式,便值得社群當中所有的使用者注意。 網路守門把關形式的轉變,牽涉到網路時代對於新聞定義的再思考。. 肆、政治新聞分享行為與政治參與 自 2012 年美國總統選戰起,社群網站被認為是使用者分享政治信 念,以及參與和其他網路成員的討論的重要平台(Carr, Hayes, Smock, & 8.

(14) Zube, 2013),其特質鼓勵了使用者參與政治活動和公共議題的討論, 提供給對特定主題有興趣的群體,進行意見交換的空間。社群媒體不僅 提升人們收發訊息的可能性,被視為一種資訊來源( Pepitone, 2010), 更重要的是能透過發表政治評論或藉由分享資訊的方式與他人互動 (王 泰俐, 2013) 。在北非「阿拉伯之春」 (2010) 、日本「311 大地震」 (2011)、 突尼西亞「茉莉花革命」 (2012) 、香港雨傘革命(2014)等重大事件上, 都大大的發揮資訊分享的效能,比起傳統媒體,網路內容更加多元化, 意味著使用者更能夠追蹤公共事務的走向,特別是那些他們最感興趣的. 政 治 大 顯示觀眾參與的可能性增加與越來越多的公共領域涉入有關(Robinson, 立. 議題(Althaus & Tewksbury, 2000 ; Tewksbury & Rittenberg, 2008) 。這也. 2006;Shah, Cho, Eveland, & Kwak, 2005)。. ‧ 國. 學. 台灣近期的重大事件,如台東美麗灣(2003) 、苗栗大埔事件(2010) 、. ‧. 洪仲丘事件(2013)、318 太陽花學運(2014)等,都可以觀察到社群. y. Nat. 媒體已成為年輕族群接收和分享政治相關議題的重要管道。根據科技部. er. io. sit. (2015)針對台灣社群使用者的政治參與行為調查,顯示相較於其他年 齡族群,18-29 歲的年輕族群透過社群媒體接收政治或公共事務資訊高. al. n. v i n 達九成二,居各個年齡層的首位,也最願意進行線上政治參與行為,如 Ch engchi U 瀏覽、轉貼、評論政治新聞。另外,Google 於 2015 年公布的「政治及 社會議題搜尋排行榜」中, 「課綱微調」 、 「馬習會」 、 「八仙塵爆」到「房 屋實價登錄」等議題都成為使用者關注的焦點,上榜議題多元化( 廖 千 瑩 , 2015 年 11 月 27 日 ),諸多的現象與調查都一再顯示台灣使 用者透過網路關心政治議題的熱切程度。Hartz-Karp, Balnaves, 與 Sullivan 便指出網路已逐漸被視為是連結群眾和政治的管道,而對於台 灣線上使用者而言,提供新聞來源、分享新聞和人際互動等功能的臉書, 勢必為促進線上參政的重要推手之一,社群媒體平台所創建的線上社群. 9.

(15) 被視為是強化公民社會的標誌,有助於創造更具參與性的公共辯論 (Fuster, 2012)。 台灣使用者頻繁的在線上接收政治訊息、進行政治討論,因此令人 好奇的是,年輕世代如何選擇與分享政治新聞?在資訊爆炸的網路中, 誰又能為新聞進行守門?擁有產製能力的使用者在新聞分享的過程 中,又能否為訊息賦予新的詮釋?在透過社群媒體接收、分享、轉貼 或評論政治或公共事務資訊等行為,被視為是線上政治參與的具體實踐 (王泰俐,2012)的今日,尤其值得深入探討。因而,本研究將以政治. 政 治 大. 新聞分享為例,探討網路時代,臉書使用者的新聞守門與分享行為。. 立. ‧ 國. 學. 第二節 研究目的. 鑒於近年的研究發現,傳統守門理論與守門人的角色,不僅受到新. ‧. 技術和競爭力量所威脅,也已被它所服務的使用者所動搖(Bowman &. y. Nat. sit. Chris, 2003);網路守門的形式和實行走向一個多元且為動態的過程。. n. al. er. io. 網路新聞的分享行為,已經成為使用者獲取資訊的重要來源,尤其社群. i n U. v. 媒體中的新聞分享行為,因為牽涉到人際互動、新聞價值、自我形象的. Ch. engchi. 呈現等特殊因素,讓使用者在發布訊息前,可能會經過更審慎的評估。 網路和數位科技的發展,快速地將新聞消費變成一種提供更多「選擇」 和「社交傳播」的行為(Napoli, 2011)。 根據天下雜誌 2015 年最新數位使用行為調查,臉書已成為台灣使 用者最重要的資訊分享平台,然而相關研究卻相當有限。回顧國內關於 社群媒體訊息分享的研究,大多針對人際互動(張純富,2013;李芸珮, 2012;黃鈺婷,2010)、自我展演(俞菁、邱海棠、曾馨瑩,2012;陳 姿蓓,2010)、公民參與(王哲彥,2012)等因素探討。儘管有些研究 者已開始關注社群媒體內的新聞消費(呂琦瑋,2012)、分享行為(李 10.

(16) 宗薇、曾增恩,2013),但並未針對新聞分享與守門等社群傳播行為進 行探討。臉書已經成為當今使用者和主流媒體仰賴的重要新聞來源,使 用者如何挑選和評估新聞價值、與其他使用者的互動,亟待研究。 因此,本研究著重於探究臉書使用者的新聞守門與分享行為,期望 藉由探討社群媒體中新興的訊息把關行為和新聞分享形式,了解數位時 代中,使用者的新聞選擇要素和分享行為的發展與實況。.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如下:. 政 治 大 二、了解臉書使用者對於網路新聞的守門行為。 立. 一、了解臉書使用者對於網路新聞價值的評估。. 三、探討臉書使用者進行網路新聞分享的動機和形式。. ‧ 國. 學. 四、探討臉書使用者的社群角色,對於網路新聞守門與分享的影響。.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1. i n U. v.

(1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章講述了社群媒體已成為當今重要新聞來源的現象,尤其以 臉書為重要代表,不僅改變了閱聽人的新聞消費習慣,更撼動了長久以 來對於傳統守門人角色和行為的認知。第二章將介紹社群媒體和新聞守 門與分享行為的關係。本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為社群媒體的定義與介 紹,回顧台灣社群媒體發展的歷程,及臉書對於新聞使用所扮演的角色。 第二節主要介紹傳統守門到網路守門形式和守門人角色的改變。第三節 則進一步分析社群媒體中多元的新聞分享行為,以及影響新聞分享行為. 第一節 社群媒體發展及功能. 學. ‧ 國. 治 政 的可能因素。最後綜整文獻探討,於第四節提出研究問題。 大 立 壹、 何謂社群媒體. ‧. Kaplan 與 Haenlein(2010)認為論及社群媒體的正式定義,就得. Nat. sit. y. 先將「Web2.0」與「使用者自製內容」這兩個常和它相提並論的概念. n. al. er. io. 劃分清楚。Web2.0術語於2004年提出,指的是軟體開發商和終端使用. i n U. v. 者以新的方式使用網際網路,此概念的創始人O’Reilly(2005)認為Web. Ch. engchi. 2.0雖然沒有明確的定義,但仍有一些核心要素,如以網路為主要平台、 運用集體智慧,愈多人使用,內容愈豐富、容易上手的使用者介面等。 其具有的互動、時常更新、異部性等特性,也讓學者將Web2.0視為社 群媒體發展的平台。Web2.0的應用促進了資訊的分享、以使用者為中心 的設計和協作,意味著網路平台的內容和應用不再由個人進行創造和發 佈,取而代之的是使用者集體以參與和協作的形式持續地進行修改 (Kaplan & Haenlein, 2010)。 使用者自製內容(UGC, user generated content)是社群網路的活動 之一,指的是使用者可以透過開放的平台,以不同的形式公開地取用和 12.

(18) 創造線上內容,供其他使用者瀏覽。UGC網站最大特點就在於其擁有 自我風格、參與、分享等特質,類似於Flickr、MySpace、YouTube和 Wikipedia等,都是UGC網站的代表(陳釧瑤,2008)。OECD(2007) 認為使用者自製內容須符合三個基本的要求:(1)需被公開地發布在 網站或社群網站上,讓某一群人可以自行近用;(2)具有創造性的成 果,可以是集體完成;(3)非經由專業程序和常規創造而成。上述三 點依序排除了電子郵件(e-mail)與即時通訊(instant message)、未經 任何修改或附加評論,直接將新聞報導複製到自己的部落格、商業考量. 政 治 大 的訊息傳播模式,使用者可以自行提供內容,並進行創作、重組與分享。 立 下所創造的內容等狀況。使用者自製內容的出現,改變了以往由上到下. 基於對Web2.0和使用者自製內容概念的釐清,Kaplan 與 Haenlein. ‧ 國. 學. (2010)認為社群媒體是一組基於網路相關的應用,其是建立在Web2.0. ‧. 的概念和科技基礎上,並且允許使用者自製內容的創造和交換。其他學. y. Nat. 者認為奠基在此概念上的社群媒體,創造了動態、彼此交互影響的對話. er. io. sit. (Power & Phillips-Wren, 2011),且藉由個人與團體間的連結,促進了 社群網絡中的發展(Obar & Wildman, 2015)。. al. n. v i n 線上資源可被分成不同類型的社群媒體,FredCavazza.net(2011) Ch engchi U. 將社群媒體分為十個類別:(1)發布,如維基;(2)分享,如YouTube; (3)討論,如skype;(4)社群網絡,如臉書、LinkedIn;(5)微網 誌,如推特;(6)生活串流,如 friendfeed;(7)實況直播,如 justin.tv; (8)虛擬世界,如Second Life、HABBO;(9)社群遊戲,如pogo、 doof;(10)多人線上遊戲,如開心農場。 Kaplan 與 Haenlein(2010)則系統性地依照媒介豐富度和自我揭 露程度,將社群媒體分成六大類:(1)協作計畫、(2)部落格、(3) 內容社群、(4)社群網站、(5)虛擬遊戲世界、(6)虛擬社交世界。. 13.

(19) 表 2-1:社群媒體分類 媒介豐富度 低 部落格 自我 呈現/ 自我 揭露. 高 協作計劃. 中. 高. 社群網站. 虛擬社交世界. (如:臉書). (如:第二人生). 內容社群. 虛擬遊戲世界. 低 (如:維基百科) (如:YouTube) (如:魔獸世界). 資料來源:”Users of the world, unite!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f Social Media,” by M. Kaplan and M. Haenlein, 2011, Business Horizons, 53(1), 59-68.. 政 治 大 務(web-based services)的前提下,須提供以下功能給使用者: 立. boyd 與 Ellison(2007)針對社群網站提出定義,認為基於網路服. (1)允許個人以開放或半開放的形式公布基本資料(profile)。. ‧ 國. 學. (2)可以建立一個與使用者有連結(connection) ,能相互分享的其他. ‧. 用戶之名單(list)。. sit. y. Nat. (3)可以觀看到社群內與自己有關連的其他使用者的名單。. n. al. er. io. 社群網站讓使用者能與朋友進行互動,寄發郵件和即時訊息,可以. i n U. v. 寫網誌、認識新朋友,張貼個人資訊(OECD,2007)。廣義來說,只. Ch. engchi. 要能提供分享、互動、聯繫、交流等功能的網站,皆屬於社群網站(資 策會,2012)。 由上述可觀察出,「社群媒體」和「社群網站」兩個名稱時常交替 出現在相關研究中。Cohen(2009)對兩者進行區分,將「社群媒體」 視為傳播的管道(如:Youtube) ,而「社群網站」則是一種與他人產生 聯繫的工具(如:LinkedIn),然而像是臉書便兼具兩者特色。本研究 認為臉書同時具備兩項特性,有鑑於其提供豐富的功能讓使用者進行資 訊分享,以及其已成為當今重要的新聞來源,因此將臉書視為一種社群 媒體。 14.

(20) 貳、 台灣網路社群發展及臉書介紹 回顧台灣社群網站的發展,自 1992 年起,已有二十幾年的歷程, 從使用者多為大學生的 BBS、吸引特定族群使用的專業性論壇、推動 素人創作的部落格和影音社群,發展至現今不分年齡層的使用者都在臉 書上從事各項活動(資策會,2012)。臉書匯聚了歷年來社群網站所提 供的功能,集閱讀、社交、分享、創作於一身,加上可攜式裝置的普及, 隨拍隨傳,使其不僅是社交網站,更體現了「人人都可以是報導者」的 概念,成為使用者在新聞使用和人際互動的首選,根據 2016 年臉書統 計資料顯示,台灣每月的臉書使用用戶已高達 1700 萬。. 政 治 大 表 2-2:台灣社群網站發展時間軸 立 社群發展 年代 台灣社群 初始時期. 1992. io. 2004. 網路泡沫化後,許多網站與BBS5轉型為更具互 動性的論壇社群,促使Mobile01/巴哈姆特/. v. FashionGuide等垂直專業論壇興起。. n. al. 網路論壇 蓬勃發展. sit. 2000. y. 民」文化。. 2003 高速成長 期. 成立,至此帶動大量BBS站的發展。最具影響力 的批踢踢實業坊成立於1995年,形塑特有的「鄉. Nat. 沉寂時期. BBS時期. er. 奠基時期. 第一個中文化的BBS站台於1992年由中山大學. ‧. ‧ 國. 學. 時間軸. 簡介. Ch. i n U. 部落格萌 芽期. 此時其無名小站、痞克邦相繼推出部落格、相簿. 部落格風 行. 各大入口網站、網路服務供應商與媒體陸續推出. e n g c等應用,揭開台灣部落格服務的序幕。 hi. 部落格服務,帶動素人創作。2007年無名小站與 Yahoo!奇摩合併,為台灣Web2.0商業發展史的重 要里程碑。. 2007. 影音社群/ 微網誌. 全球最大的影音社群平台Youtube成為新舊媒體 的熔爐,易於嵌入網站分享的特性,成為素人進 行創作/二次創作的重要管道。. 行動社群 期. 2009. 臉書時代. 集前述所有社群網站之大成,透過社群遊戲快速 在台灣市場拓展,在結合行動裝置後,讓個人成 為行動新聞台與資訊分享的接收站,為台灣目前 最多人使用的社群網站。. 資料來源:資策會(2012)。〈社群!原來如此:社群網路的當代潮流與未來趨勢〉。 15.

(21) 一、臉書功能介紹 臉書於 2004 年由 Mark Zuckerberg 等人創立,成立宗旨是促進人 與人之間的分享,緊密地連結全世界。最初僅是協助哈佛學生相互連絡 認識之用,而現在擴大到用戶只要擁有有效的電子郵件網址均可註冊, 現已超過 16 億用戶的臉書成為全球最大的社群媒體。 目前臉書提供的基本功能如下:塗鴉牆(The Wall)、狀態(Status) 、 訊息(Messages) 、讚(Like) 、留言(Comment) 、分享(Share) 、打卡、 活動(Events) 、建立粉絲專頁(Fans Page)等,近期更推出的線上 Live. 政 治 大 以成立個人播報台,提供現場畫面,並藉由留言、按讚的方式與觀眾 立 直播功能,降低以往高成本的傳播方式,讓新聞媒體和每位使用者可. 進行即時互動,透過這些功能讓使用者可以進行一對一、一對多、多. ‧ 國. 學. 對多的傳播模式,社群媒體提升了協作式社群處理新聞時,個人的參. ‧. 與和互動(Hanson & Haridakis, 2008),社群中的成員對於新聞內容的. y. Nat. 討論,可以透過不同的互動形式來進行,例如分享新聞資訊、留言或. er. io. sit. 參與討論。. 眾多功能中,又以「分享」功能,對於新聞使用最為重要和普遍。. al. n. v i n 國外調查指出對於 18-34 ,有高達 83%的受訪者表示, C h歲的年輕族群來說 engchi U 分享行為是使用社群媒體來得知新聞的最大吸引力(Hermida et al.,. 2012) ;國內研究亦顯示,81.8%的大學生會利用分享功能發出訊息,僅 次於在塗鴉牆發送或回覆訊息及按「讚」,其中分享的文章類別,新聞 類便占了 47.5%(林羿妏、陳昭秀,2012)。國內外的研究,皆顯示使 用者透過分享功能獲知新聞的普遍性和重要性,更揭示使用者的新聞來 源已與社群媒體密不可分。. 16.

(22) 二、臉書與新聞消費 (一)臉書與網路新聞媒體 根據《數位時代》2015 年的「台灣熱門網站 100 強」調查顯示,3四 大報(中時電子報、聯合新聞網、蘋果日報、自由時報電子報)皆進入 前 25 名,其他入榜新聞類網站還有東森新聞雲、鉅亨網、今日新聞網、 商業週刊等,而榜首由臉書拿下。依網路流量排名網站 Alexa 資料檢索 顯示,4發現台灣主要新聞網站除了 udn 聯合新聞網流量主要來自 Google (16%),其他新聞網站導入流量皆以臉書為大宗,其中又以風傳媒. 政 治 大 最高,幾乎占導入總流量的四分之一,更甚三分之一,顯示使用者透過 立 (29.5%)、蘋果日報(25.4%)、ETtoday 東森新聞雲(24.8%)的比重. 臉書獲知新聞的趨勢。因應使用者的新聞消費變化,傳統主流媒體因應. ‧ 國. 學. 此變化也紛紛在臉書上設立粉絲頁,這也讓使用者更容易在社群中接收. ‧. 與分享新聞資訊。. y. Nat. 臉書為了擴大新聞影響力,近期推出兩項新功能,2015 年 5 月推. er. io. sit. 出名為《Instant Articles》的新聞内容推播服務,陸續與《The New York Times》、《NBC News》、《The Guardian》、《National Geographic》. al. n. v i n 等重要媒體合作(數位時代,2015.5.13) ,臉書會在自家平台上直接提 Ch engchi U. 供媒體的內容,使用者可以立即在平台上閱讀多元的新聞來源,目的是 希望讓臉書成為消費者新聞來源的終點站;同年 9 月再度推出新聞資料 蒐集平台「Signal」,功能為即時提供臉書和 Instagram 中的熱門議題和 人物,並可利用關鍵字、標籤(hashtag) ,甚至是地點來搜尋相關訊息, 目的在於提供給新聞媒體人員掌握流行趨勢和具有新聞價值的內容。. 3. 4. 《數位時代》結合 Alexa.com、創世紀 ComScore 網路產業兩家監測機構六個月的監測數據為 基準。 詳見:http://www.alexa.com/ 17.

(23) (二)演算法對於新聞接收的影響 網路時代,使用者可以自由選擇多元的新聞資訊,但網路演算法卻 可能依據使用者的使用行為,推斷個人偏好,藉此過濾掉我們應該知道 的資訊。Pariser(2011)指出搜尋引擎和社交網站的個人化的過濾程式, 讓人誤以為自己接收到的資訊公正、客觀且真實。同樣的情況也壟罩在 臉書使用者的新聞接收上,臉書演算機制根據關聯性的高低,凸顯使用 者可能感興趣的資訊,卻也降低其接觸到與自身立場相異資訊的機會。 演算法指的是臉書會為任何一則發在臉書上的動態,包括來自朋友、. 政 治 大 影片、圖片、連結)、貼文的時間和親近度都會影響到訊息呈現的優先 立. 社團或粉絲頁的訊息,算出一個排序積分(EdgeRank) ,貼文種類(如:. 順序,其中,親近度意味著如果你和某個朋友互相按讚、留言或分享的. ‧ 國. 學. 互動次數越多,你們的貼文也會越優先出現在對方的頁面上(泛科學,. ‧. 2013.04.17),對於臉書使用者的新聞接收與分享的影響,不容小覷。. y. Nat. 臉書的演算法是基於使用者的點擊、按讚、分享等使用紀錄所整合. er. io. sit. 出的一套運算機制,影響後續使用者所能觀看到的訊息,由此延伸的討 論是「過濾氣泡」和「回聲室效應」。「過濾氣泡現象」(Filter bubble). al. n. v i n 的提出者 Pariser(2011)表示,其是指網路運算機制下所呈現的個人化 Ch engchi U. 訊息,每當我們點擊一下滑鼠,就是在對網路公司暗示我們的偏好,最 後使用者被感興趣的、立場相近的資訊和人所形成的泡沫給包圍起來; 而「回聲室效應」(Echo chamber)則著重在使用者的個人選擇,指出 使用者傾向與選擇與自己立場相近的人做朋友,也比較常接觸類似立場 的資訊(Bimber & Davis, 2003)。 然而,究竟是個人選擇或演算法對於使用者接觸同質化資訊的影響 較大,臉書研究員對此比較兩者對於民眾接觸對立政治立場文章的效應, 結果顯示了前者影響略高於後者,引起熱議(鄭宇君,2015)。不可置. 18.

(24) 否的是,兩者是循環加成的關係,個人選擇和運算機制都會加強用戶的 同質化資訊吸收,讓使用者可能身處於意見相近的「同溫層」內,相互 取暖而不自知。 值得注意的是,臉書演算法機制並非固定不變,官方會不定期調整 計算機制。5整理近年來臉書對於演算法的調整內容,發現修改頻率不 算低,且多與用戶好友的訊息呈現有關。對於新聞來源仰賴朋友圈分享 的使用者來說,演算法的影響到的不僅是受訪者的新聞閱讀和再分享, 更會在較常互動的朋友間形塑出了一個立場相近、同質訊息彼此流通的. 政 治 大 長期侷限在觀點相似的使用者,便會強化既有立場、限制不同觀點相互 立 封閉小圈圈。Sunstein(2002)對此就憂心的指出,當我們的溝通對象. 學. ‧ 國. 交流的機會,對於民主社會中的溝通對話、公共政策的形成絕非益處。 表 2-3 臉書近期演算法調整內容 調整內容. 2016.06. 以家人和朋友的貼文為優先。. ‧. 時間. Nat. y. sit. io. 讓正在直播的影片先出現、已直播結束的影片則出現在動 態消息較下方,好讓用戶們能隨時跟上直播中的朋友或專 頁動態。. al. n. 2016.03. 「文章瀏覽時間」將納入貼文排名機制,用以推測使用者 感興趣的文章類型。. er. 2016.04. Ch. engchi. i n U. v. 2015.07. 新增搶先看(See First)功能,新功能有助於確保專頁資訊不 被演算法所過濾掉。. 2015.04. 朋友所更新的訊息將會更頻繁出現。. 2014.01. 提高用戶好友貼文排序,同時也降低粉絲頁訊息更新排序。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5. 臉書會將調整內容公布於官方網站,詳見:http://newsroom.fb.com/news/ 19.

(25) 第二節 守門理論的轉變 壹、 從傳統守門理論到網路守門理論 由於 Web2.0 以使用者為中心的概念,以往被動的受眾開始取得新 聞的定義與收發的權力,加上社群媒體的蓬勃發展成為現今大眾重要的 新聞來源,傳統新聞的組成要素、形式、內容和新聞價值在網路世界中 都產生質變與量變,連帶的也影響到對於守門人角色和守門行為的認知。 新媒體和新科技的普及化,人人都有可能是新聞報導者,以傳統媒體作. 政 治 大 媒體形式的出現影響了新聞的本質,改變以往媒體與受眾的關係,但在 立 為新聞定義的時代,已不再符合當今的脈動(林照真,2011)。即便新. ‧ 國. 學. 這個變動的時刻,正好能讓我們重新檢視新時代下的媒體理論(蘇鑰機、 李月蓮,2007)。. ‧. 尤以新聞消費習慣的改變,社群新聞使用者轉而向家人、朋友或所. sit. y. Nat. 信任的人獲取一些他們感興趣的資訊,傳統的守門人功能已逐漸式微. al. er. io. (Hermida et al., 2012) 。雖然新聞價值隨著時間不斷改變,也因新聞組. v. n. 織的規範而異,然而指出那些不同的與不變的新聞價值準則,仍然是重. Ch. engchi. i n U. 要的任務(Allan, 2004, p58)。以下將回顧傳統守門理論到到社群媒體 的轉變,藉以了解守門人角色和守門形式的蛻變。. 一、傳統守門理論 守門理論是指守門人對於資訊是否通過「閘門」(gate)的控制 (Shoemaker & Vos, 2009) ,最早提出這個概念的是李溫(Kurt Lewin), 他發現資訊通常藉由一小群「守門人」的個人判斷和依據一些機制或規 則來決定訊息的流通與否(Lewin, 1947)。Lewin 本來研究的是關於民 眾飲食習慣的轉變,但其真正的目的是為了解心理學家如何廣泛的影響 20.

(26) 社會變革。在 Lewin 的飲食分析當中,他假定並不是每個成員對於吃甚 麼的決定都同等重要,因此實行社會的變遷,只要鎖定在那些掌握家中 飲食決定的人就可以完成。食物須經由通道(channel),須通過層層關 卡才能抵達家中餐桌,而作用力(force)影響著通道內的篩選。李溫指 出守門人在每一道關卡前實行了他們的偏好或先前建立的策略,決定了 那些項目要進入通道、在不同階段中流通。 White(1950)是第一個將守門概念應用在傳播領域的學者,他將 掌握資訊流通的守門人稱為「Mr. Gates」,它的責任是從每天接收到的. 政 治 大 和新聞價值來篩選眾多的資訊,Shoemaker(1991)將其功能定義為「將 立 大量訊息中挑選出少數要呈現給觀眾的新聞。守門人們藉由特定的標準. 世界上數十億的訊息刪減並轉換成數百則給閱聽人的訊息」。White. ‧ 國. 學. (1950)認為在新聞編輯室處理資訊上,編輯的功能就是把關訊息流通. ‧. 「閘門」 (gate) ,決定哪些新聞可以被傳播,媒體守門人不僅決定甚麼. y. Nat. 新聞要被大眾所知,更會因守門人先前的經驗、態度、期待而影響民眾. er. io. sit. 如何看待事件,每一個篩選的決定都是高度主觀,可能因個人對於新聞 內容的考量、空間不足或是已有相似的題材而捨棄某些資訊,守門人個. al. n. v i n 人的價值觀是選擇的決定性因素。因而閱聽人所接收的資訊都是守門人 Ch engchi U 認為適當的資訊,其是經由專業記者根據某些特定的新聞價值判斷,挑 選要報導給閱聽人知道的資訊(Bruns, 2003)。 Gieber(1956)則認為在守門過程中,結構性因素比起個人的主觀 意識產生的影響更大,包含新聞題材的可得性、佔用的版面、時間壓力、 機械式生產等等,他認為編輯被動的挑選訊息的過程就是一種機械式生 產,因此新聞組織和其工作常規比起個別工作者的價值觀影響性更大。 Westley 與 MacLean(1957)將守門行為視為一個組織的活動,新聞組 織才是守門人。White 的研究聚焦在個人的決定,Gieber 的研究和. 21.

(27) Westley 與 MacLean 的模式則將媒體機構視為一個整體,將按照一套 固定規則運作的編輯們,集體視為一個守門人。 由上述可知,傳統的「守門人」是由一小群記者、編輯組成,將新 聞價值、個人經驗、組織規範做為篩選眾多訊息的標準,從世界上每天 發生的訊息,選擇出一部分他們認為閱聽人應該要知道的訊息來報導, 守門人藉由決定訊息的流通與否,為閱聽人把關訊息的品質。傳統守門 理論中有特定的資訊把關者,雖然可以選擇的消息來源有限,但守門人 仍然基於新聞價值或個人喜好等考量「選擇」符合標準的報導,. 政 治 大 處的世界,同時也建立了每個人所看待的社會真實(social reality)。 立. Shoemaker(1991)認為守門的過程不僅決定了我們如何定義生活和身. ‧ 國. 學. 二、網路守門理論. 網際網路和 Web2.0 的應用,挑戰了「守門」的概念,也扭轉了守. ‧. 門人的角色和功能。閱聽人從以往被動接收訊息的角色,轉變為一個. y. Nat. sit. 「主動」 (active)使用者,能夠藉由科技和網路參與訊息的製造和傳播,. n. al. er. io. 記者作為一個「守門人」的權威也因此遭受威脅(Bowman & Willis,. i n U. v. 2003),但這是否意味著線上使用者不再需要守門人來把關資訊嗎?. Ch. engchi. Williams 與 Carpini(2000)認為,網路世界若沒有一些判別資訊 品質和真偽的機制,使用者就不會向它靠攏。資訊的不確定性代表著潛 在的危險,大眾因而主動的搜尋資訊(information seeking)(Brashers, Haas, Dobbs, Cardillo, & Russell, 2000),但排山倒海的大量內容,卻讓 搜尋變得更加困難。更明確的說,資訊的快速生成和散播,讓社群媒體 的使用者不用主動去搜尋資訊,巨量的資訊就會自動找上門(Rosengard, McLaughlin, & Brown, 2014) 。使用者需要有人將眾多的消息來源篩選、 過濾,組織成有用的資訊,或是他們所感興趣的資訊,讓他們不致在茫 茫的資訊海中耗費太多時間篩選有用的訊息。這種因巨量資料而產生的 22.

(28) 「需求」,使得各式各樣的新聞資訊彙整平台和電腦演算機制如雨後春 筍誕生,如 Google News、Filpboard、 《哈芬頓郵報》 (The Huffington Post), 和台灣的《關鍵評論網》、粉絲頁《懶人時報》、《漂浪島嶼》、《新聞 e 論壇》等。 Barzilai-Nahon(2005)提出網路守門理論(Network gatekeeping theory)關注守門過程中守門人、被守門的實體、守門機制、和守門人 的數量與類型。認為網路使用者不必再經由傳統守門人的限制而可自行 散播和接收資訊,但大多數的使用者仍然依賴著「守門人」的機制,他. 政 治 大 守門可能發生在形式、結構或社群上的層次,但它的過程仍與傳統媒體 立 們關注那一小群資訊的提供者。Barzilai-Nahon(2008)認為雖然網路. 有些類似,在訊息的獲取上仍有某些人在控制。網路訊息雖然可以方便. ‧ 國. 學. 快速的流通,使用者也有更多的機會接收訊息,然而在大量的資訊中其. ‧. 品質卻是參差不齊的,因而這就強化了使用者想要有人來替他將這些資. y. Nat. 訊加以分類、過濾,篩選出實用且可信的訊息(Sundar & Nass 2001;. er. io. sit. Singer, 2006)。. 由此看來,無論是傳統守門或是網路守門理論,都意味著使用者對. al. n. v i n 於過濾無用、凸顯實用的新聞資訊的需求並無改變,但在網路時代,新 Ch engchi U 聞守門行為不再受限於新聞組織和新聞專業從業人員,人人都可能在某 些時刻、議題上扮演守門人,並以多元的形式進行網路新聞守門。. (一)多元的守門形式 網際網路的出現和社群媒體使用者間的高度互動性,都一再地節制 傳統守門人對於資訊的控制。新興的新聞傳播模式中,傳統的新聞編輯 只是第一層守門人,臉書演算法是第二層,分享連結的網友是第三層(黃 哲斌,2015.5.26),透過這三層的資訊濾網不僅讓新聞能觸及更多使用 者,更意味著新聞資訊從被新聞媒體產製、傳送至社群,到被臉書使用 23.

(29) 者接收的過程中是經過了多重的守門。根據 Schwalbe 等人(2015)引 用廣播歷史學者 Dale Cressman 的說法,指出集體守門(crowd gatekeeping)已經取代了傳統守門,新聞資訊的把關不再掌握於編輯手 中,而是取決於觀眾之間的分享行為。 傳統的守門過程主要聚焦在新聞組織對於資訊的選擇(Gladney, 1996),網路守門理論認為除了「選擇」之外,網路守門的機制還包括 通道的流通(channeling)、審查(censorship)、塑形(shaping)、整合 (integration)、本土化(localization)、操控(manipulation)和刪除等. 政 治 大 以「讓使用者免於編輯的影響」作為號召,使用者可以藉由挖掘(digging)、 立 等,使用者可以透過不同的方式把關資訊。如協力式新聞網站 Digg.com. 埋葬(burying)、分享和評論文章等方式來實踐他們對於資訊的守門,. ‧ 國. 學. 而良好的守門人會因為其意見陳述而被其他使用者推廣(promote) ,而. ‧. 網站會讓他的意見出現在首頁,做為一種報酬(Deluliis, 2011)。. y. Nat. 傳統守門理論僅將守門人定位為由新聞組織內的編輯、記者擔任的. er. io. sit. 單一型態(White, 1950);Barzilai-Nahon(2005)則將網路守門人定義 為一實體(entity) ,可能是一群人、組織或政府,他們有決定訊息流通. al. n. v i n 的自由,透過網路的守門機制,控制資訊在網路的進入或離開。Hu 與 Ch engchi U. Sundar(2010)進一步將網路守門行為分成集體、個人和未知等三種形. 式,試圖說明傳統守門行為在網站上並不適用。如維基百科就是集結了 多元、匿名使用者的集體創作而產生,任何人都可以隨意的近用,對內 容進行編輯,因此被歸類到集體守門的類別。社群網站如臉書或推特, 使用者被認為是消息來源本身,便歸類於個人守門;但如果使用者被概 念化為「其他使用者」,並與社群中其他的使用者互動,則歸為集體守 門的類別(Hu & Sundar, 2010) ,守門形式取決於守門人與內容的關係。. 24.

(30) (二)從守門(gatekeeping)到看門(gatewatching)的改變 因應資訊超載和使用者角色的擴張,Bruns(2008)進一步提出「看 門」 (gatewatching)的概念,與傳統守門人和守門行為的概念均有殊異。 其是新興的協力線上編輯的形式,將網路使用者視為報導者和共同產製 者,鼓勵他們提出自己的新聞報導和觀點,有時甚至將整個編輯權交給 線上社群共同討論。不同於傳統媒體設定的「發送者」與「接收者」的 關係,Bruns(2003)認為這些看門型態的新聞媒體將「讀者」視為是 「使用者」,其角色是建立在 Toffler 提出的生產性消費者(prosumer). 政 治 大 聞「創用者」的一員。 立. 的概念上,更貼切的描述是使用者已是新聞生產者(producer)更是新. 看門人(gatewatchers)不能控制甚麼資訊要從「門」經過,但會. ‧ 國. 學. 一直監視著「門」,以及監督決定要讓哪些主題被報導出來的決策者。. ‧. 因此看門者基本上是將消息或報導傳播給新媒體環境中的其他人得知,. y. Nat. 藉此來宣傳和擴散資訊。Sundar(2008)呼應看門(gatewatching)的. er. io. sit. 概念,認為看門人的出現是為了因應數位媒體中的雙重挑戰:第一,超 載的資訊需要被組織;第二,缺乏統一的規範來確保內容的品質,需要. al. n. v i n 一部分的使用者來持續監督資訊的可信度。這被其他人所依賴的「一部 Ch engchi U. 分的使用者」 ,Singer et al.(2011) 將其稱之為「網路新聞的積極接收. 者」(active recipients), 或二級守門者、使用者兼守門人 (user-as-gatekeeper),認為他們是一群和傳統守門人不一樣的群體, 是一群從接收過程中、尋求特別價值和目標的群體(Baresch et al., 2011)。 使用者能夠自行產製、傳播,以及把關資訊,瓜分了傳統媒體分享 資訊的權力,這也讓傳統守門人的角色和功能走向多元化。數位時代的 新聞守門人就不再認為自己僅是看門狗,而是扮演著內容提供者、新聞. 25.

(31) 資訊傳遞者、確認內容正確性、策展內容等角色,是一個資訊確認者 (gatechecker)的概念(Schwalbe et al., 2015)。這也意味著無論是傳 統新聞室中的守門人或是看門人的角色,其實都需走向「確認者」的角 色,不再能掌控資訊的流通與否,而需提供挑選、確認和策展等服務。 DeIuliis(2015)回顧守門理論的流變,認為即使網路媒體已經較 少受限於時間和版面,守門行為的角色與作用也產生改變,但它仍然以 不同的形式存在。守門形式和角色的擴張,使得網路上的守門人與使用 者的關係更為平等、親密,藉由不斷的對話,共同決定資訊的內容和能. 政 治 大 形式出現。DeIuliis 進一步認為新興的網路守門形式,最終都將指向最 立. 見度。有人說線上沒有守門人,但由此看來,守門人只是以更多不同的. 根本、重要的現象,即新聞產製和消費在網際網路中的改變,以及對於. ‧ 國. 學. 傳統守門理論的了解。. ‧. 綜合上述,從傳統守門理論到網路守門理論的演進,說明了守門人. y. Nat. 與守門方式因社群媒體的特質而有所轉變,也揭示了使用者新聞消費習. er. io. sit. 慣的改變。使用者依據自身的喜好和標準把關新聞,透過評論、投票、 留言、分享等多元形式參與新聞的產製與傳播,同時也與社群內的其他. al. n. v i n 人進行集體守門,網路新聞資訊的守門透過使用者間不斷的互動形成一 Ch engchi U 個動態、流動的過程。如同 Power(2011)所言,Web2.0 科技的發展,. 人們在訊息的處理上更注重社群的互動,這已經增進了社群媒體的範圍 和效力。 貳、 守門人與使用者角色的模糊化 社群媒體讓使用者擁有得以進行創造、分享、尋求內容,以及與他 人溝通和進行協作等能力(Kim、Jeong & Lee, 2010;Lerman, 2007)。 互動性被認為是新媒體特性中一個關鍵的要素(Boczkowski, 2002; Jenkins, 2006;Liewrouw & Livingstone, 2002),而 Boczkowski 與 26.

(32) Mitchelstein(2011)認為互動性可分為兩種型態:(1)人與內容/媒 體的互動:即使用者可以控制所接收的資訊;(2)人際間的互動:透 過傳播管道發生在兩個或更多使用者間的溝通。顯示了新媒體不僅轉 變了使用者以往被動接收的角色,更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一、主動的使用者 Lee 與 Ma(2012)認為雖然社群媒體和傳統媒體一樣,都擁有著 提供新聞報導給使用者的功能,但社群媒體與傳統媒體最大的區別在於 使用者與新聞的關係: (1)使用者的主動性. 立. 政 治 大. 在社群媒體中,使用者藉由分享來自於不同消息來源的連結或. ‧ 國. 學. 新聞,主動參與新聞內容的產製(Szabo & Huberman, 2010) 。過去, 閱聽人每日所接收的新聞,完全掌握在編輯的決定,閱聽人只能被. ‧. 動的接收新聞資訊,如今使用者能主動的選擇和傳播新聞。. y. Nat. sit. (2)訊息傳播快速,使用者間關係緊密. n. al. er. io. 在社群媒體中,使用者可以透過類似的興趣和新聞報導,即時. i n U. v. 的發佈在社群中與他人分享,藉此來建立彼此的連結。相反地,傳. Ch. engchi. 統媒體就缺少有效的擴散管道。. (3)客製化的新聞選擇和與他人互動 不同於傳統媒體,社群媒體中的使用者可以輕易近用「客製化」 的新聞內容,滿足個人化的需求,並與他人互動(Chung, 2008; Sunstein, 2009) 。社群媒體中的「互動」 ,指的是使用者透過留言、 參與同步討論和票選(Dunne, Lawlor, & Rowley, 2010),與其他人 相互交流的過程。這意味著使用者可以藉由發佈、分享和評論新聞 內容來參與議題設定(agenda-setting)的過程(Goode, 2009)。. 27.

(33) 由被動接收資訊的觀眾到主動創用的使用者,不僅意味著使用者新 聞消費型態的改變,更揭示著傳統媒體與觀眾的關係,不再僅是傳播者 與接收者的單一型態,而是隨著觀眾的參與程度而發展出多元的關係。 Schwalbe(2015)研究發現,現今的新聞從業人員除了將觀眾視為新聞 資訊的消費者,還認為他們涵括「參與公共事務的公民」 、 「新聞資訊產 製者」 、 「社會監督者」 、 「僅瀏覽、回應,而不參與分享的觀察者」等多 元角色。 綜而言之,社群媒體讓使用者可以透過創造、分享、資訊尋求,. 政 治 大 滿足單純的瀏覽和閱讀,更積極的參與其中。當這些使用者在分享自身 立 以及和他人溝通、協作的過程,得以賦權(empower),使用者已不再. 的意見、觀點、知識或其他內容時,同時也在創造與維持那些與他有類. ‧ 國. 學. 似需求、興趣、問題的使用者的關係(Cho, Chen, & Chung, 2010)。. ‧ y. Nat. 二、使用者的多元角色. er. io. sit. 不同於以往傳統媒體與閱聽人,上對下、單向的資訊傳播模式,社 群網站上的使用者都可以是自己的守門人,加上臉書的動態時報與回應. al. n. v i n 功能,讓所有使用者都可以針對發布的新聞參與討論與他人互動,進行 Ch engchi U. 集體守門,因此使用者間的地位趨於平等。但也有一些研究認為,如果. 使用者將自己認定為內容的編輯者,那與社群內其他人的關係就會類似 傳統新聞裡編輯與觀眾的角色(Gladney, 1996)。 科技和網際網路的普及,讓大眾都能參與新聞的收集與散播,然而 多數的使用者還是會繼續當新聞的消費者(Holiday, 2012/張嚴心譯, 2013)。大多數的使用者都會在臉書上瀏覽新聞,但只有少部分的人會 進行後續「再分享」的動作。Barzilai-Nahon(2008)提出網路守門理 論,便指出網路上的守門行為即使在形式、角色、與閱聽眾的關係等有. 28.

(34) 很大的改變,然而大多數的使用者仍仰賴著一小群新聞提供者作為新聞 來源。有別於傳統守門理論認定守門人是由編輯、記者擔任,且選擇標 準受限組織規範、新聞價值,Sundar 與 Nass(2001)就認為,如果某 位使用者所分享的新聞連結,被其他人持續的追蹤並當作是新聞來源, 那麼他就扮演著網路守門人的角色。 不僅提供消息來源,Schäfer 與 Taddicken(2015)認為,面對新 媒體環境的變化,有些使用者扮演著「中介意見領袖」 (Mediated Opinion Leaders),一個新興傳播角色,提供指導和意見給追隨者。Cha et al.. 政 治 大 數有影響力的個人對於特定議題的關注所致。這些人扮演著「樞紐」 立. (2010)發現新聞報導可以被傳佈,某種程度上,是依靠社群媒體中少. (Hubs)的角色,從某個官方來源取得資訊,再將這些資訊傳遞給所. ‧ 國. 學. 有與他有互動的使用者,每一個樞紐都是雙向的資訊分享管道(Adams,. ‧. 2011)。. y. Nat. Schäfer 與 Taddicken(2015)對此表示,媒體環境的改變,加上. er. io. sit. 網路上大量且紛雜的資訊,使用者希望能尋求意見指導,因而除了原先 的意見領袖、追隨者和不活躍者,現今已出現了「中介意見領袖」的傳. al. n. v i n 播角色,比起其他傳播角色,特別是相較於傳統意見領袖,使用更多元 Ch engchi U 的媒體管道來獲取資訊,在線上進行大量的分享,並透過不同的方式與 其他人進行溝通(見表 2-4)。 表 2-4:網路使用者角色與特質 意見領袖. 追隨者. 不活躍者. 中介意見領袖. 相關媒體. 面對面給予意. 面對面接收. 不常給予或接收. 使用各種傳播管. 使用. 見或透過人際. 意見或透過. 意見. 道(面對面、人際. 間的媒體(電. 人際間的媒. 媒體和網路媒. 話、簡訊、. 體(電話、簡. 體)給予意見。. e-mail). 訊、e-mail). 資訊的媒. 重度使用大眾. 不常使用大. 最少使用大眾媒. 重度使用大眾媒. 體使用. 媒體獲得資訊. 眾媒體或網. 體或網路媒體獲. 體和網路媒體獲. 29.

(35) 路媒體獲得. 得資訊. 取資訊. 資訊 特質. 社交網絡. 對主題有高度. 對主題的興. 對於主題的興趣. 對主題的興趣相. 興趣,比朋友. 趣相對高,知. 度最低,知識較. 當高,比朋友更. 更為博學. 識較朋友少. 朋友少. 為博學. 小型,有著相. 擁有不同意. 擁有不同意見的. 小型,有著相似. 似意見的同質. 見的異質性. 異質性社群網絡. 意見的同質性社. 性社交網絡. 社群網絡. 交網絡,在線上 進行大量的分 享。. 資料來源:“Opinion Leadership Mediatized Opinion Leaders: New patterns of opinion leadership in new media environments? ” by S. Schäfer and M.. 政 治 大. Taddicken, 2015,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9, 22.. 立. 學者和各調查機構也因應多元的使用行為,將使用者依照不同的標. ‧ 國. 學. 準進行分類。英國路透新聞研究學院(Reuters Institute, 2014, p.45) ,依 照網路新聞的消費頻率和愛好程度,將線上使用者分為三類:. ‧. (1)新聞愛好者(News Lovers):此類使用者(22%)頻繁地近用新. sit. y. Nat. 聞,樂於消費與分享資訊,對於新聞內容極度感興趣,且願意支. n. al. er. io. 付線上新聞收費的機率高。. i n U. v. (2)每日通報者(Daily Briefers) :大多數的使用者(55%)被認為屬. Ch. engchi. 於此類,也會頻繁的近用新聞,但對於新聞內容較不感興趣。 (3)普通使用者(Casual Users):普通使用者(22%)消費新聞的頻 率極低,介於一天一次或一月一次之間,對大多數的新聞興致不 高。. 資策會(2012)依據「分享熱衷程度」和「資訊接收態度」兩個面 向,將使用者區分成四種類型: (1)生產者:依據個人興趣和專業經營部落格,並結合多元平台, 針對特定領域或主題進行深入的資料收集,並與他人進行互動與 30.

(36) 交流,常分享自產內容,成為他人重要參考依據。 (2) 推薦者:積極蒐集網路上的新資訊,樂於與他人分享自身經驗。 (3)付費者:大多使用多種社群網路平台,積極了解最新趨勢,但公 開分享個人經驗或知識意願較低。 (4)受眾者:此類使用者多被動的接收資訊,對於網路上的資訊分享 或評論等活動,較不積極。. 傅珮雯(2011)則依照使用者的特性與認知程度,將使用者分成三. 政 治 大 (1)「意見領袖」者:此類角色的分享或留言常常引發其他人的共 立. 類角色:. 鳴。. ‧ 國. 學. (2)「傳遞訊息」者:他們較喜歡附和別人的意見及想法,因此能將. ‧. 訊息快速的傳遞給其他使用者知道. y. Nat. (3)「低度參與」者:不參與臉書上訊息傳遞的活動,亦不會給予評. n. al. er. io. sit. 論。. i n U. v. 綜合以上對於使用者的分類,儘管所依據的標準不一,但可以發現. Ch. engchi. 這些具有強連結的分享者,通常具有幾點特色: (1)長期關注特定主題者,或為某領域的權威人士。 (2)頻繁地分享來自不同消息來源的內容。 (3)常與關注其分享內容的使用者,透過按讚、留言或分享等行為進 行交流與互動。. 由此可見,社群使用者即使擁有著相同的功能進行新聞參與,卻可 能因其參與的程度和分享頻率,而展現不同角色的特質。儘管許多的研 究都關注於社群中活躍使用者的使用行為,然而,社群當中仍存在著「沉 31.

(37) 默的多數」選擇旁觀、不發言、不分享來表明他們對某些話題的興趣程 度,Schwalbe et al.(2015)認為這些被動的使用者是因為信任媒體有提 供所需資訊的能力,而保持沉默。胡泳(2013)將這些參與度低的族群 稱之為「潛水者」,並認為「潛水」可能僅是短暫的現象,原因來自於 對於媒介或主題不太熟悉的狀況下,或是為了迴避易引起爭論的話題 (如:政治)等因素,而在某些與使用者切身相關的討論中,潛水者可 能因此浮出水面,與他人進行討論。. 政 治 大 從傳統守門到網路守門理論,守門形態藉由不同的方式持續落實在 立. 參、新聞價值和新聞來源的轉變. 新聞的接收與分享上。然而,無論是傳統的新聞媒體守門人,抑或是社. ‧ 國. 學. 群媒體中新出現的「再傳播者」在新聞處理的前期,仍需要進行新聞來. ‧. 源的接收和新聞價值的判定,而社群媒體中的重度分享者,其在新聞來. sit. y. Nat. 源和新聞價值上,是否產生新的選擇及判別標準,尚待商榷。. n. al. er. io. 一、新聞來源的擴大. i n U. v. 不同以往新聞產製權把持在專業新聞媒體手中,網路興起、可攜式. Ch. engchi. 電子載具的普遍等因素,每個使用者都可能成為目擊者、第一手資料的 提供者,參與新聞製作,新聞消息來源和內容益發多元。整理以往學者 的對於新聞網站的分類(趙雅麗,2002;王智立、邱雅鈴、施翠娟,2009), 並加入兩點研究者自身的觀察,認為現今的新聞消息來源大致可分為以 下幾類: 1.. 網路原生報:僅在網路世界提供服務、產製新聞,沒有實體業務的 電子報,如風傳媒、報導者。. 2. 傳統媒體的新聞網站:實體世界中擁有平面印刷或電視等媒體,再 將內容以電子化形式上傳至所屬的新聞網站,如:聯合報的「聯合 3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is research is focu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test theory, item response theory (IRT), network technology, and database management into an online adaptive test system developed

“ Consumer choice behavior in online and traditional supermarkets: the effects of brand name, price, and other search attribut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

根據研究背景與動機的說明,本研究主要是探討 Facebook

Slater (1990), “The Effect of a Market Orientation on Business Profitability,”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54, pp. (1999), “Green Competitiveness,” i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82),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Determinants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Vol. 1996), “Relationship Marketing in Consumer Markets,” Journal

Hogg (1982), “A State-of-the-art Survey of Dispatching Rules for Manufacturing Job Shop Oper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Vol.. Gardiner (1997), “A

(2000), “Assessing the Effects of Quality, Value,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on Consumer Behavioral Intentions in Service Environments,” Journal of Retailing, Vol. (2001),

Pollard, 1996, “Heat transfer in separated and impinging turbulent flow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Mass Transfer, Vol.. Mistry, 2001, “Impingement heat transfer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