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政治新聞分享行為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7

的想像與認知中,對於閱聽人要接收到甚麼新聞、以何種角度解讀新聞,

全都把持在專業新聞記者手中,受眾無法表達意見與閱聽喜好,只能被 迫接收由專業新聞人員所定義的新聞。

即使新聞從業人員選擇新聞題材所依據的標準,會因媒介性質、個 人經驗、組織規範、社會文化和閱聽人喜好等多元因素而異,然而,最 值得注目的是媒體組織中的新聞記者始終掌握著定奪新聞價值的裁判

權,決定要凸顯或忽視某項標準。如紐約時報的標語所示「所刊登的新 聞都是適宜的」(all the news that's fit to print),便暗示著新聞記者是判 別新聞價值的唯一仲裁者。

傳統新聞價值的判定到了社群媒體上,因媒介特性的不同而產生差 異,周慶祥(2005)認為即時性、互動性和多媒體表現形式的趣味性,

是網路新聞價值的判別標準。近年來的相關研究,不約而同的直指「點 閱率」成為新興新聞價值,選材的偏好以製作使用者感興趣的親近性話 題為依歸 (李嘉紘,2013;王亭絜,2015),在製作流程上更為注重時 效,可見得網路新聞營利模式影響了新聞產製和新聞價值的標準。

第三節 政治新聞分享行為

Ma、Lee 與 Goh(2014)將新聞分享定義為個人在各種社群媒體 平台上,進行貢獻和傳播新聞報導的行為。其中,臉書的分享行為是 指在臉書或外部網站中使用分享功能,將新聞訊息轉貼在自己、朋友 或社團的塗鴉牆上,並可加註自身對於分享訊息的評論(李宗薇、曾 增恩,2013)。社群媒體 Web2.0 的特質應用在新聞分享上,展現了許 多重要的特色(Ma, Lee, & Goh, 2014):(1)新聞的散佈變得容易:多 樣的社群媒體應用,如臉書或推特讓使用者可以僅僅靠著點擊滑鼠來 進行新聞內容的傳播;(2)即時的散佈新聞資訊:使用者擁有多樣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8

社群媒體管道和智慧型手機傳播資訊;(3)人人都可以參與:意味著 專業記者和新聞媒體不再獨占新聞傳播的權力。這個趨勢是重要的,

代表著新聞已經是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社群媒體已經逐漸被用來聚集和分享來自主流新聞網站的訊息的 平台(Cha, Haddadi, Benevenuto, & Gummadi, 2010)。有別於其他傳播 和網路科技(如:email、討論區),社群媒體為人們最喜歡的新聞分享 平台(Lenhart, Purcell, Smith, & Zickuhr, 2010)。社群媒體讓使用者可以 創造、分享、評估內容,並和其他使用者互動與溝通(boyd & Ellison, 2007;Kim, Jeong, & Lee, 2010;Lerman, 2007),並透過分享來自不同 消息來源的新聞連結,參與新聞內容的產製(Szabo & Huberman, 2010), 社群媒體的種種特質,為使用者帶來不同以往與人或內容的互動形式,

也為使用者的線上政治參與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壹、 政治新聞分享行為與政治參與

政治新聞範圍,廣義來說,包括政黨、經濟、外交、教育、軍事、

建設、社會、兩岸等等新聞,凡涉及公共政策與價值權威分配皆可屬之;

狹義則指以政府組織活動為中心新聞,大如全國性大選、法律之制定與 修訂、政黨政治的活動、立法院集會和重要法案的通過;小如鄉鎮市選 舉、行政措施失當、公營事業經營問題、官員貪瀆等等(聯合報編輯部,

1983)。

傳統的政治參與,通常指稱人民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來影響領導者 的產生或公共政策決策,以此為目標,從而採取的各種策略(王保健,

2011)。參與政治的方式有很多種,主要有投票、競選活動、社區活動、

接觸聯繫官員、示威抗議等,動機、花費的時間精力和引起的效果殊異

(葉明德,2006)。Verba 與 Nie(1975)提出評估政治參與的幾類指 標:(1)影響類別:是否已清楚傳達行動者偏好之訊息;(2)結果範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9

影響社會中多數的成員或只是特定少數;(3)衝突強弱:行動所造成衝 突之程度;(4)需要主動程度:公民是否主動介入;(5)與他人合作程度:

該項活動是否需要與其他人合作。而當所需付出的努力越多,參與的人 數就越少,而對多數人來說,最簡易的政治參與方式則是表達對某一政 治人物或議題的意見(Isaak, 1993/王逸舟譯,1993)。

網路時代,透過社群媒體接收、分享、轉貼或評論政治或公共事務 資訊等行為,已逐漸被視為是線上政治參與的具體實踐(王泰俐,2013)。 不同於以往線下的政治參與,張卿卿(2006)提出網路政治參與的三種 形式:

(1) 政治資訊蒐集:透過網路搜尋以獲得政治相關知識

(2) 政治意見交換:透過網路與網友或朋友討論相關政治議題

(3) 政治意見表達:透過網路直接向媒體/政治組織或民意代表聯繫並 表達意見。

2013 年科技部針對全台閱聽眾進行「網路使用調查」,11其中「網 路公民參與」部分,王嵩音提出幾項網路政治參與的實踐:(1)透過社 交網站、部落格、微網誌、線上影音網站或新聞網站蒐尋、瀏覽、點閱、

觀看和政治與公共事務有關的新聞、訊息、影片;(2)透過不同的線上 媒體和平台轉貼、轉寄和政治與公共事務有關的新聞、訊息、影片;

(3)透過不同的線上媒體和平台發文、製作、留言、評論和政治與公共 事務有關的新聞、訊息、影片;(4)加入和政治與公共事務有關的社群 或粉絲團。針對臉書上的政治參與行為,王泰俐(2013)也提出兩項評 量指標:(1)在臉書上張貼或轉載有關選舉的訊息;(2) 透過臉書與親友 交換政治意見。而王泰俐(2012)也指出越常使用社群媒體來獲取政治

11 本文使用的資料全部(部分)係採自「2012 年第一期第一次調查計畫:「主題素養與傳播」(NSC 100-2420-H-004-049-SS3)「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TCS) 五年期計畫主持人為國立政治大學張 卿卿教授。詳細資料請參閱 TCS 網頁: http://www.crctaiwan.nctu.edu.tw/index_che.asp。作者 感謝上述機構提供資料協助,惟本文之內容概由作者自行負責。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0

訊息的民眾,越有可能參與政治活動,包括轉貼相關選舉訊息、參與線 上討論、分享影音內容表達觀點、與親友交換政治意見、參與線上選舉 相關議題討論、(網路)連署、參加造勢或捐款等。

值得注意的是,年輕族群對於線上政治參與行為展現頗高的意願。

根據科技部(2015)調查顯示,相較於其他年齡族群,18-29 歲的年輕 族群比較會透過社群媒體接收政治或公共事務資訊(92%),而在四項

(「觀看、蒐尋或瀏覽」選舉新聞、訊息、影片/「分享、轉貼或轉寄」

選舉新聞、訊息、影片/「發文、製作或評論」選舉新聞、訊息、影片

/因為接收到網路訊息,實際參與選舉相關活動。)社群媒體上政治參 與的行為調查中,18-29 歲的族群也最為願意在社群媒體上從事政治參 與行為,其次則為 30-49 歲,年齡層越高的族群則從事政治參與比例越 低。此外,在網路上政治資訊的分享,會因不同年齡層,而有所差異。

由上述可知,網路政治參與的定義隨著網路功能的演進和使用者的 使用行為已逐漸擴大,包含政治新聞的接收、分享(轉貼、產製或評論 等)和與其他使用者互動等行為。在臉書提供的按讚、留言和分享等互 動和表達對訊息反應的功能中,傅珮雯(2011)指出「分享」功能的層 次最高,因為使用者一旦「分享」該訊息之後,訊息就會立即發布在動 態時報上,社群中的好友也會同步接收,因此使用者在進行分享前,通 常會對該訊息作一些評估,包括該訊息是否具備某種價值,值得被分享,

進而願意對該則訊息進行背書、希望幫忙傳播該訊息,增加該訊息的曝 光度和被討論的機會、抑或是訊息分享後,是否能得到社群內使用者的 認同(按讚)和互動(留言或分享)。因此,相較於其他功能,分享行 為的公開性和同步性,讓使用者進行分享前,可能就會預設後續所產生 的迴響,尤以以往被視為較敏感的「政治」訊息,使用者分享的內容與 形式可能是經過層層考量的結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1

貳、 新聞分享動機

社群媒體提供了一個新的資訊接收與分享的管道,然而,使用者間 的高度互動性,讓新聞資訊的分享涉及更多人際間的交往,加上許多社 群網站多採取實名制,使得進行資訊分享前,可能會納入更多複雜的考 量因素,這可能也是只有少數人會公開地貢獻內容的原因(Boczkowski, 2010;Davis, 2009)。研究發現使用者分享的新聞內容,取決於其如何 想像觀眾,觀眾的回饋影響使用者的分享行為。Marwick 與 boyd(2010)

便指出,社群媒體中有些使用者會假定所有人都會看他所發表的內容,

為了符合他人的期待、維持可信賴性,因而造成使用者自我審查,不去 討論某些對立、個人或敏感的主題(如:宗教、政治),其他人的回應 也成為使用者發文前考量的重要因素。大多的新聞消費者多與朋友分享 非公共的議題,避免討論敏感、具有爭議性如政治、經濟等主題

(Boczkowski, 2010;Martin, V. B., 2008)。為了維持與他人的互動性和 歸屬感而減低與他人對立的可能性,體現「社區感」為重要發文因素之 一,當資訊分享者獲得越多的反饋,便會增強其貢獻資訊的積極性(胡 泳,2013)。

Kollock(1991)便認為使用者貢獻有價值到的資訊至社群當中,

可能的動機有三種:(1)預期互惠(reciprocity):貢獻者期待能接收到 同樣實用的資訊和幫助(2)個人聲譽:提升個人在社群中的能見度(3)

產生效能感(sense of efficacy):能對所處的環境產生影響,藉以確立 自身在社群中的價值。另外,Boczkowski 等人(2012),指出當政治活 動接近時,相較於平日,使用者對於新聞報導的點擊、分享和評論等行 為會增加。

Berger(2014)則認為使用者喜歡與他人分享意見、新聞和資訊的 可能原因有五類:(1)形象管理:塑造他人對自己的印象;(2)調節 情緒:藉由尋求社會支持、與他人談話等來降低負面情緒;(3)獲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2

資訊:如徵詢他人意見、想解決問題;(4)社會連結:參與共同活動,

創造人際互動;(5)勸說:改變他人的態度。這些因素也影響到使用

創造人際互動;(5)勸說:改變他人的態度。這些因素也影響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