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9

因而被排除在外,Pariser(2011)認為過濾罩排除了立場相異的聲音,這會 導致公共事務討論的交集減少。尚且,長期對政治議題發表評論的使用者,

是否會因累積的影響力和話語權而降低多元聲音的對話,這些因素都值得後 續討論。由此層面來看,臉書雖為多數人皆可進入的低門檻,但密切的公共 議題討論和互動,似乎仍只囿限在特定的社群網絡。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建議

壹、研究限制

本研究採行深度訪談法進行,由於研究者本身平日多有在臉書、PTT、

新聞網站等平台關注政治新聞,及追蹤政治評論使用者,並曾於電視台政治 線實習的經驗,在訪談過程中,與受訪者有較多的共通話題,有利於受訪者 分享更多深切的使用經驗,且在訪談結束後,願意將研究者加入臉書好友群 組,有利於觀察到受訪者不同面向的使用行為。但也可能因雙方對於政治話 題的熟悉,而忽略一般使用者關注的的其他新聞議題。

理論限制部分,本研究主要回顧傳統守門理論和網路守門理論,檢視使 用者的新聞守門與分享行為,誠如 DeIuliis(2015)所言,網路時代新聞守 門的角色與作用產生改變,但仍然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然而,社群媒體中的 守門行為涉及到使用者個人的社會資本,以及與不同社會網絡的互動關係,

本研究僅探討個人的新聞守門與分享行為,而未論及社群與社群間的互動,

但研究發現,對於身處於不同社群的使用者而言,不同社群網絡、親疏關係 會對使用者產生不同的影響,是為未來探討社群新聞守門必須考量的因素。

再者,本研究發現臉書使用者的網路新聞分享行為和守門行為已經漸趨 模糊,新聞分享行為不僅是單純的訊息傳播,在社群媒體中,還涉及形象塑 造、議題宣傳、意見交流、引導輿論等面向,是開起群體對話的開關,透過 新聞分享與後續討論,進行集體新聞資訊的把關,未來應考量社群媒體的特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0

質,並加入其他理論的討論,才能解釋多樣動機與行為,凸顯社群媒體時代 中新興的新聞守門形式。

第三,本研究以政治新聞為例,探討臉書使用者的新聞分享與守門行為,

著重在使用者的傳播行為,缺少從政治傳播、社會心理學等面向之探討。另 外,研究發現使用者在進行分享的過程會有添加評論、補充資料等再製行為,

往後可針對再製的內容進行文本分析,以及再製的情境進行探討。研究結果 指出使用者的新聞分享行為不僅是單純的資訊傳播,使用者的分享行為作為 一種新聞守門的實踐方式,且涉及形象塑造、人際互動和攏絡說服等動機。

在社群媒體中,不僅守門理論需要被重新定義,新聞分享行為也需考量多元 的因素,以不同角度看待。

本研究在研究方法方面,採取質性的深度訪談法,輔以受訪者臉書貼文 作為參照,但受限於研究時間與精力,並未採行田野觀察法進行研究,無法 直接觀察到受訪者進行政治新聞守門和分享的情境,訪談結果可能會因受訪 者記憶誤差而有所影響,未來若能輔以線上紀錄工具,讓受訪者自行記下當 下的使用情境及動機,可以更詳實的了解受訪者的使用行為。

研究對象的選擇方面,徵求方式為在研究者個人臉書上滾雪球,以及於 PTT 上募集,受限於朋友圈的背景和平台使用者的特質,受訪者教育程度多 為大專院校及研究所以上,且年齡介於網路原生族群的 18-34 歲,建議未來 可以擴大招募,以比較不同年齡層、社群媒體的使用差異。

第四,本研究為了獲得使用者豐富且多元的新聞分享經驗,專注於活躍 的政治新聞分享者的使用行為,12 位受訪者均展現對於政治、公共議題的 興趣與關注,且多有政治參與經驗,在政治新聞分享頻率遠高於一般使用者 等特質。他們對於網路政治新聞的認知、接收和分享行為上,可能異於其他 使用者,且政治新聞的傳播有其特殊的分享動機,未來可針對不同新聞類型,

以及納入不同使用程度的使用者,觀察其使用特質和動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1

貳、未來研究建議

本研究礙於時間與人力關係,無法展開為時更長的田野調查、民族誌型 研究;挑選受訪者方面,也難以全盤顧及,只能以立意抽樣,篩選傳播表現 較顯著的個人進行訪問。建議未來希望從事相關主題的研究人員,可以考慮 以特定的新聞議題為例,在特定政治事件發生時,直接進入場域進行深入參 與觀察,或可縮小研究對象與範圍,進行脈絡化、歷時性的紀錄,完整描繪 新聞事件的守門與分享行為,相信會對於社群媒體時代中的政治新聞的傳播 與創新使用的學術研究,做出相當貢獻。

再者,本研究旨在勾勒傳播者的守門和分享行為,並從中發現多元社群 對使用者可能的影響,但並未探討不同社群網絡是如何組成與認定,以及彼 此間的連結關係。研究者認為,除了以臉書使用者為主要研究對象外,在量 化部分,可以進行社會網絡分析,直接觀察網路上議題匯集的節點和參與活 動如何發生,及相互影響,將有更具意義的發現。

另外,除了臉書之外,論壇、PTT、新聞網站留言板等也常成為線上使 用者聚集交流的空間,未來研究者若有餘力,或可從訊息分享的量化層面探 討此現象,撈取資料數據,整理出相關數據進行分析,找出社群媒體在語意 傳播行動之間深層的連結。

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s.NY : Harper Collins)。

丘忠融、李紋鋒譯(2008)。《網路社會與日常生活》。台北:韋伯。(原書 Maria Bakardjieva [2005]. Internet society:the Internet in everyday life.)

仇筠茜(2013)。〈新聞策展:「微媒體」環境下突發新聞報導及倫理分析-以美 國馬拉松爆炸案報導為例〉,《國際新聞界》,9:123-130。

李宇美譯(2011)。《鄉民都來了:無組織的組織力量》。台北:貓頭鷹。(原書 Clay Shirky [2012]. Here comes everybody: The power of organizing without organizations. NY: The Penguin Press)

李欣宜(2015.03.04)。〈[解讀 Web 100]內容農場遍地開花〉,《數位時代》,250。

,上網日期,2015 年 9 月 10 日,取自

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35528。

李芸珮(2012)。《媽在看我臉書?初探 Facebook 上的親子互動》。政治大學傳

Adams [2011]. Grouped: How small groups of friends are the key to influence on the social web. USA: Pearson Education.)

吳姮憓、羅偉峰(2014)。〈按讚、留言或分享-探究影響臉書訊息反應行為意圖

http://www.crctaiwan.nctu.edu.tw/ResultsShow_detail.asp?RS_ID=52

泛科學(2013.04.17)。〈Facebook 沒有告訴你的事〉。上網日期:2016 年 9 月 4 日,取自http://pansci.asia/archives/39496

胡泳(2013)。《眾聲喧嘩:網絡時代的個人表達與公共討論》。大陸:廣西師範 大學出版社。

俞菁、邱海棠、曾馨瑩(2012)。〈社群媒體中的自我揭露—以 Facebook 為例〉

,「2012 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台灣,台中。

袁方(編)(2002)。《社會研究方法》。臺北:五南。

徐世平(2004)。〈新聞網站信息價值鏈研究〉,《新聞記者》,(5):53-57.

郭菀琪譯(2012)。《CURATION 策展的時代》。台北:經濟新潮社。(原書 Toshinao SASAKI [2012]. キュレーションの時代―「つながり」の情報革 命が始まる.)。

翁秀琪(2011)。《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 台北:三民。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 18 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麗文文化。

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14.0.19)。〈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台灣網路 資訊中心。上網日期:2015 年 5 月 4 日,取自

http://www.twnic.net.tw/download/200307/20140820e.pdf

張志偉譯(2000)。《網路民主》。台北:商周。(原書 Dick Morris [1999]. Vote.com.

CA:Renaissance)。

陳香伶(2014)。《Facebook 粉絲專頁之守門、呈現與使用 ─ 以 2013 年臺灣

http://www.ctimes.com.tw/art/print.asp?O=HJS550006S2AR-STDL

張孟婷(2012)。《社群網戰:臉書上的 2012 總統大選》。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 100-2420-H-004-049-SS3)。台北:政治大學傳播學院。

張卿卿、陶振超(2015)。《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第一期第四次調查計畫執行報告:

「政治傳播與公民傳播」》(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MOST 103-2420-H-004-033-SS2)。台北:政治大學傳播學院。

張純富(2013)。《社交網站人際關係維繫之研究-以 Facebook 為例 》。台北:

思行文化。

張嚴心(2013)。《被新聞出賣的世界:「相信我,我在說謊」,一個媒體操縱 者的告白》。台北:臉譜。(原書 Ryan Holiday

[2012]. Trust me, I’m lying: Confessions of a media manipulator. NY:Penguin Group)。

莊鴻明、許清茂(2014)。〈社會化媒體背景下對新聞事業的幾點思考〉,羅世 宏、童靜蓉(編),《社交媒體與新聞業》,頁 155-166。台北:優質新聞發 展協會。

創世際(2014)。〈台灣 2014 年 9 月網路流量報告〉,上網日期,2015 年 10 月 1 日,取自 http://www.insightxplorer.com/news/news_12_02_14.html

黃貝玲譯(2012)。《為甚麼搜尋將被淘汰》。台北:麥格羅西爾。(原書 Steven Rosenbaum [2012]. Curaion Nation:How to win in a world where consumers are creators. NY: McGraw Hill)。 期,2015 年 9 月 1 日,取自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67 918。

黃哲斌(2015.07)。〈新聞業與臉書的愛恨情仇〉,《天下雜誌》,上網 期,2015 年 9 月 1 日,取自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

5069249。

黃鈺婷(2010)。《虛擬社群中的人際關係與寂寞感之研究-以 Facebook 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維明譯(2002)。《網路會顛覆民主嗎》。台北:新新聞。(原書 Cass Sunstein

[2001]. Republic.com. N.J.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葉明德(2006)。《政治學》。台北:五南。

彭采薇(2015 年 5 月 3 日)。〈社群出版夯 拆掉編輯高牆〉,《聯合報》。上網日 期:2015 年 6 月 5 日,取自http://udn.com/news/story/7240/877924。

傅珮雯(2011)。《Facebook 網路上口碑行為之研究》。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 論文。

曾筱媛(2015.05)。〈Facebook 新聞推播功能 Instant Articles 上線,9 大媒體同 步原生〉,《數位時代》,上網日期,2015 年 9 月 1 日取自

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36244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 《生活科技教育月刊》。 37(4):

17-23。

新媒體世代(2015.06)。〈獨家專訪《BuzzFeed》新聞記者「丹·弗加洛」:數 位新聞的美麗與哀愁〉,上網日期:2015 年 9 月 5 日,取自 http://

whatsnextfornewmedia.com/2015/06/28/june-exclusive-interview/

楊雅婷、王惟芬、黃柏恆(2011)。《一位數位移民的告白》。台北:行人。(原書 Nick Bilton [2010]. I live in the future & here’s how it works: Why your world, work, and brain are being creatively disrupted. NY : Crown Business)。 楊慧娟譯(2006)。《網路新聞學:新媒體的應用實務與展望》,台北:五南。

(原書 Stovall, J. G. [2004].Web journalism: practice and promise of a new medium. University of Alabama.)

廖 千 瑩( 2015 年 11 月 27 日 )。〈 Google 年 度 政 治 及 社 會 議 題 排 行 課 綱 上 榜 〉。《 自 由 時 報 》。 上網日期:2016 年 10 月 5 日 , 取 自

廖 千 瑩( 2015 年 11 月 27 日 )。〈 Google 年 度 政 治 及 社 會 議 題 排 行 課 綱 上 榜 〉。《 自 由 時 報 》。 上網日期:2016 年 10 月 5 日 , 取 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