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漠視難民:沙灘男孩及其後文本的視線指向

第二節、 宗教信仰間的漠視

阿拉維派(Alawiten,什葉派分支)。2011 年的敘利亞起義到後來已變成不同教派 以及教派間的爭鬥。 認為庫德族暗中協助政府軍作戰(Bauer&Krupar, 2014/闕旭玲譯,2017)。因 此,庫德族與政府軍的關係雖因阿薩德恢復其公民身份而轉好,卻也因雙方始終無 法在自治議題取得共識,未完全消弭衝突。所以,除了伊斯蘭信仰上的分歧,庫德 族的問題也牽動著鄰近國家對待敘利亞難民的態度,如土耳其面對來自敘利亞的庫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除了種族問題,宗教更是西亞地區局勢不穩定的因素之ㄧ。因此,同為信仰伊 斯蘭教的國家不見得會對難民伸出援手。穿著阿拉伯傳統服飾、不見面目的人親手 幫庫爾迪挖掘墳墓(圖十二)。明顯地指向一件事實:難民數量遽增時,阿拉伯鄰 近國家反而採取相對冷漠的態度,事後才介入協助。根據2015 年的新聞報導14,卡 達、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國收容難民的人數為零。其它報 導15也指出,同為阿拉伯民族、基於相同宗教信仰,每年有千萬人前往麥加朝聖,

阿拉伯國家接納難民應不成問題,為何選擇漠視?

首先是左右歐盟各國與聯合國政策的主要因素——國家安全考量。阿拉伯國家 擔憂難民湧入境內會影響國家治安和經濟發展,而這些國家原先的移民政策通常用 以支撐國內勞工資源,包括引進埃及、巴勒斯坦、東南亞等地的勞動力。另一方 面,阿拉伯國家中除了葉門(Yemen)外都未簽署《難民地位公約》,因為締約國 有義務保障難民工作權、財產權、居住權等保障,非法入境也不得懲罰,不過公約 內容也不包含戰爭難民,因此多數阿拉伯國家採取漠視的態度。不過,阿拉伯國家 不願接納難民,僅選擇金援,卻透過移民政策提升自己國家的經濟實力和發展建 設,實為有選擇性地實踐人道主義。

圖十二

資料來源:Tsuroyya Amal Yasna(2015 年 9 月),下載自 Yasna 推特。

14莊崇暉,〈遠親不如近鄰、遠水救不了近火……阿拉伯國家做了什麼?〉,《風傳媒》。網址:

http://www.storm.mg/article/64582。刊登日期:2015 年 9 月。

15賴炘延,〈無動於衷的兄弟之邦?海灣國家對敘利亞難民的態度〉,《轉角國際》。網址: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3/1220040,刊登日期:2015 年 10 月 21 日。

另一幅是人權組織成員、插畫師khalidalbaih 的卡通繪圖。天使將男孩帶走,

配上「I hope humanity finds a cure for visas」的圖說(圖十三)。與阿拉伯國家態度 與政策對比下,難民通往人性、人道一方的「簽證」根本不知道在哪,直到死亡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十三

資料來源:Khalidalbaih(2015 年 9 月),下載自 Khalidalbaih 推特。

一系列的後文本中,艾未未的作品露出清晰人臉,其餘作品幾乎都選擇將人的 形象糊化。表達政客與觀者的無情,卻難以推進人道實踐。因為如攝影師尤金・史 密斯(Eugene Smith)或唐・麥庫林(Don McCullin)多數的影像作品總是直面人 面對災難的表情神色以訴求人道主義。不過,這不單是影像有無出現五官的判準,

而是影像中庫爾迪與無五官的人臉足以喚起觀者和難民的意義連結嗎?因為庫爾迪 沒露臉的原圖仍觸發人道問題的討論。換句話說,庫爾迪的後文本藉由糊化歐盟官 員、聯合國決策者、阿拉伯官員的面容,抨擊同信仰國家、不同國家間的漠視,呼 籲提供更多人道援助,同時也藉天使形象隱喻大眾應該追求人道主義中互助與重視 生命等內涵。也因此,多數挪用庫爾迪死亡意義的影像雖然達成批判政治或宗教忽 視難民的目的,卻僅具人道精神的意旨和意圖,並不能引發觀者更多的人道行動,

更有再次消費了庫爾迪的死亡與難民的苦難經驗的危險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