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六章、結論:社群圍觀與視覺馴服

敘利亞內戰(2012—)引發二次世界大戰至今最大規模的難民潮,近千萬人遠 赴歐洲尋求各國庇護。尤其在社群媒體廣傳庫爾迪影像後,國際社會才把目光重新 聚焦在敘利亞的戰事。因此,本文核心提問是,紀實攝影的悲劇傳統之外,在社群 媒體上觀看戰爭影像時如何理解戰爭中的人道意義,而觀者與社群他人又如何形塑 觀看經驗。

此問題組涉及的範疇相當龐雜,包括觀者、被觀看者、社群他人、戰爭影像、

人道主義等。不過本研究仍試圖在戰爭的人道攝影脈絡下,討論敘利亞難民影像及 後文本隱含的幾個問題。包括理解庫爾迪後文本中的人道訴求為何、難民影像有哪 些別於傳統人道主義影像的改變與意義?以及社群觀者、社群他人、戰爭影像間的 觀看倫理問題。

一、庫爾迪效應

對比來自社群的眾多目光,庫爾迪實是被「漠視」間接害死,因此庫爾迪事件 後社群媒體上出現許多後文本創作,直指漠視背後複雜的結構問題和人道問題。後 文本指向的漠視現象,除了國際社會互相推諉,沒有對敘利亞難民採取積極的人道 救援以外,西亞地區阿拉伯國家間長久以來的宗教信仰衝突,也使得難民出逃敘利 亞時反而就近求援無門。即使如此,無依無靠的難民逃出敘利亞國境後,還得克服 其它阻礙逃難的因素,包括人蛇集團的掌控與偷渡問題。更重要的是,這些後文本 影像中,許多直指主流媒體與社群媒體對庫爾迪的鏡頭獵食與觀看消費問題。簡言 之,後文本的意義在於挪用庫爾迪的意義,與其它導致難民危機的符號結合,形塑 出經參與、協作而成的社群人道觀點。

因此,本文也從二個方向探討難民影像中的人道主義。其一是傳統紀實攝影中 的人道主義,其中發現《聖殤》構圖仍然影響新聞攝影。但是難民影像也已從中延 伸出不同面向的人道關懷。有別於感官主義的煽情文化,難民影像的意義除了人道 主義中的悲憫,更多難民的神情姿態和周遭物件象徵的還有掙扎、守護、求生、倖 存、變動不安等意義。再者,影像中驅動同情心的不是傷口和任何苦難,而是西方 人道意識,因此訴求政策改變、尋求援助、控訴軍武戰爭傷及大眾生命仍是難民影 像的核心人道關懷。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其二則是自拍照隱含的人道問題與社群中觀看的倫理議題。青年難民「展現自 我」以連結社群他人,再現難民的日常生活處境,邀請社群進入不一樣的戰爭視 野。然而,社群的定義也因為實踐的不同而產生轉變,觀光客與戰場自拍並上傳至 社群時則是「展現我群」,把日常生活的大眾圍觀行為實踐於線上社群,社群觀看 因此形成再圍觀式的觀覽,成為生產與消費苦難的雙重角色,生產與消費並不是單 向或雙向的簡易過程,而是反覆在社群機制下挪移苦難符號的視覺行為。

因此,當社群觀者與社群他人共同觀看時,已經不再是地球村式的集體觀看,

而是一種移動群聚式地觀覽,觀者可能成為人道社群的一部分,也可能加入圍觀苦 難的行列。於是,社群觀者不再是在螢幕上觀看戰爭後無所為,反而透過簡便的社 群的視覺機制,如標籤、轉推、分享點擊表情符號等方式回應戰爭影像。並藉由與 社群他人彼此回饋,確認自我與戰爭事件間的關係。

這種社群觀看和線上視覺行動的連結現象在社群世界越趨明顯,然而庫爾迪引 發的效應不僅是展現當代觀看戰爭的「方式」轉變的現象,也特別直指社群存在的 影響力,而這種存在不僅是共處同一時空,而是觀者視線與受難影像產生交集後,

透過社群的諸多功能具象化視線、情感、人道精神的「過程」,而且過程是不斷在 線上線下往返而變動的一種觀看現象。

二、社群圍觀等於攪和?

本研究並非想要提供一套觀看戰爭影像的方式,而是試著凸顯當代觀看的變動 特質。藉由難民影像思考身處社群世界時,隔著螢幕與社群他人共同觀看戰爭影像 的「感受」從何而來、又如何彼此影響。每個獨立的觀者因著社群實踐的不同、視 覺行動的差異都對遠方戰爭產生不一樣的觀看經驗。而最顯著的經驗便是產生現實 生活中圍觀災難的感受的變化。

不過如同本文所述,社群圍觀戰爭與在電視上觀看戰爭差別在於,觀者在意社 群他人對某件事、某張影像的詮釋,再以此作出代表自我的視覺行動,不論是留 言、分享或是按讚。因此圍觀除了指涉旁觀,更大一部份具有「攪和」的概念。攪 和是隨興所致、大雜燴式的參與模式,攪和者重點在於展現自我攪和的意圖和行為 實踐。因此,現實生活的圍觀者變成社群的漫遊者、攪和者時,差異便在於「介 入」事件後隨之而來的感受。社群觀者觀看戰爭影像時,有別以往一味投入情緒,

(Mirzoeff, 2015/林薇譯,2016),身處社群世界,觀看不再具有普遍性的準則去 投射情感與想像在被觀看的事物上,而是在不可見的社群中漫遊、尋找自我觀看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影像的傳統需要時間,當代影像則是一直都依賴科技持續突破的像素技術和呈現方 式,如短影像、慢動作、限時動態、直播等。因此,觀者依舊深陷視覺馴服的困 境,尤其在社群媒體中直視戰爭影像的苦難時,帶來的視覺馴服感更難以掙脫,而 關鍵在於社群圍觀時動用的戰爭影像周圍的點擊機制、社群視覺行動,使得戰爭影 像已經不用特別採取暴力的姿態,便足以馴服觀者的眼球,因為影像的暴力已經生 根於社群、源自於自我的諸多便宜行事的視覺行動。因此必須不斷地思考,因科技 介入而受馴服的觀看如何從全球視覺暴力中解放,並在社群媒體中發揮有效的視覺 行動,才有可能被馴服的同時察覺視覺文化的更多面向。

其次,戰爭影像無所不在,難民影像僅是戰爭一隅,本文以人道主義為軸討論 戰爭影像的意義及社群觀看,討論觀看倫理的問題。未盡之處也在於僅處理紀實影 像及為數甚少的後文本。以攝影技術而言,無人機、戰爭機器人、全景相機、運動 相機等提供不同視角的科技物已經全然地投入戰爭,建議未來研究者能夠藉由觀看 不同的戰爭影像。再輔以不同知識視角繼續分析戰爭影像,如藝術史的角度、科技 與社會的觀點,以理解戰爭影像中不同層次的歷史與文化的意義,提供更多樣的觀 看視野。

最後,敘利亞難民影像訴求反戰、人權優先的效用仍不可抹滅,但是在社群媒 體發展下,戰爭影像的悲劇傳統、人道主義傳統也因為互相影響而產生不同變化,

包括後續的政治效應、國際社會的響應、關於注視苦難影像的新舊倫理問題。另一 方面,新科技介入時,觀者得以擺脫悲劇傳統,卻也免除不了攪和、協作戰爭影像 的行列,加入形塑影像暴力馴服他人眼球的行列,卻也同時被協作的影像與社群視 覺行動馴服。簡言之,戰爭影像隨著新科技而生產協作的視覺文化有什麼樣的差 異,觀者如何從中理解戰爭與自身社會的關係,並藉由視覺行動正向地改變世界,

也是本文希望能提供往後研究思考的進路之一。

Welcome to the desert of the real! : five essays on 11 September and related dates.

Verso Books.)

李文吉譯(2012)。《紀實攝影》,台北:遠流。(原書 Rothstein, A. [1986].

Documentary Photography.)

李文吉譯(2005)。《攝影與人體》。(原書 Pultz, J. [1998]. Photography and the Body. Laurence King Publishing.)

汪宏倫(2014)。〈導論:把戰爭帶回來!—重省戰爭、政治與現代社會的關 聯〉,收於《戰爭與社會:理論、歷史、主體經驗》,台北:聯經。

林志明(2013)。《複多與張力:論攝影史與攝影肖像》,台北:田園城市。

林佑柔譯(2016)。《敘利亞內幕》,台北:好優文化。(原書 Erlich, R. [2014].

Inside Syria. NY: Prometheus.)

林盈銓(2015)。《美學形式與內容之關係:以攝影為例》。東海大學哲學系博士 論文。

林薇譯(2016)。《給眼球世代的觀看指南》,台北:行人文化。(原書 Mirzoeff, N.

[2015]. How to see the world. London: Penguin Ltd.)

邱德亮、黃建宏譯(2006)。《恐怖主義的精靈》,台北:麥田。(原書 Baudrillard, J. [2002]. L'esprit du terrorismo. Galilee.)

邱德亮、黃建宏譯(2003)。《波灣戰爭不曾發生過》,台北:麥田。(原書 Baudrillard, J. [1991]. La Guerre Du Golfe N’A Pas Eu Lieu. Galilee.)

施伯燁(2014)。〈社群媒體—使用者研究之概念、方法與方法論初探〉,《傳播研 究與實踐》,4(2): 207-227。

許綺玲譯(1997)。《明室》,台北:台灣攝影。(原書 Barthes, R. [1980]. La Chambre Claire. French: Seuil.)

許綺玲譯(1998)。《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台北:台灣攝影。(原文 Benjamin, W. [1935]. 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

郭力昕(2013)。《再寫攝影》,台北:田園城市。

郭力昕(2016)。〈作為劇場的新聞/紀實攝影與社運:以太陽花運動的照片為 例〉,《傳播研究與實踐》,6: 79-115。

陳芸芸譯(2004)。《視覺文化導論》,台北:韋伯文化。(原書 Mirzoeff, N.

[1999].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Routledge.)

陳品秀譯(2011)。《觀看的實踐:給所有影像世代的影像文化導論》,台北:臉

譜。(原書Sturken, M & Cartwright, L. [2001]. Practices of Looking: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陳牧民(2016)。〈由歷史角度看土耳其庫德族問題與現況〉,《台灣國際研究季 刊》,12(1): 79-96。

陳耀成譯(2004)。《旁觀他人之痛苦》,台北:麥田。(原書 Sontag, S. [2003].

Regarding the pains of others. UK: The Wylie Agency.)

彭意梅、張詠欣譯(2017)。《請帶我穿越這片海洋:記敘利亞、伊拉克、阿富 汗、北非難民,以及跨地中海的悲劇航程》。台北:漫遊者。(原書El- Gawhary, K. & Schwabeneder, M [2015]. Auf der Flucht: Reportagen von beiden Seiten des Mittelmeers. Publisher: Kremayr & Scheriau.)

黃燦然譯(2005)。《蘇珊・桑塔格文選》,台北:麥田。

黃燦然譯(2010)。《論攝影》,台北:麥田出版。(原書 Sontag, S. [2003]. On Photography.)

楊南芳等譯(2006)。《戰爭論》,台北:左岸文化。(原書 Clausewitz, K, V.

[1976]. The continning relevance of On War.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鄭祖邦(2014)。〈第一章:戰爭與社會理論:一種現代性的視角〉,收於《戰爭

鄭祖邦(2014)。〈第一章:戰爭與社會理論:一種現代性的視角〉,收於《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