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北宜高速公路闢建前的宜蘭縣發展評議

第一節 宜蘭縣的交通網絡

宜蘭縣本身為一完整的地理單元(圖3-1),西側有中央山脈與雪 山山脈環抱著廣大蘭陽平原,平原東側則為一望無際之太平洋,構成 畚箕形之獨立空間。正所謂「依山憑海,環抱平原,形勢隔絕,在地 理上形成一自然體系。」(廖風德,1982:32)

圖 3-1 臺灣地圖

資料來源: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http://nature.edu.tw

由地形圖(圖 3-2)可觀之,宜蘭縣的地理位置與周邊山地,使 聯外交通較為不便。特殊的地形,讓宜蘭人保持相當程度的內聚力與 整合度,間接形塑「宜蘭人」的地域意識。換言之,宜蘭縣的發展奠 基於地形上的特殊性,影響其文化,社會,經濟上的變化。

圖 3-2 宜蘭縣地形

資料來源:宜蘭縣鄉土教材http://media.ilc.edu.tw/geography/c02.html

進一步來說,因之封閉的地形,使得交通建設為宜蘭發展最重要 的因素之ㄧ,為此,改善宜蘭對外交通,更是不同段統治政府的重要 目標。從早期為噶瑪蘭族與泰雅族等南島民族時期,至 18 世紀後期 大量漢人拓墾,1812 年清帝國政制體系,到 1949 年中華民國政府治 台以來,每個時期宜蘭地區聯外交通都有重大的建設。

宜蘭三面山地環繞,東臨太平洋,與西部地區形成相對孤立性,

長期為噶瑪蘭族與泰雅族等南島民族的生活領域,噶瑪蘭人沿各河川 流域居住,從事耕獵漁撈;漢人由北而南拓墾,形成頭城、礁溪、宜 蘭、羅東、蘇澳等主要市街,並連貫成南北交通路線,平原的鄉村地 區再以區域中地形成交通網絡,區域內部的交通互動往來可及性強,

對住民的內聚力和認同意識有強化作用(戴寶村,2001:23)。可見 宜蘭縣民對宜蘭縣的土地認同因地形隨之強化,從早期民族型態便可 察知。

回顧1796 年為吳沙進入蘭陽平原的年代,1820 年代的草嶺越嶺 路和烏石港、加禮宛港是主要的聯外交通機制,區域內藉著水道河運 與道路建立平原上的交通網絡,日治時代境內交通設施逐漸趨為完 備。1924 年,台北、八堵至宜蘭蘇澳間全長 96 公里的宜蘭縣鐵道通 車,當時的鐵路接上基隆,代表蘇澳可以直通台灣西部幹線到高雄,

顯現代表後山的宜蘭與臺灣連成一體。

聯外道路中最具代表性則以中部、北部橫貫公路、北迴鐵路、北 部濱海公路、北宜高速公路為之。尤以 2006 年 6 月 16 日通車的北宜 高速公路為宜蘭縣交通史上最具革命性的變化。本研究將宜蘭歷年來 重要聯外道路整理如表3-1:(戴寶村,2001:20-30)

3-1 宜蘭縣重要聯外道路整理

壹、中橫公路與北橫公路

中部橫貫公路原名為東西橫貫公路,至 1960 年完工,紓解台灣 西部平原與東部地區的交通,是於宜蘭縣境內的路段,由梨山接出來 的中橫公路支線,自大甲溪和蘭陽溪分水嶺的思源啞口經南山、四 季、土場、松羅(玉蘭)、崙埤(大同)、員山到宜蘭,長111 公里。

北部橫貫公路宜蘭至棲蘭段為中部橫貫公路工程的一部份,比較早完 成,通往桃園縣巴陵的路段在1963 年興工,至 1966 年完成,北橫公 路由桃園大溪至宜蘭市,全長126 公里。在區域上,北部橫貫公路跨 越桃園和宜蘭二縣,工程分三段進行施工,棲蘭至梨山、棲蘭至四陵、

四陵至復興,其中棲蘭至梨山段75.33 公里,為中部橫貫公路宜蘭支 線之ㄧ段。公路全段大部分位於山嶺區,地形險峻,施工困難,建築 工程中尤以三座長跨徑大橋最為著稱,其中復興吊橋長157.4 公尺,

巴陵吊橋長160 公尺,是台灣首屈一指的長跨徑大橋;另一長跨徑大 橋大漢橋,則為一鋼拱大橋,長 71.5 公尺,是台灣第一鋼拱橋。三 座橋樑均跨大漢溪上游,位居峽谷,下臨深淵,工程的艱鉅為台灣山 區建設橋樑締造新頁。全部工程於 1966 年 4 月完工通車。北部橫貫 公路的開通使森林面積約達1 萬 2 千餘公頃的太平山及大溪兩林區得 以開發利用。且中橫與北橫公路的開通,便利於山地經濟,如高冷蔬 菜、水果的運輸,山林景觀資源豐富使這兩條公路兼具物產運輸與觀 光遊憩的功能(戴寶村,2008:24-26)。

貳、北迴鐵路

宜蘭、花蓮之間的交通受限於地理因素,交通建設不易,花蓮與 宜蘭之間只靠蘇花公路,但路況不佳,運量有限,則有北迴鐵路的規

劃興建。1970 十項重大國家建設工程,北迴鐵路在 1973 年開始施工,

至 1980 年完工通車。北迴鐵路通車對花東地區民眾的行旅往來稱 便,宜蘭縣鐵路也進行改善工程,南下北上更趨便捷。北迴鐵路的完 成,對於宜蘭縣的發展有明顯的影響,指標之ㄧ為都市計畫區面積 比,由原本的2%,通車後增加到 4%以上,顯示政府持續投資建設,

其次是人口密度字 1980 年後呈現成長局面,三是平均每人全年經常 性收入增加,由於通車後使宜蘭與西部地區往來便利,吸引更多的通 過性交通,人潮和產業皆被帶動,區域經濟復甦;最後為二、三級產 業人口占總就業人口百分比提升,因為工商業投資意願增加,觀光業 也隨之擴張,原本的農業社會漸轉型為製造業與服務業為主的經濟型 態。其他尚包括醫院數量增加、自來水普及率提高、政府課稅收入增 加等(戴寶村,2008:26-27;溫澔平,1996:36)。

北迴鐵路通車後與東部地區經濟發展密切相關,其中又以水泥業 最為顯著,鐵路完成後,幸福水泥隨於東澳設廠,台泥則擴建蘇澳廠,

加上亞洲水泥於新城建廠,總計東部水泥產量佔全台三分之一(行政 院經濟建設委員會,1979:62)。

參、北部濱海公路

宜蘭、台北之間的公路交通長期仰賴北宜公路,1976 年開始興 建基隆至蘇澳間北部濱海公路,至1980 年完工通車,全長 105 公里。

濱海公路的完成疏解北宜公路的交通量,北部濱海公路的興建,乃為 增進蘇澳港對外公路運輸能量,改善蘭陽地區交通,即為台 2 線公 路。公路規劃於 1976 年 1 月開工,強調著重運輸功能,發展地方經 濟為目的。分為兩期工程,分別於1979 年 8 月與 1982 年 6 月完工。

北部濱海公路的建修計劃,以適應蘇澳港開闢竣工後對公路運輸的需

求,繁榮商業,促進蘭陽地區工業開發,將台灣東北各海港聯成一體,

構成整體規劃發展,擴大對外貿易,並將海岸風光納入公路系統,以 發展觀光旅遊為目標。因此北部濱海公路完成後,成為台灣濱海公路 系統的一部份,不但是台北通往蘭陽平原的另一通道,亦是北部風景 區的著名旅遊路線,增進蘇澳、基隆兩港的陸上運輸,繁榮蘭陽地區,

使台灣東北部公路運輸邁入新里程。所經沿線是台灣東北角海岸,地 形景觀特殊優美,觀光局規劃為東北角海岸風景特定區,使本路線亦 是旅遊休憩景觀道路,有助於宜蘭縣發展觀光立縣的政策(陳俊,

1987)。

肆、北宜高速公路

宜蘭地區的對外交通以北宜公路、濱海公路、宜蘭縣鐵路和西部 溝通, 至於海運和中部橫貫公路對台北、宜蘭間的交通,則顯緩不 濟急的情況,1960 年代開始,宜蘭地區出現要求建鑿一條隧道公路 的呼聲。前宜蘭縣長陳定南任內積極向中央爭取建設北宜高速公路,

繼任的游錫堃縣長繼續奔走,經台灣省公路局多次委託進行北宜高速 公路「南港至頭城間隧道公路」的地質、可行性、經濟效益等評估規 劃,國道北宜高速公路在1991 年 7 月 23 日由交通部國道新建工程局 動工興建,全程工程包括南港至頭城長32 公里,頭城至蘇澳段長 24.4 公里。

整個北宜高速公路計畫,西以南港系統交流道與北二高銜接,經 石碇、坪林,止於宜蘭頭城鎮,路線穿越雪山山脈,以隧道和橋樑為 主體,全長約 30.5 公里,包括五座隧道總長約 20.1 公里,大小橋梁 40 餘座,雙向總長約 5.4 公里,及 5 公里的工程段。工程分 11 標施 工,其中第五標坪林隧道導坑工程,隧道長度 12.942 公里,不但為

世界排名第四,且為東亞第一長的隧道。但隧道工程穿越雪山山脈,

又鄰近大台北水源特定區等敏感地帶,工程之艱鉅為國內外罕見,遭 遇大量地下水交錯複雜破碎地層的情況,使得工程一再延後。其中雪 山隧道工程就共耗費13 年的工期(戴寶村,2008:29)

圖 3-3 北宜高速公路路線圖 資料來源:宜蘭縣史館

3-2 北宜高速公路規劃與興建歷程

北宜高速公路自規劃以來,極面臨難以兼顧道路建設與環境保護 的兩難困局,環保爭議涉及的層面,包括道路規劃設計、施工及後續 運作等不同階段,可能導致的環境污染損害。在道路概念設計上,北 宜高速公路的概念自始即因穿越雪山山脈,而有嚴重衝擊生態環境之 虞。加上由快速道路升級為高速公路,將增加用地需求,擴大隧道斷 面,加劇對環境的衝擊。因此,公路工程專業界遂提出「環保高速公 路」的設計概念,主張應對應地形需求,採用環境衝擊影響最低的道 路設計理念和施工法來規劃。此舉雖然導致較高建設成本(工程困難 度和危險性較高、施工期間較長、施工經費較多等),但因較符合環 境保護概念,而廣為各界接納。以「環保高速公路」之名興建的北宜 高速公路,實則背後隱含的是,屈從流動價值與速度心性的意識形 態。11建設設計規劃和預定路線均是既定政策,環境破壞不可避免,

只能降低衝擊(王志弘,2008:314)。

2006 年 6 月 16 日通車的北宜高速公路,是宜蘭對外交通史上歷 史的一頁,破除宜蘭縣地形上對外聯結的困境,是宜蘭交通革命性的 轉變,台北至宜蘭的交通時間縮短至 40 多分鐘,北宜高速公路的通 車最大立即效益乃是縮短台北、宜蘭之間的空間與時間距離,台北、

2006 年 6 月 16 日通車的北宜高速公路,是宜蘭對外交通史上歷 史的一頁,破除宜蘭縣地形上對外聯結的困境,是宜蘭交通革命性的 轉變,台北至宜蘭的交通時間縮短至 40 多分鐘,北宜高速公路的通 車最大立即效益乃是縮短台北、宜蘭之間的空間與時間距離,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