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地方開發與交通建設互動關係之關係-以北宜高速公路對宜蘭縣發展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地方開發與交通建設互動關係之關係-以北宜高速公路對宜蘭縣發展為例"

Copied!
16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政治學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地方開發與交通建設互動關係之研究- 以北宜高速公路對宜蘭縣發展為例. 指導教授:紀俊臣 博士. 研究生:蔡佩芬 撰.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六月.

(2)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Thesis:. The Interaction of Transportation and Local Development-Case Study on the Impact for I-Lan with Pei-I High Way. Advisor: Chun-chen Chi Ph.D. Graduate Student: Pei-fen Tsai. June 2009 Taipei,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3) 校所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論文題目:地方開發與交通建設互動關係之關係-以北宜高速公路對宜 蘭縣發展為例 畢業時間:2009 年(九十七學年度第二學期碩士學位論文摘要) 研究生姓名:蔡佩芬. 指導教授:紀俊臣 博士. 論文摘要: 地方的開發及繁榮往往是透過政府政策的總體規劃實行,而交通建 設即是最直接影響地方發展的因素之一。透過交通建設,縮短城市之間 的距離,促進地方經濟的成長。本文將探討其交通建設與地方開發之間 所產生的依存關係。本研究目的乃以 2006 年 6 月通車的北宜高速公路為 例,探討宜蘭地區歷經重大交通建設前後時期地方發展變化及社經發 展,並推論預測其未來展望。 本研究係以依賴理論、發展理論,解釋地方連結關係。再以協力理 論說明地方之間區域整合以創造共同利益及建立合作機制解決交通建設 所帶來的問題。 研究發現,北宜高速公路通車對宜蘭縣的影響,其正面效益為活絡 政經發展、強化觀光產業行銷、提升文化活動能量,負面結果係以社會 治安及生態環境的問題為重。. 【關鍵字】地方開發、依賴理論、發展理論、交通建設、北宜高速公路.

(4)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The Interaction of Transportation and Local Development-Case Study on the Impact to I-Lan with Pei-I High Way Student: Pei-Fen Tsai. Advisor: Chun-chen Chi Ph.D..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regions are mostly relied on the overall plans and executions through governmental policies.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however, is one of the most directly-affecting factors on local development. By way of transportation, we can not only shorten the distance between cities but also promote local economical growth. This research will focus on the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transportation and local development.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instance the Pei-I High way (opened in June 2006) to explore the variations of local expansion and progress of socioeconomic before and after I-LAN region through significant transportation, and therefore we can predict the prospect in the future. The research is based on Dependence and Development Theories to explain the relationship of local connections. Then we use Partnership Theory to explain how to settle the Transport-related issues derived from how regions integrated to create collective benefit and establish cooperative mechanism. And the research also discovered the Pei-I highway has several positive effect on I-LAN region: stimulating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 reinforcing the tourism marketing and promoting the energy of cultural activities;on the contrary, the mainly negative outcomes are public peace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Keywords】Local Development、Dependence Theory 、Development Theory、Transportation、Pei-I High Way.

(5) 謝誌 首先真的要非常非常感謝在撰寫論文期間,我的指導教授紀俊 臣老師在忙碌之中不辭辛勞的教導,雖然老師公事繁忙,但仍是很 關心且極力的幫助我,讓我可以順利畢業,心中感激實在無法言喻。 謝謝紀老師!!! 感謝口試委員-馮正民老師及范世平老師在口試當中精闢的指 教,讓我可以明白了解論文不足及需修改之處,謝謝兩位老師的鼓 勵及協助。謝謝在師大這段期間裡所有老師們的關心,特別是曲兆 祥老師、陳文政老師、陳延輝老師、黃城老師、楊世雄老師、許禎 元老師,更謝謝在所辦的李姐、學長、學姊,總是協助我在行政上 不懂的地方。 謝謝研究所好朋友們,豐富了我的研究所生涯,尤其是好姐妹 雯涵,謝謝妳總是在最重要的時刻陪在我身邊。謝謝柏翰、愷其、 德威,總是在我難過的時候逗我開心,在我煩躁的時候鼓勵我。謝 謝秋同,一直以來的幫助,不管是任何方面,都謝謝你。謝謝學弟 小明、貞男、豹哥,在我需要幫忙的時候,總是義不容辭。 謝謝我在台大工作的老闆們及同事,謝謝你們的體貼,讓我可 以沒有後顧之憂,順利的寫完論文。 特別謝謝在 MSN 上不惜一切陪我挑燈夜戰的耀祖,一路走來 始終如一疼愛我的寶貝魚和靜穎,從大學到現在還是一樣麻吉的邱 小猴、大狗及幫助過我的大學學長們,還有愛我挺我不離棄我的跳 妹跟迪奇妹。 謝謝我的家人,我教會的朋友,我的室友 謝謝在天上的爸爸,謝謝愛我的上帝 謝謝每一個在我生命中出現的人! 愛你們的佩芬 謹誌 2009.7..

(6) 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研究方法與架構......................................................................................4 研究範圍與限制......................................................................................9 文獻探討................................................................................................10. 第二章 交通建設與地方開發之運作理論建構 ....................................17 第一節 依賴理論................................................................................................17 第二節 發展理論................................................................................................30 第三節 協力理論................................................................................................35. 第三章 北宜高速公路闢建前的宜蘭縣發展評議 ................................43 第一節 宜蘭縣的交通網絡................................................................................43 第二節 宜蘭縣的發展經驗................................................................................54. 第四章 北宜高速公路闢建與宜蘭縣發展關係 ....................................65 第一節 宜蘭縣經濟發展取向............................................................................65 第二節 宜蘭縣社會發展取向............................................................................80 第三節 宜蘭縣文化產業取向............................................................................87. 第五章 結論.............................................................................................95 第一節 研究發現................................................................................................95 第二節 研究建議................................................................................................97. 參考書目...................................................................................................99 附錄......................................................................................................... 111.

(7) 表目次 表 1-1 關於北宜高速公路對宜蘭縣相關問題影響碩博士論文整理..14 表 1-2 關於都市治理相關議題碩博士論文摘要..................................15 表 2-1 資源依賴理論之整理 ..................................................................27 表 3-1 宜蘭縣重要聯外道路整理 ..........................................................46 表 3-2 北宜高速公路規劃與興建歷程 ..................................................51 表 3-3 北宜高速公路相關主要環保爭議及解決對策..........................53 表 3-4 宜蘭歷屆縣府的發展策略和要項 ..............................................60 表 4-1 近十年宜蘭觀光遊憩區旅客人次成長列表..............................66 表 4-2 宜蘭縣住宿及餐飲業申報營業額消長情形..............................68 表 4-3 宜蘭縣住宿及餐飲申報營業額成長率 ......................................68 表 4-4 北宜高速公路通車對於宜蘭房地產業影響地區概略說明......72 表 4-5 冬山河發展困境及解決對策 ......................................................78 表 4-6 北宜高速公路通車初期車流量 ..................................................81 表 4-7 北宜高速公路車流量(平常日) ...................................................82 表 4-8 宜蘭縣 94 年至 96 年稅收比較 ..................................................82 表 6-1 訪談宜蘭縣文化局局長 ............................................................111 表 6-2 訪談宜蘭縣環境保護局局長 ....................................................118 表 6-3 訪談宜蘭縣工商旅遊局副局長 ................................................126.

(8) 表 6-4 訪談宜蘭縣國民黨立委林建榮先生 ........................................134 表 6-5 訪談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任秘書 ............................................138 表 6-6 訪談宜蘭縣副縣長 ....................................................................148.

(9) 圖目次 圖 1-1 研究架構 .......................................................................................8 圖 3-1 臺灣地圖 .....................................................................................43 圖 3-2 宜蘭縣地形 .................................................................................44 圖 3-3 北宜高速公路路線圖 .................................................................50 圖 4-1 近十年宜蘭觀光遊憩區旅客人次變化 .....................................67 圖 4-2 宜蘭縣旅館營業家數統計 .........................................................69 圖 4-3 行政院觀光拔尖計畫區域圖 .....................................................75 圖 4-4 行政院觀光拔尖計畫(北部區域圖) .....................................76 圖 4-5 行政院觀光拔尖計畫(東部區域圖) .....................................76 圖 4-6 「冬山河畔國際人文藝術村」計畫位置圖.............................77.

(10)

(1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章 緒論 此章分為四節對本研究作一概括性論述。首先闡述研究動機與目 的,其次說明研究方法及繪製研究架構圖,第三為說明研究範圍與限 制;最後說明相關文獻探討。.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基於身為宜蘭人及對宜蘭的土地情感,以下為本研究之研究動 機及目的。 壹、研究動機 位於臺灣東北角的宜蘭縣,因地理環境三面環山一面臨水,地 形的封閉,使得宜蘭縣在經濟發展上只能處於邊陲地帶,該地方經 濟發展受限於地方資源與地方市場規模,僅靠著本身縣內的農漁林 牧業發展,以致交通建設成為宜蘭縣地方發展重要的環節。 宜蘭縣本身所具備的天然環境,景觀優美,可說是臺灣著名的旅 遊勝地。近年來,經由宜蘭縣政府總體規劃,利用宜蘭縣具備的觀光 特質開發旅遊景點,讓宜蘭縣有另一個經濟開發的出口;再加上 2006 年 6 月通車的北宜高速公路,讓目前臺北至宜蘭的路程只需 40 分鐘。 北宜高速公路,提供宜蘭地區一個與外界更多交流的機會;換言之, 因為交通建設的開通,壓縮了地方間的距離;也開拓地方發展的機 會。而此重大的交通建設,正迅速的衝擊宜蘭縣經濟發展,也破除宜 蘭縣因封閉地形限縮地方市場的特性。 交通的便利,讓過去窮鄉僻壤的宜蘭地區與知識資訊爆炸的臺 北都會區快速的連結,外地人潮的湧進,帶來無限的商機。具有天 1.

(12) 地方開發與交通建設互動關係之研究-以北宜高速公路對宜蘭縣發展為例. 然資源優勢的宜蘭,必然可在觀光產業上有其獨特的發展,加上三 通及直航,將來面對的不僅是國內的觀光競爭,更是國際觀光客的 挑戰。相對地,行車大量的湧進,也讓以好山好水著稱的宜蘭縣, 正面臨環境污染的問題,商機背後所隱藏的是環保問題、垃圾問題、 環境過度開發的問題,甚至人民價值觀的問題。種種問題讓宜蘭縣 人民,對於交通建設的支持度產生矛盾。北宜高速公路的開通,瞬 間湧進的是人潮及經濟,還是影響宜蘭在維持傳統產業文化發展上 的改變。因此,身為在外地唸書的宜蘭人,感觸更加深刻,一方面 盼望家鄉的發展;另一方面又希望能不破壞家鄉原始的純樸及令人 稱羨的景觀,所以希望透過在學期間對家鄉的研究,能讓相關政府 單位重視其問題,並有效的力行總體規劃。 誠然身為宜蘭人,在外就學離鄉背井將近七年的時間,對自己 的故鄉總有一份特別的歸屬感,藉由自身對宜蘭的了解,希望藉以 撰寫之論文深入分析宜蘭的發展,為自己的故鄉略盡一份心力,乃 是此研究最大的動機所在! 貳、研究目的 王志弘(2008,355)認為社會某個部分的加速,經常有意無意 間導致其他部分的損害。換言之,追求加速的影響和衝擊,有其社會 不均等的分布狀態;不僅加速的效果有正也有負;其不良衝擊和影 響,也常不均等地偏向於社會流動網絡1裡的慢速者和停滯者。 北宜高速公路快速連結宜蘭與台北,所涵蓋的影響及牽涉的議 題廣泛,針對不同群體會有不同的反應。對於商人來說,或許是一 1. 所謂「流動空間」 ,是指經由流動而運作的共享時間之社會時間的物質組織。在北宜高速公 路與宜蘭的關係裡,前者屬於流動空間,後者被視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區域,擁有地方的特質(王 志弘,2008:294) 2.

(13) 第一章 緒論. 個很好的商機,但對於宜蘭人的生活品質來說,無疑是一大衝擊。 交通帶給宜蘭縣門戶大開,雖然可能創造更多發展機會,但也可能 帶來更多經濟與社會問題,也就是宜蘭縣將面對更棘手的治理問 題,如何提昇地方政治治理績效,也是在 2005 年,當宜蘭縣執政權 再度回到國民黨手中,宜蘭過去 24 年的發展策略及面臨北宜高速公 路的開通,新縣府團隊面對的挑戰與課題。本研究目的主要是在探 討下列課題: 一、彙整北宜高速公路闢建前宜蘭縣的交通網絡與政府發展經驗, 探討宜蘭縣過去在封閉地形當中所形塑的宜蘭人價值觀及內聚 力。 二、宜蘭過去所形塑的傳統價值觀在北宜高速公路開通之後面臨挑 戰,區域發展的方向也會有所調整,本研究在探討宜蘭未來的 發展趨勢及所面臨的各項挑戰。 三、在北宜高速公路開通後,宜蘭與臺北間的關係是否有其影響, 宜蘭將是其依賴的衛星城市,亦或是資源上的共生。本研究在 探討,因交通建設所產生地方開發間的協力關係。 四、宜蘭縣以觀光立縣,本研究將以 2006 年北宜高速公路開通為分 界,分析交通建設對於宜蘭縣在觀光產業上的影響,進而探討 宜蘭未來的展望,以及環境所帶來的契機與挑戰。. 3.

(14) 地方開發與交通建設互動關係之研究-以北宜高速公路對宜蘭縣發展為例.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壹、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係指將資料蒐集與處理資料的方法,透過對所收集的 資料進行分析的程序及技術,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可分為「量化分析」 (quantitative analysis)和「質化分析」(qualitative analysis) 。質化 分析係指以非數量化的方式檢驗或詮釋觀察的現象,藉以闡揚事物 之間的因果關係(蔡今中,2008:25) 。本研究以質化分析為主,量 化分析為輔的方式進行研究分析。 因之,本研究所要採取的研究方法可分為: 一、文獻分析法(literature review): 文獻分析法是系統蒐集與客觀評鑑過去事實的資料,能考驗有 關事件的因果、成效或趨勢,以利了解現在過去及預測未來;文獻 探討旨在確保研究問題的價值性,研究方向的正確性,及研究模式 的合理性(張紹勳,2000:95) 。 文獻分析法又稱為歷史文獻法,它是一種間接而非直接的觀察 方式,藉由歷史資料的蒐集、檢驗、分析等過程,獲得了解各種社 會現象所具有的價值與準則,當研究者對於過去所發生的事件無法 及時親自參與觀察時,文獻分析法可以幫助研究者了解過去、洞察 現在並預測未來,且以系統、客觀的評鑑方式,對過去事件的真實 性與結論進行確定(葉至誠,2000:169) 。 文獻分析的優點在於,可節省研究經費,不必求取研究對象的 合作,且有利於研究時間序列的了解,有助於一般調查的準備與進 4.

(15) 第一章 緒論. 行,可對前者研究成果的形成有效的處理。 本研究欲以蒐集各類關於交通建設與地方開發,依賴理論、發 展理論、協力理論的相關理論文獻資料,包含網站搜尋公開發表之 期刊、碩、博士論文等文獻資料;另外查閱宜蘭縣政府出版有關宜 蘭縣經濟發展、觀光產業的規劃報告書及政府相關部會機關所公佈 的施政計畫、研究報告,以及有關之政府出版書籍等等。進行靜態 與比較性的研究、資料的分析,瞭解交通建設對地方開發所產生的 關係及結果。 二、深度訪談法(in-depth interview): 訪談法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溝通,藉著傾聽並記錄回答這 種交互的作用,訪問者透過訪問之過程,可以知道他人的觀念、信 仰、意見之看法。在長時間面對面的交談,了解受訪者提出這些看 法的理由。有更多機會發現新問題,特別是那些複雜而抽象的問題。 一些因觀察或統計所得爭論較大的結果,只有用訪談的辦法才能評 價資料的效度(韓培爾,2003:55) 。 訪談取徑的重點所在,就是確定受訪參與者本身的觀點乃是有 價值的,而且是有用的。訪談有其優點,即是可以透過一次的訪談, 就可以迅速取得大量的資料。但訪談也有其限制與缺點。由於訪談 涉及人際互動,因此合作就成了必要的條件。訪談對象可能不情願, 或是感到不安適,因此很難如研究者所願,毫無保留地分享研究者 所希望探索的事物(李政賢,2007:59) 。 在深度訪談中最大的優勢,便是可對一主題作多面向的探討, 從對話中發現問題,追問細節,深度訪談的優點(王文科,1990:. 5.

(16) 地方開發與交通建設互動關係之研究-以北宜高速公路對宜蘭縣發展為例. 142-148): (一)、容易取得較完整資料 (二)、較易深入了解問題核心 (三)、可以揭示明確目標 (四)、可評鑑答案的真實性 (五)、可適用於特殊的對象 (六)、可控制環境 (七)、可以掌握問題次序 本研究採取是「半結構式」2的訪談問題,即在面對面的訪談前, 研究者已根據研究的問題與目的,設計訪談題綱作為訪談指引方 針,在訪談的過程中,根據訪談的具體情況對訪談的程序和內容進 行彈性調整,以獲取受訪者更多寶貴意見;也就是說,訪談指引 (interview guide)或訪談表通常在訪談開始前被設計出來,作為訪 談的架構,但他的用字及問題順序並不用太侷限,最主要的內容必 須與研究問題相符,問題的型式或討論方式則採取較具彈性的方式 進行,所以研究的可比較性可能降低,但優點是它可以提供受訪者 認知感受較真實的面貌呈現(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124) 。 進一步來說,半結構式訪談法的優點在於,始終一致地使用同 一份訪談大綱可以讓資料擁有可資相互比較的共通基礎,而且透過 大綱的提問問題也可提升訪談的結構性,如果,資料蒐集的墓的在 於得到某個議題的具體陳述的話,半結構式的訪談法是個較具經濟 效益的方法(李政賢、廖志恒、林靜如,2007:100-102). 2. 訪談有許多不同的形式,以研究過程來區分,主要區分為結構式訪談(structured interviews), 半結構式(focused or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或非結構式訪談(unstuctured interviews)以及 群體訪談(group interviews)。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123) 6.

(17) 第一章 緒論. 簡言之,本研究先以質化的方法為主,再以量化統計資料為背 景作為輔助,在研究前期,先以文獻分析研究政府的規劃資料,及 研讀相關理論分析。研究後期深入訪談宜蘭縣重要部會相關官員, 分別為宜蘭縣副縣長林義剛先生、宜蘭縣文化局局長呂春山先生、 宜蘭縣環保局局長鄒燦陽先生、宜蘭縣工商旅遊局副局長陳德星先 生、宜蘭縣立法委員林建榮先生,以及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任秘書 王蘭生先生,透過針對相關部會官員深度訪談的過程,了解其生活 經驗與歷程,以及宜蘭縣目前最新政策規劃為因應北宜高速公路通 車後的影響,間接了解北宜高速公路對宜蘭地區地方開發的影響。 進而作為研究整合,發現問題以提出建議。 貳、研究架構 本研究架構大致可分為四部份: 一、為探討交通建設與地方開發運作的理論建構,意即交通建設與 地方開發間的依賴關係及發展關係。本研究即在就北宜高速公 路闢建前後,宜蘭縣的地方發展之變化進行探討。 二、地方發展可由交通建設、經濟成長、社會流動、文化產業等四 個面向來探討其發展的過程,而交通建設的闢建,促進經濟的 成長,加速社會的流動,促動文化的交流,帶動產業的興起, 皆是研究的課題所在。 三、北宜高速公路闢建前,宜蘭縣的交通建設、經濟成長現象、社 會流動、文化產業的情形;即是本研究之分析主要內容。 四、北宜高速公路闢建後,宜蘭縣在交通建設、經濟成長、社會流 動、文化產業的變化,自是本研究所須了解的重要內容。. 7.

(18) 地方開發與交通建設互動關係之研究-以北宜高速公路對宜蘭縣發展為例. 交通建設. 經濟成長 地方發展. (二). 社會流動. (三). 文化產業 (一). (四). 北宜高速公路開闢前. 北宜高速公路開闢後. 圖 1-1 研究架構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8.

(19)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研究範圍 以依賴理論、發展理論與協力理論,探究北宜高速公路的開發, 使得宜蘭縣與臺北縣之間的經濟交流改變過程。發展理論中現代化 過程的取捨是宜蘭縣面對傳統與其交通建設帶來的創新,這其中的 應變是宜蘭縣未來面對的挑戰。 依賴理論所衍伸的相關理論包含資源依賴理論、路徑依賴理 論,前者為說明交通建設連結地方之間的關係,在資源建構上,因 著彼此聯結有其相互依存的作用,後者為解釋當選擇一途徑後便成 為一慣性,難以跨出此領域,會進入此一途徑發展而自我強化。用 以說明宜蘭縣選擇以文化觀光成為地方主要發展特色,在選擇途徑 的慣性中找到自主特色的出口。透過利用協力理論剖析北宜高速公 路通車後,宜蘭縣與北臺地區之間區域整合,發展觀光。政府面對 北宜高速公路開發後,交通便利所帶來的因應,藉以說明交通建設 與地方開發之間互動之關係。 對宜蘭縣本身具備自然環境長期發展觀光產業的歷程而言,交 通建設的開發是直接帶進觀光人潮的管道,因之,從宜蘭縣政府在 觀光產業上的統計資料分析,得出北宜高速公路對宜蘭縣地方開發 所產生的直接影響,分析北宜高速公路闢建前後宜蘭縣的社經發 展。再透過對宜蘭縣相關部會官員的深度訪談,探討交通建設對地 方開發所影響的間接關係。藉由質與量的交叉分析,得出交通建設 對地方開發的實質意義及重要問題的討論。. 9.

(20) 地方開發與交通建設互動關係之研究-以北宜高速公路對宜蘭縣發展為例. 貳、研究限制 北宜高速公路對宜蘭地區的影響,因範圍龐大,牽涉的議題及 群體不同就有不同的結果,簡言之,此影響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態度 及立場去看待,研究範圍廣泛較難聚焦。針對深度訪談部份,因宜 蘭縣每月的文藝活動頻繁,相關重要行政首長訪談不易,約訪難度 增加,未能訪談到重要行政首長或相關重要人員,缺乏訪談代表性, 加上重要行政首長公務繁忙,訪談時間有限未能回答到問題的核 心,對研究的幫助有限。再者資料的收集涉及政府機關統計資料, 若未能收集到確切的資料,亦很難做有效的分析。 北宜高速公路所牽涉的問題層面廣泛,對於北宜高速公路對宜 蘭的影響,目前眾說紛紜,也因時間短暫,自開通至今短短三年期 間,使得本研究僅能針對現有的問題作觀察及探討,難以作全盤性 的規劃。. 第四節 文獻探討 壹、相關專書 紀俊臣(2006:6-13),在《都市及區域治理》,於書中說明, 在全球化的潮流下,在地化的地方主義崛起;在地化也就是說,每 一個地方政府均有其特色,而每一個地方政府均應善用其優勢,在 地化的現象在臺灣的地方呈現一些具有特色的地方產業或是活動; 換言之,在地化的現象就如同宜蘭的「童玩節」與其引以為傲的宜 蘭經驗。該書中談及都市或都市區域治理能力的特質,特別是集體 行動者(collective actor)的能力,而這種能力對於市民、都市的經濟. 10.

(21) 第一章 緒論. 與生態環境關係都是非常重要的。 都市治理之基本意涵與發展中,談及隨著社會型態日益複雜, 都市治理也變的越來越困難。人與地的關係比以前更為密切。因此, 都市在空間地理上成為網絡相連(a locus of overlapping webs of relations on diverse spatial scales) 。都市中存在著太多社會分化,人們總是不斷. 地嘗試與適應新的生活方式,當舊有的生活方式遭受挑戰時,治理 都市共同的空間成為都市當局者首要工作。 社會多元化與活動的分化,在都市空間上造成兩大影響: (一)、社會分化,伴隨而來的是社經極化發展(polarization)與社 :都市冷漠及社會不相容問題隱藏在鄰 會衝突(exclusion) 里中,如何妥善處理社會衝突是都市政府當局要務,而 都市治理即在回應此人及地在新結合後所產生的新問 題。 (二)、社經的變遷而導致新的都市空間形塑:如在英國,都市中 心(都市走廊)與郊區(邊緣都市)的發展,以及其新 生活方式、新產業均有所不同。兩者是否會產生某種程 度的衝突、環境永續議程、都市土地利用的重新規劃; ,或應維 如美國亦在討論都市規模可以不斷擴張(sprawl) 持合宜的成長(smart growth)。 都市治理並非尋求再度控制與管制,而是尋求更大幅度的改 革,都市變遷雖有正面的意義,也有負面的影響。在重塑都市治理 時必須考量,如制度的分散則可能觸發更大的改革,但變革下所可 能帶來的經濟不穩定,進而影響地方文化、價值與形象等。是以, 合理的都市治理應可視為協調機制。 11.

(22) 地方開發與交通建設互動關係之研究-以北宜高速公路對宜蘭縣發展為例. 宜蘭縣在面對北宜高速公路開通後,與臺北都會區的連結,在 社會經濟發展上將會面臨衝擊及轉變,此專書將幫助釐清都市在面 臨複雜性、衝突性、社會變遷環境下,都市政府將如何改革,以提 高政府效率,增加執行機構解決問題的能力。 高安邦(1996) , 《政治經濟學》 ,該書中談及政府、政治活動與 市場,說明政府的經濟角色,政府失靈,政府的成長,政府與市場 的抉擇。認為政府在公共財的提供上扮演一個積極而顯著的角色, 外部性之發生是源於市場中的經濟成員所採取的行動對市場中別的 經濟成員造成影響,而此一影響不論是好或壞,均無法在市場交易 中反映,且外部性會導致市場失靈,因為壞的外部性,例如污染, 由於廠商並不承擔社會成本,會導致污染過多。所以政府的主要角 色除了在支持市場經濟的運作外,當面臨市場機能失靈時又必須進 行干預,以使資源的配置更能合乎效率的要求。可用以說明宜蘭縣 在面臨北宜高速公路開通時政府所必須處理的問題,包括:資源利 用的問題、財政管理的問題等。 環境的政治經濟學,說明環境問題的產生,環境問題的政策工 具,環境政策之執行。環境問題之產生,不單是源於市場機能之失 效,經濟成長、人口增加、密度增高,遂使各種污染及廢棄物大幅 增加,超過了環境本身的自淨能力,導致環境品質的惡化,造成公 害。在處理環境問題的政策工具上,提出兩位經濟學家,皮古(A. C. Pigou)及寇司(Ronald Coase)的看法。政府的干預也分成四大類別,. (一)、道德勸服(moral suasion);(二)、直接生產環境品質(direct production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 (三) 、命令和控制管理(command and control regulations) ; (四) 、經濟誘因(economic incentives) 。在環境問題. 12.

(23) 第一章 緒論. 的政策工具更分成八種,(一)、對污染者課稅或收費;(二)、直接 管制;(三)、補償;(四)、補貼;(五)、發售污染權;(六)、政府 生產;(七)、環境教育;(八)、防污保證金與押金退款制。環境政 策的問題,對宜蘭縣的發展佔相當重要的地位,可利用書中各項政 策工具及政府干預的方式,進行預測分析及整合。 呂育誠(2001:207-243),《地方政府管理─結構與功能的分 析》 ,認為地方政府功能整合是近年來各國地方政府為因應環境所普 遍採行的策略與組織設計。由於受到人口流動頻繁、區域間的高度 依存等環境因素的改變,連帶使地方問題的影響,或民眾對地方公 共服務的需求常具有跨區域的特性,在此情況下,採行功能整合的 策略機制,成為地方政府共同面對地方環境變遷與各種挑戰的重要 考量。基於不應將所有地方上的事務或問題均限制在單一區域範圍 內;地方權力與資源重分配不應以單一地方政府為考量;應成立不 具傳統官僚特性的組織,以因應各項要求;應結合不同類別的專業 人才,以符合現代社會之需求等四項理念,英國地方政府提出兩種 策略,第一為配合中央政府政策引進民間力量,以提升公共服務的 品質;第二是相關地方政府間成立整合機制,及基於共同處理特定 地方事務的需求,由中央政府指定或相關地方政府自行發起並成立 一個協調聯繫機構,以共同規劃或處理該項共同事務。藉此種功能 整合模式,改善地方服務的品質,也減少個別地方政府的負擔。 Morgan Sant,(1975),Industrial Movement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The British Case 一書中第七章介紹英國的地方政策制定,及未來展望,並. 以評估其優劣。其中該書談及 1974 年 Diamond 對於都市的規劃提出 六 項 建 議 , 其 中 兩 項 分 別 為 maintaining and strengthening of provincial cultures and identity 和 assisting in achievement of a balance 13.

(24) 地方開發與交通建設互動關係之研究-以北宜高速公路對宜蘭縣發展為例. between 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al resources.認為應重視在地文化 及認同感,且人與環境的平衡是很重要的。在宜蘭縣面臨交通的改 善,增加與外界交流機會,進而產生內部社會經濟變遷時,應更加 重視自身文化產業的鞏固及環境的保護。 二、相關論文彙整 表 1-1 關於北宜高速公路對宜蘭縣相關問題影響碩博士論文整理. 作者. 論文名稱. 摘要. 孫榮光. 宜蘭的變與不變── 北宜高速公路衝擊 宜蘭社經發展 (81 學年度臺大新聞 系碩士論文). 該論文旨在陳述北宜高速公路通車前,宜蘭縣 所面臨開發的挑戰。. 洪人傑. 地方政府發展策略 的選擇與效果:宜蘭 的「反發展」模式研 究 (89 學年度臺北大學 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該論文認為環保風潮、法令制度、宜蘭的依賴 地位、魅力領袖(charismatic leaders)、反六輕 運動等五個因素相互交織的影響下,形成宜蘭 環保意識形態,使得人們相信,宜蘭能夠藉由 農業與觀光業來帶動地方經濟,長期下來,不 但缺乏檢討觀光業經濟效益的動機,更使人們 誤用觀光統計資料,造成觀光業能夠改善宜蘭 經濟的印象。. 陳慧貞. 休閒住宅意識調查 與情境分析---以北 宜高速公路對宜蘭 縣衝擊為例 (90 學年度中華大學 建築與都市計畫學 系碩士論文). 該論文認為北宜高速公路的開通縮短臺北與宜 蘭間的距離,預期北宜高速公路的通車將吸引 大量的人潮,這對宜蘭目前的住宅結構、房地 產及觀光相關產業產生衝擊,研究以休閒住宅 意識及情境分析為研究主題,冀望從中探討北 宜高速公路通車後對宜蘭未來休閒住宅的需求 及發展方向。. 吳家瑋. 宜蘭縣觀光發展未 來趨勢 (92 學年度佛光大學 未來學系碩士論文). 該論文研究從空間與時間的角度探討宜蘭縣觀 光發展的核心吸引力,並以生命週期理論分析 觀光在宜蘭縣的成長曲線。研究結果發現,宜 蘭縣的觀光已達到飽和期,大量遊客集中在短 暫的大型活動期間前來,更造成觀光品質下 降、環境遭受衝擊等不良結果。. 陳登華. 北宜高速公路通車 後對蘭陽平原經濟. 該論文選取 2005 年臺灣地區 23 縣市 13 個經社 指標作為集群分析研究之變數。集群分析結 14.

(25) 第一章 緒論. 成長之影響 (95 學年度佛光大學 未來學系碩士論文). 果,分成:一、首善地區。二、海港地區。三、 島嶼地區。四、經濟活動振興地區。五、經濟 活動繁榮地區等五個集群。宜蘭縣為第四群 組,發展觀光產業,並分析蘭陽平原經濟發展 潛力。. 蘇芳如. 宜蘭民眾對北宜高 通車的認知與態度地域認同之省思 (95 學年度佛光大學 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該論文以「北宜高速公路」正式全面通車為背 景,探討宜蘭居民對此現象的認知與期待。發 現受訪者對北宜高的認知與態度主要取決於 「年齡」與「居住地」兩個變項;除此之外, 居民的「宜蘭認同」 ,以及「對宜蘭的光榮感」, 也都是形塑北宜高意向的關鍵因素。. 許瑛卉. 北宜高通車對蘇澳 觀光衝擊之探究 (95 學年度台北教育 大學社會科教育學 系碩士論文). 該論文以位於北宜高交流道終點的蘇澳鎮為實 證研究,調查當地居民、遊客及觀光經營者對 通車後觀光衝擊的看法。. 黃怡雅. 高速公路建設對地 區發展之影響─以 國道 5 號與宜蘭地 區為例(97 學年度 交通大學交通運輸 研究所碩士論文). 該論文使用聯立方程模型以量化的方式,與宜 蘭縣政府規劃的發展政策以分析人口及產業分 布變化情形。研究發現不管在居住或是產業人 口上,透過高速通路的通車可使整個地區的分 布比例呈現重新分配。. 資料來源:作者研究整理. 表 1-2 關於都市治理相關議題碩博士論文摘要. 作者. 論文名稱. 摘要. 吳文彥. 都市規劃調節範型變遷之研究:高雄市 都市計畫個案變更分析(1955~2000) (90 學年度成大都市計劃學系博士論文). 該論文以都市治理的概 念,整合調節理論和都市政 權理論作為解讀都市發展 現象的解釋性理論。. 吳佩蓁. 從工業區到國家公園論臺灣都市治理的 困境:以臺南市為例 (93 學年度臺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 論文). 該論文說明臺南市政府提 出「文化、生態資產保育」 取向的都市發展議程,臺灣 中央集權式的資源配置模 式,成為阻礙臺南市政府有 效推動治理制度架構的結 構性障礙。文中談及都市治. 15.

(26) 地方開發與交通建設互動關係之研究-以北宜高速公路對宜蘭縣發展為例. 理所面臨的困境。 郭健倫. 土地非農化與地方經濟發展下的中國大 陸都市治理:大蘇州地區開發區案例 (93 學年度臺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 論文). 該論文從規劃與都市治理 的視角來看待中國大陸快 速工業化與都市化併行下 土地非農化問題。討論中國 大陸外向型經濟快速發展 地區之地方政府治理體系 的運作機制與內在矛盾,以 及其在理論上的意涵。. 曾翔昱. 以古根漢美術館為鏡看臺中的都市治理 (94 學年度臺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 論文). 該論文分析中央與地方、地 方政府與議會之間複雜的 文化、政治、與利益生態, 藉由分析行動者間的權力 關係,以及不同力量的衝撞 與折衝過程,衍生出臺中市 都市治理的困境。. 周崇琦. 大里溪整治對地方都市規劃與發展之影 響-以擴大大里、太平、烏日、霧峰都 市計畫為例 (95 學年度逢甲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 士論文). 該論文藉由國家重大建設 之大里溪整治計畫就大 里、太平、烏日、霧峰在同 期辦理擴大都市計畫,歷經 都市計畫漫長的審議過程 之演變,探究大里溪整治對 於地方都市規劃之影響。.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16.

(27) 第二章 交通建設與地方開發之運作理論建構. 第二章 交通建設與地方開發之運作理論建構 針對地方開發與交通建設互動關係上之研究。本章分為以下三 節,分別以依賴理論、發展理論、協力理論,探討研究交通建設與 地方開發所衍生地方與地方之間的依賴及發展關係,進而產生之協 力關係。. 第一節 依賴理論 本節擬先對於依賴理論相關內容及運用於為探討地方開發與交 通建設之運作作一介紹,第一部分為說明何謂依賴理論,第二部份 則說明依賴理論所衍生的分支理論,包含:資源依賴理論、路徑依 賴理論,第三部份為上述相關依賴理論與本論文研究之關係。 壹、何謂「依賴理論」 依賴理論(dependence theory)自 1960 年代中期起逐漸受到全 球的注目,可以法蘭克(Frank)、多桑多士(Dos Santos)、阿敏 (Amin) 、卡多索(Cardoso) 、華勒斯坦(Wallerstein)等人為代表。 依賴理論學者認為所謂的依賴關係就是依賴國(dependent countries) 的經濟完全受制於主宰國(dominant countries)的經濟發展或經濟 擴張,主宰國又可稱為「中心國家」 (metropoles) ,而依賴國則可稱 為「邊陲國家」或「衛星國家」 (periphery or satellites)。中心國家 的經濟可以自發的成長,但邊陲國家只能被動的對中心國家的經濟 活動做出反應,沒有自發自主的成長。中心國家通過資本主義的擴 張力量,自邊陲國家不斷的榨取經濟剩餘,使得邊陲國家只能輸出 初級產品,但是要永遠依賴中心國家的生產技術及資料,並且永遠. 17.

(28) 地方開發與交通建設互動關係之研究-以北宜高速公路對宜蘭縣發展為例. 無法進入真正成長的階段,甚至這樣的依賴關係不僅表現在經濟方 面,甚至連軍事、政治和文化方面都存有畸形的依賴關係。而依賴 理論有所謂古典依賴理論與依賴性發展理論的「兩階段論」 ;也就是 古典依賴理論是從核心與邊陲關係的命題出發,發展到依賴性發展 理論(鍾杲秀,1993;沈嘉玲,2002)。 一、古典依賴理論 古典依賴理論(classical dependency theory)涵蓋強調供給與需 求的經濟要素分析的結構主義依賴理論,以及採用歷史唯物論的馬 克思依賴理論。古典依賴理論乃源自 1950 年阿根廷經濟學家普利畢 許(Raul Prebisch)在聯合國拉丁美洲經濟委員會3(UN Economic Commission for Latin America,ECLA)研究拉丁美洲的實際發展中, 為依賴理論奠定了基礎,認為開發中國家深受經濟低度發展困境的 困擾,提出與古典經濟學強調國際貿易會讓各國達到比較優勢,相 互得益之相反的結論,指出在這種國際經濟結構下的貿易對南方國 家是不公平的,他認為窮國財富的減少與富國財富的增加一致。這 種國際分工結構必須改良,主張貧窮國家在產品生產方面應該互相 協調,並應該組織區域性共同體或共同市場以增加貧窮國家彼此間 的貿易,提出包括“核心-邊陲"體系論、貿易條件的惡化論和邊陲 國家工業化思想,並引導拉美各國政府執行關稅保護、促進進口替 代工業化、增加基礎設施投資、制定發展規則和若干年度計畫等一 系列政策(沈嘉玲,2002:24) 。. 3. 聯合國轄下之經貿組織,成立於 1948 年,主要功能在提高拉丁美洲地區經濟活動水準,加 強該區域國家間及與其他國家之關係,進行該區區域發展、技術及經濟問題之研究,經濟資訊 之交流及執行聯合國技術協助計畫。亦提供政府經濟與統計資訊,且與其他區域性跨政府之組 織在經濟及社會發展方面維持密切合作關係。資料來源:中華經濟研究院(臺灣 WTO 中心) http://www.wtocenter.org.tw/SmartKMS/fileviewer?id=18454 2008 年 4 月 22 日查詢 18.

(29) 第二章 交通建設與地方開發之運作理論建構. 二、依賴性發展理論 在古典依賴理論的探討中,強調描述邊陲國家靜態的對內、對 外關係,單純的描述下難以得知邊陲國家靜態的對內、對外關係, 在歷史變遷之下有何變化。依賴性發展理論則是試圖為此變遷提供 一分析途徑,並不是指出現實情況,而是在此分析途徑下的現實情 況可以是什麼,古典依賴理論所強調在國家層面的行為角色,限定 邊陲國家內部的經濟社會發展,而不是因為邊陲國家的內部經濟社 會發展,而導致國家在國家層面對世界資本主義體系做出反應。因 為古典依賴理論所論述的,乃是國家對內、對外關係是受國際資本 主義結構所限定的,邊陲國家的角色乃受國際資本主義結構設定, 受國際環境互動,而形塑國家層面的行為角色(沈嘉玲,2002:26) 。 依賴性發展理論,國家的角色因跨國企業的作用而弱化,內部 社會階級動力讓國家角色有了相對自主的意涵。國家與本土企業與 跨國關係之間利益競逐,讓國家有了自主意識的考量(顏建程, 2006:77-79)。也就是說,古典依賴理論到依賴性發展理論,邊陲 國家的角色從被動式的被剝削走向半自主的行為模式。 依賴理論後期,許多學者提出國家去中心化的政策,在管理的 層級移交給次級的國家單位,讓決策發展更平等的利益分配,甚而 讓非政府組織的介入,與政府之間進行發展上的協力關係,影響決 策,建構彈性的權力結構(沈嘉玲,2002:26-27)。例如,促使政 府在發展經濟時,應注意其忽略的環境永續問題。讓人民及社會團 體參與在政府政策的規劃當中,使得社會利益得以是人民的福祉, 非政府內部政治利益的獨占分享。. 19.

(30) 地方開發與交通建設互動關係之研究-以北宜高速公路對宜蘭縣發展為例. 貳、依賴理論的缺失 針對依賴理論中談及經濟體制的不公平,體制若未改變或推 翻,則邊陲國家則無法真正的發展,因為扭曲化的發展或矮化發展 都不是真正的發展。真正的發展是一個國家能夠有平衡的、公平的、 自發自主的成長。則有學者提出切斷論4,其論點認為一國是否能切 斷與外界的貿易關係而達到自給自足可能要視個別國家的幅員、人 口與資源而定(沈嘉玲,2002:28) 。事實上,一國要達到獨立自主 可能是個極其複雜的過程,而所謂獨立自主又是個非常微妙的觀 念,不是簡單的決定關起門戶就可以解決,換言之,選擇性切斷或 是選擇性關聯是較為實際的做法。 其次,主張切斷論者認為落後國家由於過分開放,任資本主義 的中心國予取予求,導致落後國家的矮化發展。產生國家主權不能 獨立,本土不能產生有作為有遠見的企業家,技術停滯和國內分配 不平均等現象(沈嘉玲,2002:29) 。實際上,這些困難是任何國家 在發展的過程中必然會面臨的問題,與這個國家是否採行切斷政策 或關聯政策並無必然聯繫,則要主張選擇性切斷,也要視個別國家 的條件而定,以各國擁有的自然資源而論。 過去依賴理論所解釋的南北經濟問題中,切斷論者鼓勵南方貧 窮國家實行區域共同體,成立經濟共同體、共同市場以保護南方貧 窮國家的利益。開發中國家經濟的發展程度無可避免的有高低之 分,然而這些國家在成立經濟共同體時,只會各謀其利而不能以大 局為重,鑿共同體的壽命就會難以長久,需透過智慧的政治協商及 4. 「切斷聯繫」簡稱「切斷論」 資料來源:http://140.114.40.12/faculty/trshen/global/comments/ch5.htm 2009 年 5 月 1 日查詢 20.

(31) 第二章 交通建設與地方開發之運作理論建構. 相互合作才能創造共同的利益。 參、依賴理論的解決方式 為解決核心國家與邊陲國家所造成的不平等差距,學者5提出以 下方式: 一、發揮集體的力量 貧窮國家雖然各自具備不同的條件,但也具有共同性,這是貧 窮國家位於較弱處境的談判地位。在過去,貧窮國家的多項合作計 劃往往因為各國家存有的分歧而不能發揮應有的功效。因此,貧窮 國家應該設法存小異求大同,發揮集體力量以謀求共同的利益。 二、防止高級人才外流 在依賴理論的時空背景中,一般人均知北方對南方提供外援, 卻少有察覺到南方對北方的技術援助,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美國 在 1969 年至 1979 年間批准了 50 萬名專技人員移民申請,其中的四 分之三來自南方國家,而來自亞洲的則有 25 萬人,恰佔半數。而南 方的菁英份子在北方國家受了良好的教育之後,也往往不顧母國的 需要而選擇留在北方國家服務,結果南方不但喪失了對抗北方的最 佳武器─高級人才,對於南方國家而言,如何防止人才外流是重要 的問題。 三、鼓吹一般勞動力的自由流動 北方國家容許的移民只限科技人才、專業人才和血親三類,對 5. 清華大學康柏&創意通識教育系列講座演講集(全球化議題)第五講:全球化經濟與經濟民族主 義。資料來源:http://140.114.40.12/faculty/trshen/global/class/5.htm 2009 年 5 月 1 日查詢 21.

(32) 地方開發與交通建設互動關係之研究-以北宜高速公路對宜蘭縣發展為例. 於一般勞動力的限制極為嚴格。按照經濟學原理,商品自由貿易可 促進交易國的福利,而資本和勞動力的自由流動,更可進一步提高 全體福祉,北方國家一向主張商品的自由貿易,至於資本的流動, 也早就透過跨國公司在進行。但是北方國家則少推動勞動力的自由 流動。北方國家甚而提出資本和服務業的自由流動,希望將其列入 關稅及貿易總協定(GATT)的條文裡。南方國家應該提出勞動力自 由流動的主張,因為只有勞動力的自由移動才能提高全體福利,解 除勞動力自由移動的限制,可以減少南方人口的壓力,可以改變不 等價的交換關係,更可促進公平的國際分配。 肆、依賴理論衍生之相關理論 本研究中除談及傳統依賴理論的核心邊陲問題,也提出資源依 賴理論與路徑依賴理論,前者用以說明當不對等的兩方在接觸的過 程中,所呈現資源上相互支取的過程;後者則用於地方政策選擇方 向上的過程。 一、資源依賴理論 資源依賴理論(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6屬於組織理論的重 要理論流派,是研究組織變遷活動的一個重要理論。所謂資源依賴 理論,是指一個組織7最重要的存活目標,就是要想辦法減低對外部 關鍵資源供應組織的依賴程度,並且尋求一個可以影響這些供應組. 6. 資源依賴理論(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認為組織會設法降低或去除對某些所需資源的依 賴程度,或設法去掌握該資源,以維持其存續。RDT 就是從這個角度出發去觀察及解釋在某些 環境狀況中,某個組織與其他組織之間的互動行為。 資料來源:http://thchou.blogspot.com/2007/10/resource-dependence-theory.html 2009 年 2 月 10 日 7 人類自離群索居之獨立生活方式,經文明的演進,分工合作的群體生活慢慢形成,各項食、 衣、住、行、育、樂,透過團隊的形式,尋找資源並加以有效率的轉化,產出豐富生活的產品, 提昇生活品質,使全體成員受益於資源轉化,這種團體形式即為組織。(林水波,1999:32) 22.

(33) 第二章 交通建設與地方開發之運作理論建構. 織之關鍵資源能夠穩定掌握的方法。資源依賴理論強調組織體的生 存需要從周圍環境中吸取資源,需要與周圍環境相互依存、相互作 用才能達到目的;其包含三層涵義,第一為組織與周圍環境處於相 互依存之中。其次為除服從環境之外,組織可透過其他選擇,調整 對環境的依賴程度。最後環境不應被視為客觀現實,對環境的認識 通常是一個行為過程。 資源依賴理論中重要的四項假設為,第一,組織最重要的是關 心生存。第二,為了生存,組織需要資源,而組織自己通常不能生 產這些資源。第三,組織必須與它所依賴的環境中的因素互動,這 些因素通常包含其他組織。第四,組織生存建立在一個控制它與其 它組織關係的能力基礎之上。換言之,資源依賴理論的核心假設為 組織需要通過獲取環境中的資源來維持生存,沒有組織是自給的, 都要與環境進行交換。 資源依賴理論中最重要的觀點乃是,透過分析組織以合併、聯 合、遊說或治理等方法改變環境,說明組織不再是為了需要去適應 環境的行動者,而要讓環境來適應自身。強調對環境的影響與組織 間的關係。在組織控制環境資源最簡單的實例乃是組織合併行為及 組織網路行為,如同組織會透過垂直整合來消除與其他組織的共生 式依賴,或是透過水平擴展吸收競爭者以消除競爭中的不確定性, 透過多樣化的策略,發展多個領域,避免依賴單個領域內的主導性 組織。 資源依賴理論的主要是在說明,因為環境的不確定性和缺乏足 夠的資源,組織會追求更多的資源,以保障自己的利益減少和避免 環境變化帶來的衝擊。組織中可持續的競爭優勢來自審慎的理性管 23.

(34) 地方開發與交通建設互動關係之研究-以北宜高速公路對宜蘭縣發展為例. 理、選擇性資源的積累及配置、戰略性的資產要素和要素市場的不 完善。此理論中提及應將組織的目標集中在資源的特性和戰略要素 市場上,用以解釋企業的可持續性優勢和相互間的差異。因為關於 資源選擇和積累的決策被認為是一種經濟理性,受制於有限信息、 認知偏差和不確定性。就是因為資源中會具備有價值的、稀少的、 難以複製的不可替代性特質,導致組織中有超額利潤及相互間的差 異。可是環境的資源有限,不足供所有人和組織消耗,所以能夠獲 得較多資源的組織便可以有較大的自主性,並且能夠影響其他缺乏 資源的組織。簡單來說,面對環境的不完善性,資源的選擇和配置 乃是組織對於環境依賴的差異程度。環境的不完善性包含關鍵資源 的獲取、模仿以及替代的障礙。這些障礙阻止競爭者獲得或複製關 鍵資源的能力,導致組織間長期的差異。 資源依賴理論假定,組織間的合作會依各自資源優勢或劣勢, 進行各類資源的動態交易。1980 年代,R.A.W.Rhodes(轉引自江岷 欽、孫本初、劉坤億,2004)研究英國中央與地方政府關係時,曾 提出五項地方治理過程中,行動者之間所擁有並用之以進行合作或 競逐的資源,這些資源包括憲法及法定職權(authority)、政治正當 性(legitimacy) 、資金和財源(money) 、組織能力(organization)、 資訊(information)等五種;後來,Rhodes 修正其理論,從政策社 群和政策網絡的概念重新理解地方治理的實際過程,並指出治理過 程中的行動者除了政府機關以外,還包括其他私部門和志願性團 體,且這些行動者彼此之間具有權力依賴(power-dependence)的關 係,任何治理結果的產出都必須藉由行動者之間磋商和交易而完成。 資源依賴運用在地方治理的分析過程中,有八項影響地方政府. 24.

(35) 第二章 交通建設與地方開發之運作理論建構. 間建立策略性夥伴關係的資源類型(江岷欽、孫本初、劉坤億,2004, 6-7) : 1. 土地(land) :這裡指的是包括天然和人造的有形資源、例如:住 宅、公園、學校、醫院及公共開放空間等。在治理的過程中,目 前也開始強調私人土地運用於公共目的,閒置公共空間的再利 用,以及其他土地資源的再生及永續使用。近年來,許多歐洲國 家亦強調透過地方政府間夥伴關係或公私夥伴關係來進行都市 更新方案。 2. 人力(people) :地方上的人力資源不僅重視量也重視質,目前也 強調公、私部門和非營利組織人力資源的整合運用;同時,為因 應全球化對地方產業經濟的衝擊,地方政府間也透過區域治理的 原則,共同合作解決產業經濟失衡所造成的失業或勞動力不足的 問題。 3. 財源(money) :對於地方政府而言,其行政職能的發揮端賴是否 有充足的財源,為提升地方治理的績效,目前地方政府均強調施 政的成本效益、資本門和經常門支出的合理比例、引進民間的資 金和財源,以及統合地方政府間平行運算的運用,已充分發揮綜 合效益。 4. 權威(authority):權威是地方政府最重要的一項資源,特別是在 公私夥伴關係建立時,權威是維繫公共利益的重要支柱;而在地 方府際關係中,權威則是奠定資源分配、分擔,以及共同或個別 承擔責任的重要基礎。 5. 正當性(legitimacy):這裡指的是地方政府在政治上的正當性, 正當性作為一種資源,可增進地方政府運用其他類資源的合法 性。 25.

(36) 地方開發與交通建設互動關係之研究-以北宜高速公路對宜蘭縣發展為例. 6. 資訊(formation) :資訊即是權力,但目前地方治理的過程中,較 強調藉由資訊的公開化以增進人民對政府的支持度;而在地方府 際關係上,則亦強調藉由資訊的分享來強化彼此的合作關係。 7. 組織(organization) :地方政府的組織能力是治理過程中的重要資 源,傳統的科層體制具有令人信服的治理能力,目前則有網絡型 組織或夥伴型組織等,新的領航機制被加以運用。 8. 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當代地方治理過程是一種複雜且動態 的社會互動過程,社會資本被視為一種資源,可被界定為本質上 是一種稟賦,主要植基於團體成員間的互信關係,在有效規範約 束之下,成員彼此具有對等互惠的信念,因而有助於整體目標的 達成。 資源依賴理論的優點在於認為組織是具有相當大的能力去調整 自己的結構,去與其他組織創造合作的機會,積極爭取生存的機會, 謀求最大的效益。資源依賴理論說明組織與環境之間重要的依賴關 係,組織採用各種策略來改變自己、選擇環境、適應環境。 此理論所探討的組織環境是組織和環境交互作用的一系列過程 的結果,是組織和管理者透過自己的選擇、理解、參與、設定方式 所產生出來,所以說,對環境的認識不同;也會影響環境實際作用, 當不同的組織面對同一個外部環境;或是同一組織的不同管理者, 都會有不同的選擇、理解、參與、設定方式。組織對自我所需資源 的要求,透過修正、操縱或控制其他組織來維持自己組織的生存, 此乃資源依賴理論最大的意義(俞慧芸,2007:40-42) 。. 26.

(37) 第二章 交通建設與地方開發之運作理論建構 表 2-1 資源依賴理論之整理. 資源依賴理論 含義. 1. 2. 3.. 組織與周圍環境處於相互依存之中 服從環境之外,組織可因其他選擇,調整對環境的依賴程度。 環境不應視為客觀現實,對環境的認識通常是一個行為過程。. 假設. 1. 2. 3.. 組織最重要的是關心生存 為了生存,組織需要資源,而組織通常自己不能生產這些資源 組織必須與它所依賴的環境中的因素互動,這些因素包含其他組織. 觀點. 1.. 組織間的資源依賴產生了其他組織對特定組織的外部控制,並影響 組織內部的權力安排,維持組織的運行需要多種不同的資源,而這 些不同的資源不可能都由組織自己提供。 外部限制和內部的權力構造構成了組織行為的條件,並產生組織為 了擺脫外部依賴,維持組織自治度的行為。. 2. 內容. 1. 2. 3. 4.. 意義. 1. 2.. 優點. 1.. 2.. 因環境的不確定性和缺乏足夠的資源,組織會追求更多的資源保障 自己的利益,減少和避免環境變化帶來的衝擊。 可持續的競爭優勢來源於審慎的理性管理,選擇性資源的積累和配 置。 應將組織的目標集中在資源的特性和戰略要素市場上。 環境資源有限,不足供所有人和組織消耗,所以能夠獲得較多資源 的組織便可以有較大的自主性,並能夠影響其他缺乏資源的組織。 揭示組織與環境的依賴關係,使人們看到組織採用各種策略來改變 自己,選擇環境和適應環境。 組織和環境交互作用是一系列過程的結果 在於能夠充分給予組織能動性,在研究組織的變遷行為時,在真實 的行為中,組織的行動會受到多種而非一種驅力的作用,依賴性質 讓組織成員或組織行動者的價值期待聯繫在一起,才可以發生組織 的變遷。 組織的變遷讓組織的權力分析、組織的制度化、組織的合法化分析, 完全可以互相補充而發揮更強的解釋力。.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27.

(38) 地方開發與交通建設互動關係之研究-以北宜高速公路對宜蘭縣發展為例. 二、路徑依賴理論 1993 年諾貝爾經濟學得主美國經濟學家道格拉斯‧諾思提出路 徑依賴理論(path dependence theory)闡釋經濟制度的演進規律,諾 思說明路徑依賴的「慣性」 ,就如同一但進入某一路徑,不管其好壞, 進入後就可能對此路徑的既定方向會在以後發展中得到自我強化, 人們過去做出的選擇決定了他們現在及未來可能的選擇,好的路徑 會對組織帶來正反饋的作用,通過慣性和衝力,產生飛輪效應8,組 織發展因而進入良性迴圈,不好的路徑會對組織產生負反饋的作 用,就如同厄運迴圈,組織可能會被鎖定在某種無效率的狀態下而 導致停滯,這些選擇一旦進入鎖定狀態,想要脫身就會變的十分困 難。簡單來說,路徑依賴理論是在說明,選擇的重要性,做了某種 選擇就像是走上一條不歸之路,慣性的力量會使這一選擇不斷的自 我強化,不容易脫離此範圍。換言之,若要使組織中不產生厄運迴 圈,減少負面效應,則在最開始的時候就要選定標準正確的方向。 運用在社會制度上,可以說明一種制度一旦被社會所採用,不 管它正確與否,都會在一定時期產生自我強化作用而不容易改變, 除非藉助於外力才可能擺脫這種狀態。之所以會這樣,一個重要的 原因是。一種制度形成以後總會產生一批該制度下的既得利益者和 既得利益團體,這些人總會對各種試圖改革現存制度的行為給予壓 制和打擊,即使這種變革是對大多數人是有利的,這是制度變遷過 程中碰到的最大障礙,也是最難解決的問題。(嚴清華,2005:30-35) 8. 飛輪效應(flywheel effect)指為了使靜止的飛輪轉動起來,一開始你必須使很大的力氣,一 圈一圈反覆的推,每轉一圈都是很費力,但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會白費,飛輪會轉動的越來越 快,達到某一臨界點後,飛輪的重力和衝力會成為推動力的一部份。這時,你無須再費更大的 力氣,飛輪依舊會快速轉動,而且會不停的轉動。資料來源:MBA 智庫百科 http://wiki.mbalib.com/w/index.php?title=%E9%A3%9E%E8%BD%AE%E6%95%88%E5%BA%9 4&variant=zh-tw 2008 年 4 月 26 日查詢 28.

(39) 第二章 交通建設與地方開發之運作理論建構. 伍、上述相關依賴理論之運用 一、依賴理論層面 由上述理論分析,依賴理論所強調的是一種不平等的關係,存 在於國家之間,相對的在本研究中解釋於地方之間,地方與地方之 間所存在的不平等關係。 (一)、針對發展上的問題 依賴理論提出為要改善邊陲的人民生活水準,則須減少與核心 國家之間的連結,本研究以臺北地區(核心區域)與宜蘭地區(邊 陲區域)作為依賴結構,以看待透過交通建設的開發連結,是否進 而改善宜蘭地區人民的生活。 (二)、經濟成長是否等同於發展 在依賴理論所追求的發展途徑,認為以自主性的經濟發展是作 為擺脫依賴關係的方式,經濟成長視為社會進步的先決條件,將經 濟成長等同於發展,在理論當中,為促進經濟成長,採取高科技、 工業化的手段,卻反而使自己的發展實踐建立在生態環境的剝削 上,許多部分在經濟成長的追求中,忽略自然環境對人類社會發展 具有的影響力(沈嘉玲,2002:62) 。依賴理論往往只限於經濟發展 層次,卻忽略經濟發展對自然資源和環境的掠奪,與不均社會經濟 關係造成生態惡果不均分佈的結果,環境問題與社會經濟發展問題 是分不開的,發展和環境當中,如何取得平衡,將是宜蘭縣在未來 經濟發展過程中極須關注的問題。. 29.

(40) 地方開發與交通建設互動關係之研究-以北宜高速公路對宜蘭縣發展為例. 二、資源依賴理論層面 從周圍環境中吸取資源,與周圍環境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才能 達到目的,是資源依賴理論中所強調的共生原則。台北與宜蘭之間 如何在交通建設之後的大環境下,相互合作,與鄰近北臺區域整合, 在觀光產業上,彼此之間達到共同利益,是本研究中所談及交通建 設後,與地方開發互動關係的重點。 三、路徑依賴理論層面 路徑依賴理論談及重要的選擇之後,路徑會形成慣性的力量進 而產生依賴。在既定的選擇上自我強化,也就是說,選擇好即很好, 選擇壞即難以脫身。針對宜蘭未來的發展方向而言,觀光產業必然 是首要選擇,更是在交通建設之後面臨創新的轉變及挑戰,宜蘭需 要在觀光產業上的定位選定一個專屬於宜蘭特色,並能兼顧宜蘭自 身環境保育問題,且能永續發展的觀光走向。. 第二節 發展理論 地方開發的過程中,社會內部的改變除了是順應政策上的變 化,更是因重大交通建設所帶來社會的流動,地方與地方之間,較 發展的地方與相較於落後地方之間的社會流動,在現代與傳統的定 義之間,因為交通建設有新的表現。傳統的社會要進入現代,歷經 這個現代化的過程,就必須要頻繁與現代社會接觸,而交通建設則 加速接觸的頻繁性,進而有雙向交流的過程。 壹、發展理論的概述 發展理論(development theory)又稱為現代化理論(modernization 30.

(41) 第二章 交通建設與地方開發之運作理論建構. theory) ,現代化理論簡單來說,就是視傳統社會的特徵為現代化社會. 的反面和現代化的阻礙,因此若要現代化就必須將傳統的觀念、價 值丟棄,才能夠吸收現代的觀念、價值。換言之,現代化是一個過 程,過程就是指一段時間,現代化學者認為現代化是好的,是不可 逆的,現代化是一個最終的目標,每個傳統社會都想要現代化,無 須抗拒現代化;而要吸收現代化就必須跟現代社會密切、頻繁的接 觸,現代化的速率就會越快。當傳統社會的特徵完全拋棄完全接受 時,吸收現代社會的特徵,那時的社會就會轉變成現代的社會了。 現代化理論認為現代社會具有某些共同特徵,最後所有社會都變成 現代社會。因此,最終所有的社會特性都是相同的,所以現代化理 論又稱為趨同理論(convergence theory)9,趨向相同、同質化的過 程。最後使所有的社會都相同,共同具有現代社會的特徵(吳文程, 2007)。 現代化理論是美國為研究第三世界新興國家的發展現象,其背 景乃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對第三世界國家給予軍事和經濟 的援助,以避免第三世界國家被赤化。因此,美國設立專門的研究 機構來研究第三世界國家政治經濟,成為援助的依據。 現代化理論的主張被概括成三個方面: 一、傳統與現代兩分法. 9. 趨同論,現代西方資產階級主義的一種社會理論,指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種制度不斷互相 拔河靠攏,最後發展為本質上同一類型的社會。 「趨同」原是生物學術語,20 世紀 40 年代後, 西方資產階級學者將這一術語引進社會科學領域。美國社會學家索羅金在 1949 年所寫的《俄 國與美國》一書中首先使用這概念。到 60 年代,隨著經濟的國際化,趨同論的觀點被更多人 所接受,並進一步系統化。說明社會發展趨勢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共同的、相近的結構成分 日益增多及強化,各自的弱點將不斷克服,並互相影響,相互借鏡,取長補短,使兩種社會制 度之間的差別逐漸縮小。 資料來源:http://baike.baidu.com/view/1018272.html?fromTaglist 2009 年 5 月 30 查詢 31.

(42) 地方開發與交通建設互動關係之研究-以北宜高速公路對宜蘭縣發展為例. 所謂的兩分法,即是按照某種特定的標準將社會區分為傳統的 與現代的兩種類型。因此,現代化的過程也就是傳統社會向現代社 會邁進的過程。但是美國社會學家帕森思(Parsons)認為,任何一個 社會的行為模式和社會關係都不可能是純粹傳統的,也不可能是純 粹現代的(Parsons and Shils,1951)。 二、社會發展的內因論 現代化理論認為社會發展與現代化的主要動力是來自於內部, 發展中國家社會發展的不順利,根本的原因是來自內部的障礙。而 內部的障礙主要歸結於文化與價值觀的因素。因此現代化理論家在 研究發展中國家社會發展的障礙的時候,特別重視傳統文化中的價 值觀念的作用,經濟能否取得進步和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根 據能力與態度而建立的社會政治制度和採取的組織措施,還取決於 歷史經驗,在外部關係、市場機遇和自然資源等因素則是次要的 (Bauer,1984)。 三、現代化的趨同 現代化理論家認為,在發展中國家發展的過程中,將會呈現越 來越多現代社會的特徵,雖然有些社會的現代化沒有成功,邁向現 代化的國家差別也很多,但他們認為,現代化不成功只是暫時的現 象,現代化中的各種差別將在現代化完成的時候消失,實現現代化 的國家都會具備某些特徵,例如:工業市場的經濟、持續的經濟增 長、大規模的科層組織、正規教育的普及、不平等的程度降低、社 會流動的增加、城市化、現代價值系統等。 現代化趨同的態度受到很多批評,因主要根據是認為技術和工 32.

(43) 第二章 交通建設與地方開發之運作理論建構. 業化在社會現代化的過程中具有決定性的作用,認為科學技術的發 展,是決定經濟政治及社會結構變遷的重大力量,而工業化是決定 社會結構變遷的另一重大力量。如此的基礎,看不見政治制度、文 化傳統對現代化過程的影響。但是在各個國家的客觀條件、歷史文 化傳統各有不同,在現代化的道路上所要達到的目標,當然也會不 同;其中的好壞也需要深思。 貳、發展理論的缺失 如何才叫做完全的現代化?現代化理論中事實上卻找不到門 檻。現代社會沒有一定的標準,現代化理論所界定的現代社會的特 徵大多是抽象的,都是抽象程度上的問題;即使具有衡量的指標也 沒有明確的指出若超過「哪一程度」就是現代社會,現代社會的特 徵很多,有時有些社會具有某些現代特徵但沒有其他的特徵,換言 之,在現代化理論中現代化的過程有終點。實際上,是沒有終點的, 是因為現代化是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則其缺失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龐建國,1993:79-80) : 一、現代化社會所彰顯的各種特徵,是由西方社會所演進而來。在 分析研究時所列舉的各種發展指標及衍生的相關命題,基本上 是西方社會變遷的抽繹,在解釋西方社會的發展,或許問題不 大,但應用於非西方國家,由於區位、歷史條件、經濟、社會、 文化上種種的差異,不一定具有同樣的解釋能力。 二、現代化理論在傳統與現代的分析架構下,隱含現代一定會比傳 統好的觀念,現代社會的特質與傳統社會的特質,彼此不相容, 但在事實上,並非如此。 三、現代化理論是一種單一直線式的進化理論,認為任何社會的發 展,最終一定會自然走向現代國家發展的模式,但其實不一定 33.

(44) 地方開發與交通建設互動關係之研究-以北宜高速公路對宜蘭縣發展為例. 如此。因在二次世界大戰後許多開發中國家的發展並無法支持 此論點。 四、現代化理論過分避開國家或社會發展過程中,受國際間影響力 的外在因素,所以現代化論者認為發展是國家或社會內部自主 性的行動,而忽略了外在的因素。 參、發展理論的運用 現代化理論最大的缺失在於對傳統與現代的兩分法,太過主觀 武斷的將傳統社會與現代社會分割,本研究將現代化理論中所代表 的國家運用於地方之間,先進的地方與落後的地方,所謂這樣的二 分是一種簡單的抽象,因為無論是先進地方與落後地方,實際上都 是豐富多樣的,不是絕對的。如此的二分法帶有主觀的見解,所謂 的先進是否為先進,落後的定義是否為不進步,並沒有絕對的定論。 在本研究中將探討地方在開發過程中,因交通建設的交流,所 帶來發展的變化。在進步與落後的定義中,找到雙向需求的要點, 並非聚焦在所謂進步與落後的差別上。而是因透過交通建設,兩個 地區因此發展並且達到雙贏的過程。 現代化理論中談到發展中國家認為發展不順,是因為內部文 化、價值觀的阻礙,現代化理論中隱含現代會比傳統好,應用於研 究中的宜蘭地區,宜蘭從過去所奠定的宜蘭價值,在未來的發展上 應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在追求現代創新的過程裡,傳統文化承接與 融入該有什麼樣的定位,是本研究要探討的部分。. 34.

(45) 第二章 交通建設與地方開發之運作理論建構. 第三節 協力理論 在重大交通建設建立之後,公共議題涉及相當廣泛的層面,包 含地方政府內部問題,地方與地方之間跨區域的合作。交通建設的 建立,如何影響公部門與私部門為達經濟效益,相互合作及平衡的 狀態,甚而延伸地方與地方之間之協力關係。探討公共議題朝向了 跨越區域性的變化,協力的過程。換言之,地方與地方交織彼此之 間合縱連橫的網絡,將形成既競爭又合作的態勢。而在本節當中將 說明協力理論在地方間形成夥伴關係互動整合的概念;另外要以公 私協力理論(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解釋地方開發過程中,地方政 府治理模式運作關係。 壹、協力理論的概述 一、協力關係 協力(collaboration)關係所代表的是一種組織之間互動的持續 性過程,是不同於科層或是市場機制的作法(詹立煒,2008)。 Thomson 對協力的界定為(轉引自詹立煒,2008:12) ,協力是一種 過程,在此之中具有自主性的行動者,其互動是透過正式與非正式 的協商談判,共同的建立規則與結構以治理彼此的關係,並且讓參 與者結合在一起,針對議題採取作為或決定,是一種整合共享規範 與共同利益的互動過程。此定義說明協力關係最重要的基礎乃是共 識為導向的對話,在多元團體及利益分享中,結合各方共同溝通的 意見,將利益極大化。 運用於本研究,其論點針對說明地方政府之間的夥伴關係。地 方政府間的夥伴關係(partnership)是一種動態的合作關係,夥伴關 3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為配合政府推動六大新興產業及十大重點服務業之發展與開拓就業

商貿、創新及科技、專業服務、青年發展等。過去 5年,政府成功推動了多個 重大合作項目,包括滬港通及深港通的開通、深化《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

答: 芝玲往返沙鹿中心和竹東中心一趟的平均時速為每小時 公里。...

3級 2級 3級 2級 3級 2級 3級 2級 3級

金日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因應貿易自由化補助事 業單位辦訓..

位在宜蘭火車站南側的幾米公園,原本是廢棄的鐵路局

長江三峽大壩:位於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西元 1993

地方觀光文化產業,係以地方特色作為「地方行銷」的賣點,各國基於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