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壹、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係指將資料蒐集與處理資料的方法,透過對所收集的 資料進行分析的程序及技術,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可分為「量化分析」

(quantitative analysis)和「質化分析」(qualitative analysis)。質化 分析係指以非數量化的方式檢驗或詮釋觀察的現象,藉以闡揚事物 之間的因果關係(蔡今中,2008:25)。本研究以質化分析為主,量 化分析為輔的方式進行研究分析。

因之,本研究所要採取的研究方法可分為:

一、文獻分析法(literature review):

文獻分析法是系統蒐集與客觀評鑑過去事實的資料,能考驗有 關事件的因果、成效或趨勢,以利了解現在過去及預測未來;文獻 探討旨在確保研究問題的價值性,研究方向的正確性,及研究模式 的合理性(張紹勳,2000:95)。

文獻分析法又稱為歷史文獻法,它是一種間接而非直接的觀察 方式,藉由歷史資料的蒐集、檢驗、分析等過程,獲得了解各種社 會現象所具有的價值與準則,當研究者對於過去所發生的事件無法 及時親自參與觀察時,文獻分析法可以幫助研究者了解過去、洞察 現在並預測未來,且以系統、客觀的評鑑方式,對過去事件的真實 性與結論進行確定(葉至誠,2000:169)。

文獻分析的優點在於,可節省研究經費,不必求取研究對象的 合作,且有利於研究時間序列的了解,有助於一般調查的準備與進

行,可對前者研究成果的形成有效的處理。

本研究欲以蒐集各類關於交通建設與地方開發,依賴理論、發 展理論、協力理論的相關理論文獻資料,包含網站搜尋公開發表之 期刊、碩、博士論文等文獻資料;另外查閱宜蘭縣政府出版有關宜 蘭縣經濟發展、觀光產業的規劃報告書及政府相關部會機關所公佈 的施政計畫、研究報告,以及有關之政府出版書籍等等。進行靜態 與比較性的研究、資料的分析,瞭解交通建設對地方開發所產生的 關係及結果。

二、深度訪談法(in-depth interview):

訪談法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溝通,藉著傾聽並記錄回答這 種交互的作用,訪問者透過訪問之過程,可以知道他人的觀念、信 仰、意見之看法。在長時間面對面的交談,了解受訪者提出這些看 法的理由。有更多機會發現新問題,特別是那些複雜而抽象的問題。

一些因觀察或統計所得爭論較大的結果,只有用訪談的辦法才能評 價資料的效度(韓培爾,2003:55)。

訪談取徑的重點所在,就是確定受訪參與者本身的觀點乃是有 價值的,而且是有用的。訪談有其優點,即是可以透過一次的訪談,

就可以迅速取得大量的資料。但訪談也有其限制與缺點。由於訪談 涉及人際互動,因此合作就成了必要的條件。訪談對象可能不情願,

或是感到不安適,因此很難如研究者所願,毫無保留地分享研究者 所希望探索的事物(李政賢,2007:59)。

在深度訪談中最大的優勢,便是可對一主題作多面向的探討,

從對話中發現問題,追問細節,深度訪談的優點(王文科,1990:

142-148):

(一)、容易取得較完整資料 (二)、較易深入了解問題核心 (三)、可以揭示明確目標 (四)、可評鑑答案的真實性 (五)、可適用於特殊的對象 (六)、可控制環境

(七)、可以掌握問題次序

本研究採取是「半結構式」2的訪談問題,即在面對面的訪談前,

研究者已根據研究的問題與目的,設計訪談題綱作為訪談指引方 針,在訪談的過程中,根據訪談的具體情況對訪談的程序和內容進 行彈性調整,以獲取受訪者更多寶貴意見;也就是說,訪談指引

(interview guide)或訪談表通常在訪談開始前被設計出來,作為訪 談的架構,但他的用字及問題順序並不用太侷限,最主要的內容必 須與研究問題相符,問題的型式或討論方式則採取較具彈性的方式 進行,所以研究的可比較性可能降低,但優點是它可以提供受訪者 認知感受較真實的面貌呈現(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124)。

進一步來說,半結構式訪談法的優點在於,始終一致地使用同 一份訪談大綱可以讓資料擁有可資相互比較的共通基礎,而且透過 大綱的提問問題也可提升訪談的結構性,如果,資料蒐集的墓的在 於得到某個議題的具體陳述的話,半結構式的訪談法是個較具經濟 效益的方法(李政賢、廖志恒、林靜如,2007:100-102)

2訪談有許多不同的形式,以研究過程來區分,主要區分為結構式訪談(structured interviews),

半結構式(focused or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或非結構式訪談(unstuctured interviews)以及 群體訪談(group interviews)。(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123)

簡言之,本研究先以質化的方法為主,再以量化統計資料為背 景作為輔助,在研究前期,先以文獻分析研究政府的規劃資料,及 研讀相關理論分析。研究後期深入訪談宜蘭縣重要部會相關官員,

分別為宜蘭縣副縣長林義剛先生、宜蘭縣文化局局長呂春山先生、

宜蘭縣環保局局長鄒燦陽先生、宜蘭縣工商旅遊局副局長陳德星先 生、宜蘭縣立法委員林建榮先生,以及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任秘書 王蘭生先生,透過針對相關部會官員深度訪談的過程,了解其生活 經驗與歷程,以及宜蘭縣目前最新政策規劃為因應北宜高速公路通 車後的影響,間接了解北宜高速公路對宜蘭地區地方開發的影響。

進而作為研究整合,發現問題以提出建議。

貳、研究架構

本研究架構大致可分為四部份:

一、為探討交通建設與地方開發運作的理論建構,意即交通建設與 地方開發間的依賴關係及發展關係。本研究即在就北宜高速公 路闢建前後,宜蘭縣的地方發展之變化進行探討。

二、地方發展可由交通建設、經濟成長、社會流動、文化產業等四 個面向來探討其發展的過程,而交通建設的闢建,促進經濟的 成長,加速社會的流動,促動文化的交流,帶動產業的興起,

皆是研究的課題所在。

三、北宜高速公路闢建前,宜蘭縣的交通建設、經濟成長現象、社 會流動、文化產業的情形;即是本研究之分析主要內容。

四、北宜高速公路闢建後,宜蘭縣在交通建設、經濟成長、社會流 動、文化產業的變化,自是本研究所須了解的重要內容。

圖 1-1 研究架構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地方發展

交通建設

社會流動 經濟成長

文化產業

北宜高速公路開闢前

北宜高速公路開闢後 (一)

(二)

(三)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