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相關研究

依據研究架構,本研究之自變項有教師變項(性別、年齡、最高學歷、服務 年資、任教年級)及學校變項(學校規模、學校所在區域),依變項有家長參與學 校教育事務的內容(在家參與、家校溝通、參加學校活動、協助教學活動、到校 服務、自我成長與到校學習)及教師對家長參與教育事務的評價(正面評價、負 面影響),以下分別探討與其相關之研究。

39

一、與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事務內容有關之研究

林明地(1999)將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事務的內容統整為六種類型,即親職教 育、面對面與藉由文件溝通、擔任義工、支持學校、在家教導自己小孩、代表其 他家長參與作決定。

洪麗玲(1999)指出教師認為家長最適合參與的層級依序為協助教師學校處 理教育事項、支持教師與學校、提出建議或看法、與學校一起做決定。

吳烈洲(2001)認為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事務的內容可以分為政策、教務、訓 輔、總務、人事、公共關係等六項。

謝宜倫(2002)指出國小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內容趨向多元,參與的層級提 高到參與決策的層面。

侯世昌(2002)提出了在家中的參與、書面或電話的聯繫參與、參與學校相 關會議及計畫的擬定、參加學校活動、協助學校行政或教學活動的進行、經費的 捐助、參與家長團體等七種家長參與的內容。

伍鴻麟(2002)將家長參與內容分為校務決策、溝通訊息、到校服務以及家 長學習等四種。

二、與教師變項有關之研究

教師背景變項不同,對家長參與的認知也會有所不同。陳良益(1996)認為 學校規模與服務年資會影響教師對家長參與校務的理念。張明侃(1998)提出學 校各有關人員對家長參與校務的知覺,及對家長參與校務內容的看法有顯著差 異。洪瑞峰(2000)認為女性、服務年資在「十五年以上,未滿二十五年」,其家 長參與班級教育活動的程度較高。林美惠(2001)認為高雄市國小男性教師、具

40

師專師範學歷教師、兼任組長之教師、科任教師等最認同家長具有參與校務的能 力。王一道(2002)提出不同背景變項和學校情境變項的教師,對於家長參與班 級事務的看法有明顯的差異。余豐賜(2002)認為國小教育人員對家長參與的態 度及類型,因個人變項的不同而有差異,男性大於女性、大學大於研究所、教師 兼行政大於一般教師。

也有研究者認為某些教師背景變項會影響教師對家長參與之認知,某些教師 背景變項卻不會影響教師對家長參與之認知。如洪麗玲(1999)認為教師不同性 別和教育背景二背景變項對於家長參與層級認知差異達顯著水準;而教師不同服 務年資、任教年級對家長參與層級之認知無顯著差異。吳璧如(1998)提出不同 性別、服務年資及學歷之教師對家長參與校務態度未達顯著水準。

三、與學校變項有關之研究

大部分研究者皆認為學校背景變項會影響教師對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事務的認 知或理念。陳良益(1996)認為學校規模與服務年資會影響教師對家長參與校務 的理念。吳璧如(1998)提出二項結論:1.城市學校和鄉鎮學校的教師對家長參 與的態度較偏遠地區的教師積極。2.49--60 班之學校教師對家長參與態度低於 13—24 班級 61 班以上的學校教師。吳璧如(1999)認為教師對家長參與的態度 因學校所在地、學校屬性、學校規模、學校階層不同,而有顯著差異。黃傳永(1999)

認為在學校背景變項方面,校齡、學校班級數、班級學生數,均對家長參與學校 教育的知覺產生影響。洪瑞峰(2000)提出任教於中型學校(13—48 班)、城市 地區的教師,其家長參與班級教育活動的程度較高。林美惠(2001)認為高雄市 國小大型學校教師、市區學校教師最認同家長具有參與校務的能力。王一道(2002)

提出不同背景變項和學校情境變項的教師,對於家長參與班級事務的看法有明顯 的差異。

41

四、與教師對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事務評價有關之研究

大部分研究者發現,教師對於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事務給予正面與肯定之評 價。如陳良益(1996)認為國小教師及家長對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事務都持正面看 法。林明地(1997)認為家長參與校務是時代趨勢,具時代意義;整體而言,臺 灣省公私立國中小校長對家長參與校務的態度傾向支持;家長參與對學生、家長、

教師、學校都有益處。洪麗玲(1999)認為教師對家長參與校務持正向態度,可 以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彼此配合,為學校教育改革注入學習的資源。簡加妮

(2001)指出國內國小教師對家長參與學校事務都持正面看法,不認為會威脅教 師的專業地位。林美惠(2001)提出高雄市教師和家長對家長參與校務都持同意、

支持的態度。王一道(2002)認為國民小學教師對於家長參與班級事務的看法,

大致良好。余豐賜(2002)提出國小教育人員與家長對家長參與的態度都抱持積 極的看法。薛明瑤(2003)認為家長參與不僅提升學校效能、豐富學校的教學資 源,也促進學生正面而積極的學習態度。

若學校重視家長參與,教師及家長也會對家長參與產生正面的肯定,肯定其 功能;若是有負面之影響,通常是因為親師溝通不良所導致。如謝宜倫(2002)

提出二項看法:1.學校重視家長的參與,有助於教師及家長對於家長的參與產生 正面的看法。2.國小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負面影響大多源自於親師之間的衝突。

利百芳(2004)指出家長參與學校事務的正面影響主要在於促進溝通與家長資源 的投入,而負面影響主要在於因溝通不良而產生衝突。

綜合上述相關研究可知,學校背景變項及教師個人背景變項不同,教師對家 長參與學校教育事務的認知及評價亦隨之而異,甚至影響家長參與的態度及發展 趨勢,因此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

42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