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依據上述之研究發現與結論,得知目前臺中市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事務的程度 僅為中等程度,就學生的成長與教育需要而言,這樣的參與度是稍微不足的;但 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對家長參與的評價卻為中高程度,表示教師對家長參與大部 分抱持肯定態度。家長參與的價值受到肯定,但參與的情況卻是中等,因此如何 推動家長參與的程度成為值得研究的主題。本研究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作為教育 行政機關、學校行政、家長團體、教師等推動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事務之參考;並 且拋磚引玉,期望未來研究者就這個主題提出更深入之研究。

一、 對教育行政機關之建議

(一)建構完備法制,並加強宣導家長參與相關法規

2006 年 7 月 6 日公布的「國民教育階段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事務辦法」,是第 一個以家長參與學校教育命名的法規,對於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目的、參與內容、

參與方式、參與限制等都有較詳細的規定。如家長可以用個人名義或團體名義參

111

與教育事務、家長對子女教育應負的責任、家長對其子女教育有選擇權,以及家 長參與教育事務應以學生之最佳利益為目的,並應促進社會教育發展及個人專業 成長。

「國民教育階段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事務辦法」公布以後,家長參與學校教育 有了較具體的依據,但其位階仍次於法律,屬於行政命令;因此關心家長參與事 務者仍希望可以透過立法程序,制定「家長參與教育法」,因而 2008 年有「家長 參與教育法草案」的產生。

「家長參與教育法」一旦定案公布,對家長參與學校教育固然提供法律保障,

但對學校而言可能造成前所未有的衝擊,如何對應並規劃完整的配套措施,是學 校將面臨的嚴峻考驗;而且如何避免權力濫用,也是家長需要面臨的課題。但如 果法律與制度可以完備,學校與家長有法可以依循,有制度可以管理,就可以減 少許多疑慮。

在立法與實施的過程中,不瞭解通常是造成恐懼與衝突的原因,因此希望家 長參與教育法在立法與實施的過程中能夠充分的宣導與溝通,讓學校端與家長端 都能充分理解與家長參與相關之法規,並且知道如何參與,創造家長、學生、教 師、學校等多贏的局面。

(二)行政授權,增進學校應變機制

近年來學校行政管理強調學校本位管理,因為每個學校所在區域不同,社區 文化特色與家長屬性不盡相同;因此,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事務的情況可能有所差 異。在家長參與法規之外,參與內容與參與方式等細節可以藉由行政授權,由各 校依學校特色及校務發展計畫訂定,一方面可以讓學校展現自我與社區特色,一 方面也因為靈活運用,有較好的機動性與應變能力。

112

(三)配合教育政策,規畫教師進修

目前推動之教育政策如十二年國教與校務評鑑等,皆聚焦於教師之教學與學 生之學習,而家長參與教育更是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圈中的一環;為了讓學校教 師對家長參與有正確的概念與認知,教育行政機關可以規畫相關的研習或課程,

鼓勵老師職前或在職進修,站在教育第一線的老師有正確的想法,對於家長參與 教育的推動才能有成效。

(四)針對家長需求,提供服務平台

在臺灣家長參與學校教育雖然已發展一段時間,但對大多數學生家長而言,

仍然覺得陌生,許多相關法規及概念並不清楚;因此教育行政機關可以建置一個 提供相關資訊的平台,在這個平台上除提供法規資料庫與諮詢外,也可以讓家長 互相討論、分享經驗等,更可以作為政策宣導的中心。

二、對學校行政之建議

(一)宣導家長參與基本理念,凝聚共識

對家長及教師宣導家長參與的基本理念,讓家長及教師瞭解家長參與是世界 潮流,是不可避免的學習革命,教室與學校不再是封閉的王國;開放教室、開放 學校、引進家長資源不僅是教育趨勢,也是共同成就學生教育、幫助學生學習的 一種方式與方法。家長及教師有以上的共識,才能坦誠相對成為學生教育的合夥 人,共同為學生的學習而努力,一起瞭解彼此的權利與義務,並找到最好的合作 方式。

113

(二)體察變革趨勢,協助教師專業成長

學習共同體、教師公開課、同儕互相觀課…等是現在教育現場最常聽到的話 題,教育趨勢日日在改變,教師置身教育的基層很難不改變,傳道授業解惑不再 是傳授過去的知識,而是教導學生帶得走的能力、創新的能力、調適的能力、開 闊的視野等。要教導學生帶得走的能力、創新的能力、調適的能力、開闊的視野,

首先老師也要有這樣的能力,所以學校行政人員必須當領頭羊協助教師專業成 長,帶動學習風氣成立專業學習社群,或是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或是推動學 習共同體、教師公開課、同儕互相觀課…等。教師更專業更有自信之後,對於家 長參與不但不會排斥或恐懼,反而會樂觀其成。

(三)成立家長專區,提供家長所需之資源與資訊

依「國民教育階段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事務辦法」規定,家長對學校有資訊請 求權,有些必須對家長公開的資料或訊息,要讓家長方便取得,因此可於學校網 頁建置家長專區,提供家長所需之資源與資訊。

(四)強化溝通管道,提昇家長參與機會

行政溝通包括校內溝通與校外溝通,校內溝通讓全校教職員工建立共識與共 同願景,為共同目標一起努力;校外溝通之中相當重要的一環即是與家長溝通,

透過各種溝通管道,無論是口頭的、書面的,或是辦理活動、講座等,讓家長不 但瞭解如何參與教育,並且提升家長參與教育的機會。

114

(五)引領學校組織變革,創造學習型組織

面對教育改革及國際化潮流,學校組織也需要變革及轉型,學校轉型除了調 整組織結構及領導方式之外,最重要的是改變教職員工的態度與行為,也就是推 動專業發展與終身學習,創造學習型組織。只要學校教職員工態度改變,歡迎家 長成為教育的合夥人,家長的參與程度自然會提高。

三、對家長團體之建議

(一)掌握教育資訊,提供成員專業成長

各級家長團體如各校家長會、各縣市家長會或家長協會,以及全國性之家長 協會、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等,可以多掌握國內外與家長參與有關之資訊及相關之 法令規定,提供家長團體成員專業成長,使家長在參與學校教育事務時,可以提 供最適切的幫助,讓學生、教師、家長與學校同時受益及成長,並且避免溝通不 良或親師衝突。

(二)結合社區資源,強化人力資源之管理與運用

由研究結果發現,教師對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事務的評價屬於中高度,因此建 議家長團體建立人才資料庫,強化人力資源之管理與運用,使各行各業的人才可 以將專長帶進學校,協助支援學校行政及教學;而且社區資源十分多元,若能有 效的統整與運用,並適度導入教育現場,相信對於學校發展與學生學習成效可以 提供莫大的貢獻。

115

(三)建立多元輔導網絡,提供專業諮詢與輔導

各級家長團體如各校家長會、各縣市家長會或家長協會,以及全國性之家長 協會、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等,可以培育家長參與專才及師資,定期規劃相關課程 與講座,輔導家長團體成員正確的觀念及參與校務之實施方法。或是建立輔導網 絡或資訊中心,由具有專業知能之人員提供專業諮詢與輔導,並且提供專業資訊 及分享平台,互相分享知識與經驗,以提升成員參與教育之知能與專業水準。

四、對教師之建議

(一)了解教育趨勢,追求教師專業成長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開放,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事務已成為必然的趨勢。家長走 入校園、參與教育事務不僅是身為家長的權利,也是家長應負的義務。家長參與 學校教育也是學校辦學成功的條件之一,如何建立良好且有效的親師合作,不僅 需要學校行政人員的努力,更需要教師的積極投入;有效的親師夥伴關係對孩子 的教育有顯著的影響,而且有計畫的良性家長參與,對孩子的教育會有很大的助 益。

瞭解教育趨勢不可逆的情況下,為符合教育需求,教師必須敞開胸懷接受家 長參與教育事務,並且追求專業成長,努力提升自身之專業素養,改變教學策略 與提升溝通能力,強化親師溝通與親師合作,在自由競爭的教育場域中,建立個 人及學校的競爭優勢。

116

(二)增進溝通知能,悅納家長為教育合夥人

由本研究結果可知,學校及教師的態度是影響家長參與最大的因素,如學校 組織氣氛、對家長參與的請求或支持,以及教師對於鼓勵家長參與所做的努力,

皆與家長參與的程度有關;如果學校與教師不甚歡迎或不支持家長參與,則家長 對參與學校教育事務的意願與程度便會降低。所以教師除了在態度上悅納家長為 教育合夥人之外,更需要隨時吸收新知、掌握時代脈動,增進專業知能與溝通知 能,建立班級優質親師生互動關係與信任關係,親師共同攜手合作提升學生學習 興趣與學習成效,達到親師生共贏及共同成長的目標。

(三)改變教學策略,與同事、學生及家長成立學習共同體,創 造工作價值

日本教育學家佐藤學先生為提升學童的學習力、思考力與專注力,撰寫《學 習的革命》一書,希望建立「學習共同體」的概念,讓學生重拾上課的樂趣。面 對這一波學習的革命,教師可以趁機檢視平日的教學策略,並融入教師專業社群 與家長參與的因素,不只學生與學生共同學習,老師也與老師共同學習,甚至是 老師與家長或親師生之間共同學習,不但形成學習共同體,塑造學習型組織;也 可因而增進工作樂趣與工作績效,創造工作價值。

(四)善用家長及社區資源,豐富教學內涵

因科技發達資訊日新月異,教師雖然努力追求專業成長也不可能樣樣精通,

在這種時間及能力皆有限的情況下,家長與社區的人力資源及物力資源成為有效 教學最有力的後盾;所以善用家長及社區資源,不只可以豐富教學內涵、提高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