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家長參與對幼兒學習的影響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家長參與對幼兒學習的影響

「家長參與」最早源於美國,自1965年至今仍推行的「提早學習方案(Head Start Program)」,讓弱勢幼兒(尤其是經濟弱勢)較一般兒童(5歲)提早一、

二年進入幼稚園就學。93~95學年國內實施的「扶持5歲弱勢幼兒入學方案」與提 早學習方案有相同意義。另一個長期研究支持(American Youth Policy Forum)的 幼兒教育方案是「親子中心(CPC,Child-Parent Centers)」。此方案以3~9歲兒童 為對象,強調提供完整的家庭支持給極為貧困的家庭及家庭成員。家長必須答應 每週撥出半天的時間來親子園,參與閱讀小組或其他課程活動(如烹飪課);主 要原因在於:(1)幼兒在3歲即有教育的介入;(2)父母參與教育活動;(3)

以閱讀學習為重點;(4)計畫的連續性;(5)專業的計畫人員。幼兒教育強調 人格態度的養成、生活習慣的建立、學習興趣的啟發,家庭的支持與配合將會使 其事半功倍。因此,幼兒教育階段,比其他教育階段更需要家長的參與(郭李宗 文,2009)。研究者蒐集學者、近期研究文獻後,將家長參與對家長、幼兒學習 的影響,分項整理如下:

一、對家長的影響

Epstein(1986)認為家長參與後,教師對家長的影響有(引自李宜靜,2009

,頁12):

(一)獲得更多在家幫助子女的方法。

(二)信任老師是真心想要幫助自己的子女。

(三) 更了解子女在學校所學習的內容。

(四)對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技巧有更高的評價。

Ho & Willms(1996)研究發現,班級中的家長參與不單可以照顧自己的子女

,而且有機會扶持其他階級的學生,減低來自不同社會階級學生之間的成績差異

,進而有助達到教育優質和均等的成效(引自李宜靜,2009,頁12)。

邱書璇(1996)家長參與子女學習,對家長而言:有教師可以提供教養子女 的知識與技能,家長因參與班上活動得到正向的回饋間接提升自尊與自信,幫助 子女發展潛能。

二、對子女的影響

Epstein(1984)認為家長參與子女教育有以下影響:

(一)父母參與子女的教育活動,可以提高子女到校的出席率。

(二)父母與學校良性互動的過程中,學生將可提高學習的技能,並與他人有更 好的溝通。

(三)父母經由家長參與所獲得的技巧與知識,將協助兒童更成功的完成家庭作

業,增進學習成就,並提升自我概念。

(四)父母經由參與子女教育的歷程中,提供子女支持與鼓勵。

Parcel 和 Dufur(2001)比較家庭資本和學校資本對學生數學和閱讀成就的 影響,發現學校資本的影響力小於家庭資本,家庭中的人力資本是影響數學和閱 讀成就最重要的因素,社會資本則支持著學業成就,家庭的互動模式對數學和閱 讀有顯著的影響,最後研究建議家庭和學校應互相合作以促進兒童的學習成就(

引自郭李宗文,2010,成果報告,頁11)。

Schneider 和 Coleman (1993) 在談論家庭社會資本時,引入家長參與的概念

,經研究支持家長參與和學業成就有明顯的相關(引自陳麗如,2005,頁129)。

詹志禹(2001)也針對家庭教育的影響力歸納出下列幾點原因(頁246):

(一)零至十八歲的兒童在家時間多於在學校時間,尤其是學齡前的幼兒。

(二)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通常以一對一或低比例的方式教導,但老師在學

校面對的是高比例的學生。

(三)父母與孩子的互動是從日常生活中無形的自然影響,比起老師直接式教 學更有效力。

(四)父母是孩子最早接觸的人,更是最佳典範,在孩子心目中父母永遠占重 要的地位。

林明地(1999)和 周新富、柯貴美(2003)指出:家長參與可以增進子女的 學習效果,幫助家長了解學生在學校的學習狀況,增強親子關係。

林俊瑩(2001)和 吳心茹(2007)、張青綺(2008)指出家長參與可以促進 學生正向積極的學習效果,有了家長參與孩子的學習,可以增強學習效果與培養 好習慣、增強其學習動機與自尊心、自我價值,孩子有較好的學習成就。

吳琇玲(2004)在研究國小家長參與低年級故事教學行動研究,研究結果顯 示家長參與故事教學可以引發孩子上課的興趣、拉進師生及親子間的距離、奠定 孩子的閱讀習慣、激發孩子的想像力、課程更活潑而且課程設計更符合學生的能 力本位。

莊雅涵(2006)指出家長參與可以增進學生學習動機、提高出席率、提升學 習成效,家長實際參與子女學習的程度越高,其子女的學業成就表現就越佳。

綜合上述文獻觀點,家長參與不但能提升園內教學效能、促進教學優質成長,

也能幫助家長了解園內教學理念、提升家長參與信心、增進親子互動等;家長參 與班級活動的幼兒也有機會提升學習意願和學習成就感,班級中的其他幼兒,也 能在不同的家長參與過程中,獲得更多教育資源及關注。顯示孩子的學習需要家 長與學校共同承擔與努力,讓孩子能健康且正常的成長。對學校與老師們而言:

家長豐富的人力與物力支援,使教學更活潑、多樣化,教學品質也因此提升。而 且不同職業的家長其專業可補充學校人員在指導孩子各種知識領域上的不足,並 可使學校教學真正的融入社區、落實生活(任秀媚,1985;劉慈惠,2007;陳麗 如,2005)。因此,家長參與對幼兒教育現場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

三、對幼兒語言學習能力的影響 Chen ( 2003 ) 研究指出,父母參與幼兒教育的程度,會長期影響到孩子對未

來教育的態度及成就,因為幼兒期是兒童發展所有行為的基礎期,無論語言、智 力、生活習慣、人際關係和社會行為,都在這個時期開始形成。家庭是幼兒最早

接觸的環境,閱讀是各種學習的基礎,幼兒藉由與周遭環境的互動,建構其語文 基本能力。家長參與可以提升孩子的語言學習環境,能幫助孩子成為一位成功的 讀者和寫作者(Cline & Reichelderfer, 2001)。

De Graaf et al. ( 2000 ) 對於年紀較小的孩子而言,父母唸書或說故事給孩子聽 與孩子唸書給父母聽的行為可以增進子女的閱讀能力,與學業成就的提升有密切 關係。家長參與幼兒的閱讀活動,對幼兒無論是在認知方面的發展,或是情緒上 的發展都是有很大的助益,家長應該每天有固定的一段時間,與幼兒共同閱讀,

並且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更可以鼓勵家長到學校為幼兒講述故事書,培養幼兒 喜歡閱讀的習慣,與家長參與幼兒閱讀的活動。(引自陳麗如,2005,頁138)。

劉漢玲(2003)親子共讀活動與幼兒閱讀行為,研究結果顯示幼兒對於親子 共讀活動是十分喜愛的,可見父母加入幼兒閱讀活動可以增進幼兒語言學習之樂 趣,且證實對增進孩子的表達能力有效。親子共讀活動,像是一座建立親子和諧 溝通的橋樑,在努力耕耘及親師的溝通下,能關懷並培養和諧、終身親子學習的 觀念及習慣,幫助幼兒獨立閱讀,享受美好的書香之旅。

林燕宗(2005)外籍配偶親子共讀對學前幼兒語言發展之影響,研究顯示親 子共讀有助於幼兒語言能力之發展,在幼兒故事重述時,有父母的引導,可以增 進幼兒故事重述之能力,進而提升幼兒語言表達力。

綜合上述研究文獻,親子互動方式之不同對幼兒語言能力的影響也不同。這 也許是因為互動方式不同,所造成的差異間接影響幼兒在語言能力上有不同的表 現。不過還是有不少研究學者發現幼兒的語言能力是與成人的言語互動中習得,

若在親子互動時使用較困難的語言、或是鼓勵及要求幼兒多參與互動,是可以幫 助幼兒的語言發展。

第三節 原住民家長參與相關研究

父母參與學校教育事務,不僅是一種權利也是一種義務。教育部(2009)編 印「家長參與教育行動指南」,希望協助家長了解參與學校教育的權利—參與校 務會議、教師評審委員會等,並瞭解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責任---參加親職教育、

擔任學校義工、親師溝通、和督促子女在家中的學習活動等。期盼全國家長在以 增進子女福祉為第一優先的原則下,善用此手冊。從學者的學術研究逐漸重視家 長參與且肯定家長參與的意義與重要性,研究者從原住民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相 關文獻整理出如下觀點:

陳枝烈(1994)以排灣族山地國小學生家長為對象所做的研究發現:1.原住民 學生家長不與子女在家居住的比率高於平地學生家長;2.原住民學生屬單親家庭者 之比率高於平地學生;3.原住民學生家長在子女課業方面的參與,因項目不同而有 差別;4.原住民學生家長在親師溝通方面的參與並不積極;5.原住民學生家長遊藝 活動的參與極為熱心且投入;6.原住民學生家長在子女一般學習活動方面的參與關 心不足。

牟中原(1996)原住民教育改革報告書研究指出,原住民學童學業成績大都 偏低,其原因傾向於原住民父母不關心子女在校的情形,而教育程度愈高的原住 民愈支持上述的說法。

黃森泉(1999)在中部地區以原住民學生家長為研究對象,發現:家長與學 校的溝通及互動上形成之困境如:學生程度差、家庭幾乎無法發揮教育功能、教 師進行家庭訪問效果不彰、語言不通、思想及習慣有異導致觀念溝通困難、家長 因在外工作對子女教育不夠也無力關心、家長聯絡簿形同虛設、真正需要來的家 長出席率低、破碎家庭常是學生偏差行為之主因、對子女教育期望水準低、以為 教育是老師之工作等。

楊肅棟(1999)原漢族別與學業成績關聯性之追蹤調查研究指出,影響原住 民教育的因素有:1.社會資本不足:原住民父母比較不關心學童在校的學業表現或

楊肅棟(1999)原漢族別與學業成績關聯性之追蹤調查研究指出,影響原住 民教育的因素有:1.社會資本不足:原住民父母比較不關心學童在校的學業表現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