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家長式領導之理論與相關研究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探討與本研究有關之文獻,共分為四節,第一節對家長 式領導理論與相關研究進行探討;第二節對學校組織健康理論與相關 研究進行探討;第三節對組織公民行為理論與相關研究進行探討;第 四節探討家長式領導、學校組織健康與組織公民行為三者間之相關研 究。

第一節 家長式領導之理論與相關研究

傳統上,影響教育行政運作的重要領導理論大致可分為三個走 向,分別是特質論(trait theories)、行為論(behavioral theories)及權 變論(contingency theories)。特質論主要研究成功領導者的特質,行 為論主要研究成功領導者的外顯行為類型,權變論主要研究特定情境 中適當的領導行為。然而自1980 年代以來,許多新興領導理論與理 念興起,開始挑戰傳統三大取向的看法,以華人社群為主體的立場出 發,探討華人領導者特色的家長式領導(paternalistic leadership)即 為一例(秦夢群,2004,2005)。

本節將對家長式領導概念的提出、內涵及相關的實徵研究加以介 紹。

壹、家長式領導概念的提出

家長式領導概念的提出,主要研究包括三項質性研究(鄭伯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0

1995,2005;Redding, 1990; Silin, 1976)和一項理論性的研究

(Westwood, 1997)。

一、Silin 的研究

1960 年代末期,Silin 在臺灣進行長達一年的大型民營企業個案 觀察研究,發現該個案企業主持人的領導極具特色,對於這種特色,

雖然Silin 並未加以命名,或稱之為家長式領導,但此研究可以說是 家長式領導研究的重要開端(周麗芳、鄭伯壎、樊景立、任金剛及黃 敏萍,2006)。

Silin 發現華人企業主持人的領導理念與行為模式,包括以下數 項:

(一)道德標竿:領導者除了技術能力高人一等之外,還能夠犧牲 私利,顧全團體利益,作為部屬道德上的標竿。

(二)教誨行為:領導者會提供方法,教導部屬如何成功地完成工 作目標。

(三)專權作風:管理權力集中在企業主持人身上,他既不會與部 屬分享權力,也不會輕易授權給部屬。

(四)整飾威嚴:領導者會刻意與部屬保持距離且不明確表達意 圖,以維護其威嚴的形象。

(五)嚴密控制:領導者會施展私下獎賞、分化部屬、鼓勵競爭、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1

訊息控管及任用親信等控制手段,嚴密控制部屬,以免受到 部屬的蒙蔽。

此外,Silin 亦發現部屬在面對領導者時,通常會表現以下的反應:

(一)對領導者完全服從與依賴,不會公開提出不同的意見。

(二)完全信任領導者個人與領導者的判斷。

(三)對領導者非常尊敬,且此種尊敬會伴隨著適度的畏懼。

Silin 亦強力批判家長式領導的缺失如下:

(一)部屬對企業主持人的忠誠,主要是屬於一種義務性、結構性

的效忠。對某些部屬而言,對企業主持人與公司沒有情感上 的認同。

(二)分化管理策略會降低部屬與部門間的合作,並激化競爭與衝 突。

(三)因為沒有充分的授權,而導致部屬工作士氣低落,缺乏主動 積極與創新進取的精神。

然而,Silin 並沒有料想到臺灣後來經濟的發展蓬勃,與此種管理、

領導方式竟然具有某種程度的關聯(周麗芳等,2006)。

二、Redding 的研究

Redding(1990)長期、持續且有系統地訪談了 72 位香港、臺灣、

新加坡、菲律賓及印尼等地的華人企業主持人,發現華人的經濟發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2

與企業經營方式具有一種特殊風格,而可以稱之為華人資本主義

(Chinese capitalism),其中父權主義(paternalism)是相當重要的因 素(周麗芳等,2006)。除了訪談外,Redding 亦整合前人的研究,近 一步說明父權主義下的權力結構、領導內容及部屬反應(針對此種領 導方式,他也未加以命名為家長式領導)。

以權力結構而言,華人領導具有以下特色:

(一)層級分明、社會權力距離大。

(二)權威是不容忽視或置之不理的。

(三)領導者的意圖不會明確表達出來。

(四)組織決策具有強烈的人治主義傾向。

在上述的權力結構下,領導者會表現出兩類行為:

(一)德行領導:領導者對部屬有責任感,是部屬的楷模兼良師。

(二)仁慈領導:

1.像父親般地照顧與體諒部屬。

2.對部屬的觀點敏感,明察部屬的意見,並修正自己的專斷。

3.非雨露均霑式的偏私性支持。

4.恩威並濟,表現出仁慈式的專權領導行為(benevolently autocratic leadership)。

在部屬反應方面,部屬則具有依賴領導者的心態,且會全面接受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3

領導者的權威,並表現出無條件的服從。

相較於 Silin 的研究,Redding 進一步提出了仁慈領導的概念。由

於仁慈是在專權的情境下發生,因此必然是以一種施恩的方式進行的

(Frah & Cheng,2000)。Redding 同時注意到華人社會有很強的「人 治主義」(personalism)傾向,允許個人因素影響決策,這使得領導 者的仁慈並非是一視同仁的。此外,他的研究正逢香港、台灣、新家 坡等地經濟蓬勃發展,故不同於Silin 對華人家長式領導的批判,他 對華人家族企業的領導提出較中肯的評價(周麗芳等,2006)。

他認為華人領導的優點有:策略上有彈性、反應速度快、企業主 的遠見能夠轉化為實際經營行動、部屬刻苦耐勞且願意順從企業主的 要求,以及與核心部屬的關係較為穩定與持久;華人領導的缺點則包 括:低層員工容易結黨營私、員工或部門間容易有摩擦與衝突,以及 員工的創新性與主動性不高。

三、Westwood 的研究

Westwood(1997)認為華人文化強調家族主義、服從權威、特 殊主義及重視責任與義務等價值,與西方所重視的個人主義、平權主 義、普遍主義及社會正義極為不同,於是提出家長式首腦領導模式

(model of paternalistic headship)此一概念以與植基於西方文化的 leadership 做區隔。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4

根據 Westwood 模式的主張,家長式領導會展現在一般結構脈絡

(general structure context)、一般關係脈絡(general relation context)

及人治主義(personalism)的狀況下。他指出家長式首腦領導模式具 有九種特定的作風,包括:

(一)徇私性照顧:領導者會依照個人喜好或部屬與他的關係,特 別照顧或偏袒某些部屬。

(二)教誨領導:對部屬表現出教導或教訓部屬的行為(didactic behavior)。

(三)建立威信:領導者會努力建立威信,並要求部屬完全服從。

(四)不明示意圖:領導者不會表明自己的意圖,但部屬必須能夠 旁敲側擊,體察上意。

(五)講究權謀:領導者會採用權術來操控部屬。

(六)掌握支配權:領導者不會輕易對部屬授權。

(七)保持階層距離:刻意與部屬保持距離,以維持領導地位。

(八)要求迴避衝突:領導者要求部屬要避免衝突。

(九)對談理想:與下屬能夠對談彼此的想法與理想(dialogue ideal)。

此外,Westwood(1997)亦指出華人企業中德行領導的兩個面 向,包括:第一、華人領導者的言行舉止,必須能夠做為部屬的表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5

第二、領導者的角色權威,應該建立在眾人利益與部屬關懷之上。

相較於 Silin 與 Redding 的研究,迴避衝突與對談理想屬於新的 想法,根據Westwood 的想法,就迴避衝突而言,社會和諧是華人社 會的終極價值,因此,首腦的重要功能就是要提醒團體成員避免公開 的衝突,並加以化解或預防;就對談理想而言,用以說明企業領導人 透過非正式溝通的方式與部屬交換意見,以維護部屬的尊嚴,並對部 屬個人表示關懷之意。然而,根據Frah 與 Cheng(2000)的分析,

這兩種作風是否為華人領導的重要面向,仍需要做進一步的檢視。

四、鄭伯壎的研究

1980 年代末期,鄭伯壎開始採用臨床民族誌及個案研究的方式,

探討臺灣家族企業領導人的領導作風,並指出家長式領導具有兩種概 括的行為類型:施恩與立威(鄭伯壎,1995)。

所謂的立威是指領導者展現之個人權威與支配部屬的行為,包括 專權作風、貶抑部屬能力、形象整飾及教誨行為等四類領導行為。相 應於領導者的立威,部屬會表現順從、服從、敬畏及羞愧等行為反應。

在施恩方面,領導行為可分為個別照顧及維護部屬面子。針對領

導者的施恩,部屬會表現感恩與圖報兩類行為,回報領導者的恩惠。

鄭伯壎也指出這種領導具有人治的色彩,領導者會習慣性的將部 屬區分為自己人與外人,領導者會對自己人表現較少的立威與較多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6

施恩。而區分自己人與外人的標準則為關係、忠誠及工作勝任能力

(Frah & Cheng, 2000)。

鄭伯壎建立了包含施恩與立威的家長式領導架構,似乎未對德行 領導加以著墨,但若細讀其研究(鄭伯壎,1995),則會發現德行領

導並非不存在於家長式領導中,而是被歸類到施恩當中(周麗芳等,

2006)。

貳、家長式領導之內涵

以 Silin(1976)、Redding(1990)、Westwood(1997)及鄭伯壎

(1995)等人的研究為基礎,鄭伯壎等人繼續探索家長式領導的內 涵,分別說明如下。

鄭伯壎與黃敏萍(2000)由文化分析的觀點指出,基於家族主義 的文化傳統,華人社會最主要的人際法則在於尊尊原則與親親原則,

其中尊尊原則最重要的為家長權威價值,表現在企業領導方面則出現 家長式領導,而部屬也會依據領導者的行為而有相對的反應;親親原 則最重要的則為關係差異價值,表現在企業領導方式上則出現差序式 的領導,領導者會對其部屬進行歸類並給予差異化的對待,而部屬也 會據此採用不同的交換原則與領導者進行互動。

Frah 與 Cheng(2000)承續前人的研究,提出了家長式領導的三 元模式並分析家長式領導的文化根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7

一、家長式領導的三元模式

Frah 與 Cheng(2000)回顧兩篇關於華人領導的相關研究(凌 文輇,1991;鄭伯壎、莊仲仁,1981)後,發現家長式領導的第三個 構面—德行領導(公私分明、以身作則),正式提出家長式領導的三 元模式。其將家長式領導(paternalistic leadership)定義為:是華人 企業高階領導者所擁有的清晰而鮮明的特色,係指一種類似父權的作

Frah 與 Cheng(2000)回顧兩篇關於華人領導的相關研究(凌 文輇,1991;鄭伯壎、莊仲仁,1981)後,發現家長式領導的第三個 構面—德行領導(公私分明、以身作則),正式提出家長式領導的三 元模式。其將家長式領導(paternalistic leadership)定義為:是華人 企業高階領導者所擁有的清晰而鮮明的特色,係指一種類似父權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