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家長教育期望的探討及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家長教育期望的探討及相關研究

家長在子女學習歷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對子女在教育上所抱持的期 望會轉換成外顯行為,將影響子女的具體表現及教育成就(侯世昌,2002),而 教育成就是獲得經濟成就和社會地位的重要工具及途徑(林義男,1993)。在「望 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下,家長對子女所抱持的教育期望如何?值得探討。

本節分為三部份,首先探討家長期望的基本概念;其次闡述影響家長教育期望的 相關因素;最後歸結有關家長教育期望的相關研究。

壹、家長教育期望的基本概念

一、家長教育期望的涵義

所謂的「期望」,Finn(1972)認為是個人對他人或自己所形成的意識或潛意識 的評價。根據評價,評價者採取相對的態度來對待被評價者,進而預期被評價者 表現符合此種評價的某些行為。

Heckhausen則認為「期望」是一種態度,是個體對各種可能的利益或損失的 一種衡量的過程,根據期望的價值,做出一種最佳選擇的過程和結果(引自潘慶 輝,1998)。

莊昌憲(2001)認為「期望」指的是某一種特定行動能否導致某項結果的機 率;亦即是個人對於在某種情境下所做出的某種行為,可預測隨之而來的酬賞或 結果的信念。

綜上所述,「期望」係指個人對他人或自己所形成的意識或潛意識的評價,

預期被評價值者行為表現與其所持評價一致的一種態度。

所謂「教育期望」,可從「社會學的觀點」和「成就意涵的觀點」加以闡述。

依社會學的觀點,「教育期望」是指個人在地位的取得過程中,隨著個人所扮演 的角色,依個人價值觀和主觀認知的成功期望,而建立一實在教育目標的行為(侯 世昌,2002;莊啟文,2001;蕭惠蘭;2004;Spenner&Featherman, 1978)。

依成就意涵的觀點,「教育期望」是個人未來所期望達到最高之教育目標,

它兼含情性上的重要性及知性上的可能性(謝金青、侯世昌、趙靜苑,2003)。

綜上所述,「教育期望」反映出人們視教育成就為獲致經濟利益的途徑,也 顯示對教育成就帶來外顯社會地位表徵的期盼與追求。許多有關社會流動與地位 取得的研究,一再顯示教育期望與教育成就之間,以及經濟收入地位取得之間的 密切關係(黃毅志,1999;謝小岑1998)。

關於「家長教育期望」的定義並不容易界定,歷來學者對家長教育期望所界 定的指標亦不盡相同。研究者依學者們對家長教育期望的定義所持論點之異同分 為二類,彙整如表2-1所示。

家長教育期望不單只表現在家長的價值觀念,亦會透過直接與間接方式或行 動表現出來,這種期望足以使教育成為事實,並影響子女的具體表現及日後的教 育成就(侯世昌,2002)。當前教育強調身心健全,培養品學兼優、適性發展的 學生為首要的教育目標。由表 2-1 可知,第一類學者將家長教育期望僅定位於子 女最高學歷的取得,就教育期望的內涵而言,略顯偏狹;第二類學者雖已注意到 家長對子女學業成就、社會適應與人格發展等層面的期待,但其定義仍未盡週延。

上述學者在定義家長教育期望時,可能忽略維護學生健康的身心,亦是當前 重要的教育目標之一。近年來國民中小學除了加強學生衛生保健工作外,並積極 推動提升學生體適能運動與健康促進學校計畫的倡導,亦強化學生心理健康輔導

表2-1 家長教育期望的定義

類別 家長教育期望的定義 重要指標

家長對子女在校學業表現及未來學歷上的最高期望。

(林義男,1993;林俊瑩,2001;張善楠、黃毅志,1997;

黃菁瑩,1999;楊景堯,1993a)。

學業表現、

學歷。

家長依據子女在其心目中的形象及日常活中與子女互動的 經驗,而對子女學習表現及日後發展所寄予的期望與評價

(吳孟錞,2004)。

學習表現、

日後發展。

家長對子女的行為表現及未來成就發展所寄予的期望和評 價(張世平,1984;曾建章,1996)。

行為表現、

未來成就。

家長希望子女接受何種教育,得到怎樣的成效,所持有的 一種心向或態度,包含學業成就期望、品德及人際期望兩 個層面(侯世昌,2002;黃淑惠,2005a)。

家長對其子女在學校成績、未來教育成就的期望,包含學 業成就期望、品德及人際期望兩個層面(林淑娥,2004)。

學業成就、

品德及人際。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網絡的建置,這些積極的作為可能也反映了家長對子女身心健康的殷切期望,因 此,學生的「身心健康」亦是家長的重要期望之一。

綜上所述,研究者認為「家長教育期望」係指家長希望子女接受何種教育,

得到怎樣的成效,所持有的一種心向或態度,包含品德、學業、健康與人際等四 個層面的期望:

(一)品德陶冶:指家長對子女的操守、道德觀念及行為表現的期許。

(二)學業成就:指家長對子女學業成績、最高學歷取得的期許。

(三)身心健康:指家長對子女具有健康的生活習慣、運動興趣及保健觀念 的期許。

(四)人際關係:指家長對子女在學校能合群、人際互動良好的期許。

二、家長教育期望的理論探究

家長與教師是子女(學生)學習歷程中的重要他人,對子女(學生)的學習 影響深遠,國內、外有關期望理論的文獻以教師期望的研究最多也最為詳盡,以 下擬先說明教師期望的意涵,並略加比較各教師期望的理論模式後,再參考各理 論之架構,建構家長教育期望的模式。

(一)教師期望的意涵

學者對教師期望的定義,因觀點取向不同而略有差異,茲整理如表 2-2:

表 2-2 教師期望的定義

觀點取向 教師期望的定義

以教師「預測」與

「應驗」為觀點。

教師預測學生未來成就而造成學生自我應驗預言的歷程

(Cooper, 1979; Rosenthal & Jacobson, 1968)。

教師對學生未來學業成就的預測(Mason, 1973)。

以學生「被動」順 應教師的期望為觀 點。

教師基於個人態度、價值觀念、人格特質、與學生互動的 經驗,並參閱學生有關資料後,對學生現在與未來的行為 表現及學業成就,所賦予的評價與期望(吳美玲,2001;

張世平,1984;楊敏玲,1983;楊珮妤,2005;Brophy&

Good, 1974)。

教師對學生現在與未來一般能力或特殊領域的表現水準,

所持的評價高低(孫敏芝,1989;簡伊淇,2002)。

以教師與學生「雙 向互動」為觀點。

教師期望是學生特質與教師特質兩者交互作用的歷程 Darley&Fazio, 1980; Finn, Gaier, Peng, &Benks, 1972)。

教師依據個人背景經驗、學生特質與環境等因素,對學生 形成一種評價與期望。此種期望可能對學生的學習產生激 勵或不利的影響,端視教師是否能隨時因應師生間的互動 及環境的不同,改變或修正其對學生的期望而定(侯世昌,

2002;蕭惠蘭,2004)。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Cooper、Findley 與 Good(1982)曾以下列三種測量方法來界定教師期望:

1. 教師所知覺到的學生能力:教師將學生能力的高低加以排序。

2. 預期的進步:教師預期學生在能力進步的多寡加以比較、排等級。

3. 知覺能力與測驗能力之間的差異(perceived-tested ability discrepancy):教 師知覺到學生能力與測量學生成就水準之間的誤差分數。

綜合以上論點,研究者認為「教師期望」係指教師依據個人背景經驗、學 生特質與環境及與學生互動的經驗,對學生現在與未來的行為表現及學業成就 形成的評價與期待,此評價與期待會造成教師自我應驗預言的效果。簡言之,

教師期望強調師、生的互動性及預測力,並具有自行應驗預言的效果,但前提 是學生的知覺及對於教師期望訊息是否接受。正向積極的教師期望可以激勵學 生的學習動機,負向消極的期望足以挫傷學生的自我概念(孫敏芝,1989;張春 興,1998)。

(二)教師期望的理論模式

自從1968年 Rosenthal 和 Jacobson 的著作「Pygmalion in the Classroom」

問世,發表有關教師期望的理論模式之後,許多學者陸續孜孜投入於此方面的研 究,並先後提出不同的教師期望理論模式,茲彙整如表2-3,茲扼要說明如下:

1. 單層面的教師期望模式

此模式強調教師單方面的期望會影響學生的行為和成就,另有學者以反向的 觀點認為學生的成就會影響教師的期望與行為,茲簡述如下:

(1)Rosenthal 與 Jacobson 的模式:

Rosenthal 與 Jacobson (1968)以資料--期望--行為--成就--智力這五個要素連 成一個環鎖。教師因獲得學生的一些資料,而造成教師對學生的期望,進而表現 在外在行為上,教師的行為進而影響學生的成就與智力。

表 2-3 教師期望的理論模式 理論模式

涵蓋層面 提出者 年代 模式(因素) 備註 Rosenthal 與

Jacobson 1968 資料-期望-行為-成就-智力。 五個因素連成一個

Finn、Gaier、Peng 與 Benks

Rosenthal 1974 氣氛-回饋-輸入-輸出。 Rosenthal將教師期 望簡化為社交向度

Braun修改自己1976 的模式而提出更完 善、更詳細的模式。

資料來源:修改自陳冠貝,1998,頁10。

(2)Brophy 與 Good 的模式:

Brophy 與 Good(1974) 強調教師會因知覺到不同學生特質的行為,而對學生 有不同的期望水準;由於期望不同,教師會對個別學生表現出不同的行為,教師 這行為表現被學生所知覺後,進而影響了學生自我概念、成就動機與期望水準和 師生互動的情形。如果教師以一致行為對待學生,而學生又未能主動加以抗拒,

則他的行為和成就便逐漸應驗教師的期望。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行為和成就,

愈來愈符合教師當初對他的期望(引自侯世昌,2002)。

(3)West 與 Anderson 的模式:

West 與 Anderson(1976)提出和 Rosenthal 與 Jacobson 相反的環鎖,即成 就-行為-期望-資料的聯結。他們認為學生的成就會影響教師的行為與期望,教師 對學生的態度與行為是在觀察學生的成就後所形成的。

2. 雙層面的教師期望模式

此模式強調教師期望是教師與學生互動所產生,教師會對不同學生產生不同

此模式強調教師期望是教師與學生互動所產生,教師會對不同學生產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