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童在實施不同教學後的學習成效比較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童在實施不同教學後的學習成效比較

一、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童之起始能力分析

為了理解本研究所設計「故事情境融入分數單元教學」對學生的學習成效是否 優於一般傳統以教科書為主要脈絡的教學方式,本研究以實驗組和控制組兩組學童 在進行教學實驗前的三年級上學期的數學第一次評量成績,進行共變量組內迴歸係 數同質性考驗。若考驗結果具同質性,表示可以進一步作共變數分析,再陸續探討 實驗的結果(林清山,1992;吳明隆,2007)。

因此,本研究以實驗組與控制組兩班學童在102學年度上學期的數學第一次評 量成績進行獨立樣本t考驗比較,結果顯示兩班學童的數學表現並無顯著性差異(參 考表3-2-1),代表兩組學童在進行實驗教學前的起始能力相當。

78

表 3-2-1 實驗組與控制組三年級上學期第一次評量數學成績之統計分析

組別 變異數檢定 平均數檢定

平均數 標準差 F檢定 顯著值 自由度 t值 顯著值

實驗組(N=27) 85.667 9.7901

控制組(N=27) 90.407 7.4344

實驗組與控制組 4.016 .05 52 2.004 0.051

二、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童在後測的學習成效比較

本研究所使用的後測之測驗包含兩份「不同功能」的試題:一為「無故事情境」

的「分數」概念學習成就試卷;二為「有故事情境」的「分數」概念情境文字題試 卷。研究者會如此設計的原因,在於希望能了解實驗組學童是否在歷經「故事情境」

的教學實驗後,其在「有故事情境」的解題表現上相對於控制組學童有較良好的表 現。以下,茲分別針對兩組學童在「無故事情境」之「分數概念學習成就試卷」以 及「有故事情境」之「分數概念情境文字題試卷」的表現進行分析。

(一)學童在「無故事情境」之「分數概念學習成就試卷」的學習成效比較 首先,本研究先進行「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homogeneity of within-class regression coefficient)」檢定,以檢視兩組學童是否具有同質性的特徵。結果如表 4-1-1,顯示兩組學童在後測(分數概念學習成就試卷)的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 未達顯著水準(F值=.262),表示兩組間共變量對依變項(後測成績)進行迴歸分析 時未產生顯著差異,亦即兩組迴歸線的斜率相同,符合共變數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 之假定。因此,可接續進行單因子共變數之分析。

79

表 4-1-1 後測「分數概念學習成就試卷」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表

變異來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平均平方和 F檢定 班級*共變數

1.644 1 1.644 .262

誤差

313.794 50 6.276

p≧.05

由表4-1-2得知,在排除共變項對依變項的影響後,兩組學童在後測「分數概 念學習成就試卷」的學習表現,經單因子共變數分析發現未達到顯著水準(F值=

2.555),顯示經本研究針對實驗組學童實施「故事情境融入分數單元教學」後,實 驗組學童在後測「分數概念學習成就試卷」的表現與控制組學童的表現並無顯著性 差異。

表 4-1-2 後測「分數概念學習成就試卷」單因子共變數分析檢定摘要表

因此,本研究針對兩組學童在後測「分數概念學習成就試卷」的表現進行單 因子共變數分析,下表4-1-3為兩組學童的比較結果,實驗組學童的平均分數高於 控制組學童1.096分,未達顯著性差異,這表示實驗組學童在後測「分數概念學習 成就試卷」的表現雖然得分略高於控制組學童,但「故事情境融入分數單元教學」

對學童在「無情境」的「分數概念學習成就試卷」學習表現上並沒有產生統計上的 顯著性效果。

變異來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平均平方和 F檢定 班級 15.804 1 15.804 2.555 誤差 315.438 51 6.185

80

表 4-1-3 「無故事情境」的「分數概念學習成就試卷」事後比較摘要表

綜合來說,本研究發現,實驗組學童在經歷本研究所設計的「故事情境融入 分數單元教學」後,他們在「無情境」的「分數概念學習成就試卷」學習表現上雖 然無統計上的顯著性差異,但實驗組學生的平均分數仍略高於控制組學生。

(二)學童在「有故事情境」之「分數概念情境文字題試卷」的學習成效比較 同樣地,本研究亦針對兩組學生在後測「有故事情境」之「分數概念情境文 字題試卷」答題表現結果進行「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結果顯示,兩組學童 在後測(分數概念情境文字題試卷)的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未達顯著水準(F值

=1.773) (相關資訊詳見表4-1-4),符合共變數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之假定。因此,

可接續進行單因子共變數之分析。

表 4-1-4

後測「分數概念情境文字題試卷」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表

變異來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平均平方和 F檢定 班級*共變數

11.796 1 11.796 1.773

誤差

332.592 50 6.652

p≧.05

由表4-1-5得知,在排除共變項(前測成績)對依變項(分數的後測成績)的影響 後,兩組學童在後測「分數概念情境文字題試卷」的學習表現,經單因子共變數分 析達到顯著水準(F值=8.336,p < .05),顯示兩組學童在「分數概念情境文字題」

依變數 組別 平均數 平均數差異

實驗組-控制組 後測成績 實驗組 22.913

1.096 控制組 21.817

81

的後測成績表現,會因實施不同的教學模式而有所差異,不同的教學模式對於學童 在有情境的文字題的學習成效會產生影響。由此可知,經由本研究針對實驗組學童 實施「故事情境融入分數單元教學」後,實驗組與控制組兩組學童在後測「分數概 念情境文字題試卷」的成績表現達顯著性差異,且實驗組學童的表現優於控制組學 童。

表 4-1-5 後測「分數概念情境文字題試卷」單因子共變數分析檢定摘要表

**p<.01

因此,本研究針對兩組學童在後測「分數概念情境文字題試卷」的表現進行單 因子共變數分析。下表4-1-6為兩組學童的比較結果,實驗組學童的平均分數高於 控制組學童2.119分,達顯著性差異(p < .01),這表示實驗組學童在後測「分數概 念情境文字題試卷」的表現優於控制組學童。換言之,「故事情境融入分數單元教 學」對學童在「有故事情境」的「分數概念情境文字題試卷」學習表現上具有顯著 性的效果。

表 4-1-6 「有故事情境」之「分數概念情境文字題試卷」事後比較摘要表

**p<.01

整體來說,本研究所設計的「故事情境融入分數單元教學」確實讓實驗組學 變異來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平均平方和 F檢定

班級 56.290 1 56.290 8.336**

誤差 344.388 51 6.753

依變數 組別 平均數 平均數差異

實驗組-控制組 後測成績 實驗組 23.226

2.119**

控制組 21.107

82

童在經歷這樣的學習脈絡後,在「無故事情境」的「分數概念學習成就試卷」的學 習表現上,未達統計上的顯著性差異,但實驗組學童在「有故事情境」的「分數概 念情境文字題試卷」的得分表現上,優於控制組的學童,且達統計上的顯著性差異。

此結果說明「在國小階段分數單元融入故事情境」的教學方式似乎能提升學童在「有 故事情境」的「分數概念情境文字題試卷」的數學學習成效。

三、實驗組學童在兩種不同功能後測表現之分析

研究者將實驗組學童在「無情境」的「分數概念學習成就試卷」和「有故事情 境」的「分數概念情境文字題試卷」兩種不同功能的後測得分情形,整理如下表4-1-7

。全班27位學童之中,有6位學童無論在無情境題或有情境題其得分均相同,9位學 童在無情境題得分高於有情境題,另外12位學童則在有情境題得分高於無情境題;

若以學童對兩種後測試卷答對題數的差異來看,相同的有6位,相差1題的有11位,

2題的有5位,3題的有2位,4題的也有2位,還有6題的有1位,共27位。

表 4-1-7 實驗組學童在分數後測試卷表現的得分情形

座號 無情境題得分 有情境題得分 整體平均得分

1 24 26 25

2 27 26 26.5

3 20 22 21

4 25 26 25.5

5 19 20 19.5

6 22 21 21.5

7 27 26 26.5

8 24 27 25.5

9 17 17 17

10 25 24 24.5

11 24 26 25

12 27 26 26.5

13 24 26 25

83

14 22 22 22

15 25 21 23

16 24 24 24

17 18 17 17.5

18 21 21 21

19 17 21 19

20 24 25 24.5

21 25 25 25

22 26 27 26.5

23 22 22 22

24 16 22 19

25 22 23 22.5

26 18 15 16.5

27 20 18 19

平均數 22.913 23.226 註:試卷總分為 27 分

由表 4-1-7 來看,實驗組學童在「有故事情境」的「分數概念情境文字題試卷」

的測驗平均分數略高於「無情境」的「分數概念學習成就試卷」,顯示實驗組學童 在「有故事情境」的「分數概念情境文字題試卷」和「無情境」的「分數概念學習 成就試卷」的學習表現並無顯著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