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寫作教學研究相關文獻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寫作教學研究相關文獻

壹、早期臺灣寫作教學研究

早期臺灣教學寫作研究,在 1960 年代是以寫作教學的專論為主,缺乏實驗 性研究,其研究重心大致分為:寫作教學內容和寫作教學方法兩方面(張新仁,

1992)。在寫作教學內容方面,著重在訓練寫作基本能力,包含遣詞、造句、組 織文句、規畫段落和標點等;或教導文體結構並給予學生範文仿照;或教導學生 如何起頭、開展和結尾的寫作技巧。在寫作教學方法上,方法雖多,但多仍以「教 師為主導」,傾向學生各自習作與老師批改的「成果導向的寫作教學」。當時的教 學並無實證研究,客觀探討其成效。以下參考張新仁(2008)之文獻,就當時期 的教學方法類型與做法,以表整理如下:

14

15

教學方式多屬命題式作文。在指導方面,多半著重在寫作前的計畫階段(取材、

訂大綱等);在寫作中,給予學生的幫助較少;寫作後,也較缺乏給予學生回顧 和訂正的教學課程。僅有王明德教學法有個別或共同訂正的教學活動,協助學生 回顧、修改。此外,當時寫作教學亦有另闢蹊徑的方法,如以圖畫作為媒介,引 發學生思考或組織文章結構;或是採故事接龍、音樂想像等創造性的作文教學,

然而,這些方法仍有其侷限性,若命題的方式或文體一旦改變,學生未必能同樣 順利寫作。事實上,現今的教學場域中,很多仍採助作、仿作、共作等偏向「成 果導向」傳統教學方法,這類教學法,在寫作中與寫作後給予學生的協助較少,

值得我們深思反省。

貳、近年臺灣寫作教學研究

近 20 年來,為了改善學生寫作能力、成效及意願不佳的情形,許多研究皆 致力發展各種寫作教學方法,以理論為依據的實證性研究增多,且以教學實踐為 主。大致可歸類為圖畫式寫作教學、創造思考寫作教學、社會互動融入寫作教學、

資訊融入寫作教學,以及歷程導向寫作教學,茲分述如下:

一、圖畫式寫作教學

圖畫式寫作教學研究數量頗豐,可大致分為:看圖作文與概念構圖兩種。看 圖作文乃利用圖畫作為媒介,吸引學童的注目,進而引導和啟發學童訴說圖畫中 的內容。此教學法能讓學童自行想像,並使文章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何秀方,

2008)。概念構圖乃是指寫作者在確立文章的核心概念後,依據此主要概念延伸 選擇出適合的相關概念,並加以排序組合,進行有意義的連結,而後將這些抽象 模糊的概念具體畫成組織圖,設計出寫作大綱(馮瓊瑤,2004)。圖畫式的寫作 教學,已突破傳統命題式作文的框架,增進學生寫作的興趣與意願,此類教學方 式較著重寫作前的引導、啟發和規畫,對學生事後的回顧修改的幫助較少,因為 是用圖畫作為媒介,引導學生串連圖畫,故在用字遣詞方面多注重文句的通順與

16

否,少見文采之類的研究評估。這類的作文教學方式比較適宜剛跨入寫作的低年 級生、國小學童,或有寫作困難的特殊學生,因此在國中階段以圖畫式寫作教學 的方式較少,僅有侯玉芳(2006)採質性研究法,進行看圖作文的寫作教學,結 果顯示,此一教學亦能增進國中生寫作態度與寫作表現。

二、創造思考作文教學

創造思考作文教學是指教師依據創造思考理論的教學策略,如:腦力激盪、

感官並用、假設想像、類推比喻、虛構情節、強力組合等創意思考方法,設計出 符合學生程度的教學方案及情境(黃尤君,1996)。陳宜貞(2002)的研究指出,

創造思考寫作教學所面臨的困難在於:教師會受到平時教學時間的限制,以及對 此課程的堅持度不足;在學生學習方面,則是閱讀量不足而缺乏寫作材料,或是 欠缺基本寫作能力,導致即使有創意想法,也無法順利寫下來。因此,創造力思 考寫作教學較能開展學生的創意,提升其意願,但對於作文所需的造句遣詞、結 構設計規畫等能力,顯然較無直接有效的幫助。在國中階段中採用創造思考作文 教學的研究結果也顯示,此教學法在學生寫作的動機興趣層面有提升作用,然而 在文法修辭、內容思想、組織結構上並未顯著提升(林嘉琪,2008;郭祖珮;2002;

廖亦君,2010)。

三、社會互動融入寫作教學

社會互動融入寫作教學的理論認為,寫作是涉及意義交換的過程,故在撰寫 文章時,為了讓讀者瞭解寫作內容,作者不僅是生產文字而已,還須了解讀者的 期許,透過寫作技巧以傳遞訊息。此教學理論乃是在 1980 年代中期,受到社會 互動論的影響,將研究焦點轉移至寫作任務的情境脈胳,與社會互動的歷程所致

(黃永和,1999)。 Nystrand 和 Himley(1984)提出寫作的社會互動模式,認 為所有的語言(包含口述語言和書寫語言)皆有互動性質,並涉及意義交換,作 者與讀者都必須遵守共同的社會約定。在台灣,社會互動融入寫作教學研究比前

17

兩種教學類型的研究少。柯志忠(1999)的研究顯示,社會互動的寫作對國小高 年級的寫作品質在「整體」、「組織結構」及「基本技巧」品質有促進成效,但在

「文句表達」及「內容思考」的表現上促進成效不彰,且在解除學生寫作焦慮與 增進情意的層面亦無促進效果。張凱雯(2008)的研究則顯示,社會互動的寫作 教學方式雖然在「文句表達」、「內容思考」、「組織結構」、「基本技巧」與「整體 分數」表現上,雖略高於實施一般的限制式寫作修改教學之對照組學生,但效果 不顯著。

研究者認為,社會互動融入寫作教學因為著重師生、同學間的討論,因此討 論的技巧與討論的內容品質就十分重要。林書弘(2004)的研究結論就指出,師 生與同儕的寫作討論,在整個「社會互動寫作教學」的課程裡,扮演著舉足輕重 的地位。其研究也發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會靈活運用「語言鷹架」和「非語 言鷹架」來幫助學生學習寫作知識,並且視學生的學習情況搭設適合的學習鷹架。

而在學生同儕寫作討論中,學生會建議同學修改文章內容的方向,依序是「內容 思考」、「文句表達」和「通則規範」,至於「組織結構」的部分,則完全未提及,

而上述情形和教師指導討論的技巧有關。是故,研究者認為,純粹的社會互動的 寫作教學指導並不容易。因為除了討論的技巧與內容品質需注意外,寫作還需要 學習許多相關的寫作知識與策略,而這些都非透過討論可以得來的,所以,社會 互動的寫作教學在幾個研究中的成效皆有限。這類型的研究,目前僅限於國小階 段,尚無以國中學生為研究對象的報告。

四、資訊融入寫作教學

資訊融入寫作教學乃教師以資訊科技為教學輔助工具,充分運用資訊科技的 特性,使教學準備更快速,教學活動更活潑,與教學評量更多樣化,以順利達到 教學目標(鍾政洋,2004)。這類的研究都顯示了透過電腦、資訊、網路等數位 化媒體教學,都可提高學生寫作的興趣(游雅婷,2007;賴來展,2007;顏丹鳳,

2006)。目前文獻多以國小學生為研究對象,以國中為研究對象的有張婉玲(2004)

18

的行動研究研究。其研究以網路資源為資料庫,讓學生檢索學習,並運用討論區 進行寫作教學。結果顯示,此教學方式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與學習興趣有極大 的幫助,但需要足夠的學習時間;且教師要有清楚的教學目標與教學策略來引導 學生。賴來展(2006)的研究則認為,要提升國中生的寫作能力,除了要仰賴豐 富多元的閱讀,還要以資訊融入教學實作為輔,引導教師設計創意性的教學及培 養學生的創造力。在資訊時代,教師若能應用資訊科技的便捷與無所不在的特點,

就能提升學生學習成效。黃郁婷(2008)的研究顯示,教師認爲實施網路寫作可 提供學生發表、觀摩文章與相互回饋的環境;且在同儕間書寫互動的回應中將之 歸納成「文章段落格式」、「文字修改」、「標點符號」與「文章內容」等類別。其 中以文章內容的回應意見次數最多。從文獻上來看,目前此類研究在增進文采方 面,無明確的研究成果。研究者認為,資訊融入寫作教學配合目前資訊科技的發 展,讓教學媒介多了一項不錯的新選擇。然而,在運用電腦進行作文教學,不僅 要有硬體設備,師生也皆須具備操作的能力,更要注意的是,資訊只是學習的一 種工具,教學最終仍須由教師來完成。

綜合上述,可見臺灣在寫作教學上努力的軌跡,早期的教學方法側重在教學 內容與教學方法,當時的教學方法多偏向教師主導的命題式作文,且這類教學活 動迄今,仍是教師在作文教學上經常採用的方式。近年來,有許多研究相繼投入 寫作教學方法的研究,且以理論為依據的實證研究增多,並著重各種教學方法在 實際場域的實踐。研究者將之歸類為圖畫式的寫作教學、創造思考寫作教學、社 會互動融入寫作教學、資訊融入寫作教學與歷程導向寫作教學。本節討論的前四 種教學方法,研究對象以國小學童為主,國中階段的研究較少。至於歷程導向寫 作教學,因是本研究採取的寫作教學模式,故於下一個章節討論。

研究者認為,前四大類的寫作教學方式已有別於一般傳統的命題式作文,值 得肯定。而學生在經過這四類寫作教學課程之後,大多給予正面肯定的回應,尤 其是資訊科技融入寫作教學受新世代學生的喜愛。但此四類教學法式都側重一隅

19

而有其限制。其共同面臨的困境即是:圖片、資訊的刺激,對話、創意的激盪,

雖有助於寫作前的計畫構思,但對於寫作所需詞藻鍛鍊、結構佈局卻無直接幫助,

雖有助於寫作前的計畫構思,但對於寫作所需詞藻鍛鍊、結構佈局卻無直接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