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歷程導向寫作相關文獻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歷程導向寫作相關文獻

寫作是人類將內在思維外化的歷程,此一歷程可以看成是外在主題結構的建 構過程,也可視為是內在主題基模的重整過程(廖本裕,2010)。因寫作需要多 樣能力,包含閱讀能力、口述能力、拼字能力、明瞭文法規則,及對寫作所需的 計畫與組織要有認知的策略(Lerner & Kline,2006),因此學生在面對複雜的寫作 任務時,必須明瞭其學習歷程,並提出各種教學策略,以有效提升學生寫作能力。

近年來,學者有感於只注重寫作成果的教學缺失,加上認知心理學一再強調教學 與歷程密不可分的關聯,「歷程導向寫作」即成為教學的主流與研究焦點(劉明 松,2003)。以下就歷程導向的寫作理論及教學策略,與目前國內所作的研究說 明之。

壹、 寫作的認知歷程模式

早期對於寫作過程的分析,國外學者們多半提出階段模式,不論是兩階段 模式、三階段模式,或是四階段模式,多半是強調一種直線模式(the linear model),

一個階段完成之後,才會繼續進行第二個階段。至於寫作歷程的互動關係及其 間複雜的運思歷程,則甚少提及(陳鳳如,1992)。此種模式在1980年代就受 到認知心理學家的質疑。認知心理學家認為,直線式的分段歷程僅著重於外在 的寫作活動,缺乏對寫作時內在心理歷程的認知。此外,認知心理學家也認為,

20

寫作過程中的各階段是可以交互進行的(Perl, 1979),例如,計畫可以在寫作 前、中、後的任何時間產生。故相對於直線模式,寫作歷程應是一種「循環模 式」(the recursive model)(Flower & Hayes, 1981)。所以在1980年代,國外 的認知心理學家開始探討寫作的心理歷程,他們採用的研究方式叫「放聲思考」

(thinking aloud)。當時, Flower 和 Hayes 曾指派作文作業給一些人,並要 求他們描述他們在寫此項作業時,內心正在想什麼,這種程序即為放聲思考(林 清山譯,2007)。最後根據分析的結果, Flower 和 Hayes (1981)找出寫作 必需具備三項要素,分別是:寫作者長期記憶、寫作者所處環境,和寫作過程。

在寫作過程中又需要經歷三個不同的歷程,分別為:計劃(planning)、轉譯

(translating)和回顧(reviewing)。其模式對心理運作的解說最為詳盡,也是 台灣地區自1990年代開始最常引用的研究架構(張新仁,2008),其相關內容 分述如下:

一、 寫作環境

指影響寫作的外在因素,包含主題、讀者、提供刺激線索,以及文章目 前所完成的部分。

二、 寫作者的長期記憶

指作者儲存在長期記憶中有關主題、讀者和寫作計畫知識。作者所具備 的字詞、造句、文法、標點符號和文體等相關知識,也屬此部分。

三、 寫作過程

大致分為計畫、轉譯和回顧三個歷程。這三個歷程在作者的監控之下,

會產生高度的交互作用。

(一) 計畫

計畫的三個次歷程是產生文思、目標設定和組織想法。「產生文思」乃是自 長期記憶中,把與寫作有關的訊息檢索出來。「目標設定」則是涉及建立一般標

21

22

需注意的是,寫作歷程雖是按順序排列,但彼此並非序列關係,它是一個循 環模式,每個步驟都可能在其他順序中發生,彼此是不斷交互運作的。

Hillocks(1987)認為寫作是一個相當複雜的過程,它至少涉及了四類知識,

一是有關寫作題目的知識、二是檢索與主題相關訊息的策略知識、三是有關文 體結構、句法、文法、標點等作文規則的知識、四是如何根據作文規範寫出文 章的策略知識。

上述四類知識中,第一、三類屬於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

即「知道是什麼」的知識;而第二、四類則屬於程序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

即「知道如何做」的知識(張新仁,1992)。Hillocks(1987)強調學校的寫作 教學必須提供上述四類知識,且其中程序性知識對寫作的功效較大,教學時更 應加強訓練。

另外,張新仁(1992)特別澄清歷程導向的寫作教學法有兩種概念,分別 是「自然過程法」(natural process mode)和「結構性過程法」(structural process mode)。自然過程法認為,寫作活動大部分由學生支配,學生以自己的速度工 作,但事實上,這種寫作教學法是不足的。Hayes 和 Flower(1986)、 Englert 和 Raphael(1988)就反對自然過程教學法,他們認為教師必須介入學生寫作 的過程,並在此過程中,教導他們有關的寫作策略或寫作知識,如此才能發揮 歷程導向寫作教學的成效。Hillocks(1984)的研究也指出,在教學方法中,學 生和教師合作,討論寫作目標、內容、過程的環境法會比自然過程法來得有效;

至於在教學內容中,讓學生自由寫作或讓學生自行模仿範文的效果最差;反之,

給予學生檢核表來評定自己或別人的作文,或讓學生探究自己的寫作歷程,與 改進其寫作策略,效果較佳。由上可知,教師給予協助的結構性過程法,才能 真正讓歷程性導向寫作教學發揮效用,本段文獻探討與後續研究所採用的模式,

也是同結構性過程法的概念。

23

從上述認知歷程模式,可知一個完整的寫作,除了外在的寫作行為,還包 含內在的心智認知歷程。本研究的教學即是以 Flower 和 Hayes(1981)所提出 的寫作認知歷程模式為基礎,融入記敘文與摹寫、譬喻、映襯三種修辭教學,

協助學生計畫、轉譯與回顧的過程中順利完成寫作任務。

貳、寫作認知策略教學法

Englert 和 Raphael(1988)所發展出的寫作認知策略教學(Cognitive Strategy Instruction in Writing;簡稱CSIW)是以「口語教學」模式,對四、五年級學生 施以寫作策略教學,其策略茲敘述如下:

一、就「寫作內容」而言

將整個寫作過程用「P.O.W.E.R.」(即Planning , Organize , Write , Edit, Revise)

教導學生,使學生能快速熟悉寫作程序,並提供許多「思考單」(think sheets)

作為提示,以協助學生練習寫作。

二、就「教學方式」而言

教師可用「有聲思考」(think-aloud)的方式說明與示範,透過口語對話方 式,將寫作思考的過程說出來,包括「教師說明性的獨白」 (explanatory monologues)或是「師生對話」的問答方式,都可以讓學生瞭解寫作的過程。

三、就「寫作過程」而言

讓學生在整個過程中,可先由「共作」的方式,慢慢漸進為「獨作」,其最 終目的是讓學生能將所學的知識內化。

Collins , Brown 和 Newman在1898年提出的「認知學徒制」(cognitive apprenticeship)亦提出有效寫作之教學方法(黃永和,1999;引自劉明松,2003),

茲分述如下:

一、示範

24

將內在歷程與活動外在化,以讓學生觀察,並建立概念模式。

二、教練

讓學生在暗示、鷹架、回饋、示範及提醒下執行工作。

三、提供鷹架

指教師提供協助學生執行某項工作的支持,其包括建議、協助、提示卡。提 供鷹架應該精確診斷學生現在的能力或困難,以及了解介入策略的可行性,最後 要逐漸退出支持。

四、明確陳述

包含了解任何使學生能明確陳述他們知識、推理、解題歷程的方法,主要讓 學生能夠自行探索,讓學生去擔任批評者或監督者的角色。

五、反省

讓學生比較自己與專家,或其他學生的解題歷程。可用「重播」(reproducing replaying)及「事後檢討的分析」(postmortem analysis)等策略。

六、探索

目的在促使學生產生自己的解題模式。

由上述的一些寫作認知策略教學法可知,認知策略教學的各種方法,都是希 望配合學生的認知歷程,輔以各種教學策略,如思考單、教師說明、師生對話、

等各種方式提供鷹架,讓學生能從共作到獨作,從被協助探索到自行探索,最後 將寫作的各種知識、歷程內化成自己的寫作能力。

此外,鄭博真(2003)亦指出寫作修改的重要性。其研究顯示,目前國內有 關中文寫作修改的研究,包括學生的修改歷程及結果、整體寫作歷程和修改教學 皆具成效。《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國語課程綱要》正式將「修改」列為寫作的能 力指標之一。教師應善用直接教學、程序支持、教師或同儕回饋、給予引導等修

25

改教學策略,減低學生寫作負擔,培養良好寫作能力及態度。

參、歷程導向寫作教學相關研究

近年來有關寫作的研究,受到認知心理學影響,使得寫作歷程與其教學策略 研究受到廣泛的重視。在國外的研究中,使用寫作認知策略教學,讓學生在說明 文的品質上,有顯著的改善;在文章結構上也顯示出質的差異;並透過教師的示 範與建構、同儕的互動性對話,更有助於寫作歷程的完成(Anderson, et al. , 1992;

Englert, et al. , 1991; Hallenbeck, 1999, 2002;引自林育妡,2008)。在國內的研 究中,運用認知歷程導向寫作教學模式的研究頗多,國小與國中皆有相關研究,

但仍以國小部分的研究居多,試分述如下:

一、以國小學童為對象的歷程導向寫作教學研究

張新仁(1992)以Hayes 和 Flower(1981)的寫作認知歷程模式為架構,

探討「結構性過程導向寫作教學」的研究。此研究以國小五年級三個班為實驗 對象,以說明文教學為主,比較「過程導向寫作教學」、「一般寫作教學」和

「自行寫作」三種方式,在作文字數、作文品質和寫作能力效果上的差異,並 進一步探討智力、性別與寫作教學之間是否有交互作用。結果發現,「過程導 向寫作教學」最有助於寫出較長的文章。另外對學童在「文字修辭」、「內容 思想」與「組織結構」方面的寫作品質幫助最大。實驗在「計畫」和「修改」

的寫作過程,也融入社會互動模式所重視的師生討論或同儕討論。

陳鳳如(1992)採用實驗研究法,以國小五年級四個班的學童為對象,探 討「活動式寫作教學法」對學童寫作能力、寫作創意、寫作品質與寫作歷程是 否有增進效果。研究以 Hayes 和 Flower(1980)的寫作模式為架構,用五官 體驗的觀察活動為教學內容,採整合性過程導向寫作教學方式,運用觀察活動,

小組討論、同儕互動等多種教學策略,適時介入學生的寫作歷程中。結果發現,

活動式寫作教寫法對國小兒童的寫作能力,具增進效果,尤其在「描寫技巧」

26

及「文章結構能力」上,具有顯著之增進效果;在「修改技巧」上則未具顯著 效果。另外,在寫作創意能力方面,也具增進效果,尤其在「文思流暢能力」

及「題材變通能力」上,具有顯著之增進效果;在「內容新穎能力」上則未具 顯著效果。在寫作品質方面,活動式寫作教學法在「文字修辭」、「內容思想」

及「題材變通能力」上,具有顯著之增進效果;在「內容新穎能力」上則未具 顯著效果。在寫作品質方面,活動式寫作教學法在「文字修辭」、「內容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