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從這裡開始—任教背景與班級說明

第三節 對體育班的粗淺了解

而七月暑假間最後答應教務主任接下體育班國文課的那天,辦公室同事聽聞 後的驚嚇程度反而更叫我吃驚,同事們知道後和我的第一段對話泰半是「你要教 體育班喔?你要小心你不要被氣炸了?」「你真的要教喔?你要小心不要被他們氣 死。」古人樂音、唱書聲是「繞樑三日,不絕於耳」,這接連看似平凡的問句,一 句句地反覆徘徊在我的耳腔竟讓我也起了許多內心的「小劇場」:

「體育班不也是高中生嗎?有這麼難搞到需要如此驚訝嗎?」

「這麼『唱衰』我?我有這麼不適合帶體育班嗎?」

「怎麼好像一副教體育班就是要從容就義的感覺?我是知道教體育班會比較

不一樣比較累,但現在是怎樣?」

而接下來的對話,大多也都會夾雜著勸我趕緊打消主意、把體育班「丟給」代理 老師教就好,抑或是要我自己小心身體,別被學生氣壞了。我開始想的是,體育 班學生彷彿是老師們的魔咒般,「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焉」,感覺實在很可憐。

任教過體育班學科課的老師分享經驗時,總似乎不脫歷來文獻裡提到的教學 現場觀察,多數集中於學習狀態不佳,體育班學生在老師眼中像是停不下來的馬 達,每天都有用不完的精力,但課業上都一直是體育班的詬病,學生平日除了上 課外也要接受體能及專長訓練,訓練時間為晨間早操及下午專訓時間,早上練習 的疲累感導致學生在上課時無法專心甚至想睡覺,有些以成為選手為職志的學生 為了追求運動成就,偏重於操練而造成學業荒廢的情況,加上外出比賽可能導致 課程的耽誤,所以學科課時往往呈現低迷狀態,一到下課則馬上恢復熱鬧的氣氛。

(張榮升,2010;湯子葳,2014;劉志偉、倪子翔,2013)

不過,好在有個轉機,可以讓我不那麼繼續「陷溺」在眾人的「過去式」裡。

從參與教師社群一路變成摯友、諍友的 T4 老師聽到我接下體育班的課程時,

竟與旁人說了不同的話:「我替體育班的小孩謝謝你。」

因為長期一同在社群裡討論,甚至在生活裡一起互動,T4 老師其實在先前我 首次答應學校行政接下體育班課程時,就已經聽我敘說過我的蒐集、觀察和考量,

尤其是過往任教特殊班級的經驗,更讓我在課程與教學互動的對待上,想撕去那 張專有名詞似的標籤,因為雖然在教學現場裡,課程進度和教材選擇上因應特殊 班級各有所不同,但人與人的相處對待還是在身為「人」的角色上,當我們認真 細究標籤下的言談舉止是否容易偏離了「因材施教」,而這會不會是形塑了另一種 的學生階級對立?所以,在我和 T4 老師的歷來對話裡,我曾提及我正希望利用體 育班學生因為參與校外比賽而不易追上普通班進度的可能彈性,當成是一種不一 樣的教育機會,試著讓學生在學、術科升學的衝浪下,透過文本與人生的激盪,

重拾感性與建構理性。

T4 老師家中有兩個孩子,小兒子目前正就讀臺北市某國中體育班,從國小加 入球隊,一直訓練到現在國中八年級,T4 老師陪同孩子見證了體育班學生學習的 辛苦與不足,在球場上揮灑汗水、得到名次的光榮感,回到學校卻疲於應對學科 進度跟不上、基礎不夠穩固,以致於孩子要求自費報名補習班並且利用學校下課、

術科練習後擠壓出的時間,犧牲自己的休息與睡眠到補習班上課。她的孩子甚至 有別於其他同年齡的學生可能對讀書、升學考試的壓力與緊迫產生煩厭,對於在 南征北討的賽程後總算可以「見著補習班老師上課/補課」是非常興奮喜悅的,

更且因為擔心自己未來升學到底要讀哪一間高中,所以覺得自己不能不讀書,不 然國中會考會沒有辦法應付。所以,T4 老師對於我願意接下這難為的擔子,試著 在學科專業裡陪伴學生找到條條大路,縱使未必每個人最後都通達「羅馬」,但至 少努力讓學生有機會成為他想成為的人,T4 老師她身為家長的心情是鼓勵且期待 我的,而這也讓我這答應學校行政後的一個月裡,有了動力繼續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