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少子女化趨勢對國民教育的影響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少子女化趨勢對國民教育的影響

近年來台灣地區生育率逐年降低,造成少子女化之現象,其衝擊影響到國民 教育體系。本節針對當前少子女化趨勢對國民教育影響作深入探討及分析。

一、少子女化趨勢與國民教育概況

(一)少子女化趨勢對國民教育影響之分析

據聯合國統計,全球總生育率以極快的速度降至前所未有的低水平,由 1970-1975 年,每名婦女生育 4.4 人降至 2005-2010 年的 2.5 人,而在 1970 年 代生育水準已相對偏低的至已開發國家,總生育率則由 2.2 人持續降至 2005-2010 年的 1.7 人,台灣亦已降至偏低的水準(行政院主計處,2011)。

表 2-1 社會指標統計表-育齡婦女總生育率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社會指標統計年報(2013)。

取自 http://www.stat.gov.tw/ct.asp?xItem=36477&ctNode=538&mp=4

受戰後嬰兒潮影響,1950 年代我國育齡婦女總生育率達 7 人,為緩和人 口成長速度,政府於 1964 年起推行家庭計畫及人口調控政策,,使人口總增 加率快速下降。其後隨國人受教育年數延長,女性勞動參與提高,以及個人 對婚姻、家庭與生育觀念改變等因素,醫藥衛生的進步,使生育率持續探底,

1984 年起低於人口替代水準 2.1 人,2010 年更下探至 0.9 人,已屬全球超低 生育率國家(行政院主計處,2011),2013 年育齡婦女生育率略升至 1,即指平 均每一婦女一生可生育 1 個小孩,這樣的生育率比開發中國家的平均數 1.5 人 還要低,這也顯示出台灣即將面臨如歐美和日本的少子化社會問題。人口是 國家構成的基本要素之一,一是影響國力強弱、國勢消長的關鍵指標。「少子 女化」反映出國家和社會的經濟負擔加重,對台灣各方面發展的衝擊也將日 益加劇,特別是其衍生學齡人口的下降,將嚴重衝擊較育體系。

人口特性 單位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Units

育齡婦女 總生育率

千分

1.400 1.340 1.235 1.180 1.115 1.115 1.100 1.050 1.030 0.895 1.065 1.270 1.065 ‰

表 2-2 國民小學 105~119 學年度學生數推估

資料來源:教育部統計處(2015)。重要教育統計資訊。

取自http://depart.moe.edu.tw/ED4500/cp.aspx?n=002F646AFF7F5492&s=1EA96E4785E6838F

從表 2-2 顯示,近年來國小新生逐年降低,95 學年度國小一年級新生約 28 萬 6 千餘人,104 學年度國小一年級新生約 19 萬 2 千餘人,在這十年內學生人數足 足減少約 9 萬 4 千人。另,教育部統計處預估至 119 學年度,一年級國小新生人 數約為 18 萬 3 千餘人,從 104 學年度至 119 學年度減少將近 1 萬人,由上述國民 小學新生數可以推測少子女化趨勢日益嚴重,將影響國家教育整體的發展,未雨 綢繆提早做好因應策略,是刻不容緩的重要工作。

學年度

國 民 小 學 單位: 人

學生數計 1 年級 2 年級 3 年級 4 年級 5 年級 6 年級 105 1,175,760 175,529 192,449 198,166 198,839 201,821 208,956 106 1,150,031 183,289 175,453 192,479 198,113 198,819 201,878 107 1,163,596 215,512 183,202 175,482 192,428 198,098 198,874 108 1,176,940 212,270 215,409 183,230 175,439 192,435 198,157 109 1,172,657 193,891 212,165 215,440 183,186 175,469 192,506 110 1,185,570 205,427 193,797 212,188 215,381 183,233 175,544 111 1,211,847 201,825 205,331 193,813 212,127 215,434 183,317 112 1,227,125 198,589 201,729 205,349 193,754 212,169 215,535 113 1,206,912 195,354 198,497 201,747 205,285 193,768 212,261 114 1,186,706 192,115 195,263 198,514 201,687 205,289 193,838 115 1,182,397 189,592 192,024 195,280 198,452 201,692 205,357 116 1,164,416 187,436 189,501 192,043 195,221 198,460 201,755 117 1,148,605 186,002 187,348 189,517 191,987 195,228 198,523 118 1,134,941 184,920 185,913 187,362 189,462 191,994 195,290 119 1,123,429 183,844 184,833 185,928 187,305 189,468 192,051 119 1,123,429 183,844 184,833 185,928 187,305 189,468 192,051

表 2-3 國民中學平均每班學生人數及師生比

資料來源:教育部統計處(2015)。重要教育統計資訊。

取自http://depart.moe.edu.tw/ED4500/cp.aspx?n=002F646AFF7F5492&s=1EA96E4785E6838F

根據表 2-3 數據所示,分析國民中學平均每班學生人數,90 學年度平均 每班學生人數為 34.91 人,103 學年度平均每班學生人數為 29.18 人,14 年間 學生人數減少了 5.43 人,也就是說平均每班學生人數,減少將近六人;在師 生比的部分,90 學年度的師生比為 15.67,103 學年度師生比為 12.07,14 年 間師生比降了 3.6 個百分比,顯示出少子女化現象在班級平均人數及師生比造 成的影響。

表 2-4 國民中小學學校數、學生數、教師數及師生比之教育概況

資料來源:教育部統計處(2015)。重要教育統計資訊。取自

http://depart.moe.edu.tw/ED4500/cp.aspx?n=002F646AFF7F5492&s=1EA96E4785E6838F

根據表 2-4 數據顯示,國民中學 93 學年度至 103 學年度,在這十年間,

學生數由 95 萬人降至 80 萬人,自然減少了 15 萬人,國民小學學生數則減少 了 60 萬人之多,幅度之大令人乍舌;教師人數的部分,國民中學 93 學年度 至 103 學年度,增加了 3 千 8 百 5 十人,國民小學則減少了 4 千 2 百 6 十 9

學年度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平均每班

學生人數 34.91 35.68 36.02 36.06 35.56 34.83 34.18 33.85 33.48 32.68 31.59 30.76 30.10 29.48 生師比 15.67 16.05 16.14 16.28 16.02 15.7 15.23 15.08 14.90 14.31 13.74 13.00 12.50 12.07

學校數 學生數 教師數 生師比 每班學生人數 國中

103 學年 738 803,226 52,135 12.1 29.5 93 學年 723 956,927 48,285 16.3 35.3 十年增減 15 -153,701 3,850 -4.2 -5.8

國小

103 學年 2,644 1,252,706 98,613 12.7 23.4 93 學年 2,646 1,883,533 102,882 18.3 29.7 十年增減 -2 -630,827 -4,269 -5.6 -6.3

人;另在每班學生人數部份,國民中學減少了 5.8 萬人,國民小學則減少了

取自http://depart.moe.edu.tw/ED4500/cp.aspx?n=002F646AFF7F5492&s=1EA96E4785E6838F

由表 2-5 顯示,臺東縣國中學生數部分逐年下降至 103 學年度的 7 千 7 百 4

份下修至 24.60 人,比全國平均值 29.5 少了近 5 人;臺東縣國民中學生師比 10.12 也比全國平均值 12.7 少了近 2.6 人。計畫行為理論實證研究

(三)臺東縣國民中小學裁併校作業指標審查小組設置要點

隨著社會人口遷移及少子化的現象,臺東縣政府教育局處,為本縣偏遠 小型學校學生銳減及教師超額,規模日益萎縮,面臨廢校及裁併為分班之問 題,為永續發展並善用原有影體設施、豐富教學資源、轉型發展經營學校特 色,亟需構思良好發展策略,以維繫各校之生存,充分運用各偏遠小學之優 越人文、自然資源條件,創造偏遠小型學校發展出最佳方案,故訂定「臺東 縣國民中小學裁併校作業指標審查小組設置要點」,依據 101 年 8 月 23 日訂 定「臺東縣國民中小學裁併校作業指標審查小組設置要點」作業對象中的第 一點說明指出,本縣各國民中學學年度本(分)校學生人數在八十人(含); 分校學生人數在五十人(含)以下者。遂被列入國民中學轉型暨裁併校輔導名 單,在 102 年 9 月 9 日修訂要點中,針對作業對象國民中學全校學生人數,

下修至六十人(含)以下者。個案學校於 101 學年度學生人數共計 67 人,依 101 年 8 月 23 日所頒布的設置要點,學校學生人數在 80 人以下列入作業對象輔 導名單。

二、教育政策對社會變遷的因應

人口結構變化影響的層面至深且廣,舉凡教育、經濟、產業、財政、社會福 利等皆受到鉅大影響,但人口結構變遷的趨勢一旦形成,就無法扭轉。人口變化 將直接影響教育,也改變教育未來發展的方向,長期以來,教育品質與績效的提 升一向是廣大關心教育者所相當重視的課題,而國民教育又是整個教育階段中最 重要的一環,因而國民教育的政策與改革方向,便受到高度的關注。因此教育部 在 2006 年 8 月推出為期五年的,,「精緻國民教育發展方案」以全面提升教育品 質。

(一)發展精緻化的教育

(二)提升教學品質,促進學生有效學習

國民教育階段的兒童身心發展尚未成熟,非常需要教師專業的引導,並提 供多元的學習機會。因此,為達提升教學品質的目標,謹提出精進課堂教學能 力、建構中央與地方教學輔導網絡、試辦教師教學專業發展評鑑、推動健康促 進學校、推動品德教育、推動創造力教育等六項計畫,期望達成提升教學品質,促進 學生有效學習的目標。

(三)活化教育人力,激勵教師教育誠

由於少子女化的衝擊,學生來源驟減,致使現職教師面臨超額的威脅,

而年輕的儲備教師更難有機會進入教育現場。提出「國民中小學班級學生人 數調降」、「增加輔導及行政人力」、「擴大獎勵優秀教育人員專業表現」、「樹 立辦學與教學典範」、「試辦學校組織再造及人力規劃」等五項計畫。希望藉 此保障現有教師權益,更進一步希望活化校園人力資源,激勵教師教育熱誠。

(四)善用教育資源,營造優質學習環境

為因應鄉鎮偏遠國民小學學生人數急遽下降,經整併後之校舍或班級銳 減的空餘教室,能再活化以為學生學習或社區作出貢獻,同時積極營造永續 友善校園,謹提出國民中小學老舊校舍整建、閒置校區及校舍多元運用、特 色學校發展、充實教學基本設施、推廣永續校園等五項計畫。

(五)保障受教權益,扶助弱勢弭平落差

為落實國民教育「帶好每一學生」之全民教育理念,且基於社會正義的 實踐,對於相對弱勢之特定地區與特定群體的學生,有必要以政府的力量提 供積極性差別待遇的協助。為保障學生受教權益,謹提出推動「教育優先區」、

「協助國民中小學急困學生」、「扶助學習弱勢學生補救教學」、「扶助外籍配 偶子女輔導教育」、「預防中輟與復學輔導」等五項計畫。

綜合上述資料得知,從 2006 年推出「精緻國民教育發展方案」中以降低編班 人數規劃,自 93 學年度起國中新生編班降為 32 人,爾後逐年降低 1 人,至 103 學年全面降為 25 人。此外,為拉近城鄉差距,全校 9 班以下、且學生人數超過 51

人以上的小校,加置 1 名教師員額(教育部,2012)。主要因應少子女化下減緩減班、

減師及併校的情形,可減緩人口結構變化等社會變遷帶來的衝擊。

三、少子女化趨勢對國民教育的影響

近年台灣地區人口結構快速變遷,產生少子女化現象危機,社會多元價值不斷 的出現,加上社會、經濟、政治、教育等各種因素的交互作用下,人口少子女化的 影響層面深遠(張鈿富,2004)。此一發展趨勢對目前的教育規畫,將有相當大衝 擊,因此學校經營者應正視少子女化對學校教育的影響,才能研擬對策加以因應。

茲歸納專家學者對少子女化教育的影響歸納說明如下:

(一)學校招生不足,各級學校面臨生存危機

由於出生率下降造成人口的銳減,每年入學學生數也不斷下降,依據教育部 100 學年度國中一年級新生入學人數銳減為 271,083 人,到了 115 學年度國中新生人數 又遽減至 161,888 人,足足減少 10 萬多人,造成學校面臨生存危機(減班或裁併) 。 如圖 2-2 所示。

圖 2-2 國中小一年級新生預測人數 100 學年至 115 學年 資料來源:教育部統計處(2011)。

取自 http://www.edu.tw/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956

班級數及班級人數減少後,形成小班小校,師生比例降低,增進師生良性互動 以提升教師課室教學能力並鼓勵教師教學多元化、個別化、適性化的教學理念,提

高學生學習成效以促進教學品質優質化,並落實小班小校的精緻教學(陳怡婷,

2005;鄧進權、張鈿富(2009);黃玉麟,2011;葉采頻,2010)。

(二)少子女化現象導致學生來源減少,加劇城鄉失衡

(二)少子女化現象導致學生來源減少,加劇城鄉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