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東縣一所小型偏遠地區原住民重點學校,在面對少子女化 的衝擊與裁併校危機時,其因應作為及策略。第一節說明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 節說明研究目的,第三節說明待答問題,第四節說明與本研究相關的名詞釋義,

第五節說明研究範圍與限制,期藉由本章確立本研究方向,為後續研究奠定基礎。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研究者為個案學校教師,服務迄今皆兼任行政工作,行政工作的歷練透過校 務的推展歷程逐漸累積,身為在地排灣族的子弟,對這片土地的文化傳承及教育 工作,自許能盡一份心力,成為孩子的鷹架,培育更多人才菁英,在大環境的競 爭下,克服困境,闖出自己的一片天,茲將研究動機及研究背景分述如下:

一、研究背景

2011 年全球生育率平均為 2.5 人,其中高度發展國家平均為 1.7 人,最低度發 展區域國家平均為 4.5 人,全球最高為尼日的 7.0 人,最低為台灣的 0.9 人,鄰近 我國的香港、南韓、新加坡及日本則分別為 1.1 人、1.2 人、1.2 人及 1.4 人(經建會 人力規劃處,2011)。由此看出台灣已成為全世界生育率較低的國家。由於,生育 率低迷造成少子女化現象,它將直接影響到公私立國小、國中、高中、大專院校 等教育機構的學生來源,甚至也影響到補習班業者、婦幼醫療、嬰幼兒用品供應 商、褓母行業及學前教育等皆受影響,面對少子女化現象日益嚴重,的確值得我 們深思。少子女化的影響,直接衝擊的是台灣學校教育,由於出生率下降,導至 學齡兒童逐漸減少,對偏遠地區小型學校的衝擊更是雪上加霜,甚至面臨裁併危 機(劉文通,2009)。關於小校整併事宜,教育部曾委託專學者進行的「國中小最適

規模及轉型策略」研究指出,國中人數在 300 人以下、班級數 12 班以下,國小在 100 人以下、班級數 6 班以下,經營規模均屬不符經濟效益(吳政達,2006)。另,

依據「臺東縣國民中小學轉型暨裁併校作業要點」,本縣各國民中學學年度本(分)

校學生人數在八十人(含)以下者,列為裁併對象(臺東縣政府,2012)。由此可知,

其主要目的是希望透過精簡轉型學校建制,改善學生較寬廣的文化剌激,增進同 儕互動,提昇學習效果,有效整合教育資源,創造優質學習環境,提昇教學品質,

提供地理條件不利地區教育正常發展,保障學生的受教權益。

依據 2004 年教育政策白皮書揭示:「深度認識台灣、走讀台灣鄉鎮,發展學 校特色」之理念,各地學校代表台灣不同部落、村落的在地社區文化,亟需活化 再利用荒廢校舍,以創造教育附加價值,故規劃特色學校為活化閒置空間,發揮 校園特色價值,自 2007 年至 2009 年為第一階段之三年計畫,2010 至 2012 年則為 第二階段之三年計畫,此方案注重環境與課程改造與結合,以期能充分活化校舍 空間,發揮空間領導、並配合九年一貫課程各學習領域,以達學生學習與教學之 效益(教育部全國中小學特色學校資訊網,2013)。地處偏遠,且學生入學人數逐年 減少,文化不力等因素影響下,小校對地方的存在價值的確具有創造再生的功能。

一方面偏遠學校人數少、具備彈性、調整快的種種特點,因此,經常扮演教育改 革的實驗場。另一方面偏遠小校經常是該地區最大的公共設施及文化場所。偏遠 學校以逐步展現教育發展的前景,偏遠地區創新發展植基於鄉土的在地化教育,

並激發起教育人員的創新思維(鄭同僚,2008)。

我國在「教育選擇權」觀念上的進展也呈現在近幾年的教育改革實務上。行 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在《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1996)中,建議父母在考 慮兒童最佳利益的情形下,選擇適合其子女的教育型態的權利應予保障。同樣的,

教育部在《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教育遠景》(1995)中,也 提出「教育券」的構想,擬透過教育券的實施,使有特殊需要的學生,如山地、

偏遠、身心障礙、家境清寒者,持券進入適合他自己的學校或機構就讀就養,該

學校或機構就可持教育券向政府兌換經費,以充實設備,大量實施後,會帶動學 校或機關間的競爭。而 1999 年公佈的教育基本法中,第八條亦提及:「國民教育 階段內,家長負有輔導子女之責任;並得為其子女之最佳福祉,以法律保障選擇 受教育的方式、內容及參與學校教育事務之權利」(教育部,1999)。上述國內近 年來的教育相關法令,反映了國人對教育改革的殷切期盼,呼應了英美教改的潮 流外,也為台灣教育選擇多元化,奠定了法制化的基礎。如同教育部(1995)所 言:邁向多元、民主的社會變遷下,我國未來的教育革新原則-「自由」是尊重 市場調節機能、減少不必要的干預;「多元」是提供各種不同方式以供選擇,而自 由與民主是現代教育的趨勢。

綜上所述,在教育市場化的趨勢下,社會的變遷可能為學校帶來危機,探究 瞭解變遷,透過學校經營策略,危機中也能看見契機,學校要如何提供更多更好 的產品與服務,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學校經營必須朝向多元開放的型態,方能 突破困境。

二、研究動機

本研究對象為臺東縣偏遠地區原住民重點學校為例,個案學校成立於民國 57 年 8 月 1 日至今,早期學生人數曾達數百人,100 學年度現任校長洪先生上任時,

學校規模為班級數 4 班,學生人數 75 人,遂被列入臺東縣中小學裁併校輔導名單;

其後在校長的領導,全體教職員工與家長會及社區人士協助的努力下,104 學年度 學校規模成長為班級數 6 班,學生人數 135 人,行政組織由原本的 3 處室擴編為 4 處室、6 組長。

研究者本身出生於臺臺村,為當地排灣族族人,曾就讀臺臺國小,國中畢業 於大大國中,於 98 學年度初任教職工作,分發到個案學校,回到家鄉服務迄今邁 入第 7 年,期間皆兼任行政工作並歷經兩任校長,回想初來乍到的第一個學期,

滿腔熱血,試想將所學請囊相授學以致用,抱著為部落服務的回饋心態,於暑假

開始積極走訪社區及學生家庭,以了解社區及家長對學校的期待,並針對學區小 學未就讀個案學校的家長做拜訪,但得到的回應多為負面的回饋。

研究者認為影響學生就讀率之因素有以下三點,第一、學區制度與家長選擇 權:民國 77 年臺臺國小及土土國小規劃成為自由學區,臺臺國小及土土國小畢業 學生家長可選擇至個案學校或鄰近的大大國中就讀。仍有許多家長對學生升學競 爭力,存在城鄉差距的憂慮,擔心透過多元入學進入一般高中後,學科能力跟不 上市區的學生,故透過關係將孩子戶籍寄住在他人住處,以便能進入家長心中認 為理想的學校就讀,又個案學校學區國小地處偏遠交通不便,又與鄰近學校相距 不遠,王王國中、賓賓國中及大大國中三校相互競爭下,個案學校在學習競爭力、

行政規模、師資結構及資源較少等不利因素下,家長甚至選擇到市區學校就讀。

第二、社區文化與經濟:個案學校地處台東縣偏遠地區,又家長社經地位低,多 為勞力階層居多,為維持生計離鄉背井至外地工作,留下婦孺相互照顧,青壯年 人力流失,隔代教養的情形普遍,家庭功能不彰,社區逐漸凋零化。第三、學校 行政組織效能:教師流動率高,一般教師平均不到三年,就能申請介聘回鄉服務,

加上學校行政工作繁瑣且壓力大,近年教師兼任行政人員意願低,行政人才及團 隊組織培養不易,許多家長對近年個案學校升學績效不佳的問題,歸於學校教師 專業度不足及候鳥心態,親師之間難建立良好關係,相對的也降低了家長對學校 辦學的信任度。研究者想探討影響個案學校學生人數流動的因素,是本研究動機 之一。

研究者本身自 98 年度至 104 學年度期間,歷經兩任校長,前任葉校長同為排 灣族人並致力於排灣族文化研究工作,於 98 學年度,向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申 請原住民族資源教師專案計畫,推動排灣族文化,透過採集在地歌謠與文史,傳 承並認同自我文化,為個案學校民族教育課程奠定了基礎。因身分的同質性,家 長對葉校長認同度非常高,然學生家長多從事勞力工作或離鄉背井至外地謀生 計,學生家庭結構多為單親或隔代教養,家庭教育功能不彰,故家長參與學校事

務意願很低,於是透過親職教育座談機會,主動帶著教職同仁深入部落與家長對 話,加上葉校長年幼家貧,求學路上得到許多貴人相助,有感於教育是改善生活 環境的唯一途徑,常藉由自身經歷鼓勵學生用功讀書,為了減輕學生家庭經濟負 擔,解決交通不便及行車安全上的顧慮,並提供良好讀書環境與課後照護,積極 與上級單位溝通,終於重新開啟塵封數十年的學生宿舍,兩年時間的紮根,惜因 身體健康因素,葉校長於 100 學年度申請退休。

現任洪校長,以培養主動學習的態度、啟發學生多元智能為辦學宗旨,在學 校工作團隊中貫徹童軍教育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精神,發展出五大 特色課程:(一)民族教育課程:以東排灣文化為主軸,成立 VASA 原舞團及 VAGU 合唱團,歌謠及傳統舞蹈教學素材,以田野調查的方法採集自原鄉部落。(二)面山 探索教育課程:「面山教育」除了涵蓋登山教育、山野教育的範疇,更納入山林智 慧、獵人文化、原住民文化之內容,並以正確之態度與觀念去進入山林,才能安

現任洪校長,以培養主動學習的態度、啟發學生多元智能為辦學宗旨,在學 校工作團隊中貫徹童軍教育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精神,發展出五大 特色課程:(一)民族教育課程:以東排灣文化為主軸,成立 VASA 原舞團及 VAGU 合唱團,歌謠及傳統舞蹈教學素材,以田野調查的方法採集自原鄉部落。(二)面山 探索教育課程:「面山教育」除了涵蓋登山教育、山野教育的範疇,更納入山林智 慧、獵人文化、原住民文化之內容,並以正確之態度與觀念去進入山林,才能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