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六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

經內容分析結果,本研究統計整理出各個類目在 353 個樣本出現之情形,統 計出各個類目出現次數以及佔樣本數的比重。在了解各別類目之分佈趨勢,為了 更清楚不同報紙間類目間的相互差異程度,因此針對報紙名稱與其它類目進行 交叉分析。然後依據內容分析結果,挑選二大報重覆之樣本來進行文本詮釋分

析。

至於內容分析結果以及後續針對樣本所進行的文本詮釋分析,會再第四章資 料分析與結論中進一步論述與詮釋。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結論

此一章節分四個部分。首先依據內容分析所得資料進行統計分析與歸納整 理,再依據內容分析結果,挑選具有代表性樣本作詮釋分析,藉此解析新聞文 本顯現的意義模式,並對研究結果和過去相關文獻和研究加以比較分析與探 討。最後以研究結果探討新聞倫理。

第一節 內容分析結果

壹、內容分析法

本研究中所蒐集的新聞文本以「則數」為分析單位,編碼項目區分為受害者 人口特質、非行少年人口特質、新聞內容要素、消息來源、少年非行行為類 型、少年非行行為報導階段、報紙新聞字數、報紙名稱。在信度檢測上,需至 少 從 樣 本 數 中 抽 取 10~25% 的 樣 本 數 來 做 信 度 檢 定 ( Wimmer & Dominick, 1994)。本研究根據這個原則,選取60則新聞來進行相互同意度檢定,經過兩位 編碼員之信度檢測,各類目之信度達0.8以上,符合信度之水準(楊孝濚,

1978)。其整理相互同意度及信度如下:

表 4- 1-1 相互同意度及信度檢驗

編碼類目 相互同意度 信度

受害者人口特質 0.90 0.95 非行少年人口特質 0.87 0.93 新聞內容要素 0.82 0.90 消息來源 0.85 0.92 少年非行行為類型 0.88 0.94 少年非行行為報導階段 0.85 0.92 報紙新聞字數 1.00 1.00 報紙名稱 1.00 1.00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個數 90 25 115 學生 百分比 32.0% 34.7% 32.6%

個數 2 1 3 中輟生 百分比 .7% 1.4% .8%

個數 1 0 1 無業 百分比 .4% .0% .3%

個數 34 7 41 有職業 百分比 12.1% 9.7% 11.6%

個數 154 39 193 受害人身分

未提及 百分比 54.8% 54.2% 54.7%

0.976 (0.913)

個數 8 1 9 國小 百分比 2.8% 1.4% 2.5%

個數 48 16 64 國中 百分比 17.1% 22.2% 18.1%

個數 27 8 35 高中職 百分比 9.6% 11.1% 9.9%

個數 3 1 4 大專 百分比 1.1% 1.4% 1.1%

個數 195 46 241 受 害 人 教 育

背景

未提及 百分比 69.4% 63.9% 68.3%

1.175 (0.782)

註:*p < 0.05,**p < 0.01,***p < 0.001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二、非行少年人口特質與報別交叉分析

個數 81 23 104 國中 百分比 28.8% 31.9% 29.5%

個數 65 17 82 高中職 百分比 23.1% 23.6% 23.2%

個數 4 1 5 大專 百分比 1.4% 1.4% 1.4%

個數 119 29 148 未提及 百分比 42.3% 40.3% 41.9%

註:*p < 0.05,**p < 0.01,***p < 0.00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三、新聞內容要素與報別交叉分析

四、消息來源與報別交叉分析

五、少年非行行為類型與報別交叉分析

由表可以發現《蘋果日報》與《中國時報》在少年非行行為類型比例在統計 上並未有顯著差異,唯蘋果日報在性犯罪及與其相關之非行行為的報導是多於

《中國時報》,而《中國時報》則是暴力型非行行為與非暴力型非行行為報導比 例略多於蘋果日報。

表 4-1-6 少年非行行為類型與報別交叉分析 報紙名稱

蘋果日報 中國時報 總數 卡方值

(顯著性) 個數 107 32 139

暴力型非行行為

百分比 38.1% 44.4% 39.4%

個數 25 11 36 非暴力型非行行為

百分比 8.9% 15.3% 10.2%

個數 80 16 96 性犯罪及與其相關

之非行行為 百分比 28.5% 22.2% 27.2%

個數 14 1 15 飆車及與其相關之

非行行為 百分比 5.0% 1.4% 4.2%

個數 55 12 67 少 年非行

行為類型

其他 百分比 19.6% 16.7% 19.0%

8.719 (0.273)

註:*p < 0.05,**p < 0.01,***p < 0.001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六、少年非行行為報導階段與報別交叉分析

七、報紙新聞字數與報別交叉分析

第二節 新聞文本詮釋分析

本研究採用文本詮釋質性研究之因,是希冀藉助質性研究方法,理解新聞報 導背後深層意涵與價值觀,以探究少年非行行為新聞報導之新聞倫理意涵。因 而本研究樣本中挑選同時為《中國時報》與《蘋果日報》新聞案例進行文本分析。

樣本經過篩選、比較之後,發現二大報重覆樣本以則數計算共 41 則,若以 事件計算則共有 37 件非行行為事件,重覆樣本以日期依序陳列如表(附錄二)。

而本詮釋研究依暴力型非行行為與非暴力型非行行為,性犯罪及與其相關之非 行行為,飆車及與其相關之非行行為,此四大行為類型分別挑選樣本詮釋分析 之。

本研究在暴力型非行行為共選取二個案例;非暴力型非行行為選取三個案 例;性犯罪及與其相關之非行行為共二個案例;飆車及與其相關之非行行為選取 二個案例。而選取這些案例之因,主要為探討新聞呈現之差異,比較不同版面或 相同版面其新聞文本、圖像設計甚至版面呈現有何不同。。因此有的案例為二大 報皆為頭條,或皆為社會新聞版面,或分別為頭版與社會新聞版面。其案例整理 如表 4-2-1。

表 4-2-1 文本詮釋分析案例之版面比較

非行行為種類 案例 蘋果日報 中國時報

案例一 頭版新聞 頭版新聞 暴 力 型 非 行 行

案例二 頭版新聞 社會新聞版

案例一 社會新聞版 社會新聞版 案例二 社會新聞版 頭版新聞 非 暴 力 型 非 行

行為

案例三 社會新聞版 社會新聞版 案例一 頭版新聞 社會新聞版 性 犯 罪 及 與 其

相 關 之 非 行 行 為

案例二 A2 要聞 頭版新聞

案例一 社會新聞版 社會新聞版 飆 車 及 與 其 相

關之非行行為 案例二 要聞 社會新聞版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壹、暴力型非行行為之案例分析

一、案例一

(一)《蘋果日報》

15 歲少年殺人劫財 去染紅髮 2011 年 2 月 24 日 少年自卑孤僻 換過 5 所小學 2011 年 2 月 24 日 少年悶死婦 「未照面就殺」 2011 年 2 月 25 日

(附錄三)

這則新聞不論在《中國時報》與《蘋果日報》皆為頭條新聞。同樣的,按照

《蘋果日報》之風格,在頭條版面上,圖像必占整個版面的二分之ㄧ面積,此則 新聞也不例外。《蘋果日報》在頭版上分別刊出非行少年本人、被害人、事發現 場及犯罪所得財物。且在非行少年相片之旁嵌入一張少年殺人模擬示意圖,模 擬少年用枕頭悶死婦人的案發情形及事後少年到網咖打電玩的情形。在模擬示 意圖中,少年十惡不赦之面容,彷彿如撒但一般猙獰,藉著醜化少年之面容,似 乎暗喻著少年如魔鬼般邪惡、可憎,以致犯下如此重大案件,尚且不知悔悟。

另外版面中放置一則「少年殺人事件簿」,把少年從列入高風險輔導學生開 始,一一列出少年過去有關少年保護、入中途之家之事件,讀者讀此對少年過 去更可一目瞭然。而標題「殺人劫財 去染紅髮」八個大字放大且顯眼的橫跨整 個版面上方,因此整個版面仍維持《蘋果日報》一貫特色:大標題、大圖像、鮮 豔的色彩。

在文本方面,第一段導言中,《蘋果日報》仍按其過往編輯習慣,把導言字 體放大。此則新聞在導言部分,已把重點部份簡明扼要的表達出來。同樣《蘋果 日報》仍在文本中置入小標題,作為文章中各段落主要之大意。本文中共有三個 小標題、四大段落。第一大段落,記者在寫作方式上並不以傳統倒金字塔方式 報導,而以少年應訊之語為報導之首:『他告訴警方:「故布疑陣手法是從電視 新聞報導學的。」』。少年想了幾秒後說:「我出獄後想服務社會,彌補犯下的錯

誤。」,接下來,記者又分別引述宜蘭縣警局偵查隊長、死者妹妹、兒子、少年 父親之言,作為整篇報導之伏筆。

而在第二大段落才開始詳細報導少年殺人、偷竊之經過。第三段落則說明 少年殺人後,把所竊取之財物用再打網咖、染頭髮,凸顯少年無知及不知悔 悟。在文本末尾,《蘋果日報》仍如過去一樣,訪問一些專家學者,以其評論作 為文章之結語。本文也不例外,分別訪問五位專家學者,分別從刑責、家庭、

社會及政府功能,對此少年非行事件,做一些評論與結語。

而版面下方刊登另一則報導,標題為:「少年自卑孤僻 換過 5 所小學」,

為記者針對少年家庭背景、各校表現、中途之家之情形,對其犯罪背景因由做 一番評論。也給予讀者有更多資訊了解少年殺人之心理、家庭、學校因素。也 訪問專家,藉此讓讀者知道,少年兇殘,應和其家庭背景脫離不了關係。而在 最末一段藉著國中師長,明白少年也有其專注、優點的一面。

而《蘋果日報》也在 2 月 25 日刊登一則後續報導,標題為:「少年悶死婦 未 照面就殺」。本則報導除說明婦人致死原因及若干疑點有待澄清外,也訪問婦人 家屬,自然家屬仍認為少年毫無悔意,法律應該好好制裁少年,才對得起死 者。

(二) 《中國時報》

標題:國三生行竊滅口 製造性侵假象

一命換五仟元 拿去染髮又上網 2011 年 2 月 24 日 標題:社工不忍 冷血少年 他是反應慢

過年返家與父親團聚 僅一日又回慈懷園 2011 年 2 月 24 日 標題:失風被打陰影 竟釀殺人衝動 2011 年 2 月 24 日 標題:少年殺人.後 網咖冷靜玩「爆頭」 2011 年 2 月 25 日 (附錄四)

《中國時報》在報導此則新聞,也是刊登在頭版和 A3 焦點新聞上,所不同 的是,《中國時報》中刊登此則新聞,頭版上仍以當時國際新聞大事(利比亞變

天)占一半以上的版面,此則新聞刊登在頭版右下角,在 A3 焦點新聞版面上,

則刊在左下角,約佔版面的四分之ㄧ。而胡姓少年照片刊登在頭版,照片與《蘋 果日報》為同一張,為胡姓少年參加一項冒險體驗營活動之照片,二大報對胡姓 少年之容貌皆做馬賽克處理。另外被害者照片則刊登在 A3 焦點新聞版面上。

頭版新聞第一段即描繪出胡姓少年犯罪手法:「竟以枕頭、棉被悶死賣菜 婦,再用CPR(心肺復甦術)知識探查婦人頸動脈確認死亡後,褪除婦人身上 衣褲製造性侵假象,企圖誤導檢警偵辦。」,而對犯罪結果,胡姓少年竟是「表 情木然,駭人的犯罪手法,一點都不像稚氣尚存的少年所為。」。第二段則對少 年家庭背景、在學記錄、保護管束做一簡單描述。第三段以後則又回到描述行 竊殺人過程。因此整篇報導最重要的前二段,除報導整件事情事發要略外,也

頭版新聞第一段即描繪出胡姓少年犯罪手法:「竟以枕頭、棉被悶死賣菜 婦,再用CPR(心肺復甦術)知識探查婦人頸動脈確認死亡後,褪除婦人身上 衣褲製造性侵假象,企圖誤導檢警偵辦。」,而對犯罪結果,胡姓少年竟是「表 情木然,駭人的犯罪手法,一點都不像稚氣尚存的少年所為。」。第二段則對少 年家庭背景、在學記錄、保護管束做一簡單描述。第三段以後則又回到描述行 竊殺人過程。因此整篇報導最重要的前二段,除報導整件事情事發要略外,也